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978阅读
  • 5回复

[省制]大行政區(行省)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1-30
如果要以穩定地實現分省縣直轄來分省,必將大大地增加一級政區的數量。雖然這麼一來,中央對地方的政治控制能力會大大提升,地方的行政效率也會大大加強。然而中央面對數量龐大的一級政區,必然增加行政的難度。

所以,我認為有必要預先設定好虛級大行政區的體制,以防新省制夭折。

這就是我設想的行省制。

行省(或用其他大區名稱)當然不能是一級政府機構,否則分省改革的效果就會打半折,無法實現省縣直轄。

行省為國務院派出機關,僅對各道政治進行督導,不得越權。

一、各道受國務院所派各行省的監督。道級政府制定、修改或廢除法規、條例,必須上報行省批准。行省得要求道級政府就某項工作提出書面報告,檢查道級政府的財務,對道級政府的組織和管理提出勸告。

二、道級政府從事交通、教育、建築、醫療等各項事業,都透過行省同中央的有關部門聯繫。中央透過行省對道級政府進行指揮,行省僅有勾檢之權,並無干預決策的權限。


各行省代表中央政府主管所署各道行政事務,主要職權包括對各道行政進行行政監督、人事監督、財政監督;制定所署各道行政和人事方面的制度,並指導所署各道政府執行;負責中央和所署各道政府之間的聯絡事務等。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1-30
看看汉朝的州(监察)

臣昭曰:昔在先代,列爵殊等,九服不同,畿荒制异。虽连帅相司,牧伯分
长,而封疆置限,兼庸有数,如身之使臂,手之使指,故能高卑相固,远近维缉,髃后
克穆,共康兆庶。爰及周衰,稍竞吞广,邦国侵争,递怀贪略,犹历数百年,乃能成其
并一,岂非树之有本,使其然乎?秦兼天下,开设郡县,孤立独王,即以颠亡。汉祖因
循,虽不顿革,分置子弟,终龛诸吕之难,渐剖列郡,以减大都之权。后严安之徒,犹
□慨发愤,谓千里之威,即古之强国,虑非安本无穷之计也。孝武之末,始置刺史,监
纠非法,不过六条,传车周流,匪有定镇,秩裁数百,威望轻寡,得有察举之勤,未生
陵犯之衅。成帝改牧,其萌始大,既非识治之主,故无取焉尔。世祖中兴,监乎政本,
复约其职,还遵旧制,断亲奏事,省入惜烦,渐得自重之路。因兹以降,弥于岁年,母
后当朝,多以弱守,六合危动,四海溃弊,财尽力竭,纲维挠毁,而八方不能内侵,诸
侯莫敢入伐,岂非干强枝弱,控制素重之所致乎?至孝灵在位,横流既及,刘焉徼伪,
自为身谋,非有忧国之心,专怀狼据之策,抗论□世,荐议愚主,盛称宜重牧伯,谓足
镇压万里,挟奸树筭,苟罔一时,岂可永为国本,长期胜术哉?夫圣主御世,莫不大庇
生民,承其休谋,传其典制。犹云事久獘生,无或通贯,故变改正服,革异质文,分爵
三五,参差不一。况在竖騃之君,挟奸诈之臣,共所创置,焉可仍因?大建尊州之规,
竟无一日之治。故焉牧益土,造帝服于岷、峨;袁绍取冀,下制书于燕、朔;刘表荆南,
郊天祀地;魏祖据兖,遂构皇业:汉之殄灭,祸源乎此。
  及臻后代,任寄弥广,委之邦宰之命,授之斧钺之重,假之都督之威,开之征讨之
略。晋太康之初,武帝亦疑其然,乃诏曰:“上古及中代,或置州牧,或置刺史,置监
御史,皆总纲纪,而不赋政,治民之事,任之诸侯郡守。
昔汉末四海分崩,因以吴、蜀
自□,自是刺史内亲民事,外领兵马,此一时之宜尔。今赖宗庙之灵,士大夫之力,江
表平定,天下合之为一,当韬戢干戈,与天下休息。诸州无事者罢其兵,刺史分职,皆
如汉氏故事,出颁诏条,入奏事京城。
  二千石专治民之重,监司清峻于上,此经久之体也。其便省州牧。”晋武帝又见其
獘矣,虽有其言,不卒其事,后嗣缵继,牧镇愈重,据地分争,竟覆天下。
  昔王畿之大,不过千里,州之所司,广袤兼远。争强虎视之辰,迁鼎革终之日,未
尝不藉蕃兵之权,挟董司之力,逼迫伺隙,陵夺冲幼。其甚者臣主扬兵,骨肉战野,昆
弟枭悬,伯叔屠裂。末壮披心,尾大不掉,既用此始,亦病以终。

  倾辀愈袭,莫或途改,致雒京有衔璧之痛,秦台有不守之酷。胡、羌递兴,氐、鲜
更起,摩灭髃黎,流祸百世。坚冰所渐,兼缘兹蠹。呜呼!后之圣王,必不久滞斯夡,
灵长之终,当有神筭。不然,则雄捍反拒之事,惧甚于此心,凭强作害之谋,方盛于后
意。
  凡州所监都为京都,置尹一人,二千石,丞一人。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丞一
人。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一]王国之相亦如之。每属国置都尉一人,比二千石,丞
一人。本注曰:凡郡国皆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讼检奸。常以春行所主县,劝民农桑,
振救乏绝。秋冬遣无害吏案讯诸囚,平其罪法,论课殿最。[二]岁尽遣吏上计。[三]并
举孝廉,郡口二十万举一人。[尉一人],典兵禁,备盗贼,景帝更名都尉。武帝又置三
辅都尉各一人,讥出入。边郡置农都尉,主屯田殖谷。又置属国都尉,主蛮夷降者。中
兴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四]省关都尉,唯边郡往往置都尉
及属国都尉,稍有分县,治民比郡。安帝以羌犯法,三辅有陵园之守,乃复置右扶风都
尉,京兆虎牙都尉。[五]皆置诸曹掾史。[六]本注曰:诸曹略如公府曹,无东西曹。[七]
  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有五官掾,署功曹及诸曹事。其监属县,有五部督邮,曹
掾一人。正门有亭长一人。主记室史,主录记书,催期会。无令史。合下及诸曹各有书
佐,干主文书。[八]
[ 此贴被爱在战国在2007-01-30 22:07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1-30
州刺史只管六项任务:

蔡质汉仪曰:“诏书旧典,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
理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强陵弱,以
觽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
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任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
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
条,二千石子弟怙恃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
割损政令。诸州刺史初除,比诸持板揖不拜。”

注:二千石为郡太守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1-30
有些人會擔心行省又會變成元行省一樣的一級政區。這是多餘的擔憂,就像人為天打算一樣。

我們現在是和平發展的社會,講的是法制!當然,如果將來社會有變亂,中央有需要委任給行省的更大權力,也是一樣的。

漢州制會發展成魏晉南北朝的州制,唐道制會發展成五代藩鎮的道制,宋的路制會發展成元的路制,都是特定歷史情勢下必然發生的體制變形,也就是所謂『亂世無常法』!這就是歷史規律!

世上是沒有永世不變的制度,也沒有永久不變的行政區劃制度。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1-30
北宋始終積弱,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過度保守那一套文武莫預,分而治之,以弱制強的所謂「祖宗之法」,朝廷只注重於防制地方,防制人民,一切權歸朝廷不敷民事。南宋終於打破舊歸,有所變通,然而內外形勢早已非五代國初所然,一切不可挽回!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1-30
在和平安定的時期,中央對地方應採取守小利治之原則,行政方式以總體節制(宏觀調控),積極地方經濟為主,同時設官監察以保吏治清明,政令通暢。現在這就可以體現在分道設行省上。

而非常時期,則當軍法治國,一切垂直統制,這時行省便可作為彈壓地方之現成堡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