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52阅读
  • 3回复

[河北]那一夜,我真的流泪了------献给石家庄解放六十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2-26

 

  (一) 

  那一夜,我流泪了,为我所“住”的城市和曾经所“住”过的地方。 

  我相信,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一部别人无法分享的长长的“电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我无法做到,我曾经“住”过的地方就经常缠绕着我的心。年少轻狂时候,我睡的床铺下面,爷爷说过,那是过去一个叫做“石家庄”的小村子的正中心。 

  小的时候,我与这座城市并没有太多的亲密接触,我只是每年放假的时候由大人带领着回来探亲,每年一次地“定期”留下一些“电影”片断。在我的“电影”里,长长的1980年代,这座城市被定格成这样一个画面:门口是胡同交会的街口,有一个身子粗粗脑袋小小的公共水龙头——大概是为了冬天保暖吧,人们在那里洗衣、剥带鱼。那场面活像教科书里古代生活的画面,来来往往的人们在水井边打水、谈天、吟唱柳三变的词,过去叫“水井文化”,现在得叫“社区文化”了。泛黄的调子,温暖,平静,和谐。 

  从我“住”的地方,穿过“东连湾”、“殷家湾”等很多叫“湾”的胡同,往东南不远就是过去的老火车站和一个叫“正太饭店”的法式老建筑。这座建筑据说和这座城市的历史一样长,到现在整整一百年了,民国时期最重要的大人物们都曾在这里露面议事。 

  和它“同岁”的是旁边的一座长长的大石桥,这里是一百年前正太铁路修成后与京汉铁路交叉的地方,是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的发源地。我没记得小时候见过大石桥,但经常在一座大约是1940年代国民党时期建的一座横跨铁路的大木桥上一个人发呆,京广线的火车在脚下通过时像书里英国工业革命时的壮观景象曾经“吼”得我“找不着回家的路”。大石桥西边正对着是一条叫做“大桥街”的老街道,据说是石家庄最早的一条街道,原来是石板的。“乐仁堂”、“金凤扒鸡”等等很多老字号最初就出自这里。小时候,我拎着瓶子替奶奶在这条街上打过酱油。 

  从我“住”的地方,往东不远就是被老石家庄人称作“铁路大厂”的地方,这座古老工厂的建成也在那一年,但说到始建要比这还早两年。工厂院里的法式小洋楼,我见过的,很精致,历史也应该比城市开埠还要早。它至今还尴尬地站在铁轨边,一任风雨考验。这里的产业工人应该是这座城市最早一批的市民,我的一些同学们若干年前接过了“父辈的旗帜”,在这里传承着它的传说。而我印象最初的还是工厂门前的铁路大厂浴池,这个古老的澡堂子有电影《洗澡》里澡堂子的优雅,开阔的厅,班驳的木柜,舒服的木床,还有可以把衣物吊起来的绳索,远不是现在的豪华浴池可比。拥有它们的石家庄人是幸福的,在那个时代。 

  从我“住”的地方,向北,紧挨着有个叫“北后街”的地方,据说是侵华的日本人呆过的地方,北后街小学据说是石家庄最早的小学,曾是日本孩子读书的地方。那条街上原来是有很多老树的,很粗,东倒西歪,有一种别样的美,是上下学的孩子们的“乐园”。当然,后来也都不见了。 

  从我“住”的地方,向西北,穿过清真寺街和有悠久传说的铁路工人文化宫,在二中那个位置,据说是过去“湾里庙”那个庙会的所在地。据说,那是过去北方少见的大庙会和物资交流中心,马戏棚子、相声艺人、京戏场子,要多热闹有多热闹。再现着开埠不久的石家庄“旱路码头”的“神话”。如果十大集贸市场之一的新华集贸市场要寻根的话,大概一直可以追到这里。 

  如果再向西北,过去中华大街的北头,爷爷说,那是解放石家庄的时候,解放军最先打进来的地方。我曾在华北烈士陵园的陈列室里见过解放时的照片,但经常把年代搞混乱的我,那时还说不出那一仗的意义。更不知道,这一战,几乎可以和莱克星顿的枪声相提并论,让这座年轻的城市从此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历史“破”与“立”的转折点,几乎可以说是“开国之战”。从这以后,这座城市的历史,几乎就是共和国的成长史的缩版。 

  时光如电影胶片颗粒一样容易风化,上面的很多地方已人物俱非,我“住”的地方也已变成了一座银行大楼的地基。我只有在记忆的电影里,牢牢地抓着它,像漂浮的气球抓着了自己的“根”。 

   

  (二) 

  那一夜,我流泪了,为我所见过的最精妙的一场棋局。 

  镜头拉回到60年前,穿过历史的风烟,整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带变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棋盘,黑白双方的角力已到了关键时分。一方盘踞中心,攻势咄咄。一方坐镇西北,从容应对。泰山压顶之际,一发千钧,如何破局? 

  巅峰对决,胜负系于毫厘之间。 

  就在此时,一座开埠不过40年的年轻城市的战略地位进入双方统帅的视野,考量着双方的智慧。结果,蓝色势力一方误判,被调虎离山,石家庄几成空城。红色势力一方趁机攻克,从此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体,在棋盘上做出一个大大的“眼”,将敌华北、华东一条“大龙”拦腰截断,华北傅氏集团几成瓮鳖,为千里进击中原的主力提供了后方支撑,为日后的平津乃至淮海两大战役埋下伏笔。 

  好比高手出招,“膻中穴”一点,“铁布衫”立破。此役,不仅华北“做多”,更使全盘“做活”。 

  妙手既出,攻守逆转。尔后,红色统帅以罕见的智慧与勇气,不避险峻,率红色总部由棋盘西北一角进抵华北腹地,以此为中心基点,直逼“天元”。围棋有云,“金角银边草肚皮”,然最后解决问题还在棋盘中央。从这里开始,逐鹿中原、经略全国的大幕轰然开启,一场“中国命运的大决战”即将上演。

“江山舒长卷,万里好题诗”。解放战争三年,林林总总,头绪繁多,然最紧要处不过几步。石门一开,北平几落囊中。锦州一破,东北就此关门。江北一战,蒋军主力被歼。襄樊一克,西南门户大开。南京一占,整个华东、华南沿海一线已尽在眼前。

  而这一系列令兵家赞叹、弈者称绝的妙手的起式,就在石家庄。 

   

 

  (三) 

  那一夜,我流泪了,为我所见过的最伟大的一座“工地”。 

  这是一个惊人的秘密:就在我们的脚下,埋藏着一个巨大的“工地”,共和国大厦就在这里奠基。 

  大破的同时是大立,“立”的起点在哪里?战争只是一时,而一纸“工程图”则事关未来政权根基。在那个历史转折的时刻,作为奠基地与实验场,这里可不仅是“城市工作的试验田”那么简单。换“专业”语气描述:以这里为中心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独一无二的实践雏形,目前国务院下属众多部委的前身皆来源于此。作为共和国基本政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身就来自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制度也在此间筹划。新中国的金融、新闻、水电等多项事业和一批高等院校在此起步,这里还是全国性的干部培训输出地,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关键里程碑。 

  十几年以前捧读“解放战争卷”的时候,我曾读到过那时“华北人民政府在华北某地成立”,但从没想到过“某地”就是指现在我脚下的这块“地”,不会想到有名的“三三制”组阁就在这里问世,更不会想到“工地”与“大厦”的关联。 

  这是一个绝对隐秘的工程。从这片神秘“工地”上走出的,有中央政府副主席、开国首任财长、开国首任央行行长……中央党校、人民银行、人民日报、中央电台、新华书店、中央美院等等都需要从这里找到根系…… 

  那个年代的石家庄呵,凡你知道的那个时代的大多数“风流人物”,都曾在这里风云际会。 

  治国的英才们在这里云集,为未来的共和国大厦夯基立制、建构柱石。开国的将领们从这里领命,到远方去攻城掠地、开疆拓土。南京方面来的谈判代表在这里歇脚,等着第二天到西柏坡会谈。苏联方面派出的特使在这里留宿,等着第二天去见红色统帅“劝和”。八千名各地抽调的军政干部在这里接受“培训”,到南下的前线接管新的城市…… 

  那是一幅多么“牛气”的画卷呵。多少传说,留在这片土地上,少为人所知。 

  一位后来成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高级将领,在这里列席华北人民政府诞生的会议时与500多名人民代表一起险遭轰炸。一位经历坎坷的女作家,在这里写出了后来很著名的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一位在延安长大的烈士遗孤,在这里从晋察冀边区电业局技术员的岗位上开始了他与水电事业的不解之缘…… 

   


  (四) 

  那一夜,我流泪了,为我所知道的一个悲伤中的父亲。 

  这座城市刚解放不久,他曾经来过这里。那时的他意气风发,从西边的山上下来,悄悄地“潜入”这座石家庄当时设施最好的公共建筑里与大家一起看戏,人头攒动中,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那家后来叫做人民影院的建筑,几个月前曾是华北人民政府的神圣“产房”。我儿时曾在那里看过电影的。但在几十年前,刚解放的城市并不平静,敌人的飞机不时在头顶轰鸣,敌人的特工在黑暗中骚动。那应该是一次忙碌的工作之余难得的放松吧,他在人群中分享着市井的欢乐,品味着成功前夜只有自己能懂的滋味。很多人只是在电影《开国大典》中那个街头吃馄饨的镜头里,才了解他这个“特长”的。 

  他甚至还在一家浴池里泡了个澡。为了不引起敌机驾驶员的注意,黑暗中他们只点了蜡烛。烛光中,他在想什么?是在充分享受片刻的惬意,还是在构思未来“大厦”的“蓝图”? 

  大约三年以后,他回来了,带着满身的疲惫和内心无法言说的伤痛。他最心爱的一个儿子,刚刚在那场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对抗中失去了生命。刚刚建立的共和国,强敌环伺,不得出头。一个“站起来”的“站”字,何其不易。 

  在“小白楼”的灯光下,在修改书稿之余,他在想什么?是千里之外硝烟弥漫、空前惨烈的战场和为国捐躯的士兵,还是历尽艰辛跋涉、从不被任何困难击倒的信念? 

   


  (五) 

  那一夜,我流泪了,为我所知道的一种众志成城的英勇。 

  在那场被称作“立国之战”的战争中,我们的国家呵,我们的城市呵。 

  在“小白楼”的窗下,肃穆的陵园中,有那样一些名字。他们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他们是不知道姓名的士兵。他们曾经解放过这座城市,后来去了风沙弥漫的西北,再后来他们又经过这里,去了遥远的朝鲜半岛。他们把热血和生命留在了那里,他们中的一部分把一抔遗骨留给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 

  在“小白楼”窗外的城市,老人们还记得那时的城市就像一座“大兵营”,那个时候解放军的高级步兵学校中有多少在这里啊,老人们甚至能一个一个地说出它们的方位。它们中的一部分后来合并成了现在亚洲最大的军事院校,“中国的西点”。 

  遥想当年吧,那些刚刚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们,有多少在这里经过短训又重新披挂上阵。那些从华北各地来的热血青年们“参军报国”,在这里接受训练。刚刚投建的工厂,把制造出的第一批直升机送往前线。刚刚建成不久的铁道兵学校,把最好的技术人才送到前方。刚刚接到前方缺少工程技术人员通知的矿务局,把最好的爆破工人送上火车…… 

  没有一个资料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拼图,更多的是散落的记忆。就在前不久,一部叫《云水谣》的电影中,演到那段历史特意提到了两个城市的名字:石家庄,南京。两个都是建国前后最重要的军事院校的所在地。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驻防这里的部队因在那些战争中全歼“北极熊团”而扬名,后来迁到这里的飞行学校也因在那场战争中出了数十位英雄而自豪。 

   


  (六) 

  那一夜,我流泪了,为我所感动的一种进取和包容。 

  这是一座移民之城的故事,讲述着移民城市的“拓荒精神”和“包容之心”。 

  第一次的移民潮要追溯到建国之初。在那个国家“一穷二白”、需要工业化并推动工业化的时候,这里是最重要的“见证”。成千上万来自天南地北的热血青年只听一声“号召”,就告别父母,带着吞火的激情来到这里,在坑洼和荒草中“艰苦奋斗”、“改天换地”。于是,一批批或迁或建的大工厂在旷野里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马路“横平竖直”地建了起来,一切都仿照北方“老大哥”的样式,让当时很多兄弟城市羡煞。那段时期,有多少亚非拉元首与开国元勋们来参观视察,列出来将是一份长长的清单。 

  我以前很奇怪在这里有一种“三代现象”,在很多工人家庭往上是数不过三代的,现在明白再数就得到老家了。直到如今,这里的人,有一种老派城市不太常见的“耿直”与“干净”,尤其是在现在的老人中间,你更能感受到“火红的一代”留下的财富。产业工人简单与朴实的气质,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再一次的移民潮应以两大市场的崛起为标签。十几年前,我曾目睹过所谓的“温州村”里,“南蛮子”们白手起家,六七个人挤在几平方米的租屋里。白天这里是忙碌的手工作坊,裁出衣服往新华集贸市场送。晚上占了小屋子多半面积、兼做工作台的床铺,女的睡床上,男的钻床下。甚至在市场周边,那些拉货的工人身上,也能感受到那种改变生活状态的渴望。每天站在两个大市场边,你就像看到两个巨大的蒸笼,足以吞噬一切的热流,让这座城市跟着它沸腾。 

  在那个全国性的“商潮滚滚”的年代,就是这样的“新石家庄人”,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给这个城市注入了商业时代的机遇意识和冒险精神。 

  石家庄人更愿提起的是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代,这里再次领全国风气之先。一个“包”字被大胆地从农村引入城市,被总结为“撞击反射式”城市改革模式。一批新星因“开拓创新”而升起,一批名牌因最早擎起国产化大旗而煊赫一时,郊区农家的二层楼、生活区中的样板楼都曾频频在全国性的媒体中亮相。后来全国十大市场占据两席的新华、南三条,扬名全国的糖酒交易会,在此诞生的全国第一张彩票和第一个消费者协会,那就更不用说了。 

  有人说,这叫“敢为天下先”。跟这相近,本地有个俚语叫“浑不吝”。我不认为这是痞子话,就像湖南人常说的“霸蛮”一样,话里话外透着种胆子大,没有框框,瞅准了,认实了,可着劲儿折腾的味道,挺耐琢磨的。 

  而我更愿感念的,是一个个奇迹与神话背后的包容。道路把工厂与村庄框在一起,城市把移民与市民绑在一块,建国前夜全国城市管理工作样板和试验田的精神还在激励着他们一齐向上。“本土”的共和国同龄人们说,上小学的时候就被老师要求说普通话,好像无意中把这也当成“样板”城市的一部分一样。于是,不知不觉中,这里成了很多人眼中全国不多见的“没有方言的城市”。 

   


  (七) 

  那一夜,我流泪了,为一个城市迟到的荣誉和被误读的尴尬。 

  慢慢地,时间掩去了很多东西。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全面的宣传,在一般公众认识里形成了两个误区:一是重军事意义、轻政治意义,包括很多石家庄人在内,只知道石家庄是“全国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而对石家庄对那段开国历史的贡献一无所知;二是把石家庄与西柏坡的历史作用割裂开来,而不是把西柏坡放到石家庄、再把石家庄放到当时全国局势的大背景中,还石家庄以全貌。 

  这样一来,一个对国家历史有过重要影响,拥有被我称为“开国文化”的宝贵财富的城市,却长期以来被冠以“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历史的城市”的误读。 

  慢慢地,时间淡去了很多东西。一座曾经见证了国家初期工业化进程的城市,一座改革开放时期曾经引领全国风气之先的城市,一座成长史几乎是共和国成长史缩影的城市,很长时间被冠以“土”和“左”的偏见。 

  还有一种误读来自外界。因为我们的知名度,很多石家庄人出门说自己是“石家庄人”时不自信,怕被人家误以为哪个村或不知道在地图上的具体方位而尴尬。 

  与此同时,就在区域经济崛起的新世纪,就在城市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文化已成为营销城市品牌的核心利器。因《新周刊》杂志一期《第四城》专题而令人刮目相看的成都,接连打出“东方伊甸园”、“神秘成都”。凭IT产业快速发展的杭州,继“世界休闲之都”后又打出“生活品质之城”。甚至在我们身边,比我们早解放半年的阳泉5月2日解放60周年之际,新建的“中共第一城”广场和纪念碑也落成剪彩,且不说阳泉是在解放后由镇提成市的,单这一提法已让当地市民为之振奋。 

   

  (八) 

  那一夜,我流泪了,为一个永不放弃的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我深信,在历史的背景转换中,我们一直在努力。我深信,梦想的种子总会开花结果。 

  我梦想,有那么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加过那场解放石家庄战役的耄耋老人都回来了,像二战欧洲老兵那样以一个空前热烈的“入城式”重新走进这座夹道欢呼的城市,那场一个甲子前特殊战役的意义值得他们接受这样的荣誉。 

  我梦想,有那么一天,这座城市每年将向全国的孩子们、旅游爱好者、国史军史爱好者发出邀请。“开国游——共和国‘寻根’体验之旅”将整合起那些分散的、孤立的、未加保护或系统开发的遗址,导入新的理念,向他们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帮他们清楚地看到共和国大厦每一个细节的建构历程。到后年建国60周年的时候,它将成为一个魅力城市的闪光名片。 

  我梦想,有那么一天,搬迁后的火车站广场,与北面的解放纪念碑广场连在一起,地上地下打通,通过网络向全世界征集最好的城市性“开国文化”博物馆建设方案,成为城市顶级名片、“开国游”的发端、全国性的旅游景点。 

  我梦想,有那么一天,“开国文化”成为一项独立的研究领域,这座城市所支持的“开国文化研究基金”,每年邀请数不清的专家学人,前来这里系统发掘那段文化。因为当共和国“大厦”的建设在探索中遇到新问题的时候,总会回到最初的“工地”寻找“图纸”,从当初的构思与实践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我梦想,有那么一天,这座城市里的一些重要建筑会被当做有生命的东西保留下来重续城市的文化根脉。作为见证国家工业化起步的一些必要的厂房和机器,会被当做一个城市的“工业遗产”,或像上海改造江南造船厂那样变成会展中心,或像北京18所工厂集体招商引进新兴创意产业那样,以低成本进行产业置换。作为见证城市发展的一些重要的民用建筑也将得以保留再利用,让每一代年轻人“寻根”,让每一个游客寻找这座城市与这个国家的联系。 

  我梦想,有那么一天,从这里拍出的“开国文化”的纪录片不亚于央视热播的《大国的崛起》,让每一个中国人了解这座共和国大厦每一部分结构的来龙去脉和整体的设计构思。由“开国文化”带动的动漫、影视、创意、纪念物等相关产业,将形成一个“有意义”的产业群。 

  我梦想,有那么一天,在解放60周年与建国60周年之间的“天赐良机”里,这座城市找到了城市品牌的核心主概念,引领着“开国文化”,带动相关产业,全面推动城市经济。 

  我梦想,有那么一天,这座城市终于赢得了她尘封已久的光荣。 

   

  (九) 

  那一夜,我流泪了,为每一个自信的名字和笑容。 

  当“共和国第一城”这几个字眼出现在报端,我知道,就一个城市的历史作用而言,与打响莱克星顿枪声的“美利坚第一州”——艾奥瓦州相比,她当之无愧。我知道,什么样的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帮助我重新认识了这座城市。 

  当那一夜,我从众多的资料中发现了她让人感动的秘密,我流泪了。在这座城市已生活了十几年,从那一夜开始,我才真正“懂”了我脚下的土地。 

  于是,我期待未来的某天,当远方的朋友慕这座城市的魅力而来,当身边的朋友不再把她当做“跳板”而离去,当城市里的每个人不管来自天南地北、本土外来都把这里当做他(她)的心爱的“主场”而相互包容,当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因对她的重新发现而引以为骄傲,当城市里的每一个人在进入“知识经济”、“创意时代”的时候重新擎起“敢为天下先”而敢想敢为,当这座城市就像许多年以前所做的、不再为做一个环抱京津的省的省会而无奈,当这座城市“保佑”她的每一个成员都自信、快乐、健康、平安而再次兑现她对这个国家的承诺—— 

  那一夜,我真的流泪了!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0-05
不错,偏见和误解总是伴随着这个城市
人生就像挤公共汽车,有人一上车就有座,有人却要一直站到终点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10-13
写的不错,低调的城市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10-14
低调的城市,高调的奶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