切换到宽版
  • 3168阅读
  • 22回复

[一般]当今官方史料中的抗战后民国区划沿革资料需慎重识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01-14
民国时代的县级区划不像今天天朝调整如此频繁,一直是相对稳定的,尤其1945年以前,县界县域基本都是清代的延续,变化很少。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才在全国范围内对县界做了大的调整,所谓大调整,其实也是相对的,大多数只是局限于个别村庄的调整,各县仍维持了原来的大体形状不变。不像天朝动辄整乡整区的改属别县,使县的形状大变,甚至面目全非。
但今天的官方资料中,1945后的区划变革往往很频繁,整乡整区被改变县属的很多,这其实与史实并不相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D的区划沿革被当作正史来写,大多数并非是当时官方的区划变革。今天的官方方志资料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这就需要我们慎重的识别。
下面以山东省济阳县崔寨镇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很有典型性、代表性:
崔寨历史上一直是历城县属地,民国时大部分是历城县清宁区属地,个别村是历城县马家区属地。那崔寨镇什么时候划归济阳县的呢?按今天官方济阳县志说法,崔寨是1945年划归济阳县的,今天的网络资料百度百科、搜搜百科等等也都这样说。但历史事实是怎样呢,《济阳县文史资料》中这样记载的,1945年D在历城县清宁区成立了清宁游击队,主要用来对付当时国民政府的历城县清宁区区公所及所属保安团们。由于D的历城县委在历城县的南部山区,距离较远,历城县清宁区又位于黄河以北,有黄河阻隔,所以D决定,该游击队由D的济阳县委指导其工作。这就是今天各种官方资料中,崔寨镇1945年划归济阳县的来历。而历史史实是,当时官方国民政府在崔寨还是设有历城县的区公所的,并未将其划到济阳县,并且官方在抗战胜利后还对历城和济阳县界作了调整,当时济阳与历城的县界在清宁区任家岸村(今仁岸村),村中有一条东西向的大道,将该村一分为二,这就是历城与济阳的传统县界,道北的任家岸村属济阳县,道南的任家岸村属历城县。这种县界在村中穿过,使一村分属两县的情况,在清代民初非常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县界调整,主要针对的情况中就有这种类型,所以1945年后,官方的国民政府将历城县界北移,使整个任家岸村划入历城县清宁区,对于这次县界调整的具体时间,今天的天朝官方方志中根本未作记载,也没法记载,因为按D的区划,整个历城县清宁区在1945年都被划入了济阳县,怎么可能再记载任家岸村划入历城县清宁区呢,那不自相矛盾了吗?就这样,一支游击队的成立,掩盖了当时真正的官方区划调整,留给我们的、言之凿凿的确是与当时事实不符的假的区划调整。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1-14
很难识别啊,出版的书不都要按D的区划么?我县的几个乡镇就是被D分出去的,可是说起来都说是解放前就分好了。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1-14
游击队扰乱了正规军的真实面目,只有匪夺取政权,也就算了


明朝,好多区划都是在前明(吴王时期)都改了,四川诸多(明珍时期)改的,明王朝也都认了
以原县辖区为基础设乡镇,为基层政府。
15~25个乡镇设一县(基本是2~3县并1县)
取消地级单位,省县直辖。
反对新设省级单位、但要适当调整。

现在的行政改革弊病是并乡镇后没有并村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1-14
枪杆子里出政权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1-14
我记得我们县志是把民国的区划,日伪的区划,游击队的区划分开来叙述的,直到全县建立统一的人民政府。而且把各个政府控制县里哪些地方都写的清清楚楚。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01-14
回 逐风天地 的帖子
逐风天地:我记得我们县志是把民国的区划,日伪的区划,游击队的区划分开来叙述的,直到全县建立统一的人民政府。而且把各个政府控制县里哪些地方都写的清清楚楚。 (2013-01-14 13:25) 

这样的县志好,这才是尊重历史事实。县志作为地方史书,应该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可惜今天的天朝方志,大多数并不是这样的。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01-14
本來是匪的軍事區劃,大陸陷落後變成行政區劃。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01-14
回 南天國士 的帖子
南天國士:本來是匪的軍事區劃,大陸陷落後變成行政區劃。 (2013-01-14 18:42) 

你是说蒋光头这个匪么?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01-14
一邊一guó 各自表述。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01-14
说变动频繁,也不是不可以。因为行政区划本来就是跟政权挂钩的。

同样的,跟不能忽视解放区的调整一样,1949年10月1日以后国民政府在大陆的调整(因为有些地方还没有解放)也不能忽视。比如岱山县就是国民政府在1950年6月撤退前设立的(当时叫翁洲县,翁有三点水)。

行政区划调整,可能不能以1949年10月1日切。之前的认国民党,之后的认共产党,这好象不可能。
不过现在大部分介绍,其实还是能判断出来是谁干的。

记得以前有本好象叫“近代以来中国行政区划沿革表”还是什么名的书,大概是福建地图出版社(?)出的,记载清道光21年以后的县以上调整,在论及1935-1949年这段时间时,凡是共产党政权调整的,全部加了*号标志。该书收录了延安以后的调整,井冈山时代不收。满洲国也收,但是单独出表。

1940年代,解放区设立的县市多的,的确就是楼主家的山东省,几乎是全省有影响。其他省份都没有影响那么大。

主要是因为山东当时的县太大了。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3-01-15
回 keating 的帖子
keating:说变动频繁,也不是不可以。因为行政区划本来就是跟政权挂钩的。
同样的,跟不能忽视解放区的调整一样,1949年10月1日以后国民政府在大陆的调整(因为有些地方还没有解放)也不能忽视。比如岱山县就是国民政府在1950年6月撤退前设立的(当时叫翁洲县,翁有三点水)。
行政区划调 .. (2013-01-14 23:12) 

就是這本書,這家出版社。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3-01-15
回 南天國士 的帖子
南天國士:就是這本書,這家出版社。 (2013-01-15 00:15)


中国近现代政区沿革表
张在普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1987年01月第1版

2006.06出版了修订本
哎,为嘛要不停的灌水呢?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3-01-15
回 fenghua25 的帖子
fenghua25:中国近现代政区沿革表
张在普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 (2013-01-15 19:54) 

謝謝!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3-01-16
尊重历史,复原历史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3-01-16
回 南天國士 的帖子
南天國士:一邊一guó 各自表述。 (2013-01-14 22:36)

应该是汉贼两分,各自表述
地图开疆北西南,日记救国千古传。
外患不决转重庆,内患不决进台湾。
花园口水救干旱,长沙城火送温暖。
金元劵多富国民,保甲连坐抚赣南。
死守南京唐生智,决战东北张毅庵。
精忠报国汪季新,爱民如子汤河南。
昔日英豪名尤在,今朝果粉战四海。
嘴炮无敌灭悍匪,网军神勇复左岸。
垂死病重惊坐起,王师健儿入梦来。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3-01-20
民国时期的市和县是什么关系?
錞于鸢——『并省吞直』
County 县;Shire 县级市;District 市区;
Division 厅/郡;Prefecture 州;City (仅辖区的)市;
Region 大区;Province 省;Municipality 直辖市;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3-01-20
回 sioux0507 的帖子
sioux0507:民国时期的市和县是什么关系? (2013-01-20 15:06) 

这要看分什么阶段:

第一阶段:民国头两年。
清末,县下试办“城”“镇”自治,城和镇均视为“市”。
北洋初期,县下设市,县城和人口满5万可设市。
袁大头,废除地方自治,理论上市自治统统解散。

第二阶段:民国十年至十六年
1921年,徐世昌大总统,《市自治制》,恢复市自治,各市颁布公约和规章(当是借鉴西方的city charter,即市宪章)。这时候的市,应该是既可以和县平级,也可以隶属于一县。现在常常说的广州是中国第一个市,时间是1921年,法源应该就是徐大总统的《市自治制》。

第三阶段:民国十六年以后
南京政府成立以后,情况出现变化,尤其是1930年《市组织法》公布后,市和县平级,院辖市则和省平级。新的市组织法,大大降低市的自治程度。
解放后的市制,大体上继承南京国民政府的体系。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3-01-22
对土共真无语!这就是为何暴发户土共出不来一个大师了,尽是追名逐利之辈了
本人lnrdy(马甲lnrzk),老婆lnrer,儿子lnrrh,老弟lnr(小号lnrby)

我的区划理念总贴:http://bbs.xzqh.info/read.php?tid=104920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3-01-22
回 逐风天地 的帖子
逐风天地:我记得我们县志是把民国的区划,日伪的区划,游击队的区划分开来叙述的,直到全县建立统一的人民政府。而且把各个政府控制县里哪些地方都写的清清楚楚。 (2013-01-14 13:25) 

多数县志都是这样做的,只不过详略不同而已。
多数是对共产党自己的区划阐述较详,而对当时法定的民国政府区划阐述较略。
对于县乡镇,其实国民政府自己也经常调整,如湖北的礼山县、河南的经扶县之类,名称也经常变动,曾到处都是三民乡、中正乡之类,很有些类似共产党后来搞的红旗、跃进等,而且边界也是经常变化,并非楼主所言“稳定”,因为他也要适应抗战的需求。
同一个乡镇,国民政府法定区划在A县,共产党因工作需要给B县管理,当时可谓司空见惯。但绝大多数都在建国后都按原县建制恢复。
有些网友对共产党治理不爽,可以理解,但这种情绪不应带到区划讨论中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3-01-25
回 假平凹 的帖子
假平凹:多数县志都是这样做的,只不过详略不同而已。
多数是对共产党自己的区划阐述较详,而对当时法定的民国政府区划阐述较略。
对于县乡镇,其实国民政府自己也经常调整,如湖北的礼山县、河南的经扶县之类,名称也经常变动,曾到处都是三民乡、中正乡之类,很有些类似共产党后来搞的 .. (2013-01-22 11:15) 

假兄误会了,我说的稳定是县域的稳定,并不是说县下的区划。
对于县下的区划,近代中国以来一直处在探索中,变化是非常大的,无论民国还是现在一直都不稳定。并且一直在重复着大乡镇——小乡镇——大乡镇的循环中,目前又进入了大乡镇的时代,未来会不会再重新进入小乡镇的阶段,也很难讲,未来如果乡镇自治的话,很有可能又会进入的小乡镇的阶段的,毕竟现在的超大乡镇,作为基层的自治体,彼此间缺乏共同利益,相对小的乡镇政区,更容易操作,也更容易涉及到共同利益,更有利于自治。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3-01-25
说县域的稳定,从隋末到唐初很长一段时间,也不稳定,迟至则天初年才基本稳定,现在的中国县域也算基本稳定的,县域以上的调整还是很少的;从各种县志来看,则天之后的县域调整量比现在要少一些(因为现在有划县域一部入市,以及县改区)。
至于小乡镇,我个人认为很难回头了,交通是关键,现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完成或正在推进乡镇级的合并,如瑞典、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丹麦、荷兰等等,英国也将郡改为单一区(同时原郡下的区全部作废)。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3-01-26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说县域的稳定,从隋末到唐初很长一段时间,也不稳定,迟至则天初年才基本稳定,现在的中国县域也算基本稳定的,县域以上的调整还是很少的;从各种县志来看,则天之后的县域调整量比现在要少一些(因为现在有划县域一部入市,以及县改区)。
至于小乡镇,我个人认为很难回头了,交通 .. (2013-01-25 22:52) 

嗯,合并是未来的趋势,但这种合并还是要分析的看,他们是建立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城镇的扩大,以及交通的不断改进,使经济活动圈扩大,共同利益圈扩大,自治体才会不断合并扩大。但今天的中国大部分的县还没有发展到如此程度,现在的合并还是行政手段的强行合并,一些没有瓜葛、隔着大山的聚落们被安排到一个乡镇内,他们之间有何共同利益,未来真正实现乡镇自治的话,这种情况必然会分开。
其实,珠三角、长三角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达到欧美的程度,这里适合合并的,他们发展的终极结果会是整县为市,像东莞、台北那样。所以未来如果能实现乡镇自治的话,沿海发达地区会出现很多大的市镇,而国内大部分内陆县域内或许会出现一些小乡镇。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真正的乡镇自治,各聚落间按自己的意愿去建立共同的自治体,而非现在的强制的乡镇合并。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3-01-30
这段时期的区划太负责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