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G8843次列车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站缓缓驶出,驶往天津西站。津兴城际铁路起自天津西站,接入大兴机场站,线路全长101公里,全线共设天津西站、胜芳站、安次站、永清东站、固安东站和大兴机场站6座车站,其中安次站和永清东站为新建车站,于2023年12月底开通运营。津兴城际高铁运行以来,累计运送旅客超过20万人次。
随着津兴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天津与北京间搭建起继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后,又一条联通双城的高速铁路,天津西至大兴机场站间最快41分钟可达。今年自1月10日一季度运行图实施以来,津兴城际铁路旅客列车由开通初期的每日8列增加到目前每日最高18列。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三地牢牢把握交通的基础先导作用,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单。
省心省力特别顺
同城化出行选择让旅客少了烦恼 多了悠闲
列车上,载着天津商业大学的大一学生郑有为,他告诉记者,“我是青海人,从兰州飞到北京,再坐津兴高铁到天津上大学。以前是飞到北京再到北京南站坐城际到天津,今天这趟行程,我感觉特别方便快捷,节省了从北京西到北京南转车的时间,上次来不太熟悉,没坐地铁,打车就花了一百多,这次可以完全节省下来了,而且津兴高铁车次变多,订票也轻松多了,出行的烦恼减少了,更省心更省力。”
带着一双儿女和父母出行的粟女士在车上悠闲地看着窗外的风景,从兰州旅游回程,她感受到了这趟旅程相比以往的便利和舒适。她说:“不用去北京南站倒地铁多方便啊,行程一下子缩短了,尤其是不用带着孩子挤地铁。以往我们为了方便都直接开车去机场,这回选择高铁特别有同城化的感觉。机场转高铁也特别顺,出口以后直接地下一层就进站了,非常方便。拐个弯儿就到了。”
列车上,乘务组列车长刘欣欣介绍:“周日、周一这两天,我们经常看到往返于大兴机场和天津西站通勤的旅客,现在已经是熟脸了,我们叫常旅客。旅客告诉我们现在真的太方便了,上下班的列车选择也多了。而且现在乘车带着儿童的旅客也特别多,尤其是一家子出门探亲旅游的。春运期间,客流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G8851从北京西到天津的车次,这个车次的最大区间是在寿光站,一般上车的都在200到300人,都是到天津来游玩或者换乘的旅客比较多。G8876次唐山到雄安的车次,从唐山上车的话几乎能满员。”
在津兴城际铁路的终到车站——大兴机场高铁站的南出站口,步行2分钟就可走到机场的国内航空值机柜台,实现了空铁联运的无缝衔接。大兴机场站党支部书记魏学辉告诉记者,大兴机场站于2019年9月26日与大兴国际机场同步开通运营,最早只是服务北京到大兴机场的旅客,2020年12月27日全线贯通,可通达到雄安新区雄安高铁站。2023年12月18日,津兴城际铁路开通,这样大兴机场站的服务范围扩大至天津、唐山等地的旅客,大兴机场站交通枢纽的位置,进一步彰显。津兴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大兴机场站累计服务乘坐津兴城际铁路的旅客超过8万人次。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公共区管理部副总经理张健伟说:“津兴城际到大兴机场的客流由开通之日的日均500人左右增加到了1800人次。此外,廊坊城市航站楼成为华北地区首座服务于京津冀的城市行政楼,可为前往天津机场乘坐飞机的旅客办理值机托运巴士运输服务。”
如何抓住津兴城际铁路拉来的机遇、积极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日渐织密的轨道网也加速了枢纽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产业布局。红桥区副区长刘成哲表示,去年12月18日津兴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后,实现了天津西站到大兴国际机场间41分钟、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通达,从近一时期的情况来看,天津西站客流大幅增加。天津西站作为“轨道上的京津冀”的核心节点优势进一步显现,再加上2019年红桥区棚改三年清零后释放出了连片的土地开发空间,仅西站周边地区就有1550余亩,天津西站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和展示天津形象的主要标志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以天津西站为核心的“站产城”一体化枢纽不断完善,同城化效应进一步显现,有效促进了红桥区与京冀其他地区的产业合作、人才交流、项目互动,推动“轨道协同”加速转向“产业协同”。
红桥区以交通先行赋能产业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借势借力津兴城际铁路开通运营,着力拓展航空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升级和业态重塑,加快推进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一方面,协调铁路、民航等部门积极探索拓展“空铁联运”模式,打造没有机场的航空服务圈,吸引京津冀、环渤海、东北乃至北方更大范围地区旅客经天津西站赴北京大兴机场、天津滨海机场乘机出行,将天津西站打造为京津冀地区航空集散“大通道”。目前天津西站航站楼已初步完成选址。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天津西站枢纽功能突出、空间布局合理、场地设备齐全等有利条件,邀请中铁快运、中国邮政单位等来区考察,推动开行“高铁货运”动车组试点工作,加速轨道交通与现代物流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进区域融合发展。
“目前,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全面启动,正在一体推进载体建设和产业导入,并取得了一定进展。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西站周边交通体系提升改造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西站西大桥北向西匝道工程完成可研批复,新建跨子牙河桥工程完成方案设计和多规合一平台征求意见。西站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完成方案编制和报审,西站西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完成社会投资人招标,卓朗科技园二期(京津冀工业软件产业基地)项目启动建设。另外,大家比较关注的西站东二地块成功摘牌,将建设山姆红桥会员店和山姆云仓中央厨房。高端产业要素资源加速聚集,总投资5亿元的中国建材集团绿色数智双碳创新中心投入使用,依托其成立的中材工程研究中心全年实现营收4.5亿元。中海油天津院创新研究中心、中船七〇七所综合实验中心主体封顶。新引入的鞍马出行天津总部落地即见效,实现营收超过20亿元。与淘宝合作建成了中心城区首个天津淘创直播示范基地。”刘成哲这样说。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奔跑
作为一名铁路规划设计者,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运规院经规所副所长高伟参与了京津冀地区铁路规划建设工作,也见证了“轨道上的京津冀”越织越密。他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天津市铁路尤其是高铁实现了快速发展,先后建成京津城际延伸线、津保铁路、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宝坻至北辰段、津兴城际等重要线路,截至2023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到413公里。目前,天津市高铁网络初步形成‘四向放射’的路网格局和‘三主两辅’的客站格局。天津是我国高铁网中的重要枢纽,衔接了多条重要线路,借助于高铁网,天津市能够快速对接辐射京津冀区域重要节点城市和全国主要经济区。”
“说起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十年来的变化,就要从京津城际铁路这条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说起,自2008年8月1日开通以来,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极大方便了京津两地人员的交流和往来,中国也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天津西客运车间副主任唐旭鑫介绍,“2015年9月,京津城际延伸线正式开通运营,至此,京津城际延伸到滨海站,不仅打通了北京与滨海新区的联通,还进一步拉近了津城与滨城的距离,每天往来人群络绎不绝。京津城际铁路拉近了北京、天津两个特大型城市的距离,放大了各类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空间,对两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深刻改变了两地人民的工作和生活观念,方便了百姓的出行。同时,作为中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不仅培养出一批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和建设的探路人、先行者,还为中国高铁领跑世界提供了技术积累和宝贵经验。”
十年来,天津先后建成京津城际延长线、京滨城际、京唐城际、津兴城际,实现4条高铁通北京、1条高铁通雄安、多条高铁联周边,天津境内通车里程由2013年的245公里增加到410公里,还有津潍等100公里高铁城际在建,基本形成京津雄0.5小时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京津冀城市群与东北、山东半岛及长三角等地区联系更加便捷。为满足京津“双城”不断增长的通勤需求,京津城际开行重联和长编组列车、实现公交化运营,发车间隔最短仅3分钟。
市交通运输委副主任刘道刚表示,十年来,天津与北京、河北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坚持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初步实现高铁城际密接京冀、辐射全国,公路网内通外联、广泛覆盖,国际枢纽海港世界一流、蓬勃兴盛,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完善、保障有力,区域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一体推进、无缝衔接。区域交通一体化正从宏伟“蓝图”变成精彩“现实”,为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承接和区域空间优化、产业链重构、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人民群众便利往来提供了坚强保障。 建立“一盘棋”推动机制,“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奔跑。互联畅通公路网越织越密,天津港引领津冀世界级港口群做大做强,天津机场初步建成区域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作用,交通运输服务持续提质增效,管理协同联动优化升级。
十年间,交通一体化加速从蓝图迈向现实。今年,天津将开通津静市域(郊)铁路,加快建设京滨城际铁路南段、津潍高铁、兴港高速等重点工程。刘道刚说:“下一步,三地交通部门将努力把京津冀打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强化海空两港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经济港口群的设施能级,强化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强化协同服务的软件投入,把京津冀的协同执法试点工作做成全国的标杆。交通发展交通为了什么?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我们要发挥交通对产业的重要支撑,实现交产融合。实现‘高铁一响、黄金万两’的人间奇迹在津沽大地上演。”
(津云新闻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