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50年代的琉璃桥琉璃桥位于南阳老城区东南隅河街南端,横跨护城河上,创立于明代中叶,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南阳知府朱遴重修。明代以来,“琉璃桥”一直踞于北京通往南方及云贵川的驿道上,是南阳重要的交通枢纽。“琉璃桥”东侧为温凉河与白河的交汇处,是一处良好的深水码头,水陆交通便利,是当时南阳最繁华的水陆联运码头之一。“琉璃桥”为三孔石拱桥,桥长13.35米,宽6.4米,高6.5米,是南阳史上工艺最精湛的一座桥梁,以结构壮观和桥上“三奇”鲁班石、镇妖宝剑、石雕水怪而享有盛名。 记忆中的白河码头自古有河必有渡船,有渡船必有渡口,渡口是以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的地点,又叫码头。50年代,南阳城区的渡口叫“白河渡口”。渡河的渡船最早是木船,木船即人力木船,国家颁发牌号使用证,缴纳牌号使用税,统一管理。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最早的“白河渡口所渡河收费收据”,是1957年5月25日开出的马车三套收费七角五分,收据系油印格式手填收据,加盖“南阳市白河渡口所”椭圆公章。1957年10月22日自行车一辆渡河费用是四分,1958年7月8日自行车一辆费用仍然是四分,采用铅印格式手写收据,加盖“南阳市白河渡口所”条形印章。当时过往渡口的物品都是人们生产生活和工业建设所必须的物品,依靠渡船摆渡效率低且危险系数大,但却是白河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主要贸易交流方式。
打麦扬场浇水抗旱南阳民间素有“春雨贵似油”的谚语,意指春雨的可贵。由春到夏,小麦生长的重要环节,如泛青、起身、拔节、挑旗、扬花、灌浆等,若遇天旱,就要抗旱浇麦。浇麦的工具,在抽水机普及之前,先后流行用辘轳、翻车、水车、戽斗等。水车分链斗水车和解放式水车两种,链斗式水车始于唐代,即利用大水轮索链上装设的竹筒提水,用畜力拉动。近代被用于菜园井上,延用至20世纪50年代。解放式水车,呈钢铁结构,始于20世纪50年代,日浇地2~3亩。割麦的季节,农民多用镰刀收麦,再打成捆儿,由架子车呀牛车运到麦场,经过打场、扬场,麦子归仓后,农民吊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然后,将打场剩下的麦秸垛成一个活像大馒头的麦秸垛。麦秸可作牛、驴、马等牲畜一冬一春的饲料,也可以当柴烧饭。
南阳汽车站原型:马车班车解放初期,南阳至邓县、镇平、唐河、赊旗、湖北老河口开通马车班车。50年代至70年代,南阳在仲景路上开通了南阳第三代汽车站,现在还保留车站的性质,名为汽车客运东站。南阳的第四代汽车站,即今天的南阳汽车站,位于车站路,也称南阳汽车总站,南阳汽车西站,1979年7月1日营运。 南阳党政旧址武汉新知书店南阳分店,也是抗战时期中共南阳党组织在宛的联络站,位于新华路和解放路交叉口,今已不存在。白衣堂,1950-1974年的南阳市委旧址,现已不存在。1949年1月中共南阳市委第三次会议旧址,原军分区、旧镇署。 南阳老白河桥折河大桥建桥英雄訾继孔;1965年正在施工中的白河大桥;1965年6月1日,南阳白河大桥建成通车,副省长邵文杰出席剪彩。1965年建成的白河大桥,巍巍壮观。我记得当时,桥底下,河水中央还有一条暗堤,旱时进城总是走这条堤上,可以绕过校场路,省很多路程。 新华商城南的市图书馆省立五中礼堂,创办于1903年,1928年南阳第一个学校中共地下党组织在这里诞生,省立五中。1954年的市政府小礼堂,今南阳市新华东路五府饭店内,1983的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的今南阳中心广场,粮食局、文化宫、二中一带。最后一张,位于新华东路的南阳市图书馆,原关帝庙,解放后,改为工人俱乐部,1973年8月改为南阳图书馆。 南阳旧城风貌20世纪80年代的市区文化路;20世纪80年代初南阳城一隅;20世纪80年代的南阳市区鸟瞰;20世纪80年代南阳市区主景,你猜猜是哪个位置? 宛属平津同学会旧址宛属平津同学会旧址位于南阳市城区新华东路新华苑酒店院内。1937年10月,中共鄂豫边省委派地下党员郭以青、袁宝华、张剑工等筹备成立宛属平津同学会。同学会在中共南阳特支的领导下,影响和带动其它抗日救亡团体,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同学会机关旧址原为一座清代文庙,面阔5间,进深3间,四角上翘,青砖厚壁,高大雄伟。2004年,南阳市古建研究所对其进行了修复,现为南阳市张衡博物馆办公用房,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0月1日,宛城区委、区政府在旧址门前悬挂“宛属平津同学会旧址”纪念牌。 南阳早期繁华的商业街左图:20世纪80年代,东门十字街抹角楼及街景,即新华东路与解放路相交处,是当时南阳老城区最繁华的街区之一。南阳饭店就坐落此处,包子闻名遐尔。沿解放路向北50米路西,就是当时最著名的人民影院,当时乡下人逢年过节,都会来这里看电影。李连杰的首部功夫片《少林寺》就是在这里上演的,对我印象很深。右图是1951年,东关大街,工人戏院,今新华东路东端南侧。[img]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32942221642734a9c7f41[/img] 80年代的南阳文化活动1983年春节,南阳市组织民间传统艺术彩街表演;1987年春节的市民间传统艺术彩街表演民 ;1987年12月9日,河南省文厅为演唱大调曲的老艺人文秉恒录像;1989年春节彩街。本文由《今日头条》作者“淯阳新视界”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