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黄帝冢在正宁
路 笛
关于黄帝冢在正宁的论述,陇东学院的张耀民先生一连写了三篇文章《黄帝冢原址考》(一、二、三),除公开发表外,又收录于《庆阳地区志·五卷·附录》。兰州大学陈兴鹏教授也写了精辟的论文《黄帝冢在正宁的历史地理辨析》予以支持。这些文章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我非常支持他们的观点,相信他们的论理依据。但我觉得还有一些关键环节需进一步论证说明:
一、 黄帝古冢不是衣冠冢
《史记》上说:“黄帝崩,葬桥山”。这是说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并没有说桥山上埋葬的是黄帝的衣冠。但《史记》在武帝本纪上又说,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万,还祭黄帝冢于桥山。武帝问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部下回答说:“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列仙传》也云:黄帝葬桥山后,突然山崩,棺空,唯有剑和鞋留在棺内。这些记述完全将黄帝神话了,为后来认为“黄帝是神话传说、没有具体人“的学者提供了论说依据。但是,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当然不能将神话传说当史实。历史究竟有没有黄帝这个真人?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和历代及当代学者的考证论述,黄帝确有其人,而且并非一人。既然黄帝确有其人,那么桥山上埋葬的当然就是他的尸体,绝对不仅仅是他的衣冠或鞋剑。司马迁在《史记》中之所以那样记述,只是为了表达人民的心愿而将黄帝神仙化。由此,历朝历代都按《史记》记述称黄帝冢为衣冠冢,并在古冢前立碑时也镌刻为”黄帝衣冠冢“。历史的车轮转到了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还能认为黄帝是神仙吗?因此,可以肯定的说,桥山的黄帝古冢就是黄帝有熊氏的真墓。他的尸骨就埋在里面,不过早已化成灰烬罢了。现在应该郑重其事地将原衣冠冢石碑改立为黄帝古冢石碑。
二、黄帝古冢应在西汉阳周县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学术界考证,黄帝古冢确实不在现在的陕西黄陵县,而在西汉阳周县(今正宁县)。历史上对阳周县的记述,明代以前都记载着汉阳周县即隋罗川县、唐、宋、明真宁县(今正宁县),唯《大清一统志》不知什么原因将阳周县记在陕北榆林地区,给人造成黄帝陵北移的错觉。这样,桥山也得北移,中国历史地理书籍都得重新编写。可是清代的编志者并未重视这样一个事实:即西汉泥阳县、襄乐县(以上属正宁县)同阳周县是三个山水相连的县。东汉时,阳周、襄乐皆废,并入泥阳。北魏重置三县。既然阳周远在榆林地区,它如何能远隔八百里并入泥阳县呢?行政管辖可以改变难道山水也可以移位吗?因此,我们说黄帝陵在西汉阳周县,也就是今天的正宁县无疑。
三、桥山、峤山与子午山、子午岭的变迁
古时的桥山、峤山和子午山、子午岭并不是一回事。他们名字的出现与演变同埋葬黄帝有关。按《括地志》记载,黄帝冢具体位置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即今正宁县五顷原乡二顷原村。这里有一土桥,东西两边都是高起的原峁,两峁由土桥连接。在土桥中间,有一山峰耸起,山锐而高,两边是深谷流水。这个小山峰因夹在土桥中间,多被人们称为桥山或峤山。小山峰为椭圆形,南北走向。古代称北为子,南为午,所以也成此山为子午山。黄帝就葬在这座二龙戏珠的子午山顶上。《读书方輿纪要》57卷说:“桥山,亦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宁州东百里,即子午岭之别阜”。这个记载,既说明子午山是子午岭之别阜,又说子午山也曰子午岭。不难看出,子午山本来只指埋葬黄帝的山峰小桥山,后来一传再传,就同东边南北走向的长岭子午岭相混淆了,变成子午岭和大桥山。现在,为了说明事实真相,我们应当恢复原葬黄帝的桥山和子午山原名,以便同子午岭相区别。
四、秦直道和蒙恬墓是黄帝冢的佐证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大将蒙恬和太子扶苏率三十万大军在子午岭修直道,三十七年直道还未修成,秦始皇出巡死在沙丘。秦二世胡亥发动宫廷政变,假传圣旨赐扶苏、蒙恬死。蒙恬死在阳周县(今正宁县永正乡),葬于蒙恬洼村,墓冢尚在。扶苏葬于宁州(今宁县)西原畔,墓冢尚在。但奇怪的是陕西子洲县也出现了蒙恬和扶苏墓,据说还是什么文物保护单位。这同黄帝陵一样,同样是个大笑话。庆幸的是秦直道修成后,汉武帝沿直道北巡朔方(今宁夏),回来时,又在直道之西10里处拜谒了黄帝陵,还发了一顿感慨。这件事也由司马迁的史记记录在案。当时的人记当时的事,想必不会记错吧。试问中部县的黄帝陵距直道数百里,汉武帝怎能顺路而祭呢?再者,蒙恬死在正宁,怎会将他的坟墓安在八百里之外呢?
(为了使文章简短一些,我写此文没有过多的引用有关资料原文,有兴趣的读者可自己去查找,希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