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76阅读
  • 4回复

[旅游资讯]钱 塘 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9-13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又说当时钱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估计,当时还未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东晋葛洪曾在杭州西湖葛岭隐居炼丹,杭州民间曾流传"葛洪观潮"的神话故事。葛洪《抱朴子》中也专门探讨过钱塘江潮的原因。东晋顾恺之《观涛赋》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怒潮,云:"临浙江以北脊,壮沧海之宏流。水无涯而合岸,山孤映而若浮。既藏珍而纳景,且激波而扬涛。其中则有珊瑚、明月、石帆、瑶瑛、雕鳞、采介特种奇名。崩峦填壑,倾堆渐隅。岭有积螺岭有悬鱼。谟兹涛以为体,亦崇广而宏浚,形无常而参神,斯必来以知信,势刚凌以周威,质柔弱以协顺"。说明东晋时,钱塘江怒潮更加壮观,已有钱塘观潮的风俗。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渐水》中把《七发》所描述的广陵曲江的长江暴涨潮误用来注释钱塘江。这虽是错误,但似乎正说明南北朝时,钱塘潮已经比较出名。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浙江东在县南一十二里。……江涛每日昼夜再上。常以月十日、二十五日最小,月三日、十八日极大。小则水渐涨不过数尺。大则涛涌高至数丈。每年八月十八日,数百时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溯涛触浪,谓之弄潮"。说明唐代钱塘观潮风俗已盛行,观模空前。与诗人李绅《入扬州郭》诗所说的大历后广陵涛消失相呼应。卢肇《海潮赋》则专门提出,"何钱塘汹然以独起,殊百川之进退?"并自己作了回答。说明在唐代,钱塘江已成为全国唯一的观潮胜地。五代时,十国之一的吴越钱武肃王(852-932年)为修筑钱塘江海塘,组织士兵射潮的传说,说明当时钱塘潮十分猛烈。


  唐代不少大诗人到过杭州,观赏过钱塘江怒潮,留下了赞美的诗篇。白居易(772-846年)《咏潮》诗云:"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人催"。李益《江南曲》有"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的名句。姚合(775-约855年)写有《杭州观潮》。罗隐(833-909年)写有《钱塘江潮》。


  宋代,钱塘观潮之风更盛,弄潮更具规模。南宋偏安江南,杭州成为国都后,观潮之风极盛。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有详实记载:"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二十日稍稀矣。十八日盖因帅座出郊,教习节制水挥,自庙子头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等雇赁作看位观潮"。其时有"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秆,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其时又有"帅府节制水军,教阅水阵,统制部押于潮未来时,下水打阵展旗,百端呈拽,又于水中动鼓吹,前面导引,后抬将官于水面,舟楫分布左右,旗帜满船,上等舞枪飞箭,分别交战,试炮放烟,捷追敌舟,火箭群下,烧毁成功,鸣锣放教,赐犒等差。盖因车驾幸禁中观潮,殿庭下视江中,但见军仪于江中整肃部伍,望阙奏喏,声如雷震。……其日帅司备牲礼、草履、沙木板,于潮来之际,俱祭于江中。士庶多以经文,投于江内"。


  弄潮相当危险,经常有人无谓牺牲,造成悲剧。因此,时有人反对弄潮活动。早在北宋,蔡襄(1012-1067年)任杭州知府时,写就《戒约弄潮文》,曰"斗牛之外,吴越之中,惟江涛之最雄,乘秋风而益怒。乃其俗习,于此观游。劂有善泅之徒,竟作弄潮之戏,以父母所生之遗体,投鱼龙不测之深渊,自为矜夸,时或沉溺,精魂永沦于泉下,妻孥望哭于水滨,生也有涯,盍终于天命;死而不吊,重弃于人伦,推予不忍之心,伸尔无家之戒。所有今年观潮,并依常例。其军人百姓,辄敢弄佑,必行科罚"。南宋熙宁时,两浙察访使李承之也奏请禁止弄潮,但也没有收效。


  宋代不少大文学家到过杭州,留下赞美钱塘潮的作品。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范仲淹(989-1052年)在杭州做了一年多的知州,写有气势磅礴的观潮诗。


  苏东坡先后两次(1071-1074年,1089-1091年)在杭州做官,他为杭州湖山写下不少诗文,也写有几篇观潮诗。宋代观潮诗还有蔡襄《和浙江口观潮》、米芾(1051-1107年)《海潮诗》、陈师道(1053-1101年)《十七日观潮》等。南宋朱中有对钱塘潮有生动的描写:"观夫潮之将来,先以清风,渺一线于天未,旋隐隐而隆隆。忽玉城之嵯峨,浮贝阙而珠宫。尔若鹏徙,又类鳌(bian')。荡谲冲突。倏忽千变。震万鼓而霆碎,扫犀象于一战。既胆丧而心折,亦神凄而目眩。已而潮平,迤逦东去"。南宋周密(1232-1308年)《武林旧事》中,也有《观潮》文,生动描述了钱塘怒潮。


  古代潮汐画较难保存,留下来不多。本世纪70年代,我国进行了全国历史潮汐资料的普查工作,发现南宋已有了潮汐画,李嵩的"钱塘观潮图"和"夜潮图",夏圭的"钱塘观潮图"。此外,宋代还有"旭日观潮图"、"观潮图"等。


  唐宋以后,钱塘观潮风俗持续不断,直到今天。明清有关观潮的诗、词、画等作品更层出不穷。由于江道变迁,钱塘观潮的最佳地点不断下移。唐宋时,观潮胜地在杭州。唐、宋的大文学家们均在杭州观潮,作诗作画。自明以后,观潮胜地已移到今海宁县盐官镇。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要在盐官镇东十余公里的八堡才能看到最精彩的涌潮。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9-13
广陵涛盛于汉至六朝,消失于766到799年唐代的大历年间。


  二千年二百年前,西汉大文学家枚乘写了一篇叫《七发》的歌赋,规劝吴王刘濞,提到汉代首都长安的著名宫殿--曲台不如吴国的潮汐,建议吴王"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并生动地描绘了广陵涛的壮观景象。《论衡·书虚篇》提到"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说明在整个汉代,广陵观涛为一大名胜。


  南北朝时,广陵涛仍十分兴盛。《南齐书·州郡志》:"南兖州剌史每以秋月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海陵治所为今泰州,京口为今镇江,其对岸今扬州。可见观潮地在扬州东面不远处。剌史每年秋月观涛,说明当时"八月之望"的广陵涛仍很壮观,晋代山谦之《南徐州记》:"京口,禹项北江也,阔漫三十里,通望大壑,常以春秋朔望,辄有大涛,声势骇壮,极为奇观。涛至江北激赤岸,尤更迅猛"。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改徐州为南徐州,治所京口。江乘治所在今江苏句容北。可见当时大潮可到扬州、镇江以西。(赤岸即赤岸山,"赤岸在广陵兴县",在今六合县东南,山临长江,江岸色赤红)。《南兖州记》:"瓜步山东五里有赤岸,南临江中,潮水自海入江,冲激六七百里,至此岸侧,其势稍衰"。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兖州为南兖州,治所今镇江,元嘉八年(431年)移治广陵。瓜步和瓜步山在今六合县东南。由此可知南朝永初时,广陵涛仍很大,并以长江北岸六合山以东至扬州一带最为壮观。过瓜步山后潮势开始减弱。


  广陵涛消失大约在唐大历年间(776-779年)。唐诗人李颀(690-751年)《送刘昱》诗有"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的诗句,说明唐开元、天宝时(713-755年),广陵涛还存在,但已不甚壮观。大历以后,广陵涛消失。唐代诗人李绅(780-846年)《入扬州郭》诗,前面的小引提到:"潮水旧通扬州郭内,大历已后,潮信不通。李欣诗:'鸬鹚山头片雨晴,扬州郭里见潮生',此可以验",诗中还有"欲指潮痕问里闾"句。说明李绅时代,已没有广陵涛了。但老百姓还可以指出潮痕,看来,消失时间还并不太久。


  二千年前,长江口是喇叭形的河口,一直到扬州附近,才见收缩,扬州以下,骤然开阔,散布沙洲,海潮上溯,奔腾澎湃,形成涌潮。由于从上游输运下来的泥沙很多,每年有五亿吨,二千年来,长江口外形有很大变化,今日,只有北支还时有涌潮出现。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9-13
海神庙和钱塘江边的鱼鳞石塘,是海宁盐官现在的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就历史来说,海神庙建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而非小说所称的乾隆年间。但海神庙的规模、式样的确很令人费解。海宁民间一直把海神庙称为“庙宫”。是说它具有很多宫殿的特征,其正殿更是仿照了故宫太和殿的式样,被称为“银銮殿”。海神庙又被称为“江南紫禁城”。建造时,动用雍正王朝国库内的“内帑十万两”,相当于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三百分之一。海神庙建造时占地四十亩,规模宏大,里面即供奉“宁民显佑浙海之神”,又有歌舞楼、戏台、寝宫等等,的确是庙不象庙、宫不象宫。而在建筑中,又大量使用了汉白玉材料,汉白玉在当时是一种皇家建筑材料,不是随便哪里都可以用的,建筑海宁海神庙的汉白玉还是专门从北京房山县运来的。于是海神庙的建设,就不能不透出种种令人费解之处。清朝的雍正、乾隆、道光、同治四个皇帝,还给海神庙题了共五块匾。海神庙内至今还保留着雍正、乾隆题写的父子双御碑,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非常罕见的。太平天国时期,海神庙在战火中遭到破坏。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清政府又拨银四万五千两重建。现在,如果您到盐官旅游,将可以看到:海神庙前的一对汉白玉石牌坊,上有清朝海宁陈家的大书法家陈邦彦的题词;号称“江南独步”的一对汉白玉石狮子;海神庙顶上可归入和玺彩绘的八十一个团龙团凤;父子双御碑;每根重达3.7吨的二十四根汉白玉廊柱,等等,这些都是清朝时期的原物。正因为盐官海神庙有太多的不同寻常之处,人们才很容易将其与清朝的宫廷密事联系起来,金庸先生笔下的海神庙的神秘,也才有了充足的历史与现实的依据。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9-13
如今,每年阴历八月十八日,都有数十万人到海宁沿江看潮。有时能大饱眼福,兴高采烈;有时却大失所望,扫兴而归。这固然因各年涌潮大小不同,但也因观潮地点的变迁。
  观潮地点之所以会变,主要是由于河道变迁的结果。

  在距今六七千年前,钱塘江在富阳便进入大海。河口既不成喇叭形,也就没有涌潮。在以后的几千年里,太湖平原逐渐形成,随之出现了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这个喇叭口,从而形成了产生涌潮的地形条件,涌潮也就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渐壮观起来。

  现存钱塘江观潮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晋代顾凯之的《观潮赋》;唐代,杭州观潮成风,出现了大量的观潮诗词歌赋,观潮地点在今南星桥以西至六和塔一带,而以樟亭观潮最盛;南宋偏安临安(今杭州市)时,由于高宗赵构“直把杭州当汴州”,一味追逐享乐,迷上了杭州的潮景,杭州观潮风气达到顶峰,使阴历八月十八日成为盛大的节日。

  晋唐至北宋中期,钱塘江河口的海潮和江流从龛山和赭山之间进出,因两山对峙如门,称为“南大门”,又称“鳖子门”或“海门”。整个河口和杭州湾呈一顺直的喇叭状。涌潮自海门直冲杭州,所以,杭州市郊以及沿江凤凰诸山皆为观潮胜地。白居易在凤凰山右侧刺史衙门里的虚白亭(即郡亭)鸟瞰江面,涌潮自然尽收眼底。可以想见,他倚着枕头斜靠在凉榻上,透过江上茫茫薄雾,只见海门初生的涌潮一线横江,伴着隐隐雷声,长驱直入,转眼间便“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涛翻三月雪,浪喷四时花,泄练驰千万,惊雷走万车”,潮头沿岸扫过,浪花直喷近岸屋顶,倾泻如骤雨;继而潮头直冲峙立江中的浮山,洄洑激射,翻腾不已。面对此景,怎不令人心潮澎湃,叹为观止!难怪他要发出“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的感慨。

  江道走南大门时,海宁盐官城南门至江边为一片大沙滩,宽达三四十里。自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前后开始,江道发生“三门变迁”,这片沙滩逐渐坍失。到明嘉靖九年(1530年)海决,江道逼至盐官城下,首次由“北大门”进出。在盐官南门城楼上,便可看到“海潮薄岸,怒涛数十丈,若雪山驾鳌,雷奔电激”的潮景。杭州的涌潮,则由于河口变弯曲,流路增加十多公里,沿程潮能损耗增大而开始衰退,并不时出现涌潮“失期”现象。在此期间,江道曾在三门之间来回摆动,盐官和杭州的潮景也随之变化。直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江流稳定走北大门后,盐官的潮景才最终胜过杭州。

  盐官潮景胜过杭州的另一原因是原在杭州的交叉潮也下移到盐官。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从60年代开始大规模治江围涂,到70年代初,海宁八堡以上江道已缩窄一半,盐官的交叉潮又下移到八堡;随着治江围涂的发展,八堡以上江道又进一步缩窄到原宽度的1/2—1/5,从1987年开始,交叉潮更下移到新仓一带江面。

  随着河口口门下移,涌潮也向下推移。这是造成观潮地点变迁的第一个因素。造成观潮最佳地点变迁的另一个因素是河口江道局部冲淤变化。

  钱塘江上、中游,山青水秀,山水挟带进入河口的泥沙不多。河口河床主要是由潮流带入河口的粉沙土构成。这种泥沙缺乏粘性,既容易落淤,也容易冲刷。由于天文、气象条件变化,外海进入河口的潮汐大小和流域下泄的山水多少也随之变化,因而山水和潮水的相对势力随之而变,造成河口河床上下冲淤频繁,南北涨坍不定。加上涌潮在传播过程中,又受当时的风向和风力影响,涌潮本身变化多端,观潮的最佳地点也就迁徙不定。60年代,有时以南岸萧山头蓬的涌潮为佳。现在,头蓬已深处新垦区内,距江边达8公里之遥。80年代初,最佳观潮地点在萧山十七工段和赭山湾九号坝等地。难怪元代马致远会发出“浙江亭,看潮生。潮来潮去原无定,惟有西山万古青。……”的感慨。

  在潮势较盛的年份,观潮的位置的选择并不显得很重要。通常观潮的地点,如海宁盐官、八堡等地,虽然不一定是当时最佳的地点,但可观赏到令人满意的涌潮。在江道淤塞较重、潮势不旺的时候,就得慎重选择观潮地点,否则就会有兴而来,败兴而归。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9-17
引用楼主liucheng1972于2009-09-13 20:14发表的 钱 塘 潮 :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又说当时钱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估计,当时还未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东晋葛洪曾在杭州西湖葛岭隐居炼丹,杭州民间曾流传"葛洪观潮"的神话故事。葛洪《抱朴子》中也专门探讨过钱塘江潮的原因。东晋顾恺之《观涛赋》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怒潮,云:"临浙江以北脊,壮沧海之宏流。水无涯而合岸,山孤映而若浮。既藏珍而纳景,且激波而扬涛。其中则有珊瑚、明月、石帆、瑶瑛、雕鳞、采介特种奇名。崩峦填壑,倾堆渐隅。岭有积螺岭有悬鱼。谟兹涛以为体,亦崇广而宏浚,形无常而参神,斯必来以知信,势刚凌以周威,质柔弱以协顺"。说明东晋时,钱塘江怒潮更加壮观,已有钱塘观潮的风俗。
.......

陈师道(1053-1101年)《十七日观潮》写的不错。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