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142阅读
  • 70回复

[广西]关于撤销广西“壮族自治区”恢复“省”行政单位的探讨{转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11-22
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级别的反思和恢复“省”行政单位的探讨

作者:非洲熊猫

在中国或者世界范围内,如果说到北京,联想到的是首都的政治地位和历史文化;提及上海,联想到的是先进的城市建设;论及广东,联想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谈到陕西,会联想到悠久的历史;说到东北,会联想到发达的重工业;说到四川,联想到宜人的气候和迷人的风景……
然而当人们谈论广西时,人们会联想到什么呢?能联想到的东西实在非常有限,很多寻常中国百姓并不知道南宁是广西的首府,甚至不知道桂林属于广西。客观来说,目前广西在中国范围内影响有限,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外界对广西的无知或误解是可以理解的,国人对广西的了解,最初只能从其行政全称上了解——“壮族”和“自治区”。
200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对于一个行政区域来说,50周年是一个周期这50年来,广西面貌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这50年以来,与全国各地相比或与国家发展平均水平相比,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无论如何都说不上成功,甚至说存在很多失败,与全国水平相比,广西仍然是一个落后地区。
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国民生产总值(GDP)为5886亿元,全国排名18/19(不包括香港/包括香港),但是人均GDP为11417元,仅高于贵州、云南和甘肃,全国排名倒数第四,在五个自治区中列倒数第一。广西落后于中国很多省份,不仅仅是在经济指标上,而更严重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更加薄弱,经济发展潜力更低。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与各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将不断拉大。
广西目前为止没有一所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学、没有一所国家级的研究机构、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济规划和咨询体系,政府行政的智囊机构更是缺少。
毫无疑问,广西是目前全国最落后的省/直辖市/自治区。
广西和广东两地相邻,地理位置相似,文化相近,部分居民使用相同语言,甚至可以说,两广地区实际上是同祖同宗的两地。然而,广东的GDP是广西的5倍以上,广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为什么两地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广西经济和社会落后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很多问题中必然有几个根本问题,广西“自治区”的行政区域级别是否是其问题之一呢?广西是否需要“自治”?广西是否真的“自治”?“自治区”的行政区域级别对广西带来的利弊有哪些呢?广西是否应该取消“自治区”的行政级别而恢复“省”的行政级别呢?
纵观广西历史,可以发现,广西的文明历史并不短,甚至说比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明史还长,3000年前广西本土的“骆越”文化可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之一。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广西正式并入中原以来,广西再也没有脱离中国。在之后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中,广西完全并入了华夏文化,成为华夏文化的部分,在中国历史中,广西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其影响力非常大,特别在清朝到民国,由于历史政治事件,广西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几千年以来,由于人口迁徙和社会发展,广西经历了多次民族大融合,早期广西确实有原始少数民族(不一定是壮族),但是中国发展的几千年中,广西广东为主的岭南地区是不少官员的流放地、也是战乱避难地和政府的开荒地,大量中原人的涌入,并带来了大量先进的中原文化,无论在人种和文化上,中原文化与广西本地文化不断融合发展,实现了广西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统一。特别到清朝时,广西广东的思想文化与中原文化已经看不出差别。
广西融入中原文化(汉文化)的程度甚至高于四川和东北的省份。长期以来,广西确实也存在一些针对少数民族的土司,这种土司是地域文化的划分导致,与民族划分基本无关,几千年来,广西基本不存在民族冲突。
由于广西很早并入中原并再也没有分离,同时由于与中原文化和人种的交融,广西的民族脉络非常不清晰,实际并没有单体系的本土少数民族。在这种情况下,“僮/壮”是如何出现的?
“僮”这个民族称谓是在宋朝的时候出现的,这种说法出现的时候,其本义就不是一个少数民族,而是对广西西部原著居民和一些土生土长的迁移到当地的汉人的统称,由于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僮”的概念并不能形成一个民族,而是地区人口统称,因此,长期以来,“僮”族并没有统一文化、统一风俗,甚至没有统一语言和文字,因此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其文化更多的是一种区域文化而非民族文化(更不像回族那样因宗教形成的少数民族),更重要的是,当地的中原文化已经完全占主导地位,因此当地其实以汉文化为主,“僮”和汉并无差别。
辛亥革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民政府并没有确认“僮”族的民族地位,早期国民政府五色旗代表五个民族,但是并没有后来称为“人口量最大的少数民族”的“僮”族;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前,“僮”族的民族概念确实很淡,很大程度是一个区域人口统称,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曾建议将“僮”划归如“客家”和“疍家”一样的汉族民支类。连广西首任自治区主席韦国清都曾说过“壮族与汉族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区别”。
广西的少数民族特征很低,低于并不是自治区的云南和贵州,甚至可能低于湖南。
新中国成立后,“僮”族界定没有统一标准,广西西部地区的人口除原有少数民族外,都划归壮族,从地域文化和人文上看,这个划分确实没有问题。同时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下,“僮”族改为了“壮”族。由于划分范围模糊,导致归于壮族的人口众多,一跃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并由于壮族人口都集中在广西,中央决定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并于1958年正式将广西由“省”行政级别划归“自治区”行政级别。实行民族划分和区域自治政策,原来目的是体现中央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和关心,但是却没有真正全面考虑广西的人口构成和壮族人口的起源和文化特点,在广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使原本模糊甚至已经不存在的民族界限重新清晰起来,非常不利于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团结,从这点上看,多民族划分的政策也许不是一项有益的政策(美国民族政策——统一“美利坚”民族,有利于民族融合,消除民族差别)。
从文化和血缘甚至从民族政策上看,将广西划归为“自治区”行政区域,并没有考虑广西实地情况。
即使认为壮族是一个真正单一的少数民族,也确实需要考虑广西实地民族文化情况,长期以来,广西文化从来都不是以广西西部和西南部的地域文化为主,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到明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广西文化多种混合,中原文化逐渐开始占主导地位,特别是湘楚文化对广西影响很大,长期是广西省的主导文化,湘楚文化就是今天桂林和柳州地区为主的文化。顺便提一句,广西很多宣传性的新闻媒体经常谈论“壮族歌仙刘三姐”中,其实故事是起源于柳州一个汉人女子,与民族无关。宋朝以后特别是清朝年间,随着大量客家人的涌入广西,聚集在广西东南部,形成了广西客家人聚居群,带来了客家文化和思想。从清朝末年开始,以桂林和柳州地区为主的桂柳文化(楚湘文化支系)、广西东南部为主的客家文化和广西西部壮族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成为广西最主要的三种文化,必须说明的是,这三种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地域分支,都是中原文化的发展。而湘楚文化和客家文化是中国最先进的文化的代表。三种文化必须融合,否则地区出现文化冲突和碰撞可能将严重危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从人口组成上看,在全广西范围内,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代表仅占全广西总人口的38%,如果仅算壮族可能约35%左右,而且基本集中在广西西部占全广西面积40%的土地范围内,人口非常集中,都是落后地区,东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的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非常少,其原因基本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壮族”在解放后的划分方法。而汉族人口却占了全广西人口的61%左右,且分布在地理位置重要且经济发达、社会发展状况好的地区。
如此看来,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实际上是一个汉族人口占绝对重要地位的“自治区”,实际情况是将广西西部的人口组成扩大到整个广西进行行政级别确定。或者说是一个部分地区人口自治整个区域的人口。这种“自治区”与真正意义上的自治区差别很大,也是我国自治区中最特别的。
以广西三种主要文化为首的各种文化融合,有利于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三种文化的和谐与互通也是广西经济建设的基础。但是“壮族自治区”的“自治区”行政级别,无疑导致了三种思想文化甚至是多种文化的独立和冲突,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三个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文化冲突,甚至说冲突已经非常严重,最明显的体现有两点:一是政府人员籍贯区域组成对经济政策的地域偏向以及人事任免中的血缘关系倾向;二是各个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中的联系紧密性非常差、互融性低、互信度差,广西东部和西部的交流和融合程度甚至不及东部和广东地区的交流和融合程度。思想文化以及地区居民的冲突,导致政府决策错误以及政策难以实施,同区域经济活动少、内部经济活力低等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了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
各种思想文化的冲突最集中的地方,无疑是广西的首府南宁市。
思想文化冲突可以说是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的深层次的原因。
名义上,广西是“自治区”,实际上却并没有真正的“自治”,建国以来,国家因为政治和经济决策能力尚未成熟导致的失误,广西一个也没有错过。然而,真正享受国家给予“自治权”制定“针对地方的经济政策”时,又制定了一大堆错误政策。特别是某些政策和法规,由于涉及“自治权”,需要进行双重制定和审核,严重影响国家政策实施效率和效果。这种“自治权”导致一些广西在实施一些国家政策造成失误和拖沓,并导致一些官僚主义和腐败。
客观上来说,广西任何一级政府的决策能力水平远不及中央政府的决策水平,也不及很多其他省份政府决策能力,由于前面所提到的原因,广西自身很特别的区域特点很少,根本没有必要专门针对广西制定特别的政策,自治区政府也不必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制定民族政策。另外,少数民族与贫困不能划等号,少数民族和贫困划等号,同样会造成民族矛盾和冲突。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和第一动力是什么?——人才。然而,由于“自治区”的“自治权”中,人事任用的“自治权”导致很多问题产生。特别是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和“壮族自治”的行政区划,将领导提拔任用重点放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和优生水平都较低,人才选择范围小、可选人才少,同时由于前面提到的地域保护的原因,导致各个区域人才任用之间的冲突非常严重,人才氛围和环境差,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导致广西高级人才少,政府官员的决策水平低(广西高级政府官员的形象一直不佳)。
很多人把广西落后归结于广西教育水平低,说直接点,就是人的智力低,所以经济发展水平低。广西人真的笨吗?
在广西以外的省份,特别是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当你提到你是广西人的时候,很多在各个领域上很有作为、才能卓著且成就斐然的人士会很“高兴”的告诉你他们也是广西人或在广西工作过。
确实,目前国内很多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甚至有世界影响力的人中有很多是广西人或最初曾在广西工作过,但是为什么都没有留在广西呢?有一位国内著名广西籍科学家(姓名保密)曾经私下说过一句令我们比较伤心的话,“不是我不想为故乡工作,但是广西没有能让我发挥才能,施展抱负的软硬件环境。”这其中的“软环境”就是指广西的人才氛围。硬环境可以增加财政支出和投资的方法进行改善,而“软环境”却需要从人才任用体制上、方法上进行改革。
广西是全国人才氛围最差的地区,固然有经济上的原因,但其“自治”行政划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自治区”行政区域划分,很大程度上影响广西对外形象,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原因,其他地区的人容易对广西产生严重误解,外界一直误认为广西是以少数民族为人口主体的落后地区,这种对广西的误解严重影响了广西吸引外界投资,影响经济建设。
回想20世纪20年代中到1940年,广西也曾经达到过辉煌的顶峰,在1927年——1940年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在国民党政府内有外患、国家非常不稳定的情况下,广西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安定团结,教育水平高,人民生活水平居全国前列。当时广西GDP实际已经是全国第6到第8位。广西大学是全国著名的大学,桂系军阀的军队是全国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在当时全国各地军阀分而自治的情况下,各省的军阀政府的经济和政治政策都是自己制定,是真正的“自治”。然而与今天不同的是,当时广西的领导人主体都是桂柳地区和广西东南地区的人,当时广西西部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实际上,西部当时要发展经济的困难很大),民族融合很好。
今天,广西也许还常常回忆曾经的辉煌,甚至还提及曾经与全国很多著名大学相提并论的广西大学(现在的广西大学与当时的广西大学是相同校名的两个学校,现在的广西大学在全国位置仅仅算刚刚入流的水平),因为教育就是一个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体现。
回忆过去,反思如今,广西为什么沦落呢?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广西的“自治区”行政区域划分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我们还需要“自治”吗。
前文中已经分析了广西“自治区”行政划分在人口构成、思想文化等方面非科学,并指出“地区自治大区域”的各种弊端和一系列问题,“自治”确实是导致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
取消广西“自治区”的行政划分,恢复“省”的行政单位,有以下好处:
一、 消除国内普遍存在的对广西的错误认识,恢复“省”行政单位,增加外界对广西的良好印象;
二、 取消“壮族自治”恢复“省”,可以促进广西区内各族各地区的人民团结,消除民族、地区差异,促进各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实现广泛的思想融合,为广西经济发展奠定稳定的思想文化基础;
三、 取消“自治区”恢复“省”,可以实现更加平等、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和人事任用,创造良好的人才氛围,为广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因为人才是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的第一要素。
四、 取消“自治区”恢复“省”,避免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方面的政策法规的“国家”和“自治区”的双重制定和审批,地区政策实施与国家政策统一,消除“自治”后因决策水平低造成的决策失误。促进经济的发展。

“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和开始实施以来,全广西经济建设热情空前高涨,似乎广西可以看到未来经济将高速发展,广西将与广东、浙江和江苏等发达省一样并驾齐驱,成为经济大省。但是,一阵热情后,我们却需要冷静思考,广西落后并不是一两个经济战略或国家优惠政策就能改变的。本世纪初,国家曾经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经济战略,然后,该战略实施8年多来,国家在西部地区投资几百亿元进行了经济基础建设,但是西部经济并没有出现预想的飞跃,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与东部的差距依然巨大。最大的成果是由于经济基础设施简称,交通方便,“西部大开发”成为以西部各种资源掠夺性无节制性开采为主的“西部大开挖”。而广西真是当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受益者和“西部大开发”的受害者之一(广西算西部吗????据说当年是广西政府领导人争取来的)。
西部经济为何不能出现东部地区曾经有过的飞跃?思想文化和居民的素质意识仍然是首要原因。今天“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虽然已经开始实施,但是广西目前的思想文化、居民素质和意识以及人才氛围、各级政府行政能力等因素根本无法为该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该状况不能改变,则“北部湾经济区”战略也可能将成为一次“广西大开挖”。
要改变广西思想文化、行政水平和人才环境,固然需要各种方法和较长一段时间,但是首要问题是解决根本问题。将“自治区”改回“省”,正式所有方法中最主要的一个。
广西撤销“自治区”而恢复“省”建制,在短期内肯定对广西和对国家都会有一些不利影响,特别是会导致国外敌对媒体的一些负面评论。但是,从长远上看,改改变不仅击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并且对于促进国家经济战略的实施,以及解决地方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冲突的矛盾都有重要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是行政区域的一个周期,借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建议中央撤销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编制,恢复广西“省”的行政编制。
只看该作者 70 发表于: 2010-06-10
自治区其本意应该是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存和发展权、保障民族延续权,但是这两样广西都没有做到。民族发展,搞了几十年民族地区还是这么落后;民族延续,大量的异族通婚已经严重削弱了同民族的血统继承,而壮族又是唯一一个执行国家计划生育的民族(当然执行情况不计)。当官的都住在南宁,把自己的民族撇在角落里。

这样的自治区不要也罢。广西人口结构也是最不像自治区的。我很奇怪最应该设自治区的云南为什么不是自治区~~~~
只看该作者 69 发表于: 2010-06-09
同意!
只看该作者 68 发表于: 2010-06-09
不是应该,而是必须!
只看该作者 67 发表于: 2010-06-08
广西应改为省。
北纬42°辽西CEO★★★★★传奇盛京 福运沈阳
只看该作者 66 发表于: 2010-06-07
的确,可能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壮族人甚至都不听不懂也不会说自己民族的语言...我们很多人已经高度甚至全盘汉化了!
只看该作者 65 发表于: 2010-06-07
引用第27楼燕山雪于2009-01-19 15:07发表的  :
桂林、柳州、梧州、贺州、贵港、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
还有庆远府河池州,若是这样倒也愿意跟着宜州的指挥棒走.
只看该作者 64 发表于: 2010-05-29
我是桂东南这边的,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桂东南的乡镇企业集体经济搞得有声有色,但到壮古佬加强控制以后,桂东南就越来越落后了。我这里是一个县级市,经济在广西一直在前三名,老板很多,在广东和南宁的很多大企业我们市的人都有,物价比广州还贵,但很少本地老板回来投资只是回来消费而已,为什么呢?环境差!本地考上大学的学生没有几个想回来的(当然那些家里有人事,靠钱买上大学的除外),为什么呢?腐败,黑暗得很!
思想的火花绽放在沉默思考中
只看该作者 63 发表于: 2010-05-13
引用第62楼是非曲直于2010-05-11 15:00发表的  :
我10分是赞同撤销“广西壮族自治区”恢复“广西省”。


靠,我还以为楼上是“曲径通幽”的马甲呢
历史使人明智,现实让人迷失,未来令人痴狂
只看该作者 62 发表于: 2010-05-11
我10分是赞同撤销“广西壮族自治区”恢复“广西省”。
只看该作者 61 发表于: 2010-04-16
听老师讲过,壮族和布依族其实应该是一个民族,只不过一个在广西,一个在贵州,于是人为地以省界划为两个民族。看了一下少数民族分布图,布依族和壮族的分布好像真的是以贵州和广西的省界区分的。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10-04-06
广西省:

    省会:南宁市,下辖:柳州市(包括来宾市,不包括北部地区),桂林市,贵港市,梧州市,玉林市,贺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崇左壮族自治州,百色壮族自治州,河池壮族瑶族自治州,融水壮族自治州(柳州市北部)。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10-04-05
楼上的想法我赞同,柳州市是很有基础的。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10-04-05
改为省就能发展的好一些吗?最主要是将省会弄到柳州那就活了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10-04-05
强烈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西藏藏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改为省。
立法首都西京长安。
行政首都中京洛阳。
司法首都东京开封。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10-04-05
引用第2楼玉宇清澄于2008-11-22 16:38发表的  :
不完全有道理
广西的问题是自身因素,50年代国家将钦廉地区划归广西,已经相当重视,现在北部湾经济区的提出和实施,更显重视
关键是广西首府是否应该迁往沿海值得探讨
.......


芜湖距南京不足100KM,因此不可能成为安徽省会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10-04-05
引用第2楼玉宇清澄于2008-11-22 16:38发表的  :
不完全有道理
广西的问题是自身因素,50年代国家将钦廉地区划归广西,已经相当重视,现在北部湾经济区的提出和实施,更显重视
关键是广西首府是否应该迁往沿海值得探讨
.......

皖北完了
目前涉足
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10-04-05
壮族不是汉族,但不可否认在以地域作依据进行民族划分时,壮族里划入了太多的汉族。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10-04-05
壮族的壮字有人为的成分,但不代表没有壮族的基因。

有人认为不进行民族识别,就不存在民族的问题了。这是典型的“唯心论”。
[ 此帖被定远在2010-04-05 14:5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10-04-04
自治的时候  人才都是用自己人`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09-04-11
广西的现状和省没有分别的。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09-04-04
引用第44楼syf-syf于2009-02-16 23:48发表的  :
说的时间过后短时间内刻意创造的文字,不是指那些流传数百上千年,历经演化完善的文字。关键在于,广西人愿意学壮文么?如果他们自己不愿意,何必牛不喝水强按头。


民間不認識官方的拉丁壯文,因為學校不教、政府和傳媒除了公章和名牌外,自己都不用。

桂西民間用的是方塊壯字,一種依照漢字形態寫出來的方塊文字。幾乎所有對歌的、做傳統戲曲的、做傳統民間宗教儀式的人都懂這種方塊字。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09-04-04
关键是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要调整
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
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09-04-01
一群对壮族毫无认识的人只是在这里一厢情愿的JJYY而已!!!

******************
中国省区区划,其实一点都不省.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09-03-26
投鼠忌器
历史使人明智,现实让人迷失,未来令人痴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