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39阅读
  • 2回复

[西区]甘肃提议酒嘉哈经济区列入“十二五”规划重点开发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3-04
— 本帖被 keating 从 西部 移动到本区(2018-06-11) —
http://www.gscn.com.cn  时间:2011-03-04 08:40:4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中国甘肃网3月4日讯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提案名:《关于将酒(泉)嘉(峪关)哈(密)经济区列入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重点开发区的提案》

  【提案内容】酒泉、嘉峪关、哈密地处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四省区交汇地带,兰新铁路和312国道横贯三地市,地缘关系紧密,交通条件便利。同时,三地市矿产资源储量大,在石油、冶金、电力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区域经济协作前景。

  【提案建议】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编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建议将酒嘉哈经济区纳入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重点开发区,予以重点支持。



( 编辑:董琦 本文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3-04
关于深化区域融合、扩大对外开放
确保哈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哈密政府网(2010-08-23)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以及地区加快推进哈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总体部署,为哈密地区勾画了美好蓝图,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区域融合、扩大对外开放,对加速哈密大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中央、自治区驻哈密单位多、其人口、GDP所占比重较高、份额较大,这是哈密区情的一大特点。十余年来,地委、行署始终坚持融合发展方针不动摇,中央、自治区驻地单位与地方已经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一盘棋、共荣共进的思想理念和基本格局,尤其是在共同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节水型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区域融合发展与中央提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相辅相成,区域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构建和谐哈密的有效载体。尤其是近年来,地委、行署不断深化区域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中央、自治区驻地单位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了哈密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地区优势资源转换、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实施,以及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一大批区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入驻哈密,这些都为继续深化区域融合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基于以上因素,融合办经过认真反思和研究,对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兵地联手、合理分工、共享资源,全力打造工业园区
    (一)兵团农十三师工业园区现状。兵团农十三师工业园区分为A区—-二道湖工业园区、B区---广东工业园区兵团工业区、C区—-骆驼圈子工业园区。A区始建于2005年,控制面积约72km2,规划面积24km2,产业导向主要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氯碱化工、铁合金、有色轻金属、煤电一体化、新能源、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及物流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B区控制面积6km2,规划面积4km2, 产业导向以市场体系建设、服务贸易、对外贸易、创业园、包装业等为特色的工业园区。C区始建于2008年,控制面积6km2,规划面积4km2, 产业导向以煤化工为基础、以黑色金属综合配套、有色金属、硅材料为主导的工业园区。截止目前,农十三师工业园区入住企业12家,完成招商引资30亿元。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主要产业项目有45万吨焦煤项目、配套60万吨煤焦化、配套100万吨铁合金项目,其中铁合金高炉渣再生产60万吨矿渣超细粉—配套75万吨镁渣水泥;焦炉煤气前期用于配套2万吨镁合金生产,后期开发焦炉煤气制12万吨甲醇项目;4万吨镁合金项目,其中镁合金副产品---镁渣用于生产水泥。
    (二) 兵地联手打造工业园区建设。根据兵地工业园区发展格局情况,兵地双方应进一步优化园区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建议一是加强宏观调控,以优势资源转换、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导向,相互沟通,合理布局,避免优势资源项目重复招商、重复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如地方、兵团都大上兰炭项目,无论是工艺技术,还是布局、规模都缺乏宏观指导和调控。二是兵地双方要共同协商制定招商引资项目本子,形成具有哈密地域特色的兵地联合招商引资模式。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涉及兵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产业,可共同融资做大做强;三是坚持一园多区、兼顾兵团利益,实行特殊政策,支持兵团农十三师做大广东工业园兵团工业区;四是本着“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兵团农十三师以及各农牧团场引进的轻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电子、物流企业落户广东工业园区,重工业项目全部落户兵团重工业园区,引进企业投产后所产生的产值、税收,由兵地双方按系统划分征收,并享受工业园区相关优惠政策,以调动兵团各农牧团场招商引资大办工业的积极性。避免各农牧团场、乡镇、村连形成“户户点火、村村冒烟”的企业布局,不仅不利于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而且极易造成当地团场、乡镇乃至哈密区域环境污染。
    二、兵地联手抢抓发展机遇,共同争取国家资金,上马建设一批重点础设施项目
    兵地双方要紧紧抓住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河南援哈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集中力量抓好一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兵地双方要共同打造和完善哈密公路交通网。建议一是兵地联合争取国家投资建设骆驼圈子经哈密编组站(红光)、南部重工业园区至火石泉延伸至连霍高速公路的哈密南部绕城公路项目,增加哈密南部区域干线公路布局,该公路项目可促使哈密南部重工业区与哈密东编组站相连接,解决重工业园区产业产品出疆通道不畅的问题。南部重工业园区产品可不经过城市直接东运出疆进入河西走廊和内地市场。二是建议兵地双方通过各自渠道共同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完成伊吾县城至淖毛湖农场道路二级公路改造,以解决淖毛湖工业区大宗工矿产品外运通道不畅的问题。三是要充分发挥兵团农十三师的积极作用,兵地双方共同向国家、自治区、兵团争取项目资金,加大通团、通连(村)、通矿区公路建设,形成哈密区域四通八达公路网。
    (二)兵地双方联手加快大营房城区和淖毛湖中心城镇建设。兵地双方要进一步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积极解决兵团农十三师在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配合农十三师加快大营房城区开发,多渠道争取中央资金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大营房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心城镇建设方面,重点支持兵团农十三师加快淖毛湖中心城镇建设,并结合伊吾县城搬迁至淖毛湖镇的实际,兵地双方共同编制淖毛湖中心城镇规划,按照各自渠道共同争取国家资金投入,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和建设伊吾新城。
    (三)兵地双方要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兵地双方要进一步落实节水措施,各自调减压缩播种和灌溉面积,做到集约、高效、节水发展农业,腾出水来大办工业。支持兵团农十三师调整农业结构,逐步增加万元田和5000元田的数量;并按照节水社会化、管理统一化、配置科学化、渠道防渗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全社会节水进程,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兵地双方联手共同打造哈密生态城市建设。建议兵地双方联手在哈密城区东、西郊区、兵地结合部,大面积规划建设防风、防沙绿色屏障,积极引导兵团实施退农还林。要进一步大力实施哈密区域天然林保护、公益林、防风治沙林等生态建设项目,确保三北四期防护林、红枣商品基地和封沙育林、植树造林、绿化造林等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哈密城市建设。
    三、深入开展兵地团场、乡镇、连村互学共建活动,进一步密切兵地关系
    分析兵地关系,近年来兵地关系呈“上热下冷”状态,高层走动频繁、关系密切,而基层县市、乡镇、团场、连村间缺乏沟通,大局观念、一盘棋思想不牢固、合作意识有所淡化,时常因一些小问题引发大纠纷,影响了兵地群众的感情交流。为进一步增进兵地双方感情,深入开展兵地间交流与融合,学习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先进经验和做法,切实解决兵地融合发展中存在“基层板结”的问题十分必要。建议兵地双方要以融合发展战略思想为导向,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强化舆论宣传,在县市、团场、乡镇、连村和兵地群众中形成融合发展、合作共赢良好氛围。建议以县市为主体积极组织引导各农牧团场、乡镇、村连全面深入开展兵地互学共建活动,制定内容丰富、措施得当的共建协议,并列入年度干部考核内容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这样既可进一步将涉及兵地群众因水、电、土地等产生的纠纷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又可互相交流兵地双方在小城镇建设、设施农业、科技、文化、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相互提高,打牢兵地融合团结协作的基础,共同构建和谐社会。这方面可推广哈密市二堡镇与红星二场共建结对子的经验。
    四、关于尽快开通哈密至郑州航班,进一步缩短哈密至内地省区的时空距离的建议
    哈密地处新疆东大门,随着大开发、大建设顺利实施,哈密人流、物流、信息流迅速提升,但通行难问题严重制约着地区的对外开放。为此,开通哈密至内地航线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开通哈密直达内地航班既可方便来哈旅客,又可引导内地来疆客流,可大大缩短时空距离,减少旅行成本。建议兵团、石油、地方联手,共同融资弥补直航内地城市起步阶段的亏损;这方面吐哈油田、兵团农十三师、潞新公司均有积极性。同时,争取河南援疆支持,尽早开通哈密至郑州航班,以助推哈密大开发、大开放。
    五、关于设立哈密、酒泉、嘉峪关经济特区的建议
    哈密东与甘肃省酒泉市、嘉峪关市相邻,既是新疆通向祖国内地的要道,也是新疆向内地省区开放的门户,是新疆与内地物资信息流通的重要集散地,又是我国向西开放的主要陆路通道和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向西向东双向开放的地缘优势。而甘肃省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甘肃段跨度最长的地区。近年来,酒泉市、嘉峪关市实施“工业强市”和“项目带动”战略,经济获得高速发展,而哈密地区社会稳定,经济高速发展,政通人和。因此,进一步强化哈密与酒泉、嘉峪关市联系,充分发挥两地各具特色的资源、地缘、产业优势,共同构建地跨新、甘两省区哈密、酒泉、嘉峪关经济特区条件已成熟,其具体理由如下:
   一是国家近期已批复在北疆伊犁、南疆喀什建设经济特区,唯独东疆地区还是一个空白。目前,国家、部委和全区上下正在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乘此东风,谋划建设哈密、酒泉、嘉峪关经济特区,会得到上上下下认可与支持;
   二是有利于构建哈密对外开放与合作的新格局,推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兰新第二双线高速铁路建成后,自哈密乘车至酒泉只有2个小时车程,大大缩短时空距离,实现同城效应;
   三是可以充分发挥哈密桥头堡的作用,带动新疆东部、甘肃西部、青海省西北部毗邻区域的快速发展。
   四是加快建设哈密、酒泉、嘉峪关经济特区建设,有利于把哈密打造成新疆中心城市之一,加快推进哈密中心城市建设,促使国家赋予各项优惠政策,实现哈密率先发展和崛起,成为西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五是哈密、酒泉、嘉峪关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打造和形成新疆与甘肃省无障碍绿色运输通道,为哈密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实现优势资源战略转换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是有利于新疆、甘肃两省区优势互补、共同谋划和实施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承接国家东、中部地区优势产业战略转移,做大做强特色支柱产业,迅速形成西部地区---哈密、酒泉、嘉峪关经济隆起带,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七是哈密、酒泉、嘉峪关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可进一步密切新疆与甘肃、青海西北部联系,对维护边疆地区稳定,密切新疆与内地联系沟通,增强新疆与内地的凝聚与融合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为此,建议地区联合酒泉市、嘉峪关市,尽快启动哈密、酒泉-嘉峪关经济特区可行性研究,并积极上报国家相关部委批复,以促使哈、酒、嘉经济特区规划项目早日实施。
   同时,还可借鉴关中-天水经济区、漯河内陆特区的先进经验和模式,积极谋划振兴哈密,以进一步把哈密加快建设成为新疆要中心城市之一,实现哈密的率先发展。

    六、关于将哈密打造成为太阳能之城的建议
    哈密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国家正在积极倡导各地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低碳经济。我们可借此机会,大力发展哈密太阳能产业,把哈密打造成世界级的太阳能城市。为此,建议地区借鉴内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尽快规划设计和打造哈密太阳能之城项目。
    哈密政府网 http://www.hami.gov.cn/10037/10037/00053/2010/81770.ht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3-04
甘肃中部组建西宁—兰州—银川黄河上游经济区,东南部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东北部与晋西、宁夏、陕北组建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经济区,西部酒泉、嘉峪关、哈密组建经济区。
  武威、金昌、张掖、阿拉善同属石羊河、弱水—黑河流域···;陇南市属于嘉陵江流域···
[ 此帖被renmin在2011-03-04 22:19重新编辑 ]
renming111@163.com
依山川流域形便,语言(民系,民族,风俗)兼顾现代交通分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