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32阅读
  • 0回复

[城市群都会区]打造湖北区域经济第二极——“鄂中城市群”发展构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11-29
— 本帖被 keating 从 南部 移动到本区(2015-07-23) —
打造湖北区域经济第二极
——“鄂中城市群”发展构想

郑孝华


 构建“鄂中城市群”,将使我省形成两个既竞争又合作的两大经济板块,对带动鄂中、鄂西地区加快发展,促进省域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湖北地理版图打破行政区划,按方位划分,习惯上有五种说法:鄂东、鄂西、鄂南、鄂西北和鄂中。宜昌、襄樊、荆州、荆门四市中心城区所在位置大致可以划为鄂中地区。这里提出“鄂中城市群”概念,即以宜(昌)、襄(樊)、荆(州)、荆(门)、行政区划为基本区域范围。


  “鄂中城市群”具有天然组合条件

  城市群组合一般具有三个条件:地理空间形态紧密,交通发达,经济联系密切。鄂中四城可以说是区域内具有天然组合条件的城市群落。

  地缘相邻。宜昌与襄(樊)、荆(州)、荆(门)接壤,荆门与荆(州)、襄(樊、)宜(昌)相连,襄樊与荆州虽不接壤,但自古就有襄荆古道相通,现今更有襄荆高速相连。四市同处于长江流域和汉江流域,形成平原、丘林、山地等多样性地貌特征,是国家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矿产能源基地,并形成了互为补充的制造业格局。由于地理位置比较接近,有着相似的文化底蕴、文化品质和城市精神,在观念、文化、风俗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正是这种一致性,可以降低圈内各城市之间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大市场。

  交通相连。襄荆高速、汉宜高速,焦柳铁路、长荆铁路,以及正在建设的武荆高速,形成网状格局,将四市覆盖在1小时交通网络之内,符合城市群引力半径。如果打通从宜昌经远安、南漳至襄樊快捷公路通道和铁路,将荆门至荆州铁路线延伸至湖南岳阳,那么四市可形成城际循环高速公路和城际循环铁路。

  经济相关。宜(昌)、襄(樊)、荆(州)、荆(门)长期以来一直保持良好合作态势,在人才、技术、市场、资源等方面的自由联系与渗透具有历史性和广泛性。这些城市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不断突破行政边界的羁绊,并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与要素流动的客观需要以及聚集、辐射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荆荆襄宜”城市空间形态不断演化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群落。同时,经济关联度强,尤其在农业产业、磷化产业、能源产业之间,已形成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格局。

  “鄂中城市群”可以促进省域经济均衡发展

  构建“鄂中城市群”,对于促进和完善湖北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促进省域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省域经济发展必须缩小差距,走均衡可持续发展之路。湖北地理版图若以汉江为斜划线,形成鄂东和鄂西两大板块,且经济发展呈东强西弱趋势。武汉“一头独大”和以武汉为中心的“1+8”城市圈将继续加速鄂东单极经济快速发展。鄂中、鄂西大片地区则可能被单极强势经济吸纳、抢夺而不断被弱化和边缘化。构建“鄂中城市群”,将使我省形成两个既竞争又合作的两大经济板块,对带动鄂中、鄂西地区加快发展,促进省域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促进“两辅”战略加快发展。宜昌、襄樊虽然明确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但两市经济总量小,加起来不及武汉市三分之一,对鄂中、鄂西地区带动辐射能力弱。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两市缺乏圈域经济范畴,无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湖北区域经济第二、第三极。如果“荆荆襄宜”抱团发展,建立“鄂中城市群”,以江汉平原为腹地,以鄂西、鄂西北为犄角,省内呼应武汉城市圈,省外对接湘豫渝,则可以形成湖北区域经济第二极,扩大“两辅”幅员范围,壮大圈域实力。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更加深化。省委九届四次会议提出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这对于促进省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专业旅游市场,缺乏综合带动效应;虽然圈域延伸范围广泛,但缺乏核心聚集地带。构建“鄂中城市群”则可进一步深化“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区域综合聚集带动效应更加强大。

  “鄂中城市群”发展定位应以城乡统筹为特色

  “鄂中城市群”发展定位应以城乡统筹为特色,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核心,以推进工业化进程为重点。

  以城乡统筹为基本特色。“鄂中城市群”拥有统筹城乡得天独厚的现实基础。从农业发展看,该区域是国家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农作物、水产品、林产品品种多,互补性强。从城市化进程看,宜昌、襄樊城区是省域副中心,荆门、荆州亦有相当规模和人口环境容量,具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实力。从工业化水平看,四地制造业互补性强,门类齐全,有一定反哺农业的综合能力,且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比重较大,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较大选择空间。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核心。区域技术时空传播理论认为:决定一项新技术接受时间与速度的最重要因素是用人口表示的区域规模。实践证明,社会结构良好的大规模城镇,能便捷了解市场动态、科技动态,是较大企业、科研信息、市场信息聚集地;城镇越大,越能便捷提供新产品开发所需配套服务,通过节约投资、降低风险加速推动创新发展;拥有高效的营销系统,保证创新成果尽快为消费者接受、取得市场竞争优势。“鄂中城市群”城市化规模发展,可以获得这样的创新成果和竞争优势。鄂中城市群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在统一制定群内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规划各城市在群内的定位;规划群内铁、水、公、交和信息化进程,形成一个综合、高效交通系统和信息系统;规划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做好包括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湿地保护、水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工作,推动城市群生态功能和生态资源承载力的整体提升。

  以推进工业化进程为重点。四地工业基础较好,襄樊以汽车产业为特色,宜昌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等为特色,荆门以石油、医药、化工为特色,荆州以机电、纺织为特色。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工作重点将是着眼整体,认真做好包括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在内的产业发展规划,突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鄂中城市群的工业综合优势。具体设想是形成三个基地:宜昌化工、机电,荆门石化、机电、建材,荆州轻工、纺织、机械,襄樊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通过重新调配布局,实行资源优化配置,使其成为鄂中城市群制造业基地;该区域属江汉平原和缓坡丘陵地带,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为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条件,鄂中城市群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基地;该区域各城市矿产资源丰富,襄樊的金红石,宜昌的电力、磷矿石、石英砂,荆门的石膏、磷矿等资源不仅储量丰富,而且质量好、易开采,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鄂中城市群原材料生产基地。


(责任编辑:王黎锋(实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