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542阅读
  • 24回复

[安徽]安徽并县之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7-08
安徽并县之思考

在安徽省来讲,要实现经济腾飞的目标,应该培育经济增长点,然后形成经济增长带,以此全面提高安徽经济水平。安徽没有大城市,缺乏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这不能不说这是很大的遗憾。要不然,以安徽的地理位置,不至于这么落后。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安徽有重庆或是武汉这样的城市,国家是不是会有很大的项目投资?起码不会解放以后几十年不管不问吧?行政不是万能的,但却是有效的。我们可以行政加政策建设安徽的大城市,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重点是撤地并县,形成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两类。建设合肥、芜湖等十余个中心城市,建设二十余个一般城市。具体有以下设想:首先撤掉地区,再如下重新划分。

一、建设合肥、芜湖两个一级城市(省内中心),城区人口>300万

1、 撤肥东、肥西两县,改设为合肥之肥东、肥西两区,撤长丰、寿县,北部划归淮南,南部并入合肥市区。新合肥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0万。

2、 芜马合并,包括原马鞍山、当涂、芜湖市、芜湖县及繁昌、南陵北部,和县划入,新政府迁至当涂江边,繁昌、南陵南部划归铜陵。芜马一旦融合,市区人口有望很快突破200万,成为安徽第二大城市及经济龙头。新芜马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50万。

二、建设淮北、淮南、阜阳、蚌埠、安庆、滁州、宣城、黄山、铜陵等二级城市,城区人口>100万

1、 萧县、砀山并入淮北,濉溪改区。

2、 长丰、寿县北部划归淮南,凤台改区。

3、 阜阳、阜南合并。

4、 蚌埠、怀远、凤阳合并。

5、 安庆、怀宁、望江合并。

6、 滁州、全椒、来安、天长合并。

7、 宣城、郎溪、合并。

8、 黄山、歙县、休宁合并。

9、 繁昌、南陵南部划归铜陵

三、建设二十个左右中等城市,城区人口>20万

1、 宿州、临泉、涡阳、颍上、亳州、六安、霍邱、无为等单市(县)不变。

2、 灵璧、泗县合并。

3、 利辛、蒙城合并。

4、 太和、界首合并。

5、 固镇、五河合并。

6、 定远、明光合并。

7、 金寨、霍山合并。

8、 太湖、宿松合并。

9、 桐城、枞阳合并。

10、 岳西、潜山合并。

11、 庐江、舒城合并。

12、 居巢、含山合并。

13、 祁门、石台、黟县合并。

14、 泾县、旌德、郎溪合并

15、 宁国、广德合并。

16、 贵池、东至、青阳合并。


以上划分主要以人口和面积为依据,其中人口因素考虑更多一点。重新划分以后,全省共35个直管县市,理论上讲比较合适。

其中 :  岳西县本来是由舒城、霍山、潜山、太湖四县析置的,如果不与潜山合并,可以考虑还原给原来的四个县。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7-08
1959年安徽并县概况
1959年3月,肖县、砀山合并为肖砀县。1961年12月复设。
1959年3月,滁县、全椒合并为滁全县。1961年12月复设。
1959年3月,和县、含山合并为和含县。1961年12月复设。
1959年3月,郎溪、广德合并为郎广县。1961年12月复设。
1959年3月,怀宁、望江合并为怀望县。1961年12月复设。
1959年3月,界首、太和合并为首太县。1961年12月复设。
1959年3月,寿县、霍邱合并为安丰县。1961年12月复设。
1959年3月,石(土隶)县并入太平县,1965年复设为太平县和石台县。
1959年12月,东流、至德合并为东至县。没有复设。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7-08
葛剑雄:撤乡与强县--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充分发挥县级政区的作用,增强它的实际功能,弱化、虚化并最终取消市(地)一级,由省直接管县。
编者按:据红网消息,刚刚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已经悄然启动了旨在取消乡镇政府的地方行政机构改革试验。重庆发布的“重庆建设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构想”从侧面印证了这个消息,因为“精简行政管理层级,试点撤乡镇政府”正是其战略构想之一。不管是从对现有权力层级结构的改造,还是从对建立现代自治社会的影响来说,取消乡镇建制试验的意义都是不可低估的,虽然这一改革试验来得静悄悄,其潜在的意义与受关注度完全不成比例。我们编发两篇“星期论文”,分别从现实困境与历史经验的角度探讨“撤乡”问题,以其引来对问题的更深入关注与讨论。

葛剑雄:1945年生,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并任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等。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

中国县政

据报道,重庆市已启动远期改革目标是取消乡镇一级政府设置的试验,此前在浙江等省则采取了“强县”的措施,使县一级行政区发挥更大的作用。从中国行政区划变迁的历史看,这两方面正是整个行政区划层级中的关键。

中国现行的地方行政区划有省、市(地级)、县、镇乡四级,以及与此相应的中央直辖市、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生产建设兵团,民族自治州、盟、市辖区,县级市、民族自治县、旗、县级区以及县以下政区。在所有的政区中,县是历史最长、形成最早、相对最稳定的一级。中国有些县的名称和治所从先秦至今从未改变,有的县的辖境也长期稳定。而其他层级的政区,有的形成较晚,持续时间不长,有的很不稳定——不仅名称和治所多变,辖境变化无常,连存在的时间也悬殊。显然,这都与县级政区的功能有关。

县是随着分封制的瓦解而形成的,也是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而稳定的。在实行分封制的年代,天子与各级诸侯直接统治的范围有限,没有必要在统治区内再设置行政区。在实行实物或人力贡赋制的条件下,行政管理的内容和方式都比较简单,大小诸侯及他们的家臣完全可以胜任。而基层诸侯的内部事务,基本上都是通过宗族来管理和协调的。随着诸侯间兼并的加剧,相当多的小国被大国所灭。这些被灭的小国,往往就由战胜国的国君直接统治,而不再分封给新的诸侯。而这些小国一般都处于大国的边缘,离国君所在地有一定距离,自己直接统治鞭长莫及,因此“县”(或称为“郡”)应运而生。国君派遣县的行政长官管理这些区域,他们直接听命于国君,定期向国君报告,所收赋税也全部上缴于国君。随着疆域的扩大,这类“县”越设越多,以至都由国君直接统治也会顾此失彼,于是又在县以上设立了“郡”,由一个郡管理下辖的若干县,这样就形成了郡和县两级政区并由郡统县的体制。战国后期,各国已普遍建立了郡县制,到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也推广到全国。到秦末,郡增加到50个左右,县估计有近千个。在这一过程中,县基本上是一个设立和规范的过程,而它的上一级郡则已经过了多次调整和变化。

秦朝以后,总的来说,县的数量是在逐渐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疆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大多出于治理的需要。秦朝有效统治的疆域不会超过300万平方公里,清朝的极盛疆域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今天的中国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但县的数量不过增加了两倍有余,目前是2200多个。从一个县平均的管理面积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增加。东部和农业地区基本没有什么增加。公元初的西汉有6000多万人口,设1500多个县级单位,平均每个县4万左右。今天的13亿人口分布在2200多个县级政区,平均每个县超过50万,增长了10多倍。可见县所管理的事务和其总量是在不断增加的。

县政最稳定

为什么县级政区能长期稳定呢?为什么某些统治者随心所欲的改变或设置无法长期存在呢?因为县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行政区域,是一个政权须臾不可或缺的。中国历代疆域广阔,朝廷(中央政府)不可能直接统治全体臣民,只能通过县级政府。在没有机械交通工具和信息传递系统的条件下,县的面积不可能太大,否则就无法处理日常政务。县治的位置必须考虑在县境内及与上级政府之间的交通,便于人员和物资的输送、赋役征集和治安管理。如果人口过多、赋役征集量过大、治安条件太复杂,就得考虑分设新县或调整县的辖境。清朝将江南发达地区的县普遍一分为二,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但另一方面,一个县级政府需要配置必需的官吏、士兵、衙署,建立城池和相应的交通运输设施,日常运行也需要经费,所以县的设置和维持必须考虑行政成本,并非设得越多越好。有些人口过少,太穷,治所太偏僻的县往往会被撤并,就是这个道理。

但县以上的政区就不同了。秦朝和西汉初期,县以上只有一层郡级政区,到汉武帝时,疆域大幅扩展,南端至今越南南部,东端在朝鲜半岛中部,西至今甘肃西界,北抵阴山,郡级单位已经增加到百余个,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要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实施管理已经捉襟见肘,所以才在郡以上设置了监察性的“刺史部”,东汉后期才演变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州。刚开始时全国只有一二十个州,以后逐渐增加,到南北朝后期竟达二三百之多,完全失去了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二级政区的作用,终于被隋朝彻底废除。但中央政府不可能直接管理那么多基层政区,唐、宋、辽、金都不得不设置一二十个一级政区或监察区,分别管理全国的基层政区。由于一级政区集中了辖区的事权,代表中央政府,行政成本也比县一级高得多,所以从元朝设置行省后,明、清两代都相当稳定,今天的绝大多数省级政区及其省会、省界基本都是沿袭明、清的。

在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下,中央政府和一级政区总是企图直接统治每一个基层政区,但力不从心,不能不在县级以上设置或虚或实的一个层次,如郡、州、府、路、道等。这一层级的积极作用是上通下达,分担一级政区的一部分政务,缓解一级政区辖境过大、人口过多、事务太繁杂的矛盾,但它的消极作用也显而易见,即增加了行政成本,影响了行政效率。正因为如此,历代往往设了又废,废了又设,由虚而实,由实而虚,或者虚实兼有。民国初一度撤销,由省直接管县。但蒋介石为了“剿共”的需要,又在江西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又推广到全国,形成县以上的“专区”。1949年以来沿袭了专区制,但无论是《宪法》规定,还是实际运行,专区只是省的派出机构,是虚体,不是一级政府,不能召开人代会。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推行“地改市”,目前全国的地区基本都已改成市,都成了县以上一级的实体政府。

在中国古代,县以下一般不设完整的、正规的政区,仅由县级政区指派或确认,主要的功能是征集赋役,维持治安,保证交通,而且相当一部分是由乡绅或宗族通过非行政手段实施的,所以行政成本很低,多数居民处于自治状态。直到近代,县以下的行政区才覆盖到全部辖境和全部人口。

强化县政

应该承认,作为中国历史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区划制度,与历史时期的人文和自然条件基本是适应的,所以才能延续二千多年。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央向地方放权分权,地方间的合作,信息技术的普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外开放等等。这些因素已经动摇或改变了一些政区存在的基础,例如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基本都能做到当天往返,及时或同步的信息传输畅通无阻,介于省与县之间的这一级政区究竟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新设一些管辖范围不大、事务不多的县级行政机构还有没有必要?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充分发挥县级政区的作用,增强它的实际功能,弱化、虚化并最终取消市(地)一级,由省直接管县。对一些幅员太大、人口过多的省可以逐渐划小,海南省、重庆市的设置都是可借鉴的经验。而在一县以内,完全可以由县级政府直接管理,不必再设立基层政府。原来由基层政府承担的功能,相当一部分可以交给社区,由民众自治,有的可以由社会服务系统来承担,县级政府只要加以指导或督察。

无论是浙江的强县扩权,还是重庆即将试验的取消乡镇,都向行政区划的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代表了发展的方向,我们乐观其成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7-08
步子大了点…………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7-09
省级区划调整合理后再市县合并为好。
我的区划理念:分大调畸扩小增市,稳定大局力求和谐。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7-09
搞个图看看。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7-09
6、 滁州、全椒、来安、天长合并。

怎么个并法?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7-09
“芜马一旦融合,市区人口有望很快突破200万,成为安徽第二大城市及经济龙头”

城市连在一起吗?
李清微信:13520508091
公众号:每天一杯好酒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7-09
连不到一起,从马鞍山到当涂可能是十几公里,从当涂到芜湖中间可能是二十几公里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7-09
马钢新区和南京滨江开发区是连着的
此id乃申诉专用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7-10
这个建议合理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7-10
绩溪上哪了?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7-10
划入北京直管了!!!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7-12
同意,可以实施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7-07-12
谢谢大家理性地参与讨论。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7-07-13
搞个图看看。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7-07-14
为啥要把寿县和长丰的北部划到淮南,淮南有啥好的,自己都带动不了自己的所辖区域,看看山南7乡镇(原先是长丰划过去的)依旧那么落后,长丰和寿县是合肥、六安的重要地区,不能给别人,自己发展好了!并且淮南是靠煤、电、化起家的,是典型的能源型工业城市,长丰和寿县的北部给他后,经济社会事业会发展不起来的,因为他不重视农业和其他工业的发展的!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7-07-15
从历史渊源上来看,应该如此。
从发展大方向上看,也是如此。
区域一体,格局新变。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7-07-16
滁州、全椒、来安、天长合并。
可笑!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7-07-16
步子迈得太大合并太急进不现实
=我的层级理念=
市、县法理平等、中心城市行政高配
市县以下设区、镇、乡
=我的区划理念=
省直管县市,保留自治州、盟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7-07-17
引用第20楼千秋台风于2007-07-16 03:49发表的  :
滁州、全椒、来安、天长合并。
可笑!

呵呵,是啊,如果这样实施,天长并入滁州而又抗议无效的化,会引发大量天长人外移的。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7-07-17
感觉怎么分都很乱
每一个人,都是舞者。不同的,只是舞台。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7-07-18
引用第20楼千秋台风于2007-07-16 03:49发表的  :
滁州、全椒、来安、天长合并。
可笑!

确实,天长放在这里不宜。但它还是安徽的啊,你总不能。。。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7-07-19
当然,新的滁州市可以更名为“小岗村市”。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7-07-23
暂时还在一省内,只有这样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