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973阅读
  • 6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52):庐州府(合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1-30
庐州府:冲,难。隶安庐滁和道。明,庐州府,属江南。顺治初,因明制,改二州、六县,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分隶安徽省。雍正二年,升六安为直隶州,以英山、霍山二县改属,馀仍旧。南距省治四百六十里。广二百二十里,袤二百一十里。北极高三十一度五十六分,京师偏东四十七分。领州一,县四。

合肥冲,繁,疲,难。倚。东:龙泉,青阳。东北:大小岘山。西南:紫蓬。东:浮槎。东南:四鼎山一名四顶山。东:巢湖一名焦湖,延袤四百馀里,中有三小山,曰鞋、曰姥、曰孤,港汊凡三百六十,纳众水而南注之江。东店阜河,南派河、三汊河,皆入焉。肥水迳鸡鸣山,淮水来与之合,县名昉此。东:逍遥津。梁园镇。西:庐镇关。梁园、青阳、官亭巡司三。督粮通判一。县丞一。驿五:护城、金斗、店埠、派河、吴山庙。

舒城冲,繁。府西南百二十里。南:春秋山、华盖、鼓乐。西南:龙眠、七门山。东:巢湖,与合肥、庐江、巢分界,县境诸水毕汇于此。龙舒河源出县西孤井,东流会石塞河,流迳七门堰,又迳城南入巢湖。上七里河在县西九里,西山诸水所汇,迳南溪入巢湖。其在县七里者为下七里河,上接南溪,下达巢湖。七门堰在西南七门山下,有三堰:一乌羊,二千功,三槽椟也。南北峡关、西阳山寨、上阳镇有汛。晓天镇巡司一。驿二:三沟、梅心。

庐江简。府南百八十里。东北:冶父山。西北:冷水关。两山夹立如门。东:梅山,西:孺山,郎家。东南:矾山。东北:巢湖,西纳三河,迤东金牛、清野诸水汇焉。其南白湖。南迤为后湖,西播为黄陂湖,汇县河及作枋河。东出为青帘河,由无为入江。西南高子水,南罗昌河,并入桐城。冷水关有汛一,巡司一。驿一:庐江。

巢简。府东北百八十里。东:东山,滨江为险。东南:七宝山。西北:万家山。西南:巢湖,旧居巢地,后陷为湖,因名。县境诸川多自此导流。濡须水自湖东口流迳城南,一名天河水。东流,迳东北亚父山南。又东南,迳七宝、濡须两山间,亦曰东关水,入无为。清溪河自巢湖导流,迳县东,合芙蓉水,下流会濡须水。西柘皋、白露、巧溪、花塘诸河皆入巢湖。柘皋有汛。巡司、典史各一。二驿:高井、镇巢。

无为州繁,疲,难。府东南二百六十里。界城内紫芝山。东北:偃月,即濡须坞,东西有二关。西南:三公、九卿。西:孤避。北:青檀。南:大江自桐城入,为石炭河口。又东北,青帘水自庐江入为西河,合鹅毛、永安、直皁,是为泥汊河口。又北,神塘河口。又东迳北蟂虮山,其西獭浦,入和。北有濡须水,自巢湖缘界,迳七宝山,又东为黄洛河,合州河、运河及马肠、奥龙河,入含山为裕溪。有汛。黄洛、泥汊、奥龙、土桥巡司四。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3:56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1-30
合肥市安徽省省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西汉初,设置合肥县以来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由于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地理位置比较重要,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历史上稳定时期是繁荣的商业市镇;分裂对峙时期又常为兵家必争之地。
关于“合肥”的名称,首见司马迁的《史记》。对“合肥”二字的介释,史书记载各说不一,如:《尔雅》、《水经注》、《天下郡国利病书》、《南畿志》、《资治通鉴.地理通释》、《嘉庆合肥县志》等各有不同的说法,但又无足够的考证和依据,各种提法都与肥水有关。总之“合肥”是由于“肥”水与其他河流相“合”而得名的。
虽然“合肥”的名称在公元一世纪的《史记》中才出现,但根据考古分析,认为远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30世纪-前20世纪),合肥地区已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公元前16世纪夏桀曾被商汤放逐于南巢(即今合肥城附近)。西周时(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这里曾分布着巢、庐、舒等不少小国,东周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这些小国先后为楚国兼并。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年-前221年)这里称“宋胡”,先为吴国占有,后被越国兼并,最后又回归楚国,已是兵家争夺之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封建,立郡县,此地属九江郡。
楚汉相争时,楚霸王封英布为九江王,改九江郡为九江国(治驻寿春)。西汉时(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此处先是刘邦之子刘长受封的淮南国,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取消淮南国,改为九江郡所属的合肥县。东汉建武年间刘秀封功臣铿镡为合肥候,九江郡又改称合肥国(候国)。三国时(公元202年-265年),是曹魏的扬州州治。晋代(公元265年-439年),属淮南郡,是南北货物运输线商的重要中转站。南北朝时(公元420年-581年),是江淮之间军事上理想的屏障,为南北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
公元581年隋朝统一中国后,恢复合肥县的名称,是庐州州治的所在地。自此以后,经历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合肥一直是庐州(庐州府)的州治(或府治)。是古代的地区政治中心。辛亥革命后在这里是合肥县。抗战胜利,曾为国民党安徽省会。解放后,先为皖北行署所在地,1953年后是安徽省省会。
历史表明,合肥历来是一个军事重镇或是地区的政治中心。
二千多年来,古城合肥历经藏三。据《庐州府治》卷4记载。汉代的合肥城距今水西门外约二里,位于今南淝河北岸,四里河东岸,现九零八库西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孙吴和曹魏都非常重视合肥的得失和经营,建安三年(公元199年)孙策攻占合肥,令严象为扬州刺史顾雍为合肥长,不久严象被其部下庐江太守李述所杀。合肥地区发生混战,郡县残破,人口大量逃亡,合肥成了一个荒芜的空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为有效的控制江淮通道,巩固淮河南北的地盘,首次委任刘馥为扬州刺史,并将扬州州治从历阳(今和县)迁到合肥。刘馥就任后,采取各项重建措施“招流亡,广屯田,兴陂,高为城垒,修战守备”,使一度空旷荒凉的合肥又振兴起来,成为当时的军事重镇。之后,魏吴为争夺合肥,进行了历史三十二年频繁的战争。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张辽威震逍遥津”的典故,就是对在这个时期内发生一次以少胜多的军事行动的描写。逍遥津、飞骑桥、藏舟浦就是当时留下的遗迹。曹操为加强合肥的防御力量,也曾于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秋,亲率水兵进驻合肥,教弩台、筝笛浦等处有他当当年活动的传说。
汉代合肥城的为之,地势低洼,易遭水患。南北朝时,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梁豫州刺史韦睿为夺取北魏的合肥城,曾围堰肥水灌淹,冲毁了合肥。从此此城池又日趋湮废。
公元618年李世民统一全国后,令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恭,在东距原汉城六里左右的南淝河南岸,选择地势高爽、水运便利的地形(即今十字街中菜市以南的范围),营建新的合肥城,名为金斗城。
北宋初(公元960年)经过五代十国多年战乱之后,合肥地区又是一片荒凉,诗人王之道在《出合肥北门》中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断垣醔石新修垒,折戟埋沙旧战场。阛凋零煨尽里,春风生草没牛羊”。衰败之象,可见一斑。后经近二百年的生息发展,城镇逐步恢复了繁荣的景象。至南宋时,金兵入侵,宋王朝迁都临安(今杭州)当时的合肥成了抗金前线。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城市进一步发展,淮南西路统帅郭振见“镇大城小”着手扩建,将原城墙外一大片土地,连同金斗河,逍遥津,金斗圩一起围入新建的合肥城内,称斗梁城,范围较唐金斗城扩大了很多。城外除筑护城河外,并设东、西二水关(水闸)。平时,江南漕粮、辎重可直接由金水河水运入城,城内军民也有了清洁的水源;战时关闭有利于防守,在城市布局上,当时已能充分利用自然河道,并考虑了平战结合。自此以后合肥城的轮廓基本定型。可惜由于连年抗金战争,合肥这个当年的边防重镇,在宋末又变成“茂林长草、白骨相望、虻蝇扑面、杳无人迹”之地。元世祖忽必烈统治中国(公元1279年),下令平毁全国所有城池,宋斗梁城也被夷为平地。
明代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于明洪武元年,令中书省事(后封国公)俞通海,在南宋斗梁城原址上重建砖砌城墙,城池比历代更为坚固,故有“天生重庆铁打庐州”之称。由于明初社会秩序稳定,农业生产的恢复河发展较快,使位于金斗河畔的合肥又很快恢复了元气,显得异常热闹繁华,呈现了“百货马并集,千墙鳞次,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謓”的景象。但到了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0年)庐州知府徐钰,因害怕起义农民刘六、刘七的进攻,开宽挖深北壕,并将防守较弱的西水关封闭,从此金斗河成了无源之水,逐渐淤塞。由于商船不能直达城内,一度繁华兴旺的金斗河两岸,变的衰败凄凉,仅在东水关外沿河两岸,发展了几百米长,零乱的码头、堆场。臭水沟不但影响居民生活河健康,而且每逢暴雨,泄水不畅,低洼的城东南部成了一片泽国。“土墙茅舍、湮塞街?,呼号之惨闻于中夜,每岁而一见”。一度对合肥经济河生活起过重要的作用的金斗河,成了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一大祸害。合肥城也因此再趋没落。
清代北洋军阀,日寇侵占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合肥虽仍是地区的政治中心,但城市本身已逐步趋向衰败。至1949年解放前夕,合肥已被摧残的百业凋零、满目凄凉,到处断垣残壁,遍地污水垃圾。方圆5.2平方公里的城内,建成区仅2平方公里,居住着五万市民,已衰败成一座没落的小城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1-30
古称舒国,又称龙舒.夏代属扬州,商代属许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与今天的各地名不同).西周武王克纣,封舒庸、舒蓼、舒鸠、舒鲍、舒龚于此,舒地始得名。
春秋战国时,先灭于许,后被楚国兼并。时其疆域,东至巢,南到桐庐、无为,抵江北岸,西交六、霍,北连合肥,幅员辽阔。
秦设郡县,属九江郡。汉高祖四年置舒县,属扬州刺史部庐江郡,区域约与前同。高祖五年,别置龙舒县。明帝永平元年,封龙舒侯国。
三国时,初属魏庐江郡,后属吴,晋属扬州庐江郡。
南朝宋废县,属扬州庐江郡;齐属豫州庐江郡;梁废县称为潜县属庐江郡;陈‘仍沿梁,改属合州庐江郡。
隋开皇元年,改合州为庐州,舒属庐。炀帝大业三年,改庐州为庐江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庐江改为庐州。太宗贞观元年,庐州府隶淮南道。玄宗开元23年(735年)置舒城县,属庐州庐江郡,区域初奠。县名亦沿用至今。
五代时,属庐州府;北宋属淮南道庐州府,太宗至道3年,属南西路。南宋属淮南西路庐州府。
元初属江淮十行中书省。世祖至元13年,庐江府开为庐州路,至元28年庐州路改为属河南江北行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舒县直属中书省庐州府,成祖永乐18年庐州府隶属南京,称南直隶,舒亦叔之。
清世祖顺治2年,舒属江南省庐州府;顺治18年属江南布政使庐州府,圣祖康熙15年属安徽省庐州府。
民国初属安庆道,后属六安行政督察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皖北行署六安专区,1952年皖北、皖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舒城属六安专区,1970属六安地区。现叔六安市辖县。


舒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西周时期属舒国,分立舒鲍、舒龙等国,史称群舒国。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舒县,翌年改龙舒县。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设舒城县延用至今。名胜古迹有周瑜的故里周瑜城,与都江堰齐名的汉代水利工程七门堰,雄居县城中心最高处的明代古建筑“龙头佛塔”、县城南溪古渡的龙津桥等。历史上出现的著名人物有,西汉羹吉候刘信、教育家文翁,三国吴军统帅周瑜,宋代大画家李公鳞,明代刑部尚书郑时、吏部尚书秦民悦,被周总理誉为我党初期情报战线“三杰”之一胡底、史称“南陶”(因)“北马”(寅初)、我国政治经济学界泰斗陶因等烂若星辰、光辉照人。时至今天,国际金融、学界著名学者、教授滕茂桐,中科院院士刘有成、宋家树,工程院院士刘(王介)、著名作家艾暄等,已成为祖国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才。目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科技工作者有9人。

  舒城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游击战争时期,是红二十八军、皖西北独立游击师的主要根据地之一。1938年新四军第四支队进驻我县西南山区东港冲和西港冲。东、西港成了新四军第四支队指挥机关的驻扎地,是皖中、皖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指挥中心。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期间,舒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渡江战役指挥部所在地,舒城是毛泽东主席和温家宝总理视察过的地方。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1-30
隋置庐江县。县辖境东至江 , 南至潜山 , 西至龙舒 , 北至鹊渚 ( 今三河 ), 凡数百里。唐开元二十三年 (735) 分合肥、庐江地置舒城县。宋析庐江、巢县地设无为县。元 , 县境仍沿旧域。明永乐间 , 庐南以青竹涧至古埂 72 户由桐城拨归庐江。清光绪《庐江县志》载 :" 致今日之庐江 , 自东至西 , 自南至北 , 境界仅存百余里 , 大非昔日舒县之境地宽广矣。 " 光绪县志称 : 正东四十里至青帘河迎水庵 , 正西四十里至界牌山 , 正南六十里至分水岭 , 正北四十里至新口渡 , 东绕至齐头嘴薛公庙抵巢湖 , 东南六十里至高奇岭 , 东北七十里至造 ( 兆 ) 河 , 西南五十里至界河 , 西北七十里至中吴桥为庐江县地。另据陈诗《庐江疆域 考》 : 民国 20 年 (1931), 全县总面积为 2524 平方公里。《安徽概览》称 : 民国 33 年 (1944) 庐江县境总面积为 2534 平方公里。  
  民国 36 年 (1947)12 月 , 划庐南砖桥至大凹口一带置桐庐县 , 民国 37 年 (1948)8 月 , 割巢湖南岸之庐北广大地带置湖西县。1949 年 4 月和 7 月 , 桐庐、湖西两县先后撤销 , 除原湖西县关河乡划给无为县外 , 其余依旧属庐江县境。合肥县之戴冈、刘墩、北闸、施婆四乡划归庐江。巢县沐集乡之金城、苍头、孙河、涧湾 4 保 , 无为县黄姑乡之周杨、殷渡、圩滩、鲍庄、棋杆、牌坊、秋叶、埒埂和哟石乡的西城共 9 保 , 也划归庐江。  
  建国后 , 县境总面积 2352 平方公里。北起三河镇东沙塘圩西埂 ,顺杭埠河主航道延至巢湖口门与肥西县分界 ( 北肥西、南庐江 ) 。东北沿巢湖中之鞋山、 姥山至马尾河口弧形水域 12.4 万亩属庐江 , 陆地以兆河主航道与巢县分界。东括白湖 ,顺杨柳圩东埂至迎水庵、岳山、大犁尖为江、无为两县分水岭 ( 东无为、西庐江 ) 。东南从寨基山、香炉尖至黄家大山等分水岭为庐江、无为、枞阳三县分界。南以莲屏山 , 西沿罗昌河以南五里青竹涧至大凹口岱鳖山与枞阳 县接壤 ( 南极阳、北庐江 ) 。西南从藻青山、沿界河至起风尖、大佛尖与桐城县交界 , 西以荒草尖、二姑尖、火炮山到百神庙与舒城县为邻 ( 西舒城、东庐江 ) 。西北从百神庙达马冲水库 , 过杭埠河北的潘湾、舒拐、郑圩等村以及三河东的二龙街 ( 东南庐江、西北舒城、肥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1-30
无为县历史悠久,无为县名“始于城口置无为军,思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春秋、战国时,无为县境属楚居巢。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属九江郡居巢县。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属淮南国居巢、临湖、襄安县。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属庐江国居巢、临湖、襄安县。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罢庐江国为庐江郡。东汉初平四年(193)属庐江郡居巢、襄安县。三国时属吴庐江郡濡须。晋太康元年(280)属庐江群居巢、临湖、襄安县。咸和四年(329)属豫州。太元(376-396)中,在县境西北侨置扶阳县。南朝时,梁太清元年(547)属南谯郡蕲。隋开皇元年(581)属庐州襄安县,县治在今巢湖市区东北2.5公里处。始设无为镇(今无城镇)。唐武德三年(620)以襄安县地置巢州,又在县境西北置开城、扶阳县。七年(624)废开城、扶阳县,改巢州为巢县,无为镇属之。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无为军,领巢县、庐江二县。熙宁三年(1070)析巢、庐江二县地置无为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无为军为无为路,属江淮行省。二十八年降为无为州,领无为、庐江、巢县三县。

明洪武元年(1368)无为州领巢县1县,属中书省。不久复属庐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无为州不领巢县,与合肥、舒城、庐江、巢县同属庐州府。民国元年(1912)4 月,改无为州为无为县,仍属庐州府。民国3年6 月属安庆道,民国17年废道,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属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7年7月属第五专署,10月属第三专署。民国29年4 月属第一专署 。

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无为建立组织,从此,无为人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无为县委组建苏维埃政权,领导无为县人民举行“六洲暴动”,揭开了无为人民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独立自主地开展武装斗争,使无为发展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全县计有无为、临江、湖东、无南等4 个县行政区和1 个准县级的江流行政办事处,隶属皖江行政公署领导。

解放战争时期,无为全境仍按照抗战时期区划一分为四,共辖21个区(镇),隶属皖西第四专员公署。此期,全县人民掀起“支前参战”热潮,“渡江第一船”率先自无为泥汊江岸发出,以其辉煌业绩载入史册。1949年7月,无为全境的4 个县级行政区正式合并,成立统一的无为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无为县始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1952年1 月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65年7月复属巢湖专区,2000年隶属新设立的巢湖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2-01
巢湖市历史悠久。早在秦时,已于今和县置历阳县。北齐天保六年(555),改历阳为和洲。隋开皇初,改潜县为庐江县。唐武德六年(623),以历阳县所属之旧龙亢县地置含山县。唐武德七年(624),改襄安为巢县。北宋熙宁三年(1070),再析巢县、庐江地置无为县。后至清末,各县之称谓、境域、隶属关系虽常更迭,但其建置基本未变。
  民国元年(1912),上述5县均直属安徽省。民国36年4月到38年1月,上述5县均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8年1月,成立江淮第五专员公署,辖含山、和县、江全、巢县、肥东、巢湖(为原肥东、巢县两县滨湖毗邻区域)6县。民国38年6月,成立巢湖专员公署并撤销皖西专署及江淮五专署建置,辖巢县、无为县、庐江县、肥东县、肥西县、含山县、和县、三河市、巢湖水上公安局。
  解放后,1950年--1965年,全省行政区域调整较大,期间巢湖、宣城两专员公署合并成立芜湖专员公署。1965年5月,巢湖专员公署于同年7月25日恢复建置,署治巢县城关,辖巢县、无为县、庐江县、肥东县、和县、含山县6县。1971年3月,巢湖专员公署改称巢湖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7月,肥东县划归合肥市建置。1984年1月,巢县撤县改市称巢湖市(县级),仍属巢湖行政公署管辖。1999年7月,巢湖地区撤地设市称巢湖市(地级),原县级市改置称居巢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7-16
合肥市也是三国故地,为什么名气不大呢。“张辽威镇逍遥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