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29阅读
  • 6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7):天津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12-07
<P>天津 冲,繁,疲,难。倚。雍正九年置。海,东南百二十里。北运河自武清入,汇大清、永定、子牙、南运为海河,迳紫竹林,历二十一沽,左右引河以十数,至大沽口入焉。大沽镇有协及同知。雍正初,置天津水师营。同治初,置机器局。后建新城砲台,与大沽砲台相声势。新城有海防同知。长芦场八,自山海关至山东乐陵,袤八百馀里。丰财场东南葛沽与西沽、杨青巡司三。大沽、三河、头氵旱沟、蒲沟、咸水沽、双港、北马头、赵家场八镇。杨青水、陆二驿。航路:东南驶之罘、上海,东北驶营口,东驶朝鲜仁川与日本长崎。铁路:京津,津榆,津保,津浦?焉。</P><P>青 冲,繁,疲,难。府西南百六十里。顺治末,省兴济入之。雍正三年自河间来隶。南运河自沧州入,有兴济减河。西:黑龙港河自河间入,东南:滹、漳故渠二。长芦镇,县南七十里,有盐运司,今移天津。有流河管河主簿。兴济、杜林二镇巡司。河东、马厂二汛。流河、乾平二水驿。</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7 22:03:19编辑过]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3:53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12-07
现在天津处于的位置原来是海洋,黄河改道前由泥沙冲积形成。 天津城市的形成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由于金元定都北京,这里形成漕粮转运中心“直沽”镇,今天后宫附近已形成街道。
明永乐二年(1404年),镇守北京的藩王朱棣为了同他的侄子争夺皇位,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后来朱棣作了永乐皇帝,为了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之渡口之意。因在此筑城设天津卫。卫是军事建制,而不属于地方行政区划。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天津卫为天津州(州属行政区域) 清雍正九年(1731年),天津升州为府,天津府下置天津县。

【天津的历史沿革】
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渡过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
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到2004年,天津建城已有600周年。
“天津”的由来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经直沽渡河南下夺取政权,1403年改元永乐,天津这个名称出现于永乐初年。天津作为军事重地,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设卫,翌年设天津左卫,转年又增设天津右卫。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卫合一,归并于天津卫。
近代史上的天津
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由天津开始的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全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12-07

青县位于冀东平原东部,东临渤海,北依京津,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青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相传这里曾是盘古择居之地,现有盘古墓、盘古沟、盘古港、盘古里(村)、盘古潭、盘古庙等多处遗迹,在中国盘古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隋炀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在县境内穿过,自古以来,此地商贾云集、百业俱兴。

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世人皆知,但盘古及盘古神话的发源地在哪儿?对此,曾有茅盾先生的“两粤说”,近来又有广西省的“来宾说”,但均无实物佐证,只是仅从民歌、歌词等推说。
在沧州的青县,有大盘古、小盘古两村及盘古庙遗址。据《嘉靖河间府志》载:“盘古庙、盘古墓、盘古沟、盘古港、盘古潭俱在青县南十五里处。”这已经记载得太清楚了,处处都是证据,如此稠密的盘古遗迹,在全国的其他地方是找不出来的。沧州是盘古及神话的发源地,也是盘古出出入入的地方!现在走京沪高速公路,经青县境内时即可见到路旁“大盘古”的指示牌。
盘古开天地的壮阔情景,许整在《五运历年记》中是这样描述的:“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

这是中国历史时钟“零点”的地方,也是历史时针启动的地方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12-09

静海 冲,繁,疲,难。府西南七十里。雍正三年自河间来隶。南:南运河自青入,右出为靳官屯减河。西:子牙河自大城入,纳黑龙港河。西北:大清河亦入,纳支津辛张河。有独流镇巡司。有奉新驿。

沧州 冲,繁,疲,难。府西南二百里。明属河间。雍正七年升直隶州,寻降来隶。海,东百三十里。南运河自南皮入,右出为捷地减河。其北兴济减河自青入。其南石碑河上承王莽河,自南皮入,汇为母潴港,至歧口入焉。东南:宣惠河亦自南皮入。有严镇场盐大使。砖河、祁口、捷地、旧州四镇。风化店、孟村、李村三巡司。砖河水、陆二驿。

南皮 繁,难。府西南二百七十里。雍正中,自沧州来隶。南运河自东光缘界。宣惠河自东光入,歧为王莽河。津河自宁津数错入。有薛家窝、冯家口二镇。新桥驿。

盐山 繁。府南二百六十里。雍正中,自沧州来隶。海,东北百二十里。宣惠河自州入。古黄河鬲津自南皮入,错出复入,并入山东乐陵。东有废无棣沟。海丰场在羊兒庄,与旧县置巡司二。狼坨子、韩村、高家湾三镇。庆云简。府东南三百二十里。雍正中,自沧州来隶。鬲津自盐山错入,纳胡苏、覆釜二河。马颊河自乐陵入,入山东海丰。县驿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12-09

静海历史悠久,早在东周时期静海即有先民活动。汉初置县名东平舒。宋大观年间(1107年-1110年)置靖海县。明洪武初年改名静海沿用至今。


  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沧州部分地区在上古时期属幽州和兖州,西周时属青州,春秋、战国时代为燕、齐、晋、赵等国地,秦朝时属巨鹿郡和洛北郡,汉代属冀州和幽州,三国时属魏国,南北朝时属北魏的瀛州和冀州,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设立沧州,辖浮阳、乐陵和安德等三郡,隋初废浮阳郡,后分属河间郡、渤海郡和平原郡,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属河北道,宋代属河北东路河间府,元代属中书省河间路,明代属北直隶省河间府,清代属直隶省河间府,部分县属天津府,中华民国初属直隶省渤海道、津海道,1928年废道府制,改属河北省。

南皮之名起于春秋。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北方少数民族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国求救,齐桓公救燕山伐山戎至此,筑城制皮革,称为皮城(在今县城东北5公里处),由于在它北面的章武有一座“北皮亭”,所以称此城为“南皮”。它是沧州境内载入史籍最早的城邑。

南皮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了人类活动。唐虞夏商时期,天下分为十二州,南皮属兖州地。商朝时,姜太公曾隐居此地垂钓。西周时,“文以附众,武以威敌”的内史大臣尹吉甫就是南皮人,且死后葬于南皮,可见当时南皮与商、周王朝的关系。东周初,南皮境属齐国。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齐侯割地给燕国,南皮为燕齐交界之地。春秋时期,山戎攻燕,齐乘援燕之机,又将南皮收回。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南皮县,属巨鹿郡,为全国首批设县之一。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设勃海郡,辖南皮。东汉延光元年(122年),勃海郡府迁到南皮。三国时,南皮属魏国。晋代南皮先属冀州勃海国治辖,西晋咸宁三年(227年)改勃海国为郡。太康十年(289年)勃海郡并入清河国。太安元年(302年)又设勃海郡,郡府在南皮。北魏登国元年改勃海郡为渤海郡。太安四年(458年),郡址由南皮迁到东光。东魏时,南皮县城迁于现址。隋唐时约三百多年内,南皮曾几次反复归冀州、景州管辖。五代时期,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南皮县隶属沧州。北宋时期,南皮县属河北东路沧州。熙宁六年(1037年),临津(今山东宁津)县并入,县域扩大。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临津镇由南皮县划出。元朝时,南皮县归属中书省河间府沧州管辖。明朝时南皮属京师河间府沧州,下设九里,每里辖十甲。清初,南皮设有四路,二十个地方,管辖范围达368个村庄,面积有所扩大。宣统二年(1908年),县以下设乡,南皮辖6个乡,中华民国2年(1913年),废州府制,南皮县隶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改称津海道。民国17年(1928年),废道府制,南皮县隶属河北省。民国25年(1936年)春,划归河北省第七督察区。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南皮,建立伪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深入敌后,收复失地,1938年5月,建立南皮县抗日民主政府,仍没旧制,辖6个区。县政府初建时,属中共冀鲁边区党组织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行营领导。7月,改属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领导。9月,改属冀南区第六督察专员公署领导。1940年6月,建立鬲津县,原南皮县二、三、四区划归鬲津县。7月,南皮县北半部一、五、六区与沧县捷地碱河以南。于桥至狼口公路以西区域合并,另建南皮县,属冀南第六专署,1941年3月改属冀鲁边区一专署。1943年1月,撤销鬲津县,扩建南皮县。1944年4月,南皮县与东光(含吴桥)县合并,建立东南县。9月,东光南部与吴桥地区划出,南皮与东光北部地区重新组建东南县,属山东省渤海一专区。1945年12月,东南县撤销恢复南皮县,属山东省渤海一专署。1949年8月,山东省渤海一专署改称沧南专区。1950年5月,撤销沧南专区,南皮县划归德州专区。1952年10月,划归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6月,撤销沧县专区,改属天津专区,12月,撤销天津专区,改归天津市辖,南皮县域分别划归交河县和宁津县(宣惠河以南地区划归宁津县)。1961年6月,设沧州专区,同时恢复南皮县建制,县人民政府驻泊镇。1962年5月,泊镇划归交河县,再次调整南皮县区划,县政府迁回南皮城

盐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春秋战国时代为齐地,秦属齐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高成县,后称高城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盐山县。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县改置东盐州,于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撤销,复置盐山县。其后区划虽多次变化,名称依旧。1945年改称靖远县,1949年恢复原称至今。盐山县为中国历史第一侨乡。公元前209年,秦方士徐福奉秦皇之命在此招募千名童男女,东渡扶桑寻求长生不老之药,首开中日交流之先河,至今传为佳话。盐山地杰人灵,人才辈出。涌现出汉代谏大夫鲍宣、唐代著名诗人高适等一大批名人志士,近代名医张锡纯,被医学界誉为“医学革命第一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6-12-09
盐山很古老,这种古老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时期,在有一种版本的“三皇五帝”说中,五帝之一的少昊金天氏就出生在凤凰栖息地的盐山,因此,盐山也自古就有“凤凰城”之说。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300年前的古饶安、2200年前的千童城、2000年前的古高成(成同城),都是盐山在历史上的沿革。及至1500年前(公元517年)设置沧州时,时称饶安的盐山已经至少有了800年的“行政建制”,盐山比沧州都年长800岁。

  历史上的徐福确实不止一次入海求仙,但可以确信的是,最后一次成功地东渡,是公元前218年从饶安启航的。十六年后,汉朝在饶安置千童县。但这个名字仅仅叫了77年,就随着千童候刘阴的封号被“国除”了。遥想当年,盐山可谓物华尽收、人才济济,千帆竞渡、帅哥美女云集啊!秦台之上,终日礼乐缭绕;卯(音GUAN)兮城内,海船、兵器、航海用品的制造,带来了满城的繁荣与兴盛……始皇帝走了,徐福也走了,带走的还有三千盐山少年,北魏年间千童城有开化寺,寺内竖千童碑、建千童殿和徐福祠。每年在农历三月二十八举行隆重祭祀。每逢甲子年,还要举行大典,以召唤死在异域的魂灵还乡,这就是盐山千童的“信子节”。盐山因此被称为历史第一侨乡。

  盐山曾经很大,今日沧州运河东部地区的多数县市,历史上都曾经全部或部分属盐山,海兴、孟村就不必说了,黄骅、山东无棣、庆云、乐陵的部分也曾部分属于盐山,盐山之名就得之于碣石——马谷山(即今山东无棣县大山)。可能是受了曹丞相那气势磅礴的《观沧海》的影响,盐山人也爱写诗,诗人们一边在县境南边的枣林里感慨“春分已过又秋分,打枣声喧隔陇闻。三两人家十万树,田头屋脊晒红云”,一边守在海岸上吟诵“春风争唱枣芽黄,秋雨潮来雁过霜。听说海船昨日到,鱼虾转贩羊二庄”……那时的盐山有海、有山、有枣、有盐。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7-11
xz现在的盐山是即无盐也没山,谢谢楼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