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233阅读
  • 381回复

[综合]毛大庆:人口忧思(上)——40年红利期将尽,中国老了19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75 发表于: 2022-05-13




人世间那些
68

人口老龄化会越来越严峻。人口的自然死亡率20年以后会达到顶峰。就算是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只生一个或者两个,很少有生三个以上的。归根结底就是负担太重。
只看该作者 376 发表于: 2022-05-16

31省市自治区人口数据公布,16个常住人口负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2022年05月16日 07:22:28 来自北京



65人参与12评论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人口数据后,各地也陆续发布了当地数据。
        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6个省市自治区常住人口出现下降,15个省市自治区常住人口增长 ,其中浙江、广东和湖北增量位居前三。
        数据显示,31个省份中,共有15个省份2021年常住人口实现增长,这其中,位居前5的是浙江、广东、湖北、江苏和福建。
16个省市自治区常住人口减少
        从目前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共有16个省市自治区常住人口不同程度地减少,这些省份多数集中在北方,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甘肃、内蒙古、北京、天津、陕西、山西、江西等。
        其中有10个省市自治区减少的数量超过10万人 。河南、黑龙江和云南减少数量位居前三,分别为减少58万人、46万人、32万人。辽宁、吉林、湖南减少数量也都超过了20万人。总体来说,人口下降的省份主要来自东北、华北、西北和中部地区。
        从2021年常住人口变化来看,浙江、广东、湖北、江苏和福建人口增量位列前五,而这几个省份2021年的人均GDP在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分别排在第5、第7、第9、第3、第4。
        除湖北外,另外四个省份均位于东南沿海,净增人口之和达到186.1万人。其中浙江增加72万人,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一,具体来看,浙江2021年出生人口为44.9万人,死亡人口为38.4万人,自然增加人口仅为6.5万人。因此,浙江人口的增长主要还是受益于人口流入
        广东增量为60万人,江苏和福建增量分别为28.1万人和26万人。
        据红星新闻,从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统计中发现,多个省份出现了“强省会”或者是“强市”的人口“虹吸”现象。
        以陕西为例,陕西10个地市已经全部发布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除西安常住人口增加外,铜川、宝鸡、延安、汉中等其余9个地市的常住人口数均为下降
        在湖北,相比于2020年的数据,2021年除省会武汉外的宜昌、黄冈、荆门、荆州、十堰、鄂州等市的常住人口数均有下降。在江西,省会南昌常住人口新增18万,上饶、宜春、九江、吉安、抚州等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均下降。
        不过在广东等一些经济较发达省份,各城市之间的常住人口增加较为平均。以广东省为例,2021年常住人口佛山、广州、东莞、深圳、中山、江门、惠州、珠海、肇庆等均有增加。
11省市自治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另外,目前有27个省市自治区发布了2021年的出生人口相关数据,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内蒙古、湖南、湖北、上海、江苏、河北和山西。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多个省市自治区自然增长率是多年来首次转负。其中,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12‰。2021年江苏出生人口数约为47.98万人。据媒体结合《江苏统计年鉴2021》数据梳理发现,这也是1978年以来(该年鉴公布有1978年以来的数据)首次跌破50万大关。在湖南,2021年出生人口为近60年来首次低于50万。
        从出生人口来看,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广东占据第一的位置。
        数据显示,广东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8.31 万人,出生率9.35‰;死亡人口61.12万人,死亡率 4.83‰;自然增长人口57.19万人,自然增长率4.52‰。
        广东也是全年出生人口唯一在百万人以上的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照此计算,广东的出生人口占全国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1%
        广东之后,另外两个亿级人口大省河南和山东2021年出生人口分别为79.3万人和75.04万人,分列二、三位。这其中,河南2021年出生人口创下了1978年以来的新低,继2020年首度跌破100万大关后,2021年再度跌破了80万大关。
        包括河南在内,多个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新低。江西省统计局的分析指出,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较快下降,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比2020年减少5.04万人,出生人口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低于40万人。出生人口下降主要受婚育年龄推迟、“二孩政策”效应减弱等因素影响。
        此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仅增加48万人。2021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比2020年下降1.11个千分点。国家统计局分析,人口增长持续放缓是由于出生人口继续减少,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二是生育水平继续下降。
只看该作者 377 发表于: 2022-05-16
松竹梅岁寒三友 [湖北网友]
原因﹕1、光棍多(男女比例失调)。2、丁克多(不要孩子)。3、育龄妇女减少。主要原因:养不起。高房价、高医疗、高学费,让年轻一代望孩心叹!
推荐21

只看该作者 378 发表于: 2022-05-20


20余省份出招催生三孩 支持措施让人直呼“内卷”





凤在甘肃2022年05月20日 07:20:04 来自北京



52人参与11评论





原标题:多地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卓琼



整理:陈卓琼 制图:李晗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三孩政策”正式写入法律。此后,各省份陆续启动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截至目前,已有20余省份完成修订。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梳理发现,各地普遍增设了育儿假,延长产假、陪产假,并出台财政、税收、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鼓励生育。
       增设带薪育儿假成此轮地方计生条例修订普遍做法,一般给予夫妻双方每人每年5-20天假期。北京、上海两地明确,子女满3周岁前,夫妻每人每年享受5个工作日的育儿假。浙江、安徽、湖北、江西、黑龙江等地则将育儿假设置为10天。青海、山西等地为15天,吉林为20天。安徽、重庆两地还将育儿假的年龄上限提至子女6周岁。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多地延长了产假和男性陪产假(护理假),延长后的产假合计为158-188天,陪产假多为15天。新修订的广西计生条例还增设了男方产前检查陪护假,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享受5天产前检查陪护假。
       生育、养育等各类成本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今年3月,国务院决定,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各地也积极探索,通过发放育儿补贴,给予购房补助、提供婚育信贷支持等方式,减轻多孩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吉林为育龄家庭提供最高20万元婚育消费贷款,按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分别给予不同程度降息优惠。江苏探索生育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企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生育二孩的给予50%的补贴,生育三孩的给予80%的补贴。
       多地根据当地实际出台住房支持政策,照顾到了生育家庭、多孩家庭的住房需求。如,北京规定,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可以纳入优先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江苏、福建、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明确提出,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根据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
       省级层面修订计生条例的同时,一些市县也推出“自选动作”。
       2021年7月,四川省攀枝花市发布新政,对按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据悉,这是全国首个发放育儿补贴金的城市。
       甘肃省临泽县出台11项优化生育政策配套措施,除了发放生育津贴,这个县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在当地购买商品房时可获4万元政府补助。5月17日,杭州出台楼市新政:三孩家庭可多购一套房,买新房可优先摇号。
       江苏海安明确二孩、三孩家庭购房每平方米可分别优惠200和400元。四川省资中县提出,“三孩”家庭购房奖励最高1.4万元/套。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5月20日 04 版
只看该作者 379 发表于: 2022-07-21




孟祥远2022-07-21 08:54·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专家[backcolor=url(&quot]关注
数量上看,2022年会是生与死的转折点。
出生人口减少,看起来未来竞争减少,但也意味着年轻人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因为除了养自己还要养更多的老人。下图数据可见,且趋势明显;
老年人寿命越来越长,适合养老的地方就是那些年轻人多的地方。
#职工医保累计缴费年限延长#




只看该作者 380 发表于: 2022-07-21




储殷2022-07-21 15:06· 数字经济智库副院长[backcolor=url(&quot]关注
头条热榜看到#我国将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今天朋友问我,退休了那么多人,应该空出很多岗位,毕业生人数比这少多了,为啥找工作还困难呢?
这里可能就涉及到结构性问题。

大家记不记得以前有个笑话,说大城市里女性单身的多,边远村镇里男性单身的多,为啥不能撮合一下呢?
因为不对路啊[捂脸]。
女性又没疯,她单身不是因为找不到,而是不愿意将就啊。

其实现在的就业也有点类似,大家主要是不愿意将就,退休腾出来的岗位,很多在领域和内容上,都和大学生不匹配,高一点的岗位,也是下一级依次往上递补或平调,不会直接招毕业生来做领导。

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是整个社会面临的大课题,不是2000-1000=1000这么简单。还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看该作者 381 发表于: 2022-08-05


15省人口负增长 哪些省份依然“能生”





新京报2022年08月05日 17:26:27 来自北京



0人参与0评论







7月13日,广州市一足球场,孩子们快乐运动过暑假。图/新华社
近期,关于我国人口发展形势,有两个消息值得关注。一是,日前,《求是》杂志刊登署名为“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的文章指出,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负增长阶段。这是官方口径,第一次宣布我国总人口将负增长。二是,近段时间,全国有29省份陆续公开了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其中,有14个省为人口正增长地区,15个省为人口负增长地区。结合这些省份的人口数据,我们可以更具象地了解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形势的真实情况。


哪些省份出生人口最多
从出生人口规模来看,2021年,出生人口最多的十大省份为: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广西、江苏、湖南、贵州。其中,出生人口百万大省仅有广东一个;其余,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这五省的出生人口也超过了50万。从地域分布看,这十大人口出生大省中,仅广东、山东、江苏,算是东部经济强省。其余绝大多数都是中西部经济相对较弱地区。当然,这些省份出生人口规模大,主要还是因为人口基数大。比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这些省份中,仅广西、贵州两省不是位列常住人口前十。不过,即便都是人口出生大省,其内部的人口出生变化情况也有很大区别。比如,湖南、河北、河南、安徽2021年的出生人口较2017年已经下降了40%以上。降幅最高的山东,更是达到了57%。出生人口从2017年的174万降到了2021年的75万。也就是说,短短五年时间,山东的出生人口就减少了一半多。事实上,作为出生人口第一大省的广东,也出现了明显的“生不动”迹象。2017年,广东出生人口为151万,但到2021年,也跌落至118万,足足减少了30万以上。不出意外,用不了多久,我国年出生人口超百万的省份,可能就会彻底消失。

▲8月3日,广西南宁市中山路美食街,年轻人逛夜市、吃夜宵、喝冷饮,催热当地“夜经济”。图/新华社


出生率只是决定因素之一
当然,出生人口规模,只是一个地方常住人口增长的一个方面。同样是人口出生大省,但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可能有天壤之别。典型如广东和河南。2021年,广东和河南出生人口位居全国一、二位,前者出生了118万人,后者为79.3万。同期,广东常住人口增加了60万,河南则减少了近60万,抛开死亡率差距,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广东收获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而河南则是人口流出大省。因此,即便是在同等的出生率条件下,不同省份的人口发展情势也会有很大区别。像广东、浙江等人口净流入大省,它们的人口压力相对要小得多,而像河南、湖南等人口净流出大省,应对人口出生率危机则要复杂得多。另外,还要指出的一点是,越是人口净流入大省,它的出生率也往往更高。如广东2021年的人口出生率接近10‰,在全国仅低于少数几个省份,这里面就与其人口净流入量大相关。因为,人口跨省流动,主要以年轻人为主,而这个群体又往往是适龄生育人口。因此,他们不仅本身带来了常住人口增量,更带来了“下一代”,对稳住一个地方的人口出生率能够发挥一定的托底作用。与此对应的是,人口净流出大省,由于年轻人外流,则失去了更多的适龄生育人口,人口出生率也面临更大的压力。当然,就现实来看,我们发现浙江、江苏等人口净流入大省,它们的人口出生率也并不高。这其实主要是因为,它们自身的老龄化程度和城镇化水平较高,从而部分抵消了外来人口对于出生率的贡献。也就是,这些省份老龄化程度高、生育适龄人口少导致了人口结构的老化。若没有外来人口的贡献,实际生育率将更低。举例来看,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广东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仅有12.35%,而浙江和江苏分别达到了18.70%和21.84%。这背后的差距很明显。因此,同样是沿海发达省份,但出生率也会因为老龄化程度的差别而出现较大差异。


各省出生率差异有多大
从上述信息,我们可以总结各地人口发展的一个基本面情况。一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或者说出生人口的减少,是全局性的,而并不只是个别地方的情况。典型如广东、河南、山东等这些人口大省,同时也被称为“最敢生”的省份,它们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出生规模,也均在不同程度下滑。这与“‘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的结论,形成一种呼应。二是,尽管整体人口出生规模都处于下滑状态,但不同省份的差距还是挺大。比如,西藏、贵州、宁夏、青海四地的人口出生率依然维持在10‰以上,贵州更是超过12‰。但辽宁、吉林、上海、黑龙江,2021年人口出生率已经跌至5‰以下,甚至,黑龙江已经不足4‰。并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人口出生率垫底的四省市中,东北地区三个省份全部入列,它们同时也均是常住人口负增长省份。2021年,东三省常住人口共计减少了接近100万。一个更值得注意的信号是,哈尔滨成为全国首个人口负增长省会城市,并且在2021年跌出了人口千万城市阵营。自此,东北地区已经再无人口千万城市。一般而言,省会城市作为全省的经济中心,至少可以吸引省内其他地区的人口,从而确保城市人口的“稳增长”。哈尔滨这一“例外”提醒,不能低估极低生育率对于一个省份人口的整体影响程度。
▲7月14日,夏日夜晚,松花江哈尔滨段江畔景色优美,游人络绎不绝。图/新华社


这些省份为何依然“能生”
很多人关心,在当前整体人口出生率下滑背景下,那些依然“能生”、人口发展形势相对较好的地区,到底有何特征呢?前面说过,以2021年为例,人口出生率保持在10‰的地区有西藏、贵州、宁夏、青海四地。如果再加上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对较好的地方,其实还包括广东、广西(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2‰以上)。这些地方有几个明显的特征。其一,多数地方都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些地方的计生政策一般比较宽松。因此生育观念相对开放,人口结构也比较利于生育。其二,大部分都属于经济相对较弱地区,城镇化率较低,像西藏、贵州、广西等,城镇化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传统生育文化得以更多保留,“少子化”趋势相对不明显。其三,广东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它虽然属于沿海发达省份,但是内部发展并不那么均衡,像粤北、粤西这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依然保留了一定的传统生育观念,同时这些地区的宗族文化比较深厚,使得生育率的下降相对要缓和一些。另一方面,前面也说过,广东是全国人口净流入第一省,大量年轻人口流入,也增加了广东的适龄生育人口基数。不过,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养育成本的增加,这些地方的出生率也在下降,只是相对没那么剧烈而已。还要注意的是,像西藏、宁夏、青海这些高生育率的地区,本身人口基数不大,这使得它们的人口增长实际对全国的人口大盘影响不大。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从2010到2020年的十年时间里,“最能生”的西藏、青海、宁夏,常住人口也仅仅增长了不到200万人。因此,要整体提升生育人口规模,保持适当人口增长,那些人口大省无疑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通过综合施策,挖掘它们的生育潜力,更值得重视。
文 / 朱昌俊(媒体人)编辑 / 李潇潇校对 / 赵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