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如皋,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青墩人定居劳作,如皋正式建县,已有1500多年历史。
历代如皋人民勇敢进取,辛勤耕作,在开辟交通、繁荣经济、发展文化、抵御外辱方面,留下了许多古老的故事和优美的传说,谱与了源远流长的历史篇章。
青墩文化 雉皋古地
古代如皋, 地处扬泰冈地的东南边缘。 这一带“土高色赤”,人们习惯地称它为“赤岸”。今天东陈镇一带,古代就叫“赤岸村”。
扬泰冈地成陆后不久,就有人类在这里处息劳作,离如皋不远的海安青墩遗址,为我们提供了今天海安、如皋、如东一带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生动图景。
1978年,在海安县西北约28千米的河岗乡青墩地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南京博物苑等单位三次进行发掘, 共发现墓葬98座,出土生活、生产用具和装饰物品478件,还发现稻粒、核桃、菱角及麋鹿、猪、狗的遗骨和大量蚬壳等。经考古鉴定,遗址距今5300多年,自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
当时,这一带气候温湿,青墩人在土墩上建造了低矮简陋的木屋,过着定居生活人们使用磨制的石斧、石锄、石锛等工具开垦荒地,种植庄稼。他们还采集果实,捕捞鱼贝,扩大食物的来源。青墩人已经了狗、猪、牛等牲畜。
青墩人不使用兽骨制成的骨铲、骨锥、骨镞等工具,发明了角质的叉型投掷器和纺轮。青墩人已经掌握了原始的种麻、纺线、织布的技能。他们还根据生活需要,烧制造型美观的陶器。陶器中有一种十分美观的夹贝陶,体现了滨海地区原始制陶业的地方物色和青墩人对捕捞贝类的综合利用。
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逐渐有了剩余。在青墩人的墓穴里,出现了稀有的璧、环、坠等玉器。随葬品的多少,反映了青墩氏族公社内部已出现了贫富差异。
到了夏朝,如皋地区属扬州地域。西周时为海阳地,仍为扬州区域。
如皋地区有历史记载始于春秋时期。最先属吴国,叫郧,又名发扬、发繇口、发繇亭。 其中心就是现今距如皋城北18千米的海安县立发桥。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霸中原,灭邗国,筑邗城,开邗沟,沟通长江和淮河。当时有河道经发扬向西流注邗沟。从此,这里“居民安定,行旅停止”。后来,这里成为春秋时期遣发徭役的水上交通口, 所以又叫发繇口。公元前483年,吴国与鲁国、卫国等国的国君以及宋国的皇瑗在郧会盟,在此建了一座亭子,所以这里又叫发繇亭。北宋时,在发繇口建造了一座石桥,此后这里就改叫立发桥。立发桥是当时这一地区36个盐场运盐的必经之地,又是和其它州县交通的要道。
公元前473年,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郧地归属越国。传说越国大夫范蠡佐助勾践灭吴后,就辞官偕西施作五湖游。他们曾来到如皋车马湖这个地方。那时候,这一带为浅湖区,风景秀丽。范蠡就是从这里弃车马改乘舟浮海去齐国的。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他乘画舫游览过的湖取名范湖,湖中小洲取名范湖洲,弃车马的地方取名车马湖。如今,湖早已变成陆地,但这三个地名一直沿用下来。
战国初期,越国被楚国打败,郧地为楚国所有,复名海阳。秦朝时属九江郡。西汉初吴王刘濞的辖地,改地名为海陵。刘濞靠煮海盐谋利,开凿河道运盐,从扬州茱萸湾经海陵仓到如皋运河的前身。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设置海陵县,县治在今泰州。如皋是海陵县的一部分。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后,改海陵县为亭间,又叫亭门。王莽垮台后,亭间又复名为海陵县。东汉初年,撤海陵县,并入东阳县,属广陵郡(治所在今天扬州市)。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又恢复海陵县。
东汉末年,江淮间多次成为军事集团混战的战场。曹操强令滨江郡县徙民,海陵县遂成隙地, 被废。公元242年,吴国大司马如皋人吕岱奏请孙权,获准招抚乡民回归,重建海陵县。
西晋统一后,海陵改称海阳县,仍属广陵郡管辖。公元411年(东晋安帝义熙七年),从广陵郡划出建陵(今如皋白蒲一带) 、临江(今如皋石庄一带)5县,归南兖州管辖。从此,如皋正式建县,至今已有1500多年。
如皋县的得名,起源于一个优美的历史故事。据《春秋左传》记载:昔时有一位姓贾的大夫,相貌丑陋,却娶了一位十分俊美的妻子。妻子见丈夫貌丑,郁郁寡欢,三年不说不笑。为了博妻子的欢心,有一天贾带上妻子“御以如皋,射雉”,一箭就射中一只野鸡。妻子很高兴,始解颜谈笑。贾大夫感慨地对人说:“人的才能不能少啊!我若不会射箭,妻子就会始终不和我说话。”西晋杜预注《春秋左传》:皋,水边高地;如,往也。”
春秋时期,如皋滨江面海,境内河港很多,芦苇丛生,麋鹿、野鸡成群,党有人到里游猎,是著名的射雉场所。后来,人们就把贾大夫当年射雉的地方取名“如皋港”,港侧村庄就叫“如皋村”。到了东晋义熙七年建县时,又据此定县名为“如皋”。据考证,如皋港就是今天如城镇丰乐桥西的秀水港。清乾隆年间《如皋县志》载:“如皋城濠河有支流入海月寺,经六桥南流,合于凤凰池,绕出谢恩桥,南至秀水港,绕出如皋村故址,……今易名秀水港矣。”不过,现在港早已不存在了,秀水港成了巷名。
根据贾大夫射雉的故事,如皋又别名“雉水”、“雉皋”。西晋文学家潘岳《秋兴赋》中有“耕东皋之沃壤兮”的佳名,如皋的历代文人为赞美家乡的美好,常借用赋中“东皋”一词作为家乡的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