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766阅读
  • 60回复

[湖北]黄梅边缘化问题探析(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1-08-29
回 22楼(大家好) 的帖子
目前的事实是,黄梅县尤其是小池镇是九江城市扩张的最佳选择。去九江论坛上看看,支持小池并入九江的呼声高。
另外,在小池与九江之间早在十年前就开通了跨省的城市公交线路,客运繁忙。这个可能是中国唯一的跨省城市公交线路的繁忙也足以证明了两地交往之密切。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1-08-29
回 25楼(境由心造) 的帖子
可以肯定地说,湖北是不会割让黄梅的,哪怕就一个小池镇,也不会的。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1-08-29
回 25楼(境由心造) 的帖子
       只要是跨省的,都没法谈。九江在湖北算什么?外地城市闪一边去。
    30年前湖南多次提出要湖北石首,湖北偏不给。整个洞庭湖都在湖南,凭什么湖北要白送石首?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1-08-29
回 26楼(仙峰俊俏) 的帖子
说到“割让”,不能不提到N年前广泛流行于黄梅民间的一个传说“版本”。
据说当时江西方面向湖北提出收回盛产棉花的德化(九江)县旧地——富庶的黄梅下乡,而湖北方面的答复就是:要接收就整个黄梅县一起接受。事情就此搁浅。
相对于黄梅民间普遍存在的要么废除市管,要么划入江西,归九江市辖的意愿,个人更寄希望于将来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化:行政区划不再成为妨碍经济发展与交流的壁垒。也只有到那时,黄梅才有可能看到发展的希望。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1-08-30
Re:回 26楼(仙峰俊俏) 的帖子
引用第28楼境由心造于2011-08-29 21:59发表的 回 26楼(仙峰俊俏) 的帖子 :
湖北方面的答复就是:要接收就整个黄梅县一起接受。

果真是民间本版!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1-09-04
黄梅与九江客观上存在着密切的经济与社会文化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子市母县”的关系。历史上曾长期同处一个县域政区内,在行政上的彻底分家也不足百年历史。
-----------------------------------------------
境由心造兄的这个说法不同意,民国时德化县(今九江市+九江县)江北部分应只包括部分下乡地区,而不是整个,甚至只包括部分小池镇,个人猜测是以东港为界(国际惯例:-D),因为我家在小池东港东边,我们当地人称东港西边的地方为“德哈”,音似“德化”。

据维基百科:1912年废府,各县直隶于省。1914年设浔阳道,德化县因与福建德化县同名,改为九江县。1917年设九江市,1936年又改为九江县。同年把江北部分(今黄梅下乡地区)划归黄梅县。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1-09-04
能成功不,卫星图和字都不清晰,凑合看看。
1条评分
仙峰俊俏 奖励 +5 原创鼓励 2011-09-04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1-09-04
“1936年,划定鄂赣省界,将江北原属九江县之封郭洲,团牌洲等地归黄梅县,从此南北合一,统为黄梅县。”封郭洲,团牌洲现为何处?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1-09-04
实际上那块地方自古就属黄梅,仅清末至民国中途约六、七十年时间交给德化管理,但到1936年又回归黄梅。
划德化可能是防洪需要,回黄梅同样可能是江防需要。
只是,为什么短短七十年,就让当地人对九江心仪不已呢?
这一点,很类似对岸,对岸自古属中国,割给某国管理仅50年,却造就了大批岩里正男似的家伙。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1-09-04
回 32楼(仙峰俊俏) 的帖子
封郭洲就是31楼卫星图中的主体部分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1-09-05
引用第33楼到此一游于2011-09-04 07:33发表的  :
实际上那块地方自古就属黄梅,仅清末至民国中途约六、七十年时间交给德化管理,但到1936年又回归黄梅。
划德化可能是防洪需要,回黄梅同样可能是江防需要。
只是,为什么短短七十年,就让当地人对九江心仪不已呢?
这一点,很类似对岸,对岸自古属中国,割给某国管理仅50年,却造就了大批岩里正男似的家伙。


没有任何记载 小池三镇以前的历史 属于过 黄梅
相反 1336年以前 小池三镇属于 九江 是不争的事实!

以下是黄梅在政府网记载
http://www.hmzx.gov.cn/Article/ShowInfo.asp?InfoID=140
===================
民国3年(1914),改德化县日九江县,隶江西省九江府。24年(1935),江西省设8个行政督察区,九江县属第5行政督察区。25年(1936)1月28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以长江为界”,划定鄂赣省界。7月1日,两省办完边界交接手续从此,黄梅南北合为一县。29年(1940),改行政督察区为鄂东行署,黄梅隶之。31年(1945),撤鄂东行署,设第2行政督察区,隶之。



即使看 民国前的 黄梅县志,德化县志(今九江)
也找不到 小池三镇以前的历史 属于过 黄梅
[ 此帖被无声福特在2011-09-05 11:51重新编辑 ]
揚越聯邦大統領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1-09-05
没有任何记载 小池三镇以前的历史 属于过 黄梅
--------------
无声福特兄,小池三镇是哪三镇啊?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说法,是小池,分路,新开,还是小池,王埠,刘佐?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1-09-05
回 30楼(wzhanf) 的帖子
黄梅最早的建制就是于西汉初年县治设于县西南蔡山一带的寻阳县,辖域包括现在的黄梅、武穴、九江、湖口、彭泽一带,县治在江北直到东晋时期才因避战乱而播迁江南,具体年份已经无法考证,黄梅还是寻阳县的一部分,直到隋朝开皇年间设立新蔡县,后于唐时因境内黄梅山而改名黄梅。是为黄梅独立建县之始。现今九江的别名“浔阳”也是由肇源于黄梅的“寻阳”而来。仅从这点上讲,黄梅与九江有很深的渊源。
关于德化县旧地封廓洲,具体范围大致就是东西港之间的地域,包括分路以及孔垄张河以下和小池东港以西的范围。这一最初在江南的地域范围黄梅单独建县之初就不属于黄梅,只是由于后来的长江改道,才形成江北犬牙交错的格局。
另外,在封廓洲划归黄梅之前,黄梅并没有小池镇一说,只有清江口镇,也就是现小池镇区属于黄梅的那部分。小池口应该是属于德化县的那部分的叫法。
你如果是小池人,就应该知道孔垄以下的黄梅下乡尤其是小池与九江的密切联系甚至超过九江与其属县九江县的程度。
实事求是的讲,黄梅是长期生活在九江的“阴影”之下的。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1-09-05
应该没有“小池三镇”之说。倒是有“黄梅三镇”之说。“黄梅三镇”指的是城关镇(黄梅镇)、小池镇和孔垄镇。
还有一种说法是“下四区”,指小池区、分路区、新开区,第四个不知道是蔡山区还是孔垄区,不确定。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1-09-06
哪位熟悉黄梅与九江历史渊源的,单独开篇,做个系统介绍吧。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1-09-06
引用第36楼wzhanf于2011-09-05 20:38发表的  :
没有任何记载 小池三镇以前的历史 属于过 黄梅
--------------
无声福特兄,小池三镇是哪三镇啊?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说法,是小池,分路,新开,还是小池,王埠,刘佐?


也就是 封郭洲 ,我就以小池三镇代表了.....
揚越聯邦大統領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1-09-06
引用第38楼山豆杰于2011-09-05 22:08发表的  :
应该没有“小池三镇”之说。倒是有“黄梅三镇”之说。“黄梅三镇”指的是城关镇(黄梅镇)、小池镇和孔垄镇。
还有一种说法是“下四区”,指小池区、分路区、新开区,第四个不知道是蔡山区还是孔垄区,不确定。

也就是 封郭洲,我就以 小池三镇 代表了
揚越聯邦大統領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1-09-06
引用第39楼仙峰俊俏于2011-09-06 07:13发表的  :
哪位熟悉黄梅与九江历史渊源的,单独开篇,做个系统介绍吧。

清代好像有本书 记载了 封郭洲的历史

内容大概是 元代九江人垦荒
揚越聯邦大統領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1-09-06
小池自古属黄梅,清末才划到德化,但到1936年又回归黄梅。
对此,两县县志均有记载。德化方面表述为“来属”,黄梅方面表述为“割”。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1-09-06
http://hmlyw.com/Article/ShowInfo.asp?InfoID=262
小池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就有“太子氵伏   ”这个名称。《黄梅县志》曰:“太子驿原为太子氵伏   ,一统志谓在县南七十里,当是今之清江镇,在唐时,为临江驿”,这是清代乾隆丙子年知县薛乘时续修《黄梅县志》上所记载的。旧志曾载过:“太子驿即今停前驿,梁武帝行兵驻此,产昭明太子萧统故名。”又载:“明洪武十四年,知县黄子政奏建前,此并未尝有驿,旧志似讹,至谓以产昭明太子得名。”故《薛志》进行订正。《薛志》曰:“然据梁书,昭明太子萧统,以齐中兴元年生于襄阳,不在此地。且宋书宋苍梧王元徽初,使王奂镇夏口时,桂阳王休范刺江州,以舟过浔阳,恐为所劫留,自北岸太子氵伏   竟去。是宋时,已有太子氵伏   之名。驿盖因氵伏   得名耳。”
……
唐代时,太子氵伏   改名为“临江驿”,唐代著名诗人张籍写有《宿临江驿》诗:“楚驿南渡口,夜深来客稀。月明见潮上,江静觉鸥飞。旅宿今已达,此行殊未归。离家久无信,又听捣寒衣。”明代万历年间,临江驿改为清江镇,并设置“清江司”,配有弓兵三十名,以巡江面。清代设“清江驿”配有渡夫、渡船,工资费用按季到官府支领。后来又设“清江铺”通江西德化县,永充铺司一名,徭编铺兵四名。


http://www.hudong.com/wiki/%E6%B5%94%E9%98%B3%E6%B1%9F
浔阳江 - 名字由来
秦置九江郡,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辖境约今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和江西全省,以“九江”在境内得名,与今天的江西九江市无涉。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分淮南置庐江国,领县十二,寻阳为其一,县治约在今蔡山附近的古城村。南朝以前的古史书中,一般作“寻阳”,其实是“浔阳”。《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浔本水名,在江北,南流入大江。汉因以名县,而江遂得浔阳之称。” 古寻阳城又名浔水城,也是明证。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分江夏郡置蕲春郡,领寻阳隶荆州。十四年(209),吕蒙为寻阳令。280年吴臣服于晋,陶渊明曾祖陶侃乃由鄱阳迁往江北寻阳,也曾任寻阳令。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因军事需要划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立寻阳郡,郡治柴桑,隶江州。永嘉三年(309),寻阳县治南迁,江北故地北部划归蕲春,南部仍属寻阳县(大概以今太白湖、龙感湖一线的古长江为界)。《资治通鉴》、《读史方舆纪要》等载:313年,琅琊王睿使周颛镇江州,屯浔水城,为贼杜弢所困,武昌太守陶侃遣兵救之,周颛出浔水投王敦于豫章。这个历史事件相当重要,之所以史书记载为“浔水城”,而非“寻阳城”,说明此时寻阳已南迁,所以称江北的寻阳老城为“浔水城”,以示区别,而且此时陶侃已离任寻阳令,举家已回到江南的柴桑,所以陶渊明生于江南,落籍柴桑。东晋咸和中(326—335)温峤移江州治寻阳,从此“江南之寻阳著,江北之寻阳益晦,后遂废汉寻阳县入柴桑县,自是以后皆以寻阳郡城为寻阳城矣。”(见《读史方舆纪要》)寻阳之名由江北移到江南,在晋朝南迁时完成。隋唐又在寻阳地立寻阳县,隶江州(今九江市),江州乃因袭寻阳(浔阳)之名,唐朝以后史书作浔阳,又名浔阳一带的长江为浔阳江,后又建浔阳楼。“浔阳”在唐朝时声名大振,彻底压倒江北的古寻阳,以至唐以后的人往往把汉晋时期的“寻阳”写成“浔阳”。五代南唐末,改浔阳县为德化县,1912年改为九江县,1936年把古寻阳地“封郭州”(今黄梅分路、小池一带)、“团牌州”(今新开蔡山附近)等洲划归江北的黄梅县。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1-09-07
引用第44楼到此一游于2011-09-06 20:13发表的  :
http://hmlyw.com/Article/ShowInfo.asp?InfoID=262
小池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就有“太子氵伏   ”这个名称。《黄梅县志》曰:“太子驿原为太子氵伏   ,一统志谓在县南七十里,当是今之清江镇,在唐时,为临江驿”,这是清代乾隆丙子年知县薛乘时续修《黄梅县志》上所记载的。旧志曾载过:“太子驿即今停前驿,梁武帝行兵驻此,产昭明太子萧统故名。”又载:“明洪武十四年,知县黄子政奏建前,此并未尝有驿,旧志似讹,至谓以产昭明太子得名。”故《薛志》进行订正。《薛志》曰:“然据梁书,昭明太子萧统,以齐中兴元年生于襄阳,不在此地。且宋书宋苍梧王元徽初,使王奂镇夏口时,桂阳王休范刺江州,以舟过浔阳,恐为所劫留,自北岸太子氵伏   竟去。是宋时,已有太子氵伏   之名。驿盖因氵伏   得名耳。”
……
唐代时,太子氵伏   改名为“临江驿”,唐代著名诗人张籍写有《宿临江驿》诗:“楚驿南渡口,夜深来客稀。月明见潮上,江静觉鸥飞。旅宿今已达,此行殊未归。离家久无信,又听捣寒衣。”明代万历年间,临江驿改为清江镇,并设置“清江司”,配有弓兵三十名,以巡江面。清代设“清江驿”配有渡夫、渡船,工资费用按季到官府支领。后来又设“清江铺”通江西德化县,永充铺司一名,徭编铺兵四名。
.......


麻烦 截图
让我们看看 民国以前的黄梅县志对 封郭洲 的记载
谢谢!
揚越聯邦大統領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1-09-07
你如果是小池人,就应该知道孔垄以下的黄梅下乡尤其是小池与九江的密切联系甚至超过九江与其属县九江县的程度。
实事求是的讲,黄梅是长期生活在九江的“阴影”之下的。
-------------------------------------------
呵呵,这个我不反对啊,我说的只是曾经只是黄梅下乡的一部分属于现在的九江而已。我在家的时候没事就往九江跑,方便的很,曾经还走过一次。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1-09-07
回 46楼(wzhanf) 的帖子
说实话,我是黄梅上乡人,对九江的感情远不如下乡人。
本人强烈反对县被市管,尤其是像我们这个实际上对本县的影响力大概要排在周边大中城市四五位之后的“黄冈市”。如果非要被市管,那也只能选择九江,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黄梅人的看法。即便黄梅县划归九江,能得到较大实惠的是下乡,尤其是小池。这是我这个黄梅人,实际上也是“局外人”的看法。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会响应仙版主的号召,就黄梅与九江的历史渊源整理出一些基于个人观点的文字。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1-09-13
黄冈真的是太天高皇帝远了,如果不作出大的省际调整的话,黄梅划给黄石还更好些,距离近些,黄石的实力更强,而且地方小,正需要拓地。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1-09-13
回 48楼(wzhanf) 的帖子
只能说,黄梅如果划归黄石,被“刮”的程度可能要好一些,指望黄石辐射影响力能拓展到黄梅,无异于痴人说梦。阳新就是一个例子。更不用说能拓地至黄梅。而现在的九江已经“拓地”至黄梅了。
或许,黄梅最好的选择就是像邻居宿松一样被省管。
当年在黄冈地区未改市前,小池镇至少在纸面上是与黄州镇平等的“五小特区”之一。发展“五小特区”是当时黄冈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而在建“市”后,一切都让位于“举全市之力,打造市区中等城”的战略目标了。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