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35阅读
  • 2回复

[地方]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公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9-06-29
  关于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的公示
  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批复精神以及《总体规划》关于“最大限度保留各时期具有代表性发展印记”的要求,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指示精神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的相关工作部署,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物局组成联合工作小组,共同开展了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的相关工作。
  经前期现场普查、田野调查、技术论证、专家评审等工作,遴选出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详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公示期限10天。
  附件: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xlsx(http://www.beijing.gov.cn/zfxxgk/upload/20190621/dd7119daab294f228e7fe12885753898.xlsx

        本次公示429处建筑物,其中超60%位于核心区。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首批历史建筑以具有一定时代特征和保护价值、承载了真实和相对完整历史信息的建筑为主。主要集中在西城、海淀、东城三区,集中体现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建筑物类型。
        其中,核心区273栋,体现了北京作为千年古都特别是明清及近现代以来丰富的历史内涵,是体现古都风貌及共和国发展历史的建筑代表;海淀区146栋,主要集中在清华、北大校园内,集中承载了近现代以来一大批知识分子求学报国的历史信息。
        一些耳熟能详的“地标”入选首批历史建筑行列,包括位于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福祥寺旧址、东华门街道的北京饭店东楼、西长安街街道的人民大会堂等。
        从建筑功能上看,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主要包括居住建筑、办公建筑、文化教育建筑、医疗建筑、商贸建筑、工业建筑等,涉及传统四合院、近现代公共建筑、近现代住宅等不同的建筑类型。
        目前,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正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公示。据悉,更多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过程中,下一步将对已公布的历史建筑开展保护与活化利用。
        追问1
        历史建筑与文物有何区别?
        历史建筑(含历史建筑群)是指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同时,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历史建筑至少要具有相关价值或特点。相关的价值和特点包括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另外,体现一定的科学技术价值、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建筑,也被列为遴选认定标准。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解释,总体上讲,历史建筑的价值较不可移动文物低,相应的保护要求较不可移动文物宽松,利用方式较不可移动文物灵活,历史建筑应该是处于文物和普通建筑之间,应该保护的建筑。
        追问2
        为什么遴选首批历史建筑?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委表示,遴选首批历史建筑,主要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关于“最大限度保留各时期具有代表性发展印记”的要求。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中指出,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加强老城和“三山五园”整体保护,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
        北京是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10个城市之一。根据住建部《关于将北京等10个城市列为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的通知》,我国历史建筑数量多、分布广,保护和利用好历史建筑,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风貌、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不少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代表建筑
  西四北二条59号:院内居民不熟悉的历史
  59号院位于西四北二条的西侧。院内的老居民说,多年来一直住在这里。记者在院内看到,住户们在院内放置了很多花盆,里面种植着很多种绿色植物,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院落原本的风貌。由于曾经是单位宿舍的原因,这里的住户并不熟悉院子的历史。
  59 号院落为清朝年间建筑,历史上曾居住过末代皇帝溥仪、佟麟阁。西四北二条在明朝属于鸣玉坊,曾在此设立大帅府,故称此街为西帅府胡同,清代称帅府胡同,1965 年改做今称。
  院落顺应东西向街道走向,坐北朝南,一进院落。该院落具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特征,反映北京内城地区传统民居特色。与著名历史人物溥仪、佟麟阁相关,映射出新街口街道的文化特色,体现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单层合院式布局,建筑形制较完整,硬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传统清式材料结构做法以及典型的清式彩画工艺反映了民居建造的技术水平和北京地域特点,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砖雕、木雕以及清式彩画,其造型和样式具有汉族艺术特色,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

  吴晗故居
  头发胡同1号,曾经是吴晗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头发胡同1号。头发胡同是北京西城宣武门内一条僻静的胡同,东口直达宣内大街,西口是南沟沿(今佟麟阁路),长约500 米。由于距离西单商圈很近,时常有游客在院门前拍照留念。
  1号院建筑面积473.56平方米,1951年左右,吴晗作为北京市副市长,从清华大学迁来住在这里。该院为三进四合院,院内有游廊,内院、后院、外院均由一颗古树尚存。内院正房抬梁结构、台基保存完好,屋面为阴阳瓦鞍子脊,瓦片大部分为新瓦,门窗木质棂条保存完好;厢房抬梁结构、台基保存完好,木质门窗保存良好。后院的后罩房主体结构完整,抬梁结构、台基保存完好,屋面瓦片有些破损缺失,门窗木质棂条保存完好;厢房均为重建。
  外院的正房抬梁结构、台基保存完好,屋面为阴阳瓦鞍子脊,瓦片大部分为新瓦,门窗木质棂条保存完好;厢房为重建。宅门为广亮大门,屋面修缮良好,蝎子尾尚存,戧檐和垫花,内部象眼上的雕花,檐枋绘画图案与檐口墙体雕花、倒挂楣子、雀替细部雕刻纹样修缮良好,抱鼓石保留良好,雕饰精美,整个院落结构及建筑构造极具清代风格。

  东旧帘子胡同23号(施今墨诊所)
  与其他东城区、西城区的平房院相比最大的不同,东旧帘子胡同23号院内为两层的砖木结构建筑。目前,院内仍有居民居住,占地面积为718平方米。院门没有上锁,经常有游客因为好奇这栋二层的建筑,而走进去拍照。
  东旧帘子胡同23 号,长304 米,均宽3 米,东西走向,东起兵部洼胡同,西至北新华街。因附近曾有莲花池,明称莲子胡同,后演化为帘子胡同。此街南侧后形成新街巷,此处改称旧帘子(莲子)胡同。后以北新华街为界,新帘子与旧帘子胡同,均分为东西两段,西段均已拆除,建为和平门社区,东段新与旧帘子胡同现存,1965 年,此段定名东旧帘子胡同。
  23号院为一进四合院,是一栋二层中式砖木结构的楼宇所构成,并附有游廊。院内楼宇结构紧凑,院内无古树,整栋建筑形制保存完好,结构较牢固稳定,内部格局完整,楼宇呈回形,楼门开在东侧,院内正房木质围廊雕花精美,檐枋与门窗木质柃条保留完好,左右厢房与倒座房木质围栏保留良好,屋檐、围墙均重建,宅门为如意门,已被修缮,门楣至今保留,两个门簪与抱鼓门墩的雕刻,做工精良,能显示出曾经的主人具有一定地位。
  在公布的首批历史建筑名单当中,有一批建于民国时期的建筑,相对于动辄几百年的明清建筑,这些房子显然是小字辈,但它们同样是一段历史的承载者,记录着当时建筑的时代特色,以及背后一幕幕陈年往事,一段段动人传说。

  金鱼池中区3号
  在天坛街道金鱼池中区3号,有一座坐南朝北的独栋二层小楼,建筑风格为民国时期典型的中西式小楼。此处现在是北京制帽厂的职工宿舍,虽然建筑的外部显得有些破败,但从出檐、屋顶、铁窗、墙体上,还能看出极具民国风格,且不论是建筑工艺,还是施工质量,都是很讲究的。小楼左右两侧均有三道人字形的山墙,如波状相连,这是中西建筑风格融会的最为巧妙的地方,象征中国传统的人字型山墙上,几何结构的砖墙纹路纵横,美感迭生。山墙下安有多处上下通联的排水设施,和山墙上几何形的装饰纹路平行交错,掩饰的颇为巧妙。而整体建筑中的点睛之处,是那已不多见的铁板窗,在小楼左、后两侧的窗台前均有铁质的窗板,可以左右推开,这在当时的建筑中是很新潮的设计。
  从南门进入建筑的内部,楼的中间是一个贯通的厅堂,东边有一架宽敞的木质回旋楼梯盘旋至二楼,上下各房间的整体格局好像展示商品的铺面…… 
  那么,这座小楼当年是谁建的,做什么用的呢?带着这个疑问去探寻,会发现小楼西边山墙上“同兴和木器店”的匾额仍隐约可辨,剥落后的门额上也显露出“同兴和、古玩”等字样,墙上还有“同兴和木器店”牌匾。从这些迹象可以看出,这里是京城知名的木作老字号“同兴和”的旧址。
  说起“同兴和”,它的背后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品牌积淀。据说,清嘉庆年间,清宫造办处日渐衰落,众多能工巧匠流落至崇文门地区的东晓市街上一条百十来米长的鲁班胡同,开设木器作坊,并将宫廷制作技术融入民间木器制作工艺,木器作坊这一行业在此落地生根,日渐兴盛。清末民初,这里共汇集了35家制作硬木家具的作坊和店铺,其中不乏一些名噪京城的老字号,同兴和木器店便是其中之一。
  同兴和木器店开业于清道光十五年(1836年),其前身为一家制作硬木马鞍的店铺,后扩张为专门生产、收购、修售硬木家具,大量收购流落民间的名贵木材及宫廷家具,雇佣了众多的原清宫造办处的能工巧匠,按宫廷制作技术仿制宫廷家具,并收购家具旧件维修出售,同时承接达官贵人上流社会的家具的修理业务。以其“选料精细、技术精湛、做工考究”等特色,在这一行业内做响了自己的招牌,成为当时木器行业老字号的龙头老大。上个世纪20年代,当时的直隶军阀吴佩孚在京津两地的宅第所用家具摆设均由同兴和供给和布置,同兴和出品的家具逐渐成为当时众多商贾望族青睐的对象。这座“同兴和”的旧址就是在那个时期建造的。
  新中国成立后,35家木器作坊和店铺实行公私合营,同兴和的名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经历了几十年的沉寂,为了恢复老字号“同兴和”品牌,传承明清宫廷家具制作技艺,2008年北京同兴和古典家具有限责任公司正式重组成立,继续延续它当年的辉煌,而这座二层小楼则成了它早年发展、变迁的历史见证者。
  除了这座小楼,还有西打磨厂街213号院,育芳胡同5号院,北极阁3条22号等一批民国时期的建筑,被列为历史建筑的范围,都属于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

  西打磨厂街213号院
  据《北京四合院》记载,西打磨厂街213号院曾为山西晋商乔家票号大德通总号所在地。此院位于东城区前门街道,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属于典型的商、住两用建筑。大门位于东南隅,有西洋式大门一座,门楣上的砖雕非常精美、漂亮,大门上方曾有长方形匾额,从右至左书写着“大德通银号”。进门曾有一座靠山影壁,影壁西侧开一道门,进门是倒座房,用作银号的营业厅。
  院内有倒座房四间,清水脊,合瓦屋面,戗檐雕花,十字间海棠棂心窗。院内北部为一座二层建筑,过垄脊,筒瓦屋面,前出筒瓦卷棚廊厦,梅花方柱,戗檐处做砖雕装饰。东、西厢房各三间,均为筒瓦屋面……光听这建筑的说头,就很讲究。

  育芳胡同5号
  育芳胡同5号,根据东四六条胡同介绍牌内容,育芳胡同5号为徐世昌旧居之一。该院落位于东城区东四街道育芳胡同,民国初年建筑,二进院落,坐南朝北。金柱大门,门墩、雀替、倒挂楣子保存完好,过厅南房,四抹槛窗,横披窗,反映了清末民初北京城区居住建筑的技术水平和结构特色,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二层楼房前出廊,保留倒挂楣子,明间拱券门,木质楼梯,支摘窗,反映出当时建筑受民国时期西方建筑文化传播的影响,具有建筑风格西化式特色,体现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陆宗舆故居
  北极阁3条22号为陆宗舆故居,陆宗舆1925年一度出任临时参政院参政。1940年被汪兆铭伪国民政府聘为行政院顾问。据当地居民说,此处在民国时曾为协和医院宿舍。该院大门位于院落西北隅,从外向内看,大门是典型的中式样式,有飞檐、有门楣。但是跨入院落,再一回头看,整个大门又成了标准的西式,呈现拱状。院内现存一座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九檩,绿琉璃剪边硬山调大脊顶,带吻兽,硬山顶,披水脊。此殿在协和医院使用期间经过大修,在山墙上开了八角窗和筒子门。博缝头、戗檐砖、筒子门挂檐板和八角窗套均有精美的砖雕。东部新建了两座西式小楼,灰砖墙体,现代木质门窗。
  “这些民国时期的房子内涵十分丰富,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是一个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一座城市中,不同时代的建筑交错纵横,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城市发展变迁的脉络。把这些房子列入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有利于保护历史信息和内涵,也有利于延续北京文脉的传承。”有专家这样说。

  北京大学燕南园历史建筑群:燕京大学的外教住宅 “小洋楼”当时名贯京城
  上世纪20年代,司徒雷登初任燕京大学校长,在北京西郊明代勺园(明代画家米万钟故居)和清代淑春园(乾隆赐予和珅的皇家园林之一)旧址基础上,建成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园林式校园——燕园。
  燕南园因位于燕园的南部而得名,占地48亩,主要作为燕大外籍教师的住宅,按照当时所有中外教师住宅的编号顺序,燕南园的住宅被定为51号到66号,这一编号从燕大到北大,一直没有变更。今天,在某些宅院的门口,还能看到黑底白字的木门牌。
  燕京大学是有名的“高薪养师”学府,为给教授、学者们提供一流的条件,燕南园的建设可谓不惜工本。燕南园采用的是美国城郊庭院别墅的模式,多为两层小楼,楼梯设在屋内,附带一个小花园,除泥石砖瓦取自当地,其他建材多由国外运来。
  门扇窗框用的是上好的红松,精美的门把手全由黄铜制成,房间里铺设打蜡地板,屋角有典雅的壁炉,上下两层楼各有独立的卫生间,卫生间里冷热水分路供应,每座住宅还有独立的锅炉房以供冬季取暖,家家门前屋后有一个宽敞的庭院,花草繁茂。
  燕南园"小洋楼"之豪华当时名贯京城,此后几十年内都鲜有教师住房可与之媲美。
  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中国教授对中国的政治、历史、科学、哲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洪业、翦伯赞、江泽涵、周培源、饶毓泰、褚圣麟、马寅初、陈岱孙、冯友兰、汤用彤、冯定、张龙翔、黄子卿、王力、林焘、朱光潜、沈同、林庚、侯仁之、冰心和吴文藻夫妇等名师大家都曾生活在燕南园。

  清华大学照澜院历史建筑群:清华园中保存最完整的故居群
  照澜院位于清华大学西南处,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地方之一。照澜院又名南院,1920-1921年建,1947年据朱自清提议改为照澜院。由庄俊设计监造。包括甲、乙两种户型各10套,甲种为西式双拼单层外廊式住宅(丹顶洋房),乙种为中式三合院,建筑面积共3650平方米,可谓中西合璧。
  照澜院场地总体呈方形,西式住宅布列于北、东两面,南、西面排布中式院落,中部围合的空间设为公共运动场。中西建筑融入林木树草,意境清幽。
  其中,10所西式丹顶洋房各有半开敞式院落,正房前出廊宽敞,面向树木茂密的小径。室内空间划分为居室、公共活动、辅助用房三个功能区,并以公共活动区为核心展开。公共活动区包括起居室、餐厅,居室区包括两间卧室和盥洗室,辅助用房区包括女役室、厨房、厕所、煤室、役室、储物室。
  10所中式院落起初为二合院形式,仅建正房和西房,后增建为三合院。正房面阔五间,明间为客厅,两次间为寝室,两梢间分别为厨房、浴室、储物等辅助用房,西厢为书房。这种布局将日常功能紧凑地布置在正房内,功能至上的实用主义取代了传统四合院严格的等级制。
  很多名人都曾在照澜院居住过,梅贻琦、戴志蹇、杨光弼等首先入住,赵元任、陈寅恪、张子高、马约翰、俞平伯、张申府、袁复礼等也相继安居于此。这里一直作为教职工的住宅,是清华最早的教授住宅群,是清华园中保存最完整的故居群。如今这些老院落很多是大杂院,或用作店铺或办公。

  科源社区“特楼”:39位两院院士在此居住
  科源社区“特楼”也被称之为中关村“特楼”。说起“特楼”可能年轻一些的人不一样知道,但提起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这些在“特楼”里居住过的科学家名字,相信无人不知。
  “特楼”是1950年代为中科院科研人员建设的三栋住宅楼,因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最好,以安置海外归来的著名学者和国内自然人文学各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居住,被称之为“特楼”。
  “特楼”位于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北区的宿舍区,分别为科源社区13号楼、14号楼和15号楼,是整个科源社区的核心。三座楼整体朝南呈“ㄇ”分布处于科源社区轴线中心
  特楼的共同特点是面积较大、房间较多,有带浴盆的卫生间和设备齐全的厨房。户型多为三居室或四居室,面积为100平方米以上,每栋三层共48套住宅,先后共有39位两院院士在此居住,是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人才荟萃府第,在那个年代,“特楼”还驻有一个装备精良的警卫战士班,彰显了“特楼”的分量。
  “特楼”作为科学家的故居,在此居住的多是中国某个学科的奠基人也可谓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发祥地,记载着中国的科学发展史,对祖国有重大贡献。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9-06-29
很多未收,个人感觉是为了第八批国保吧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9-07-01
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有大量近现代建筑的大城市
其他中小城市的历史建筑迟早会成为文物保护单位
原本就没留下几座古建筑和历史建筑
不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根本不可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