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30阅读
  • 4回复

[甘肃]甘肃玉门:因油而聚,因油而散【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3-13
— 本帖被 keating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15-10-08) —
【南方都市报3月13日报道】甘肃玉门,有过辉煌的历史。六十多年前,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这里钻出了中国第一口油井。1955年,为保障生产建设,国家在玉门油田所在地设立玉门市,原玉门县政府也搬迁至此。大半个世纪过去了,玉门的石油资源已濒临枯竭,这个因油而兴的城市也随之衰落。早在10年前,玉门便开始酝酿再一次迁城,并因地制宜,着力发展风电能源,期望以此转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9万多玉门人从曾经繁华的玉门老城迁出,城中基础设施老化,大量建筑变成废墟,然而在这座看似空城的老城里,仍然居住着两万多因经济等各种原因无法迁出的居民。曾经的辉煌成为向前发展的负担,如何实现转型,这不仅仅是玉门,更是所有资源枯竭城市需要面对的难题。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甘肃玉门,中国石油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

1939年玉门老君庙第一口油井出油,中国从此甩掉了“无油国”的帽子。解放前的十年间,玉门石油产量占同期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奠定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更是为陕北、大庆等新油田输送了大量人才和技术。于是便有了“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一说。在辉煌的石油工业背景下,1955年,国家在玉门油田所在地设立了玉门市。1958年,为服务和保障生产建设,原玉门县由玉门镇迁到玉门油田。

然而,经过60多年的开采,玉门石油产量逐年下滑,由1959年最高的140.62万吨降至1998年的38万吨。原有的老君庙、鸭儿峡加上新开发的青西油田,目前产量仅维持在70万吨。这个国内最早开发的油田,如今成了企业规模最小、发展困难最多的石油企业。

1998年以来,当年地方政府围绕油田而兴办的化工、轻工机械等工业企业大部分破产倒闭,而糖酒、五金、饮食服装等行业也冷清萧条,原市属工商业体系全面崩溃。据统计,1996年全市有市属企业90家,2000年仅有8户勉强维持经营。

多年石油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也不容乐观。数十年以来,市区工矿企业与居民生活区交错,空气污染严重。长期过度使用地表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导致供水不足。另外,由于地处祁连山地震断裂带,石油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和地震频发。


玉门摆脱不掉所有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魔咒”———因油而兴,因油而衰。为另谋出路,不得不迁城。2002年开始,玉门石油管理局开始将学校、医院、服务机构搬迁至酒泉市。2006年9月8日,玉门市市政府搬迁至市区向西70公里的玉门镇新区。至此,老城、新城和油田新基地将昔日的油城玉门一分为三。而遗留在老城的道路、供暖、供水等基础设施则逐渐老化,大部分无法正常使用。

“石油枯竭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玉门必须找到一条新路。”时任玉门市委书记的詹顺舟说。“新路”指的是“风电”。新玉门处于河西走廊“两山夹一谷”的狭长地形成为东西风的天然通道,区域内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在3000万千瓦以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玉门现已成为全国第五大风电基地和甘肃第一大风电基地,现已建成3个风电场,仅2009年开工建设7个风电项目,总装机规模突破100万千瓦,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新能源产业城。

玉门市北坪村,双下肢残疾的李家兵(37岁)与母亲王翠兰(63岁)一起生活。两人靠每月284元的低保金度日。他们拿到新市区低保户福利房的优惠却无力购买,只得留在老市区。

留下的,还得糊口谋生

“老玉门,那是荒城啊!”在嘉峪关机场,当记者向出租车司机打听玉门老城时,司机瞪大着眼睛说。

从嘉峪关到玉门老城的班车绕过巨大的铁人雕塑,缓缓停在路边。同车下来一个走亲戚的妇人和几个扛着行李来此打工的农民。冬日小雪过后,玉门老城那宽阔的主干道更显冷清。道路两旁的电线杆和暖气管东倒西歪,建筑物门窗大多用砖瓦封起,玻璃残破不堪。医院、学校、饭店、旅馆、商铺大多都闸门紧锁,能听见内部传来的犬吠声。走过解放路上一个没有红绿灯的交通岗亭,这里路上的车开始多些,主要是石油管理局接送员工的蓝色大巴,还有肆意穿行的灰色”小面“,招手即停,一元钱的价格代替公交。

在石油产业发展的鼎盛时期,玉门的城市人口达13万余人。随着石油资源枯竭,玉门油田搬迁到吐哈油田,玉门铁路分局搬迁到嘉峪关,玉门油田的辅助企业及职工生活基地搬迁到酒泉。截至2007年,9万多人迁出老市区。2009年统计,留守老市区的人口不超过3万人。除了石油工人外,留在老城的大多是无力外迁的老人、残疾人、低保户和下岗工人。

北坪商场楼下几十米长的步行街算是如今老玉门最热闹的地点。有烤肉串和卖水果的摊贩,商场内小铺里卖生活用品。逛街的年轻人居多,大多穿着石油基地的红棉袄,玉门物价不低,这里主要是石油工人的消费场所。


大部分玉门本地的居民聚居在北坪、三台两个安置区的廉租房里,每月领取几十到上百元的低保费,房租不过几十元,水电取暖费也优惠,困难家庭的孩子上学能享有费用减免的政策。2008年,包括新城在内,玉门全市下岗失业已达3 .5万人,其中有1 .4万属于生活特困人群。民生保障成为玉门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链接

资源枯竭型城市

一般来说,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这些城市的累计采出储量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或以当前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5年。国务院分别在2007年12月和2009年3月公布了全国范围内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名单。玉门列于第二批名单当中。中央财政将给予这两批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


166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3-13
如何转型呢?就靠风电?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3-13
资源性城市之痛。。。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3-13
玉门雪灾真正祸不单行
但得闲适踏青春,何须擅板共金樽。
盐官古风今犹存,不见当年牧马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3-14
     大庆、东营都在转型,盘锦、松原等也快了……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