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48阅读
  • 7回复

[地名由来]讲讲郑州六县市名字的由来zt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1-08
讲讲郑州六县市名字的由来
http://bbs.henan.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30021

新郑 有熊出没

  《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发生在中牟,“三英战吕布”发生在荥阳虎牢关;《西游记》研究会一些学者认为,小说的很多地点和故事原型其实就在巩义境内的青龙山……郑州六县市每一个都历史悠久,故事颇多,那么,它们的名字有什么来历呢? 晚报记者 苏瑜

  荥阳 楚河汉界

  位于郑州市南部的新郑市,远古时代称“有熊”,因为当时这里丛林茂密,水源充足,有各种动物生长,其中以熊为多。这里的氏族部落也以熊为图腾。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阳,当时的郑国也将国都迁到了今新郑溱水、洧水之间,仍称郑国,历时近400年。到了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将国都从阳翟迁到郑城,韩在此立都长达145年,后被秦国所灭。韩人都郑后,在此设立郑县。

  秦统一六国后,普遍推行郡县制。为了区别陕西的郑县,将韩之郑县改为新郑县。当年的新郑县,延及今新密一带。

  在新郑市发掘的战国制陶作坊遗址中,发现一块陶瓦,上有篆文刻写的“新郑”二字,表明新郑作为地名至少有2300年历史。后代多设新郑县建制。1994年设市。

  郑州市西部的荥阳市在远古时代濒临黄河,曾是一片沼泽地,名为荥泽,或称荥波。古人在荥泽向阳的高岗上群聚为生,建起了荥阳城。

  战国时的韩国,在此设荥阳邑。秦汉置荥阳县。西汉末年,荥泽干涸,成为平地。西晋置荥阳郡,以县治为郡治所在地。以后十六国、北朝、隋、唐等王朝均曾设置荥阳郡或县。

  刘邦和项羽两军对垒中分天下的鸿沟——楚河汉界(如下图)就在这里。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5年,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在荥阳展开了长达4年的拉锯战,中间隔着鸿沟相持未决,谁也无法逾越一步。形势促使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后来这一情形被展现在象棋棋盘上,荥阳也成为中国的“象棋之都”。

  登封 登峰造极

  位于郑州市西南部的登封,夏禹曾在此建都,称“禹都阳城”。后代曾在此地设置阳城县、嵩高县、嵩阳县。唐武则天时期改名登封县。

  嵩山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人文胜景,是历代帝王巡游、祭拜的理想之地。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一行来到嵩山。她刚到这里就被优美的环境所吸引,于是顷刻间萌发了创新思维,一改以往帝王对中岳的所有封号,将嵩山改名为神岳。

  7年后的天册万岁元年(695年),武则天又在嵩山峻极峰建造祭坛。次年,登坛加封中岳,晋封嵩山神天中王为神岳天中皇帝,封天灵妃为天中皇后。甚至对早已名贯中岳的夏启和启母也加了号,分别为齐圣皇帝和玉京太后。同年,其下诏改元为“万岁登封”,并在县城西万羊岗建筑“封祀坛”。武则天在尽情游乐的同时,也没忘记通过举行封禅大典以展示自己的政绩和抱负,这与历代须眉帝王封中岳的规格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是在这一年(696年),武则天下诏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以表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

  自此,登封县的名称历代沿用,一直到1994年撤县设市。

  中牟 天子猎场

  郑州市东部的中牟,西周时叫圃田,是周天子打猎的场地。当时这一带地广人稀,丘陵起伏,植被茂盛,环境优美,王公贵族常在此聚集,打猎游玩,品尝禽兽美味。

  汉朝开始设城,因城北有一座牟山,高仅丈余,绵延数十里,相对于山东的外牟而称中牟。春秋时期属郑国,在此设邑。战国时属魏,置中牟邑。西汉始置中牟县。此后历代均设中牟县建制。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两军之间的一次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巩义 巩固不拔

  郑州市西部的巩义原称巩县,南依嵩山,北临黄河,东有虎牢关,西有黑石关,所谓“山河四塞,巩固不拔”。巩就是固,因四面有山河之固,所以历代以“巩”为名。

  商周时期,此地为阙巩国。春秋战国时期称巩邑。秦置巩县,此后历代多设巩县。1991年撤销巩县,设立巩义市。取巩县旧名之“巩”与驻地名孝义镇之“义”,合称为巩义市。境内有一处洛?(音ruì,河流汇合或弯曲的地方),黄河与洛水在此交汇,是华夏河洛文明的标志性区域。

  新密 以山为名

  郑州市西南部的新密市,在西周灭商之后是密国和郐国所在地。密国是以密山为名,密山以“密”为名,是因为这里山的形状像座宏大的殿堂,古代山形如堂者称为“密”。

  后来郑国灭掉了郐国,并将原来的密国故城更名为新密邑。韩国灭郑后,拥有此地。从春秋战国到秦朝灭亡,一直沿用“新密”这个地名。

  西汉在县城东南置密县。此后东汉、曹魏等历代王朝均设密县建制。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1-08
上街区 不晓得怎么来的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1-08
郑州前身郑县非战国时郑县。战国时郑县被秦朝改成新郑了。新郑并不是后来设的。郑州前身叫管城县。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1-08
“郑州”的名字是不是因“新郑”而来??

那样的话,郑州改名“管州”或者“管城”更合适。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1-08
管城已经不是汉族地了
出名要趁早,吃屎要趁热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1-08
东魏天平元年(534) 析荥阳郡分置广武、荥阳、成皋郡,广武郡治中牟县。

隋开皇元年(581) 因避隋文帝杨坚父杨忠讳将中牟县改为内牟县。

隋开皇三年(583) 改荥州为郑州,治成皋。郑州名始用于此时。

隋开皇十六年(596) 析内牟置管城县(今郑州市管城区),这是管城建县的开始。同年郑州改称管州,治管城县。

隋大业二年(606) 管州复称郑州,辖管城、汜水、广武、原武、阳武、圃田、荥阳、新郑等11县。

隋大业三年(607) 改郑州为荥阳郡,仍治管城,下辖11县。

唐武德四年(621) 分置郑州、管州。郑州辖密、汜水、荥阳、荥泽、成皋5县,治武牢。管州辖管城、圃田、须水、清池(今属新郑)4县,治管城。

唐贞观元年(627) 废管州及须水、清池县,属县复入郑州。

贞观七年(633) 郑州从武牢移治管城县。时郑州属县有7:管城、荥泽、荥阳、新郑、密、汜水、阳武。

唐天宝元年(742) 改郑州为荥阳郡,仍治管城县。至758年,又取消荥阳郡名称,仍称郑州。

宋熙宁五年(1072) 废郑州,并撤销荥阳、荥泽县,改为镇,属管城县,隶属于开封府。至宋元丰八年(1085)又恢复郑州建制。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1-08
开皇三年(583) 改荥州为郑州,治成皋。郑州名始用于此时。

隋开皇十六年(596) 析内牟置管城县(今郑州市管城区),这是管城建县的开始。同年郑州改称管州,治管城县。
----------------------------
应该是以“新郑”或者古郑地而得名的吧?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1-08
河南历史悠久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