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420阅读
  • 57回复

[湖北]假如郧阳地区一直保留且治郧县的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0-01-11
如果郧阳地区一直保留,且治郧县,则势必形成类似与鄂州跟黄冈的局面。黄冈差于鄂州,但强于普通县城。两地可能互有重复建设,但发展比只保留一个鄂州肯定要均衡。
所以,郧阳地区当年迁十堰是个错误的决策,此举不能帮助十堰增加什么,却使郧县衰落。因为十堰并不需要地区行署来帮它发展(行署对十堰发展反而是个负担,所以才有后来的地、市合并),而郧县却非常需要这个行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0-01-11
叫郧阳市十堰区 多好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0-01-11
回 22楼(到此一游) 的帖子
     丹江火车站都关闭了,很多学生都是在十堰或者谷城下火车再搭长途大巴转丹江口,麻烦死了。

   话说回来,中心城市的确有致命吸引力,沙洋师专迁往荆门就是实例。

   不过十堰的衰落跟县域经济落后也有一定关系,周围遍地贫困县,加剧“马太效应”。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0-01-11
回 25楼(假平凹) 的帖子
这样说不对,郧阳如果壮大自然也是刮下面的。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0-02-25
看来郧阳师专还是要搬往十堰了:

郧阳师专的五次搬迁
郧阳师专是在郧阳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联系起来看,已经走过了近六十年的历程。六十年间,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先后进行过五次搬迁,现在正在进行第六次搬迁工作。这种情况,大概古今中外的办学史上都是比较罕见的。我想从这个角度谈谈郧阳师专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1950年3月28日,湖北省教育厅通知郧阳专署,决定成立省立郧阳联合中学,设有高中部、初中部、师范部、师训部,还有医师班和干部文化班。1954年,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师范部”从联合中学分出。单独成立郧阳师范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初等教育老师。1975年,上级决定郧阳师范除继续办好中师班外,开始招收高师班学生。1977年,湖北省革字93号文件通知,郧阳师范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准在华师郧阳分院的基础上成立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51年,我在郧阳联中师训部学习。1952年留校工作,1954年我被分配到郧阳师范学校任教。1958年调到郧县宣传部任理论教员。1960年调到郧阳中学。1971年又调到郧阳师范——即后来的郧阳师专,一直干到退休。郧阳师专近六十年的历史,我在相当程度上是参与者,是见证人。
郧阳师范从联合中学分出来时,位于郧县老城,以旧郧阳府衙为校址。经过紧张的改建扩建,1954年开始招生办学。此为第一次搬迁。
195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上马,学校地处淹没区,必须搬迁。当时想就近,因陋就简往学校后山上靠,在原郧阳中学东侧建校。盖了两栋二层楼、一栋平房共约2000平方米后,发现再没有任何发展余地了,再怎么将就也无法建设一所中专学校,于是只好作罢。此为第二次搬迁。
1967年,学校开始第三次搬迁。当时郧阳专署已由郧县迁到十堰,地区同意学校到十堰的白浪公社马路大队建校。建了4000多平方米的房子后,学校全部搬迁于此。
1970年,仅仅过了三年之后,学校又要进行第四次搬迁了。根据第二汽车制造厂(即现在的东风汽车公司)总体规划,郧阳师范必须迁出,地盘交给铸造二厂。往哪里搬呢?当时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地区领导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郧阳师范新校址不准选在十堰市境内,进大川都不行,必须到县里去。到县里也不准进县城,要在农村办。就这样,学校领导和有关人员踏遍了许多乡村社队的山山水水,总想找个既能符合领导要求,又能具备最低办学条件的地方,最后定在郧县杨溪公社红旗大队(当地称香炉崖)。这里毗邻县城,勉强可以维持办学。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1971年,学校全部由十堰迁到新校开学
1978年学校升格为大专后,学校规模随之扩大,可是香炉崖的各项条件已远远不能适应一所大专学校的要求。已有的近10000平方米的校舍远远不够用,而且地处滑波、胀土地带,开始出现裂缝、下陷现象。学校交通不便,后勤保障非常困难,师生生活用水都是抽农用渠里的水,一遇到天旱就要到几里外的河里去拉水。为了办好郧阳师专,为了学校今后的发展,学校必须选择新校址。
1979年3月,学校向省教育厅和郧阳地委递交了请示报告。同年6月,省革委会同意了郧阳师专的搬迁要求。到哪里建校呢?当时省地两级领导和学校先后提出了三个方案:一是郧阳师专与十堰市高师班合并,在十堰建校;二是在郧县原校进行改造扩建;三是迁到丹江口市(当时叫均县)。结果由于种种原因,前两个方案被否定,新校址选在了丹江口市东北十华里的金岗山。当时,我任郧阳师专副校长,对此决定持有异议,并多次向上级有关领导反映情况,对学校错失与十堰高师班合并、并在十堰市建校的良机深表惋惜。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我还是服从了上级的决定,分管新校址建设,认真负责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新校址建设进展顺利,1981年迎来了第一批新生,1983年学校全部迁到丹江口市。至此,郧阳师专完成了第五次搬迁
随着形势的发展,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郧阳师专所处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越来越明显,再加上高校合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校不得不再一次提出搬迁的请求。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最终将迁往十堰市,目前新校址的建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这就是郧阳师专历史上的第六次搬迁。
一所学校,在近六十年的时间内搬迁六次,平均每十年搬迁一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此频繁的搬迁,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说,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建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我认为一所学校的发展,必须保持一个长时期的稳定、安定的局面。希望郧阳师专的第六次搬迁成为一个句号,学校能够安心教学育人,并因此取得长足的发展。
在学校频繁地搬迁过程中,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包括学生,在上级领导和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迎着困难上,争取以加倍的努力,弥补由于不断搬来迁去造成的损失,赢得教学与搬迁工作两不误,保证教学与搬迁双丰收。实现六次搬迁的同时,学校为湖北省、十堰市乃至全国的教育战线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建设者,获得了社会较高的评价,这是值得欣慰的。
也正是这种困难的条件,培养和锻炼了郧阳师专人自强不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品格和作风。基建缺人,就从行政干部中抽,从教育人员中调,不会就学,教育基建一肩挑。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批集教学、管理、基建样样都能干的综合型人才。搬迁时,我们头顶蓝天、脚踏荒山,什么苦都能吃。曾经有一段时间,校舍不够、教师奇缺,学校就派两名老师到郧县的白桑中学办起了一个中师班,派两名老师到竹山县师范学校办起了一个高师班。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实在是难能可贵。
星移斗转,如今的条件已经是大大地改善了,过去的一些具体做法现在也不宜提倡了。然而,郧阳师专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衷心地祝愿郧阳师专更上一层楼。


作者系郧阳师专原党委副书记,以上摘自郧阳师专网站。简要整理如下:
第一次搬迁:郧县内部。郧阳师范从联合中学分出来时,位于郧县老城,以旧郧阳府衙为校址。经过紧张的改建扩建,1954年开始招生办学。
第二次搬迁:郧县内部。195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上马,学校地处淹没区,必须搬迁。当时想就近,因陋就简往学校后山上靠,在原郧阳中学东侧建校。
第三次搬迁:郧县--十堰。1967年,郧阳专署由郧县迁到十堰,地区同意学校到十堰的白浪公社马路大队建校。
第四次搬迁:十堰--郧县。1970年,根据第二汽车制造厂(即现在的东风汽车公司)总体规划,郧阳师范必须迁出,地盘交给铸造二厂。最后定在郧县杨溪公社红旗大队(当地称香炉崖),1971年,学校全部由十堰迁到新校开学。
第五次搬迁:郧县--丹江口。1978年学校升格为大专后,学校规模随之扩大,可是香炉崖的各项条件已远远不能适应一所大专学校的要求。结果由于种种原因,前两个方案被否定,新校址选在了丹江口市东北十华里的金岗山。郧阳师专对此决定持有异议,并多次向上级有关领导反映情况,对学校错失与十堰高师班合并、并在十堰市建校的良机深表惋惜。1981年迎来了第一批新生,1983年学校全部迁到丹江口市。
以上就是郧阳师专历史上的五次搬迁,十堰(郧阳)文人应该知道,网站都有介绍。

2005年,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校不得不再一次提出搬迁的请求。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最终将迁回十堰市。这就是郧阳师专历史上即将开始的第六次搬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0-02-25
很奇怪,1978年成立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时,居然需“国务院批准”。但1979年的搬迁只需省革委会批准,后来的搬迁也只需省政府批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0-02-25
郧县算是十堰的母县吧,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0-02-27
郧阳医学院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并以湖北医药学院命名招生,改名后的新医学院将于2010年首批八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标志着十堰高校医学教育进入新起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0-03-02
现在郧、十有相互对接的倾向。尤其自汉江大桥通车后,开发区沿线布列。
但毕竟是山区,连起来是不现实的,郧县多分一杯发展的羹还是有可能的。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0-03-03
郧县并入十堰得了。南部并入张湾。余设一区。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0-03-04
假如黔阳地区一直保持治安江的话……
哈哈!又牵涉到洪江问题了……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0-03-04
引用第34楼秦南汉北于2010-03-03 21:21发表的  :
郧县并入十堰得了。南部并入张湾。余设一区。

十堰市目前只想吃下武当山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0-03-07
丹江口市人民迫切期望早日被省直管
丹江口市人民迫切期望早日被省直管
    丹江口市在发展方面长期受到十堰市打压。特别在交通发展方面,十堰城区不喜欢双赢或者多赢局面,只喜欢十堰一地实行独赢局面,丹江口市到目前为止公路还是个死湖同,从那里进来还要从原路才能返回,汉丹铁路也停止了到丹江的客运,市区建设多年都没有改变。丹江口市人民感到很悲哀!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98号)撤销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实行地、市合并,将原郧阳地区的郧县、竹山县、房县、郧西县、竹溪县划归十堰市管辖,原郧阳地区的丹江口市由湖北省直辖 ,不知后来怎么又被十堰代管了。
   丹江口市有仙山武当山,有亚州第一大人工湖,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空有资源发展不起来。一个民风纯朴的市现在变成了国家级贫困市,这和十堰的代管有着决对的关系;1958年为了防洪、灌溉和南水北调在建丹江口市大坝时淹了中国均州古城,全城老百姓离开自己热爱的城市纷纷搬迁,后又建新城(现丹江口市),南水北调开工,丹江口又有10多万人移民,一个为了国家利益做出巨大牺牲的市现在还是个国家级贫困市,很多人民都还生活在水生火热中,温饱都解决不了,年轻点的还可以外出打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这就是一个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民的现状。
   十堰利用其权利牺牲其他县市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资源来发展十堰城区。十堰市变相抢夺丹江口市武当山来发展自己,丹江口市50万人民都愤怒了,不知道十堰有没有想过丹江口市50万人民的祖祖辈辈用心血和汗水经营了2000多年的武当山拱手让给它,丹江口人都憎恨十堰、鄙视十堰的做法,一个不得民心的上级ZF注定要被人民淘汰。
    因此,丹江口市人民迫切期望中央实行彻底的省直管县,让丹江口市得到更好的发展!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0-03-30
引用第12楼仙峰俊俏于2009-08-30 19:41发表的  :
郧县与安陆市有关系吗?安陆一直自称郧城。


引用第13楼007于2009-08-30 21:47发表的  :
都有一条河-郧水。
如同汉阴、汉中、汉阳。


引用第14楼仙峰俊俏于2009-08-31 06:26发表的  :
郧县有郧河吗?
安陆称郧城,是因为古时为郧子国的都城。


引用第15楼小知于2009-09-28 12:01发表的  :
随州、安陆的涢水与郧阳府有无关系?


“蒲骚之战”战败,郧国民(安陆京山)西迁至绞国(郧县均县)。

??楚国壮大,与贰国(广水)、轸国(应城)商量,欲夹击在涢水之畔的郧国(安陆、京山)。郧国向随(随州)、绞(丹江口郧县一带)、州(洪湖)、蓼(豫鄂界桐柏山西部)四国求援,并先行将本国军队驻扎在郧楚边境上的蒲骚,想先下手为强。楚国知晓后立即把一支军队派驻郊郢(钟祥)抵御四国援军,并派军夜袭蒲骚,郧国战败,四国援军救援不及,撤退回国,部分郧国国民感觉国将不保,便随绞国军队向西北迁徙到盟国绞国境内定居,产生了“郧”字的地名。
亲爱的不要对牛弹琴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0-05-29
Re:回 25楼(假平凹) 的帖子
这样说不对,郧阳如果壮大自然也是刮下面的。

虽然如此,但相对整个鄂西北地区来说,有个十堰,再有个郧阳,总还是均衡些。而现在是十堰一城独大,凡一城独大的地方都是又穷又困。
再说,既然那些地方总是要被人刮的,那么多一个亮点总比少一个亮点要好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0-05-31
Re:Re:回 25楼(假平凹) 的帖子
引用第39楼假平凹于2010-05-29 08:55发表的 Re:回 25楼(假平凹) 的帖子 :
虽然如此,但相对整个鄂西北地区来说,有个十堰,再有个郧阳,总还是均衡些。而现在是十堰一城独大,凡一城独大的地方都是又穷又困。
再说,既然那些地方总是要被人刮的,那么多一个亮点总比少一个亮点要好吧。

=============郧阳县城离十堰市区太近,而交通却不便,不会成为第二个中心。郧阳其实改区不错;即使二汽不建在十堰,郧阳地区驻地或地级郧阳市肯定也会迁治十堰火车站地区==参考永州驻地搬迁至冷水滩。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0-05-31
引用第25楼假平凹于2010-01-11 13:52发表的  :
如果郧阳地区一直保留,且治郧县,则势必形成类似与鄂州跟黄冈的局面。黄冈差于鄂州,但强于普通县城。两地可能互有重复建设,但发展比只保留一个鄂州肯定要均衡。
所以,郧阳地区当年迁十堰是个错误的决策,此举不能帮助十堰增加什么,却使郧县衰落。因为十堰并不需要地区行署来帮它发展(行署对十堰发展反而是个负担,所以才有后来的地、市合并),而郧县却非常需要这个行署。

===============
就算地级郧阳市迁治十堰好了,就像零陵地区该永州市又迁治冷水滩一样;就是一个名字而已;可以把郧阳改区;至于地级市名字郧阳,十堰都不用改为武当山市好了。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0-06-11
由郧阳向东至老汉阳(今天武汉的汉阳区蔡甸区,江汉平原东北部),曾经是同一个地方部落迁徙的路线,他们到哪里都用那些地名来命名新的的居住地,这些部落后来都被楚国合并了,慢慢的融入到汉族的主题里面来了!
不知为什么楚人的先祖都喜欢在迁徙到另一个地方后仍然使用原来来地方的地名,所以在中国叫做丹阳的地发光就有很多,古丹阳在今天的鄂豫交接的汉水支流丹江沿岸,可后来这个地名就被东征的楚国人带到了江浙,大家可以去查一查,
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你们可以去查一查历史上随着楚国迁都,有多少地方被命名为郢
甚至韩国的一块区域套搬了一套古代楚国的地名系统过去了,比如汉城以前叫做汉阳,你们知道么?这些地名是哪里来的呢?为什么韩国不要脸的事情大多是针对着湖北来呢,比如韩国人争抢的端午节发源于古楚国。
楼上说的淅川,淅水,那是古代羌人的一支淅支羌的迁徙有密切联系。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0-06-11
历史没有假如,但历史还会重演。历史也将证明,在城市化水平不高的地区,实行撤地设市是1958年大跃进思想在新时代城市化过程中的翻版!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0-07-01
现在郧县县城马上要跟十堰市区一体化了,前景比当郧阳地区行署还好。
当行署无非是多建些楼堂馆所,骨子里还是县城。但跟十堰市区连接后就成为百万人口城市的一个市区。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1-07-04
郧县必将以十堰的一个区为终结。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1-11-17
Re:回 22楼(到此一游) 的帖子
引用第27楼幻象岭于2010-01-11 21:21发表的 回 22楼(到此一游) 的帖子 :
     丹江火车站都关闭了,很多学生都是在十堰或者谷城下火车再搭长途大巴转丹江口,麻烦死了。
   话说回来,中心城市的确有致命吸引力,沙洋师专迁往荆门就是实例。
   不过十堰的衰落跟县域经济落后也有一定关系,周围遍地贫困县,加剧“马太效应”。


相比长江大学迁汉,这算个P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2-01-02
回 12楼(仙峰俊俏) 的帖子
古代析支羌这个族群迁移到哪里就把他们的一套地名搬到哪里,他们从郧县迁移过去的时候就把陨这个地名,他们还把淅(析)河这个河流名称迁移从河南淅川迁移到了随州,就像河南丹阳与江浙的丹阳一样!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2-01-03
回 47楼(124040380) 的帖子
查到这么一段文字:

关于郧阳的来历较有代表性的有六种学说,但是只有一种是比较可信的也是被学者认可的,  学者认为郧字源于古郧国。古文献如《水经注》曰:“汉水又东迳郧乡县故城南,谓之郧乡滩……《地理志》曰:‘有郧关,李奇以为郧子国。晋太康五年立为县。’”《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陕西通志》等均有记载。《辞源》对“郧县”作注说:“郧县,属湖北省,本郧子国。”再如《楚灭国考》曰:郧国是自妘姓郐国分出的一支,因不愿臣属商朝,便以姓为国,向南迁至今湖北郧县。郧国在周初受封为子爵之后,乃去姓妘字的女而加邑旁,成为云阝 子国或郧子国。  
     据《十堰方国考》一书所考,郧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方国,历经尧舜禹、夏商至西周末,早先一直活动于今河南新郑县一带,其后裔的一支曾一度迁移到今湖北十堰市郧县一带,再而后又迁徙到今湖北安陆一带。最终于春秋时期被楚国所灭亡。郧国在郧县活动的时期应在《左传》桓公十一年之前,因为之后的郧国已地处安陆一带并在此灭国。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2-01-10
引用第44楼到此一游于2010-07-01 21:28发表的  :
现在郧县县城马上要跟十堰市区一体化了,前景比当郧阳地区行署还好。
当行署无非是多建些楼堂馆所,骨子里还是县城。但跟十堰市区连接后就成为百万人口城市的一个市区。

所谓一体化,不过是官员要出政绩放出的卫星,有几个一体化真的一体了的?
跟十堰市区连起来,那是上级领导许的一个画饼,可以说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