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义乌城市发展模式的三重突破
蒋 荣
内容摘要:作为一个地处内陆地区且远离都市辐射县级市,义乌能快速崛起并实现爆炸性发展,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特的义乌城市发展模式。义乌的城市发展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户籍人口口径对城市规模的衡量标准,也正日渐超过所在的地级市,实现对城市行政级别制度的大突破;而义乌在远离都市辐射的情况下,如此迅速地实现了由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转变,更是对传统中小城市发展途径的大突破。
关键词:义乌城市发展模式、外来人口、爆炸性发展、中小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识码:A
一、 概论
义乌是浙江内陆地区的一个县级市,伴随着小商品产业发展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外来人口集聚,义乌由一座普通的县级市迅速变为一座国际性的商贸城市,并使义乌在浙江的县域中创下了综合竞争力第一、第三产业比重第一、城市建成区面积第一、城市人口规模第一、外来人口数量第一、居民人均银行存款数量第一等多项全省之最,这相对于一个建置历史仅有17年的县级市而言,可以说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的大突破。
义乌的崛起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关注,关于义乌经济的发展模式,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是一种高度市场化的经济模式在作用,才促使义乌这座内陆山区小城实现了重大发展。而关于义乌城市的发展模式,徐剑锋先生已经进行了很好的研究,徐先生认为,义乌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一种中小城市爆炸性发展的模式,是当代浙江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后中小城市普遍崛起中的一个突出的现象,但他在研究义乌城市发展模式时,只是侧重对义乌城市爆炸性发展的现象和相关的原因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既然义乌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一种爆炸性发展的模式,就应当在很多方面有着其它城市所无法达到的发展速度,既然义乌城市发展模式是一种中小城市爆炸性发展的模式,那就必然会对当前的城市发展模式产生很多突破,所以,我们就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对义乌的常识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不仅应将义乌近年来的经济、人口、城市的发展实况进行比较,也应将义乌的发展情况与其它城市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研究后,笔者认为义乌的城市发展模式,实质上就是在当代浙江块状产业刺激下新兴城市不断崛起的模式,是城市发展对传统行政关系和经济形态的解构、并在很大程度上冲破传统中小城市发展途径实现爆炸式大发展的结果。正因为义乌近年来在经济实力、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爆炸式大发展,使户籍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统计标准已远不能准确估计义乌城市发展的实际,就使得义乌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了不同于一般城市的特征,从而形成了义乌独特的城市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对当前中国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有着重大的突破意义,至少在对传统城市户籍人口统计标准、对城市行政级别制度的突破和对中小城市发展途径上有着三重的突破意义。
二、义乌模式对户籍人口标准的大突破
义乌城市的爆炸式发展,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人口的爆炸性发展。由于义乌小商品经济的强势发展态势,使义乌这座内陆县级市出现了一些大都市才能出现的人口集聚态势,2004年,义乌小商品产业的交易额已达324.9亿,比当年全市的GDP高出了40%,市区日客流量达20多万,相当于增加了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在地域经济的带动下,义乌的外来人口的快速集聚,这不仅导致义乌本地常住人口的大幅上升,同时也直接促成了义乌城市人口规模的壮大。由于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多与城市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展,使义乌城市规模实现爆炸式发展。
表一:义乌近年人口、经济、建成区发展情况
年
份
户籍人口
(万)
暂住人口
(万)
GDP
(亿)
工业总产
值(亿)
建成区面积(公里2)
1998年
65.76
——
100.75
196.8
15.0
1999年
66.06
10.09
105.36
221.4
21.2
2000年
66.84
15.00
119.24
255.8
26.7
2001年
67.21
21.82
136.01
285.3
32.6
2002年
67.64
44.44
156.08
331.3
38
2003年
68.04
52.03
188.49
402.6
45
2004年
68.83
57.49
232.30
492.5
52
注:暂住人口指暂住一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下同。
资料来源:2000——2005各年的《义乌统计年鉴》.
据义乌统计信息网(http://www.stat-yw.gov.cn/).
义乌在地域经济快速发展中所吸引的大量外来人口,由于大部分直接转化为城市的常住人口,所以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上十分突出,其中一个明显的作用就是促进了城市人口规模的壮大。在全市总人口规模壮大的同时,义乌建成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已远远突破了户籍人口口径的标准。可以说,义乌城市发展模式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它在人口发展模式的突破性——使传统的户籍人口口径对它失去实际的衡量意义,其突出表现有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常住总人口对户籍人口口径的突破。由于外来人口的集聚,义乌不同口径下的总人口数据有着实质性的差异。结合表一可以看出,按户籍人口的标准,义乌1998年的总人口数为65.76万,到2004年也仅增至68.83万,6年间仅仅增长了4.7%,基本上处于平稳发展状态。而义乌暂住一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却由1999年的10.09万猛增到2004年的57.49万,5年内就增加了470%,完全是一种爆炸性的发展态势。到2004年底,义乌全部的外来人口已经达到75.4万,成为浙江县域中唯一一个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的,而义乌在短短几年内这种外来人口高速集聚的模式,在国内的中小城市中极为罕见。而这种爆炸性的增长态势正是与义乌经济膨胀、城市扩张的强势发展态势相适应的,与户籍人口口径相比,常住人口口径对义乌人口规模的衡量显行更加妥贴、恰当。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户籍人口口径,对于中国当前的城市尤其是义乌这一类的城市的人口衡量可以说完全失去了实际意义,因而,义乌城市人口的发展首先对传统户籍人口的标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其次是城市人口规模衡量上对非农业人口口径的突破。由于多数外来人口集聚在义乌城区,所以就导致了义乌城市人口规模的迅速膨胀,从1998年到2004年,义乌建成区面积由15公里2猛增到52公里2,建成区人口由20万猛增至52万,短短6年即由一个中小城市变为一个大城市。这种发展速度,是国内极为罕见的,但却也是与近年义乌的工业园区建设、外来人口集聚、建设用地扩张、行政区划改革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而按户籍人非农业人口的标准,1998年义乌全市的非农人口为9.39万,至2004年也仅增至19.73万,虽然增速也很快,但却远远不能衡量义乌近年城市人口高速发展的实际。而用常住人口的口径衡量义乌的城市规模时,不仅更具科学性,同时也非常符合义乌近年城市的爆炸性的发展态势,所以说,在城市人口规模衡量上,义乌模式已对原有的户籍人口非农业口径有了重大突破。
第三是大量外来人口严重冲击着户籍人口的统计标准。随着近年的外来人口的大量集聚,户籍人口不到70万的义乌,却拥有外来人口达75.4万,是全省各县市区中外来人口最多的县域,在这种外来人口大量集结的态势下,实际上已对传统户籍人口的统计标准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按2000年人口普查标准,义乌2000年的常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已达91.27万,比2000年和户籍人口多出了36.5%,至2003年,义乌的常住人口已有104.19万,比2003年的户籍多出了53.1%。由于数量巨大的外来人口不断转化为义乌的常住人口,使义乌的户籍人口统计标准已经缺乏基本的真实性。故而,义乌外来人口的集聚对于户籍人口标准的冲击也是相当大的。
正是义乌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多与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得户籍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统计标准已远远不能准确估计义乌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实际。国家统计局正式规定从2004年起统计时一律采用常住人口的口径,将会在许多地区尤其是发达的城市地区对传统的户籍人口口径产生历史性的大冲击,对于义乌而言,常住人口口径的确立更能衡量义乌发展的实际,因而也可以说,义乌城市发展模式已对户籍人口标准有了历史性的大突破。
[此贴子已经被QQme于2006-10-3 9:29:4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