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576阅读
  • 118回复

安庆市调整行政区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75 发表于: 2005-06-04

村干部还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朋友,我一直这样认为,无论在爱安徽还是徽网!

针对挂牌一说罢了,不要生气!

桐城人责任所在,难免语气过激,其实大家谁愿意一上网就争论呢?完全是因为文都后人的使命感,责无旁贷呀!如果我们都沉默,桐城人的委屈有谁知?

找一个说理的地方,还桐城人一个公道!

只看该作者 76 发表于: 2005-06-04

呵呵,论坛就是辩论,甚至争论,我都支持,但尽量不要漫骂(当然不是针对此处啦)

我还一直认为桐城是自家人呢,你没有意见吧,呵呵

安庆——旅游圣地、宜人之城!
只看该作者 77 发表于: 2005-06-04

我也没意见,即便未来尚不可知,大家总归都是皖江的兄弟!

我们非常愿意看到安庆和桐城和谐发展,安庆皖西南中心的事实没有人能否认。


只看该作者 78 发表于: 2005-06-04
以下是引用小河弯弯在2005-6-3 14:07:32的发言:
>

呵呵,你也很无聊。我们是很想捍卫枞阳,但枞阳在50年前已是分家的弟兄。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但罗岭不同,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争取。


桐城这个名字的无形资产比铜陵大多了,桐铜联手可以双赢,但必须采用品牌效应的“桐城”做新的市名,考虑级差地租,和跨江发展,并使桐城名副其实,又兼顾铜陵的发展方向,新的市政府设在桐城赫铜陵中间的枞阳最合适(枞阳本来就是桐城的一部分,和把黄山市政府设在屯溪有本质区别)。假如池州有兴趣加入这强强联合的新地级市,也应该欢迎——但最好在东至搞个全县公决——划归安庆还是跟池州一起加入新的桐城市。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79 发表于: 2005-06-04
以下是引用尹人在2005-6-4 11:59:59的发言:
>

桐城这个名字的无形资产比铜陵大多了,桐铜联手可以双赢,但必须采用品牌效应的“桐城”做新的市名,考虑级差地租,和跨江发展,并使桐城名副其实,又兼顾铜陵的发展方向,新的市政府设在桐城赫铜陵中间的枞阳最合适(枞阳本来就是桐城的一部分,和把黄山市政府设在屯溪有本质区别)。假如池州有兴趣加入这强强联合的新地级市,也应该欢迎——但最好在东至搞个全县公决——划归安庆还是跟池州一起加入新的桐城市。


铜陵实力也就与安庆市区旗鼓相当,还不如桐城安庆(怀宁、枞阳参与)联手呢,毕竟还要考虑垮江的成本

安庆——旅游圣地、宜人之城!
只看该作者 80 发表于: 2005-06-04
铜陵池州在历史文化上更近一点,不过铜陵正着力准备跨江发展!
只看该作者 81 发表于: 2005-06-05
以下是引用笑傲桐川在2005-6-4 12:23:18的发言:
铜陵池州在历史文化上更近一点,不过铜陵正着力准备跨江发展!

铜陵很多人老家在桐城,这是事实.矿业城市本身文化资源不丰厚,历史上人口也不是很多,随着矿业城市的兴起,周边城市人口流入.


只看该作者 82 发表于: 2005-06-05

铜陵经济发展要求跨江北扩,而铜陵本身缺乏文化底蕴,如果桐城枞阳整体和铜陵合并将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鉴于铜陵老城区地价较高,发展腹地受限制,建议新的市政府设在枞阳的长江边。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83 发表于: 2005-06-05
以下是引用尹人在2005-6-5 14:15:38的发言:

铜陵经济发展要求跨江北扩,而铜陵本身缺乏文化底蕴,如果桐城枞阳整体和铜陵合并将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鉴于铜陵老城区地价较高,发展腹地受限制,建议新的市政府设在枞阳的长江边。



哎,太遥远了,桐城罗家岭都被抢走,还说什么和铜陵组建大城市?
只看该作者 84 发表于: 2005-06-05

桐城文化,桐城派其实大家应该知道这不只是或者说根本现在的桐城的。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有句话叫“枞阳出人,桐城出名”。其中缘由略说一二。(以下所述,县志和地方志上都有记载,真实可信,可以上安徽档案馆查实)

清时及以前一直到建国后的1955年,现桐城和枞阳是一个县叫桐庐县,县政府在今枞阳县汤沟镇,后来由于区划调整(还有汤沟紧邻长江,经常被淹的缘故),分成两个县,桐城县和湖东县(今枞阳县,县政府仍在汤沟镇),由于长江防汛的原因后来湖东县改为枞阳县(县城驻今枞阳镇)。

知道了上述变故,大家应该很明白为什么说桐城派、桐城文化并不只是或者说根本现在的桐城的,还有“枞阳出人,桐城出名”的含义了。桐城派、桐城文化真正意义上应该叫桐庐文化,或者说枞阳文化。原因,大家应该知道:桐城派的几个大家、几个开山鼻祖:方苞 ,刘大魁,姚鼐等等其实都是现枞阳人,方苞是今枞阳后方乡人,刘大魁是今枞阳汤沟镇人,姚鼐是今枞阳麒麟镇人,还有一些桐城派的大家,其实大部分都是枞阳人。只不过以前桐城枞阳是一个县(更有甚者,县城还是在今枞阳境内)。大家便以讹传讹将桐城派、桐城文化归结到今天的桐城,其实我觉得这对枞阳很不公平。希望了解的人不要再以讹传讹。

桐城派是清时的桐庐派,今时的枞阳派。

只看该作者 85 发表于: 2005-06-05
戴方刘姚,桐城派四个最重要的人.
戴名世,今桐城孔城人.
方苞,生于六合.其先祖居休宁,后迁贵池,元末方德益迁桐城县城!当时桐城文庙门前狭窄不宜通行,方德益让出居地一半,使得文庙门前更加宽敞;他还曾捐资修建过桐溪桥(龙眠河上),当时人皆称善举!
请大家记住,方法为其五世孙,方以智为其九世孙,而方苞为其十一世孙!
方法墓地在今龙眠双溪,方苞为其后裔,曾多次前往祭奠,并有祭诗多首!

刘,桐城东乡人.
姚鼐,其祖上姚旭自明朝就定居于县城,传至姚鼐已近300年!
只看该作者 86 发表于: 2005-06-05
以下是引用purelove在2005-6-5 19:15:36的发言:

桐城文化,桐城派其实大家应该知道这不只是或者说根本现在的桐城的。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有句话叫“枞阳出人,桐城出名”。其中缘由略说一二。(以下所述,县志和地方志上都有记载,真实可信,可以上安徽档案馆查实)


清时及以前一直到建国后的1955年,现桐城和枞阳是一个县叫桐庐县,县政府在今枞阳县汤沟镇,后来由于区划调整(还有汤沟紧邻长江,经常被淹的缘故),分成两个县,桐城县和湖东县(今枞阳县,县政府仍在汤沟镇),由于长江防汛的原因后来湖东县改为枞阳县(县城驻今枞阳镇)。


知道了上述变故,大家应该很明白为什么说桐城派、桐城文化并不只是或者说根本现在的桐城的,还有“枞阳出人,桐城出名”的含义了。桐城派、桐城文化真正意义上应该叫桐庐文化,或者说枞阳文化。原因,大家应该知道:桐城派的几个大家、几个开山鼻祖:方苞 ,刘大魁,姚鼐等等其实都是现枞阳人,方苞是今枞阳后方乡人,刘大魁是今枞阳汤沟镇人,姚鼐是今枞阳麒麟镇人,还有一些桐城派的大家,其实大部分都是枞阳人。只不过以前桐城枞阳是一个县(更有甚者,县城还是在今枞阳境内)。大家便以讹传讹将桐城派、桐城文化归结到今天的桐城,其实我觉得这对枞阳很不公平。希望了解的人不要再以讹传讹。


桐城派是清时的桐庐派,今时的枞阳派。



老弟,在论坛上瞎叫唤,实在委屈了你的G才。建议你赶快去改编中国二十五史,改写中国近代史,改写中国文学史。全中国的人过去历史、文学知识都学错了,要拜你这个文学大师啦!哦不,叫你大师贬低了你,该叫你“大仙”了!

[em02][em02][em0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5 22:15:29编辑过]
只看该作者 87 发表于: 2005-06-05

只不过以前桐城枞阳是一个县(更有甚者,县城还是在今枞阳境内)

-----------------------------------------------------------------------------------

枞阳人不会象你这样起码的常识都不懂!哈哈

“方苞是今枞阳后方乡人”--------------笑掉大牙!枞阳都不这样说!哈哈

只看该作者 88 发表于: 2005-06-05

你肯定没听过浙江的桐庐吧,这就是枞阳不能叫桐庐的原因!

顺便告诉你一下:安徽的桐庐县从1949年到1951年,只存在了短暂的两年,就因为重名改湖东县,55年再改枞阳县。

汤沟不过是就是旧时桐城东乡名镇(桐城四大名镇之一,枞汤孔练中一个

只看该作者 89 发表于: 2005-06-05
呵呵,这人经常在有关论坛上“冒泡”,让人笑掉大牙。他的GZ一张,我就知道是他。这家伙不遗余力地到处搬弄是非,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只看该作者 90 发表于: 2005-06-05
以下是引用纵横在2005-6-5 19:50:50的发言:
呵呵,这人经常在有关论坛上“冒泡”,让人笑掉大牙。他的GZ一张,我就知道是他。这家伙不遗余力地到处搬弄是非,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是的,这家伙企图造成整个安庆地区网友不和谐、矛盾激化,居心险恶。我早就注意他了。又唱红脸,又唱黑脸。估计是个官场不得志的小人物,只好在网络上搬弄是非、混淆视听打发时间。不要理他。

只看该作者 91 发表于: 2005-06-06
以下是引用purelove在2005-6-5 19:15:36的发言:

桐城文化,桐城派其实大家应该知道这不只是或者说根本现在的桐城的。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有句话叫“枞阳出人,桐城出名”。其中缘由略说一二。(以下所述,县志和地方志上都有记载,真实可信,可以上安徽档案馆查实)


清时及以前一直到建国后的1955年,现桐城和枞阳是一个县叫桐庐县,县政府在今枞阳县汤沟镇,后来由于区划调整(还有汤沟紧邻长江,经常被淹的缘故),分成两个县,桐城县和湖东县(今枞阳县,县政府仍在汤沟镇),由于长江防汛的原因后来湖东县改为枞阳县(县城驻今枞阳镇)。


知道了上述变故,大家应该很明白为什么说桐城派、桐城文化并不只是或者说根本现在的桐城的,还有“枞阳出人,桐城出名”的含义了。桐城派、桐城文化真正意义上应该叫桐庐文化,或者说枞阳文化。原因,大家应该知道:桐城派的几个大家、几个开山鼻祖:方苞 ,刘大魁,姚鼐等等其实都是现枞阳人,方苞是今枞阳后方乡人,刘大魁是今枞阳汤沟镇人,姚鼐是今枞阳麒麟镇人,还有一些桐城派的大家,其实大部分都是枞阳人。只不过以前桐城枞阳是一个县(更有甚者,县城还是在今枞阳境内)。大家便以讹传讹将桐城派、桐城文化归结到今天的桐城,其实我觉得这对枞阳很不公平。希望了解的人不要再以讹传讹。


桐城派是清时的桐庐派,今时的枞阳派。



回去多读点书,别总是出来闹笑话了,连枞阳人都没出来说话,你也好意思出来瞎喷。


哎,对了,你要是看到我这话,会注册一马甲,用枞阳人身份来说话,呵呵,别跳了,小丑再跳还是小丑,终究不能成为真正的枞阳人。

只看该作者 92 发表于: 2005-06-10
反对安庆分割桐城,桐城是文化名城,名人辈出,安庆算个鸟,反对安徽再搞像黄山这样的变态城市,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只看该作者 93 发表于: 2005-06-12

楼上的你要说安庆算个鸟 安庆就算个鸟 满足你一下总可以了吧

只看该作者 94 发表于: 2005-06-12
abring的原文

  最近网上安徽论坛上几乎都有的关于安庆区划改变的这篇文章,个人觉得写的很不好,境界太低.一些县域化入安庆并没有设置任何的人文障碍,反而能有效的研究和发扬,现代社会大安庆要发展无疑需要依赖市区的中心辐射作用,如果把安庆和桐城人为割裂,对大家对历史对文化都是一种损伤,桐城文化也是皖江文化的组成,严风英的舞台更是在安庆,也是从安庆走入全国.
  
  安庆这个历史富裕之地现在在全国范围已经很落后了,更不要说桐城了,我们不能坐井观天 死守自家一亩三分地,妄想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啊.安庆的发展需要更大的空间,原市区过小怎么能发展?过江明显不现实,所以我觉得并入一些县区是个很好的很合理的选择.先做大再作强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很好的选择,桐城的朋友都说黄梅戏,那自然应该知道唱戏是需要广大舞台的,当年我们的先辈严风英将黄梅戏从乡间小曲发展为全国大剧的那样的精神那样的胸怀难道今天的罗岭人不能领悟?
  地方不是死的,现在如果还讲究什么山水限制,这是不合理的,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难道还是当年的农耕渔作?现代社会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经济建设越来越少的依赖于地理情况了,地理优势已经不是往日那么重要的了,现在的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空间问题,没有空间何来发展?安庆老市区狭小拥挤,难找可用之地.而桐城部分划归,于其经济无害,文化无伤,何以不为?这样未来的桐城如果发展的好完全可以作为安庆的卫星城.桐城离心问题,应有待与大安庆的发展而解决.安庆市区发展带动整个大安庆的发展应该说是600万安庆同胞的心声,离心之举不可行,也是行不通的.从行政上可以说桐城几十年内不可能升级为地级市,从历史上说桐城从属安庆数百年矣,人文相亲,渊源颇深,从经济上说桐城有多强安庆欲吞之,是有夜郎之嫌的,希望大家一起为安庆-这个安徽源头努力,大家切不可兄弟阋于墙内,坐失经济发展,文化共荣的良机.
  2004-2005年对安庆地区来说是令人振奋的啊,安庆的做大做强已经丧失多少好时机了,如果现在不借着大桥过江,文化名城的时机进行大的突破,去争取宁汉间中心城市的地位,百年之后大安庆何以自立?百年之后还有几人知道桐城派?!
by abring(嘌呤江湖)2005.6.8凌晨
......
精辟!

只看该作者 95 发表于: 2005-06-12
楼上这么说,安庆划入临近的九江不是更能优化全国的发展?

如果说跨省不现实,那安庆合肥合并打造安徽面积最大、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就横空出世了,照楼上的逻辑更能走向全国。


请安庆人不要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设立安庆区,要么并入九江,要么并热合肥吧!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96 发表于: 2005-06-13
以下是引用尹人在2005-6-12 21:42:03的发言:
楼上这么说,安庆划入临近的九江不是更能优化全国的发展?

如果说跨省不现实,那安庆合肥合并打造安徽面积最大、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就横空出世了,照楼上的逻辑更能走向全国。


请安庆人不要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设立安庆区,要么并入九江,要么并热合肥吧!

简直是在强词夺理!在国内,地级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从下辖县市划入部分地区乃至将下辖县市改为区的先例比比皆是,但是你见过将两个相距近两百公里的地级市合并成一个所谓超级市的吗?县改区在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地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安庆、九江这样的两个城市合并又有什么理由和可操作性?硬将两种不具有可比性的事例放在一起比较并用来证明自己的所谓论据,只能显示出你的贫乏与无知!

只看该作者 97 发表于: 2005-06-13
别人犯了错误就是你继续犯错误的理由?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98 发表于: 2005-06-13

楼上的观点应该用于自身也无不可。。


是啊,区划调整是错误的,所以呢,不能成为你继续犯错误的理由,也请你维护一下错误的区划?!还讨论什么啊。。。。


不然,要是你的观点是对的,那区划调整也是对的,那也没有必要讨论了。。。


晕了,这成什么事儿。。


[em15][em15][em15][em15]
安庆——旅游圣地、宜人之城!

只看该作者 99 发表于: 2005-06-13
以下是引用尹人在2005-6-13 10:11:08的发言:
别人犯了错误就是你继续犯错误的理由?

安庆已经被称为BT了,结果这位铜子还要比安庆更BT10倍以上,竟然还要振振有辞,真是世风日下啊。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