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898阅读
  • 77回复

[湖北]湖北地级市篇:南辕北辙之孝感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10-14
孝感市是湖北省一个比较典型的组合“家庭”,包括市区和汉川在内的南部属于事实上的“武汉城市圈”、曾经的“汉阳府”地域,而北部主要属于“安陆府”地域,虽然也被划入所谓的“武汉城市圈”,但除了云梦、应城两县在未来随着武汉的发展有可能被纳入这个“圈”,其余几个县,则如同这个“组合家庭”中曾经的一员——广水,至多不过是一个“圈”外的“观察员”而已,很不幸,与市区分家的孝昌也将沦为其中的一员。这种既是文化地域上的差异更是经济地域上的差异,在“行政区经济”高度强化的今天,将有可能左右孝感市未来的命运。
偏居一隅同时又过于靠近高级行政中心的孝感市区从行政管治的角度上讲并不适合作为一个高级行政中心,事实上在历史上也的确如此,孝感从来就没有成为过“府州”级行政中心,在今天孝感市域内,传统的行政中心是地理位置更为适中的安陆(德安府治)。这种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孝感只能是大武汉的附庸和卫星城,而不可能发展成具有独立“人格”的地区中心城市,就连孝感火车站在京广线上的地级以上城市中也属于最寒酸的一个,甚至比不上一个县镇级的火车站,如广水站。
假如,当年“孝感”地区行政中心还在安陆,那么今天的“武汉城市圈”将会增加一个名副其实的“副中心城市”。同时,目前畸形的湖北省地级市体系结构将趋于合理,也不会有“随州”这个人造“市”的问世。
不过,单从经济的角度上讲,作为大武汉外围的人口稠密区,同时又是最靠近武汉市区的地级市市区,孝感南部将会是湖北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孝感市区也将是第一个与武汉实行融城的地级城市。如果是那样,孝感南部将有可能在行政上被武汉“整合”掉,而落后的北部将被作为“包袱”甩掉。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10-14
回 楼主(境由心造) 的帖子
        随州1986年就申请过地级市,只是当时与襄樊扯不断的利益关系(当年襄樊官场随州人多)所以一直被襄樊反对。即使晚17年,随州的城建和经济水平也不落后荆门和鄂州,直到2002年才被拉开。
    话说安陆在建国前就衰落了,民国的德安府在卢汉铁路效益日益凸显下,曾经计划迁到花园镇(今孝昌县),后来由于战争一直被耽误,加上当地人在接受近代化浪潮的思想落后,这就注定了德安府驻地安陆的衰落。
    安陆的第一条公路是随县人1913年倡导和积极筹资修建的汉随公路,当公路修到随县县城,随县一跃成为鄂北中心城市,第三监督区政府驻地设为随县,管辖除孝感、汉川、荆门以外的鄂中北地区。
    解放后更是由于孝感在中国湖北省委早期的重要根据地而脱颖而出,成为地区行署,1955年之前孝感地区管辖的地域包括现在的随县、红安、东西湖、黄陂、蔡甸、广水和现在的孝感市,1960年还短暂管过咸宁地区。
    总之古代的安陆是辉煌的,但是现在的安陆确实不怎么上进。以前曾经合并了我们云梦,可是现在比我们云梦落后多了。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10-14
回 1楼(幻象岭) 的帖子
安陆县城在县改市高潮前夕依然是湖北省屈指可数的大县城,如果从城镇人口数量上讲的话。当时,湖北除了安陆,城镇人口超过三万的非地区行署驻地县城还有仙桃、天门、洪湖、监利以及被计入江汉油田人口的潜江、计入中国最大的棉纺厂蒲纺人口的蒲圻,尽管安陆只不过是一个小县。这从一个侧面可看出安陆府城的底子。
[ 此帖被境由心造在2011-10-14 12:55重新编辑 ]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10-14
孝昌县应该更名为孝北县
孝南区应该更名为孝昌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10-14
回 2楼(境由心造) 的帖子
       县城人多就一定很重要吗?那时的潜江是湖北屈指可数的大县城,在荆州地区近20个县中可是地位最低的丙等县,每次开会县领导都只敢坐后排。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10-14
孝感各县市到省直部门办事,路程都要不了2小时,很方便的。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10-14
如果当年孝感地区行署设在古德安府的府治所在地安陆的话,可以预见的是,这个“孝感地区”仍然是一盘散沙,而且地改市后,各县对“大市”的离心力只会比孝南更甚。
道理很简单,孝南虽然靠近武汉,被遮了光,而且也不在市域中心,但这恰恰是孝感能成为新行署所在地的一大优势。原因很简单,因为孝感各县要去省城办事,必须先经过孝感,跑不掉的。
恰恰是不需经过孝感的咸宁,率先脱离孝感而自成体系。也恰恰是不需经过孝感的汉川,对孝感颇为不服。不经过孝感主城但经过孝南区域的应城,则比汉川次之。而其他县市则没有象汉川、应城那样,基本上对孝感还算尊重。

然而,假如行署设在安陆,只有应山一个县去省城时要经过安陆,多数县自然都对安陆不会服气。因为安陆的辐射力跟武汉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孝南的辐射力本来跟安陆一样,也是不行的,但行署设在孝南,相比安陆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可以承接一部分辐射力,即武汉对各县的辐射还要通过孝感这个二传手。而安陆当行署驻地,则没有二传手的功能。
这也是孝感为什么必然取代安陆成为府治的原因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10-14
回 6楼(假平凹) 的帖子
穿凿附会。地级市如果有权制约你,怎么绕道,你还得去。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10-14
Re:回 6楼(假平凹) 的帖子
引用第7楼仙峰俊俏于2011-10-14 16:39发表的 回 6楼(假平凹) 的帖子 :
穿凿附会。地级市如果有权制约你,怎么绕道,你还得去。

但这确实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距离特大中心城市较远的地方,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但距离特大中心城市近的地方,行署位置设置就有讲究了。
比如山西的榆次,也是这个情况,其下属各县去太原须经榆次,所以榆次作为行署还能hold住。但是,哪怕晋中行署设在比榆次还发达的地方,若没这个位置,下面也照样会离心。
还有河北也是个典型,按说省里更有权要求承德、唐山、秦皇岛绕到他石家庄去,但承德、唐山、秦皇岛是否对石家庄服服贴贴呢?而石家庄以南的城市则不然,至少不象承德、唐山、秦皇岛那样嚣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10-15
回 8楼(假平凹) 的帖子
难道说承德、唐山、秦皇岛三市都不去省里办事,而是都去了北京不成?!不管服不服,该去石家庄,照样得去!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10-15
我觉得孝感与武汉的关系无论从历史还是地理来讲都很像佛山与广州。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1-10-15
孝感区位优势明显,可惜不争气,叫了几年要学苏州,却是成效不大。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1-10-15
孝南区因为近武汉 所以取代安陆

孝南区因为近武汉 所以壮大不了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1-10-15
引用楼主境由心造于2011-10-14 12:29发表的 湖北地级市篇:南辕北辙之孝感市 :
就连孝感火车站在京广线上的地级以上城市中也属于最寒酸的一个,甚至比不上一个县镇级的火车站,如广水站。


这个没有必然关系
广水站是前些年京广铁路陈信段改线工程新建的车站,自然要比孝感站在之前原地改造的要显得稍好一些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1-10-15
引用第11楼仙峰俊俏于2011-10-15 20:44发表的 :
孝感区位优势明显,可惜不争气,叫了几年要学苏州,却是成效不大。

        武汉不是上海,所以孝感学不来苏州。武汉要真成了上海,那么湖北的综合实力至少能达到山东的规模。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1-10-15
孝感每个县的口音都不一样,这不仅在湖北是唯一的,恐怕在全国也不多见。
但这么一个孝感居然维系了半个多世纪,现在虽然有汉川、应城等对其发难,但跟麻城、大冶、滕州比起来,只是小菜一碟。可见,口音并非分裂闹事的理由。
孝感最大的失误在于没能让石武高铁过境设站,从而丧失了未来更高层次战略布局的机遇。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1-10-16
回 11楼(仙峰俊俏) 的帖子
那主要是因为此前的武汉的经济还不够发达和强大,而现在则有所不同。十分看好孝感未来在经济上的发展。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1-10-16
回 16楼(境由心造) 的帖子
孝感发展不好,关键是人的问题。政府系统不换血,要有大发展,难!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1-10-16
6楼所言有一定的道理。
假如黄石市治设在铁山,那么对大冶的向心力肯定比现在要强一些。
黄冈的情况也很明显,虽然其下属各县去武汉都不必经过黄州,但红安、麻城是完全不搭界,所以离心力最强;而浠水以下诸县对对黄州的离心力就不像红麻那样浓烈。此外,由于蕲黄广三县赴汉要经过黄石,所以黄石对此三县也有一定的向心力。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1-10-16
回 14楼(幻象岭) 的帖子
孝感做一个湖北的“苏州”还是有把握的。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1-10-16
引用第18楼到此一游于2011-10-16 08:49发表的 :
6楼所言有一定的道理。
假如黄石市治设在铁山,那么对大冶的向心力肯定比现在要强一些。
黄冈的情况也很明显,虽然其下属各县去武汉都不必经过黄州,但红安、麻城是完全不搭界,所以离心力最强;而浠水以下诸县对对黄州的离心力就不像红麻那样浓烈。此外,由于蕲黄广三县赴汉要经过黄石,所以黄石对此三县也有一定的向心力。

你说的根本就不对。
蕲黄广三县到武汉,虽然要经过黄石,但只是擦边儿。
县城和主要城镇都没有道路和黄石市区相连,所谓的影响力根本是扯淡。

浠水、蕲春县城均在黄冈主干道——黄标线的中间地段,县城商家的主要外来生意都来源于本地区。有离心力那根本就是胡扯。


对黄石有向心力的仅散花一镇。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1-11-04
黄石对蕲黄广三县的向心力,不是黄石建市后才有的,实际上早在清代晚期就已形成。
尽管彼时的黄石只是两个尚未连接的小镇,但已成为辐射蕲黄广三县的物流中转基地。
这同时也说明,清代晚期已经有“市场经济”的雏形了。因为黄石不是靠政治地位,而是靠经济地位取得对蕲黄广三县的向心力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孝感是天然的行署驻地。当年选择孝感,完全是势所必然。因为只有孝感具备辐射当时地区属县的条件,尽管这种能力不强,但配以政治地位,就在加强了。

而汉川对孝感的离心,其实也仅仅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而且高峰已过,汉川对孝感的离心力也在慢慢削弱,不象前两年那么强烈了。

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的孝感行署不仅承继了原德安府,而且承继了原武昌府、汉阳府,以一己弱躯却能维系这么多强势地区达半个多世纪之久,这是个值得研究的奇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1-11-04
回 21楼(假平凹) 的帖子
如果硬要在近代蕲黄广地区选一个有向心力的中心城市,那也应该是民国时期湖北八大重镇之一的武穴,其次是蕲州,黄石对蕲黄广三县有一定向心力的时期是其作为“黄老二”的计划经济时期。
至于孝感能以后晋之身维持地区级行政中心达半个多世纪,在“行政区经济”并不发达的计划经济年代,就全国范围而言,是稀松平常的事。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1-11-06
其他地区一般都是直接继承古代的单府,府治所在地对府下各县本来就有一定的向心力,当然治理难度相对轻松。个别行署所在地不是古代府治的,也必然是当时相对发达的工矿城市,也形成了新的向心力。
而孝感管理的是三个府,且都是强势的府,其中武昌还是湖北的首府,但孝感本身并非传统府治,也不是新兴工矿城市,只是一个普通县,但仍然对三府之地形成了向心力,甚至到现在,江夏、蔡甸、咸宁等地对孝感来客还呼为“老地区领导”,足见孝感对这些地方影响之深。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1-11-06
回 23楼(到此一游) 的帖子
当年地区行署的威望实则超过今天的地级市多矣!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