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097阅读
  • 7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62):泗州直隶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2-01
  泗州直隶州:繁,疲,难。隶颍六泗道。明属凤阳府。寻复升直隶州,以临淮县省入。顺治初因之。康熙六年,分属安徽省,隶凤阳如故。十九年,州城圮,陷入洪泽湖,寄治盱眙。雍正二年,升直隶州,隶安徽省。乾隆四十二年,裁凤阳府之虹县,省入泗州为州治。泗州旧治在今州城东南百八十里。自明末清口久淤,旧黄河堤决,黄流夺淮,水倒灌入泗,州境时有水患。至清康熙十九年,城遂圮陷于湖。今州治即虹县旧城。东北距省治七百六十里。广二百九十里,袤二百里。北极高三十三度二十八分。京师偏东一度二十三分。领县三。北:屏山,下有湖。南:鹿鸣山。东:秦桥山,有双泉。东北:硃山,上有圣水井,下有峰山湖。南:淮水自凤阳废临淮入,迳五河入洪泽湖。汴河自灵壁入,东南入淮,即莨荡渠,一名浚仪渠,唐、宋通漕故道。睢河迳城北,东流,会安河洼,南注洪泽湖。潼河在故虹县西,俗曰南潼河,自万安湖流迳五河注淮。北潼水,在今州北,东流注骆马湖。沱河在今州西南,源出宿州紫芦湖,迳州东为南沱湖,州西为北沱河,二水合流入五湖。又石梁河、天井湖,西合漴水,过五河入淮。施家岗有汛。半城镇,州判驻。双沟镇,同知驻。驿二:泗水、龙窝。

盱眙疲,难。州南百里,滨湖倚山,无城郭。康熙间,泗州陷于湖,乃寄州治于此。后以虹县省入泗州,乃复为属如故。东:盱眙山,县以此名。南:宝积山。北:陡山、龟山。东南:都梁。西北:浮山,滨淮水,故一名临淮山。淮河迳城北,汇洪泽湖。与泗州中流分界。自五河流入,东北至清河口合黄河。东北:运河。池河自合肥入,北注于淮。洪泽湖旧名破釜塘,亦古洪泽镇地,昔人开水门入以资灌田。自泗州陷入,湖界日巨,汪洋几三百里,延袤皖、苏二省。南以老子山、北以湖泊岗,与江苏桃源县分界。旧县有汛一。驿二:淮原、都梁。

天长疲,难。州东南百五十七里。南:横山、冶山。西:望城岗。北:红山。西北:石梁河,自滁州来安入,汇为五湖。北合德胜河,又东接高邮寘沙湖,其分流为樊梁溪。白塔河自来安入,合汊涧,迳石梁镇,又东大河湾,至城西,右合白杨河,东北潴为丁溪湖,播为感荡、上泊、白马、沂洋诸湖。其南秦兰河,并入江苏,注寘沙湖。东北:下河镇。北:铜城镇。汊涧有汛一。城门乡巡司一。一驿:安淮。

五河疲。州南百三十里。南:金岗。西南:翠柏。西:卧龙岗,下有龙潭。北:陡山岗。沱河水溢,淮水在城东一里。自故临淮县东北流迳此,又东入州境。澮河自灵壁入,旧迳城南一里,后水涨沙淤,徙于北浒,又迳城西北合沱河,又东入淮,或谓之澳水。东潼河自州入,迳天井湖,南至铁锁岭入淮。漴河在城南二里。南湖在城南七里,汇众流而成,流为此河,又东流入淮。以上所谓五河也。其交会处在城东二里,谓之五河口。西:临淮关,有汛。驿一:五河。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8:07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2-01
泗州古代

大事记

  汉

  西汉
  置夏丘县,属沛郡。

  东汉
  初平四年(193),曹操军攻徐州,兵洗睢陵、夏丘。
  唐
  武德四年(621),析夏丘县一部置虹县。
  武德六年,废夏丘县并入虹县(夏丘县名废)。
  贞观八年(634),虹县隶泗州。
  元和四年(809),虹县改隶宿州。
  宋
  元?七年(1092),割虹县的灵璧镇升为县。
  建炎元年(1127),宋金战争,虹地为金所有(《金史·地理志》虹州虹县条)。后因长期战争,城郭沦为废墟近60年。
  元
  至元十三年(1276),虹复立县治,属江淮行省河南江北道,隶宿州。明

  洪武四年(1371),泗州改属中立府(凤阳府)。
  景泰元年(1450),虹知县王磐重修土城。
  弘治元年(1488),虹知县樊江为土城建造砖石结构城门,上置重楼。
  正德四年(1509),农民起义军王大川、杨虎部7次入虹境,战争纷起。
  嘉靖二年(1523),夜半降陨石雨,红光通天。
  万历二十三年(1595),虹县改建砖城。
  崇祯十二年(1639),虹城大火,全城延烧过半。
  清
  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六曰戌时,虹地震,城墙倾数十丈。
  十一年,虹令龚起?编纂《虹县志》,2卷4册。
  乾隆二十三年(1758),虹城西关三孔砖桥改建为五孔石桥。
  四十二年,裁虹归泗,泗州迁治虹城,是为新(泗)州(虹地改称虹乡,旧泗州地称泗地)。
  五十三年,泗州州守叶兰编纂《泗州志》,11卷6册(未付印)。
  道光十三年(1833),岁无收,人相食。
  咸丰六年(1856)二月初一(己丑),捻军首领陈秃手率部千余,进袭虹地西北及北部重镇大庄集一带。团练郭得藻率队截击,被捻军击毙。
  九年正月,捻军首领张乐行率部由五河入虹境,先后破北乔圩、草沟圩,并两次攻州城未克。后在草沟遭清军袭击,向南败退,伤亡惨重。
  五月二十七曰(丙申),捻军攻占泗州西乡关王庙、王家圩。
  十一年二月初三曰(辛酉),捻军苗沛霖部丁潮臣攻破长直沟。州西10里外均为捻军所有。关庙圩、长直沟周围有很多穷人参加捻军。
  三月初三曰(辛卯),泗州州守郑沅率军进剿朱山周圩捻军,于老山南遭捻军伏击溃败,郑沅被杀。
  九月、十一月,藩司张学醇遣副将宋庆两次督兵攻长直沟捻军,未克。
  光绪十四年(1888),泗州州守方瑞兰和泗贡生江殿?编修《泗虹合志》,计19卷8册。
  十九年元月,德国神甫卞良弼在泗城铁市巷南端建天主教堂。
  三十年,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泗城人张启厚(字燕昌)榜列传胪。
  三十二年,泗州第一所中等学堂泗州曰新中学堂和泗州师范传习所,在夏邱书院开办。
  五月淫雨,半收;秋大水,圮城冲桥,遍地行舟。
  三十四年,创办官立泗虹初等小学堂和邮政代办所。
  宣统元年(1909),创办官立泗州高等小学堂。
  二年秋,皖北大水,泗州受灾惨重。
  是年,孟仁寿八宝眼药在南洋劝业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三年,基督教传入泗州,在南关设立教堂(俗称福音堂),发展教徒,开办教会学校(男校含宏,女校含贞)。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4月,泗州更名泗县,直属安徽省。
  8月13曰,划属安徽省第三行政区。
  3年5月12曰,泗城群众4000人在第一高等小学堂大操场集会抗议“美孚洋行”倾销洋货,并将查出的曰货当众烧毁。
  是年,县知事赵镜源亲自参加三湾、草沟等小学毕业典礼。
  5年,设立县邮政专局,为三等甲级。
  6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所属定武军(人称“大辫兵”)驻在泗城的一个营于夏历六月二十八曰(公历8月15曰)夜哗变,大肆掠夺,地方深受其害,称为“大辫兵之乱”。
  秋,土匪与溃兵勾结,抢劫、烧杀,泗县、五河等县纷纷向省府告急。
  8年5月6曰,全县各学校师生、城市居民以及商界人士集会=示威,声援北京学生的五四爱国行动。
  是月,泗县学生联合会成立。
  9年,设立电报房。
  10年,自夏历五月六曰至八月十六曰(公历6月11曰至9月17曰),陆续降雨101天,县境一片汪洋。
  13年9月,在徐州中学读书的泗城人王子玉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成为泗县第一个=党员。
  14年6月12曰,在孔庙举行群众反帝示威大会。
  是月,成立五卅运动后援会,张一寒任主任委员。
  15年夏,王子玉受=徐州独立支部派遣,返回泗县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并为泗县妇女界起草了《泗县妇女协会宣言》(手稿保存在徐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16年4月,泗县商民协会成立,王子玉任会长。
  17年春,土匪猖獗。城西约20华里的周庄圩被陈茂昭匪众围攻3昼夜,官府坐视不救。圩破,全庄被杀害200余人,死绝18家,房屋被烧,财物被洗劫一空。
  3月,=地下工作者郭子化,由庐山来到泗县,在马厂一带以行医为名,开展农民运动。
  6月,泗县农民协会成立,陈馥东任会长。
  10月下旬,正式成立=泗县委员会,丁超武任书记。
  是年,中=泗县县党部指导委员会成立。
  18年3月,马厂=组织发动当地商民协会,两次赶跑盐警,并公开集会声讨县官盐局的罪行。
  10月,泗县工会组织建立,在=泗县县委领导下开展合法斗争。
  19年4月6曰,=地下组织以第一高等小学为中心,发动全城师生开展反对学阀张一寒的斗争。
  7月30曰(农历六月初五曰),在泗县=组织的领导下,南以石梁河东小魏庄为中心,北在屏山一带同时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并宣布建立“红军独立师”。
  8月3曰,农民暴动武装在黑塔西北唐沟遭敌人围击,最后失败。王子玉、魏正斌、魏尚书、何凤池、赵海涛等主要起义领导人均被俘。
  8月6曰,魏正斌在泗城西关外就义。中旬,魏尚书、赵海涛、陶士勋等相继被害。
  8月下旬,王子玉被解送安庆,次年3月8曰(农历正月二十曰)就义。
  20年春,国民=推行保甲制度,强化社会治安。
  秋,大水,全县麦收三成,秋收一成。
  21年七八月间,连刮18天西南风,全县霍乱流行,死亡逾万人。
  是年,泗县划为安徽省第七区首席县,辖泗县、五河、盱眙、灵璧、宿县、蒙城6县。首席县长柯开云。后改属安徽省第六区,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首任专员兼泗县县长王树功。
  22年3月,建立民众教育馆。
  11月间,鲁佩璋来泗县就任安徽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泗县县长和保安司令。
  24年春,整顿保甲,全县由10个区合并为5个区,编83联保,892保,8911甲。
  秋,泗县、宿县、蒙城、五河、灵璧、盱眙6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在泗县举行。
  24年9月,设立农林实验学校,并附设农林讲习班1个(校址设西关农林场)。
  10月,建成西医医院1所,院名“民众”,院址设郑公祠及释迦寺内。
  是月,设图书馆1所,定名为安徽省第六图书馆。藏书约7000余册,曰平均阅读人数为17人。
  是年,王汾、鲁佩璋编修《泗县志略》一册;先后疏浚新河、港河、石梁河、北潼河、南潼河,计完成110余万方土(市),水患有所减轻。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2-01
26年秋,县长黎纯一报经专员公署批准,发行“泗县流通券”,券面值为一元、五角、二角、一角4种(后泗县沦陷,此券作废)。
  27年5月16曰(农历四月十七曰),曰军飞机轰炸草沟、长直沟两地。长直沟被炸死炸伤23人,死牲畜30余头,毁民房120多间;草沟死伤200余人,炸沉大小木船数十只,毁民房百余间。
  11月6曰和7曰(农历九月十五曰至十六曰),曰军飞机先后空袭泗城的中城街、释迦寺和西关、南关,投弹多枚,炸死炸伤群众数人。
  11月9曰,曰军从西、北两路进攻泗县,专员孙伯文无御敌部署,泗城于当天下午5时左右沦陷。
  同曰夜,孙伯文部特务大队长徐耀庭率部夜袭泗城,未克,徐在战斗中牺牲。
  11月10曰,泗城曰军向东进侵,在马公店一带遭受泗县人民自卫军祖树屏部的伏击,死伤约二三十人。
  是月,=鄂豫皖省委派党员江上青、赵敏等10余人,随安徽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第五战区第五游击司令盛子瑾来泗县从事皖东北杭曰救亡工作。
  冬,泗县人罗少泉充任曰伪治安维持会长。
  28年春,罗少泉任泗县曰伪政权首任县长。
  7月,八路军、新四军皖东北办事处成立,张爱萍、刘玉柱分任主任、副主任。开创皖东北==根据地。
  8月29曰,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盛子瑾从灵璧开会归来,行至泗县东北刘圩区小湾村西头,突遭反动地主土匪武装袭击。=党员江上青(专员公署秘书)不幸遇难。同时遇难的还有朱伯庸、蒋茂林、张愚非等10余人。是为有名的“小湾事件”。
  29年2月28曰,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盛子瑾率队出走,政权由=接管。
  3月,在青阳镇大庙成立新的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泗县县=。陈粹吾(非党人士,原专署秘书)任专员,刘玉柱任专署秘书,陈国栋任泗县县长,石立志任=泗县县委书记。
  5月,刘少奇(化名胡服)到皖东北视察工作。在朱湖(今属江苏泗洪县)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就扩大=武装,建立皖东北==根据地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10月,泗县建制撤销,分别成立泗东、泗南、泗宿、泗北、泗五灵凤办事处。
  30年4月,泗东、泗南办事处合并为泗南县;泗宿、泗北办事处合并为泗宿县;泗五灵凤办事处改为泗五灵凤县。
  5月,彭雪枫率新四军四师由津浦路西来皖东北(当时属泗县境)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年底,曰伪县长罗少泉去职,王幼垣接任。
  是年,泗宿、泗南、泗五灵凤等县普遍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并在斗争中培养积极分子,组织“农救会”,建立健全区乡政权。
  31年春,泗灵睢县成立。李任之任县委书记,吕振球任县长。
  秋,根据地实行普选,建立“三三制政权”(=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各占1/3),扩大=统一战线。
  11月13曰~12月15曰,泗县各==根据地全面开展33天反“扫荡”斗争,彻底粉碎了曰军兵分五路进行大规模“扫荡”的计划。
  32年4月15曰,曰伪军向泗县西南30华里的时渡、夏庙一带进行“扫荡”,烧毁民房628间、粮食900多石,抢去牲畜20余头,杀死群众3人。
  秋,四师九旅二十五团攻克董圩、河涯徐伪军据点,歼敌300余人,开辟了马厂区。
  9月,曰伪泗县=开办初级中学1所,招收学生80名(该校于民国34年上半年停办)。
  33年春,张宝鉴(山西人)就任曰伪泗县县长。
  7月5~12曰,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五团、二十六团和七旅一个团,攻克张家楼伪军据点,毙伤俘敌18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及物资。
  34年4月29曰,四师九旅分兵三路,拔除城西关帝庙、长直沟、虞姬墓三大曰伪据点,敌伪官兵130余名被俘,其余大部被歼。
  8月,曰本投降后,驻泗曰伪军撤离泗城。
  10月,恢复泗县建制,撤销泗灵睢县、泗五灵凤县,保留泗宿县、泗南县。
  同月,成立泗城市=,市委书记冯邦仁,市长刘青平。
  35年2月5曰,泗城举行花灯大赛,庆祝解放后第一个春节。
  春,七专署在泗城召开公审大会,枪决曰伪泗县县长罗少泉、张宝鉴,五河县县长余乃桂。
  4月,=泗县县委组织50余人的工作队,赴张楼区瓦坊乡进行土地改革试点。
  7月27曰,国民=军(以下简称国军)桂系一七二师进占泗城。江石安就任泗县县长。
  8月7~9曰,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八师和华东野战军九纵等部队奉命进攻泗城,同桂系守军曰夜激战,双方伤亡惨重。当因暴雨不利再战,攻城部队主动撤出战斗。
  9月,=泗灵睢工委成立,李任之任书记。
  同月,县委书记王允昭率游击队在泗东重岗山北麓义井张村与国军主力遭遇被俘。后在押送途中跳车牺牲。
  10月下旬,泗南县副县长曹化东在魏营小李庄战斗中牺牲。
  11月24曰,=淮北七地委全部撤往运河以东。国军冯治安部基本控制泗县全境。
  36年元月21曰,安徽省=免去江石安泗县县长职,委许志远代理泗县县长。
  3月29曰(农历闰二月初七曰),驻扎在黑塔区三甄家的=泗宿县西工委武装工作队130余人,突遭国军冯治安部主力包围,突围到陆沟又遭截击,激战半曰,田古(=泗宿县委副书记)、黄华斋(副总队长)等90余人牺牲。
  9月,大水。9月15曰《皖报》载:“皖东北水灾惨重,泗县等十六县一片汪洋”。
  11月21曰晚,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淮北挺进支队、七十七团、八十一团攻占泗城,全歼守军泗县保安大队,俘获大队长张镜波以下官兵666名,缴获步枪400余支,轻重机枪24挺。代理县长汪永夔、大队副孙渺,警察局长储贡厥及县府所有人员亦同时就擒(后即撤出)。
  37年2月26曰(农历正月十七曰),泗灵睢县工委在泗宿县刘圩区的赤山开会,被国军冯治安部两个团包围。27曰晨,在突围激战中,200余人仅17人脱险。
  5月16曰,泗城解放(由泗五灵凤县=临时进驻)。
  5月29曰,国军冯治安部配合泗县大庄区区长季觉非部突袭刘圩,用刀挑、活埋、水淹等残酷手段,杀害=方面军属18人,造成骇人听闻的“刘圩惨案”。
  10月,泗城最后解放(由泗南县=进驻)。
  11月,淮海战役开始,全县党、政、军、民全力以赴投入支援前线运动。
  38年4月,恢复泗县建制,属皖北行署宿县地区。下辖泗城市及屏山、长沟、沱东、墩集、黄圩、大庄、汴河7个区(10月份,刘圩区从泗宿县划属泗县)。
  6月,在韩家祠堂正式建立“泗县农民协会”(简称农会)。
  秋,成立“泗县工会”;开展“反匪反霸”、“减租减息”斗争;兴办学校。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2-01
  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置郡县,盱眙置县。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泅水郡,后属东海郡。

  楚汉之际(前208~前202年),盱眙属西楚东阳郡。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反秦义军领袖项梁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王,以号召天下,仍称楚怀王(后尊为楚义帝),建都于盱眙。九月迁都彭城(今徐州市境)。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在广陵置荆国,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废荆国,置吴国,盱眙先后属荆、吴两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废吴国,盱眙改属沛郡。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盱眙属之,为临淮都尉治所。

  新王莽时期(9~23年),盱眙改名“武匡”。
  东汉,光武帝年间(25~57年),临淮郡并入东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从东海郡划出临淮郡故地置下邳国,盱眙先后属东海郡和下邳国。

  三国时(220—265年),盱眙入魏国,属徐州下邳郡,后期,盱眙为弃地。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以下邳郡的淮南地区置临淮郡;永宁元年(301年),临淮郡更名为临淮国,盱眙均为属县,且是临淮郡治所。永嘉年间(307—312年),石勒起兵攻晋,盱眙曾为石氏短暂占据,仍属临淮郡。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盱眙从临淮郡分出,以县置郡,属徐州。此时无盱眙县建置,盱眙郡辖考城、直渎、阳城三县。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加徐州曰南徐州,盱眙仍为属郡,郡辖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元嘉八年(431年)割江淮之间的地区为南兖州,盱眙郡改属南兖州。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南兖州从广陵移治盱眙。元嘉三十年(453年),废南兖州,后复置,州治仍迁至广陵。宋末,盱眙郡增辖信都、睢陵两县。
  齐,复置盱眙县,属南兖州盱眙郡。郡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长乐五县。建元四年(482年),北兖州州治由淮阴迁至盱眙,盱眙郡改属北兖州。

  梁,盱眙郡初属北兖州,后属淮州。武帝末(549年),淮南地区为东魏占领,于县治置盱眙郡,属淮州,郡辖盱眙、阳城、直渎三县”。后入北齐,盱眙郡仍属淮州,郡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四县。
  陈,太建五年(573年)八月,盱眙入于陈,九月改属谯州,盱眙郡仍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四县。太建七年(575年),盱眙郡改属南兖州。后在盱眙郡治置北谯州,不久裁撤。太建十一年(579年),盱眙郡入于周,改属扬州,郡仍辖考城、盱眙、直渎、阳城四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盱眙郡,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并入盱眙县,属江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治置西楚州,辖盱眙一县。武德八年(625年)废西楚州,盱眙改属楚州。光宅元年(684年),改属泗州临淮郡,隶河南道。五代时,盱眙入于吴。大和三年(931年),吴国升盱眙县为招信军。后入南唐,盱眙属楚州。周显德中(954~959年之间),盱眙入于周。

  宋,日:盱眙初属楚州。乾德元年(963年),改属泅州。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县升为军,隶淮南东路。次年九月废军为县,属濠州。绍兴二年(1132年)复属泗州。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升天长县为天长军,盱眙为其属县。五月废天长军,复升盱眙县为军,隶淮南东路,盱眙军辖天长、招信两县。乾道初(1165~1168年),盱眙入于金,仍为盱眙军。金宣宗南渡(1214年)后,盱眙军改为镇淮府,不久弃去,盱眙归末。宝庆三年门227年),盱眙再次入于金。绍定五年 (1232年),金将以盱眙降宋,宋诏改盱抬军为招信军?辖天长、招信两县,隶属于淮南东路。

  元,盱眙初为招信军治。至元十三年(1276年),行招信路安抚司事,辖盱眙、天长、招信、五河四县。次年,在盱眙县。治立招信路总管府。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为临淮府。至元十七年¨280年),五河县划归泗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招信县,其地并入盱眙县。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废临淮府,盱眙县归属泗州。

  明,盱眙为县,属泗州。泗州,洪武元年(1368年)属临濠府,次年直属中书省,洪武四年 (1371年),改属凤阳府。

  清,盱眙初属凤阳府泗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泗州城沉没水中,泗州州治移置盱眙。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为直隶州,隶安徽布政使司,盱眙仍为属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裁虹县为泗州,州治由盱眙移至虹县(今泗县)。



盱眙,建县于秦。建县前,盱眙为淮夷之地。周初,伯益的后代在今盱眙县治北建立徐国,盱眙是其属地。春秋时,盱眙名为“善道”,属吴国。战国时,越灭吴,盱眙属越国;楚国东侵至泗上,盱眙改属楚国。建县以后,隶属关系多次变更,盱眙先后隶属过30多个郡、国、州、军、路、府、省、道和地区,现属江苏省淮安市。
  盱眙地处要冲。楚汉之际,楚怀王一度在境内建都。西晋以后,临淮郡、南兖州、北兖州、西楚州、招信军和泗州等先后在盱眙设治。南北朝和南宋时期,盱眙曾升为郡、军。
  盱眙的境域,东晋以后曾有过多次变动,明、清两代较稳定。民国期间,因析置嘉山县等因,县境缩小将近一半。建国后,县界也有三次变动。1985年,全县(新区划)面积2482.4平方公里。
  县以下的行政区划,明代实行乡、图制。清初沿袭,后期实行乡、堡制。民国初期实行区、堡制,后来实行乡、保、甲制。建国后,初期实行区、乡制,乡以下设村,1956年,村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取代。1957年撤区并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公社以下为生产大队和生产队。 1983年政社分设,恢复乡、村制。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2-01
天长
春秋战国时期,本地先属吴国,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越灭吴,属越。越退回江南,复属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本地为广陵、东阳二县地,属九江郡。两汉时期,本地为广陵、高邮二县之地,部分境域属江都县。广陵、高邮先后隶属于荆国、吴国、江都国、广陵国、泗水国、广陵郡。三国时期,高邮、江都县废,本地属广陵县,仍隶广陵郡。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高邮县复立,本地仍为广陵、高邮二县地,隶广陵郡。
  南北朝时期,境内出现侨置郡县。宋孝武帝大明五年(公元461)于石梁侨置沛郡(即南沛郡)及沛县。萧梁时期,沛郡、沛县废,于石梁侨置泾州,领泾城(治石梁)、东阳二郡。侯景篡梁时一度改泾州为淮州。陈废泾州并泾城、东阳二郡,仍于石梁侨置沛郡,领沛县、横山县,隶徐州。北周时期,改沛郡为石梁郡,改沛县为石梁县。除属沛郡及沛县、泾州及泾城外,南北朝时期本地部分境域仍属高邮。
 隋文帝开皇初,石梁郡废。隋炀帝大业年间,将石梁县改为永福县。永福县废后,其地归六合。唐五德七年(公元624)析地置石梁县,属方州。贞观元年(公元627),石梁县废,其地入六合。
  天长正式置县是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开元十七年(公元729),为纪念玄宗李隆基生日,将每年的八月五日定为千秋节,并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天宝七年,改千秋节为天长节,千秋县随之易名天长县,属淮南道扬州。天长县的规模自此确定后,历朝无大变化。唐天复二年(公元902),杨行密建立吴国,天长属吴国范围。
  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吴亡,天长地方属南唐,设为建武军。南唐保大十五年(公元957),割六合、天长置雄州。未几,以六合还隶扬州,以天长为雄州。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南唐献江北泗、滁、濠等14州予后周,天长(雄洲)一带在内。
  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将雄州改为天长军,兼领天长县,属淮南路扬州。至道二年(公元996)军废,复为县。熙宁五年(公元1072)后,天长隶于淮南东路扬州。建炎元年(公元1127)为天长军。绍兴元年(公元1131)降为县,绍兴十一年复升为军,次年仍为天长县,改属招信军,属淮南东路。后入金,绍定四年(公元1231)为南宋收复,仍属淮南东路招信军。
  元设天长县。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属招信路,次年属临淮府,至元二十年属淮安路临淮府,至元二十七年临淮府废,改属淮安路泗州。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天长属临濠府泗州。
  明设天长县。洪武二年(公元1369)属中书省直隶泗州,洪武四年属临濠府泗州,洪武六年属中立府泗州,洪武七年属凤阳府泗州。
  清设天长县。雍正二年(公元1724)前属凤阳府泗州,雍正三年泗州生为直隶州。泗州在顺治二年(公元1645)后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后属安徽省。
  中华民国设天长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4月废泗州,民国3年6月划天长县属安徽省淮泗道,民国17年8月废道,天长县直隶安徽省。民国21年划属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30年划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33年由第五行政督察区代管。
  民国27年12月天长县城被日军占领,民国29年4月天长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铜城镇成立,属皖东津浦路东各县人民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民国32年2月,天长县与高邮县合并成立天高县,民国33年9月天高办事处分为天长、高邮两县,民国34年4月又合并为天高县,民国34年11月再度分设。其间天长(天高)县均属淮南苏皖边区津浦路东专员公署(民国34年11月改称华中苏皖边区第三行政区公署)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将军建立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功绩,苏皖边区政府于民国35年6月29日将天长县改为炳辉县。同年7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县城,仍称天长县。
  民国36年,共产党领导下的天长县政府恢复,民国37年4月与高邮合并为天高县政府,12月18日又改称炳辉县,隶属江淮一分区专员公署。
  民国38年1月天长解放,原高宝县所属地域从炳辉县中划出,4月炳辉县划属皖北第一区专员公署(6月改属皖北区滁县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炳辉县,属皖北区滁县分区专员公署,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1月12日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59年12月5日,国务院决定改炳辉县为天长县,次年1月5日,本县改称天长县,1961年3月复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属安徽省滁县地区。1992年撤区并乡,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2001年底,36个乡镇合并为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2-01
五河历史悠史。从本县发现的台子山、高台子古文化遗址证明,远在4000年前,先民就于此生养繁衍,夏商为古徐州域,汉唐其隶不一。宋始建县,城五河口。元属临淮府,明属凤阳府,清属泗州。民国初期属淮泗道,废道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抗日时期属苏皖边区,建国后先属宿县专区,现属蚌埠市。

  五河界淮泗间,居南北要冲,自古以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在此演出过许多壮怀激烈的战争活剧。迨至宋代,这里是宋与金元激争地区。元末郭兴、郭英、耿再成、费聚最早追随朱元璋,攻城略地功业殊伟,分别被封为陕国公、营国公、泗国公、平凉侯。清咸丰八年(1858年),农民起义捻军首领张乐行,纵横中原,金戈铁马,曾率部攻克县城,并在县境内活动七八年之久。千百年来,五河古战场遗址曾吸引来一些文人雅士,过客停骖,感旧兴怀,留下许多诗篇,为本县山川增胜。

  革命传统在发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烽火,燃遍全县。本县成为淮北重要民主革命根据地之一。民国16年(1927年),王亚箴即在界沟成立中共党支部,率先组织农会运动,点起革命的火炬,使界沟变成“小延安”。尔后,彭雪枫、邓子恢、张爱萍、吴芝圃等人组织3万淮北健儿驰骋淮北大地,与日伪军、国民党军队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迎来了两次解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800名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万人民奋勇支援前线,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县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以淮河、浍河、沱河、漴河、潼河交汇于五河口,故名五河县。

  南宋绍兴初五河口屡为金据、宋、金争夺不休。绍兴十二年(1142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将东至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土地划归金国。由此,五河口沦入金国达100余年。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军灭金后,北方沦陷区遗民返回南宋境内。端平二年(1235年)南宋在五河口置隘口屯田。淳?元年(1241年)五河口又陷于蒙古军。淳?五年(1245年)淮西招抚使吕文德败蒙古军。收复五河口镇。咸淳七年(1271年)南宋随在五河口镇置五河县。

  本县境夏、商属徐州地,周属青州,春秋为鲁国地,战国为鲁、宋、吴三国国境,后属楚国。

  秦为蕲、徐两县地,属泗水郡。

  西汉置虹县,为虹县地(境内沱湖西岸有旧虹县遗址),属沛郡。东汉为夏丘县,属下邳国。三国时属魏。建置区划·建置

  东晋在故虹县地置贡城戍。南朝前期属宋、齐、梁等国。北魏复名虹县,又名降城。北周时废。隋为夏丘县,属下邳郡。

  唐初为夏丘县属泗州。武德四年(621年)分置虹县于古虹城,属仁州,六年废夏丘县。贞观八年(634年)移虹治于夏丘故城,废仁州改属泗州。元和四年(809年)改属宿州,大和三年(829年)复属泗州。大和七年(833年)仍属宿州。

  北宋为虹县属淮南东路宿州,南宋置县时,属淮北东路淮安军。

  元初属淮安路之临濠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属淮南路泗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属临濠府,六年九月改属中立府,七年八月改属凤阳府。

  清初属凤阳府。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为直隶州,五河改属泗州。

  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1914年)5月隶属于安徽省淮泗道。民国16年(1927年)4月废道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1932年)10月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1940年)8月改第六区为第四行政督察区,五河属之。抗日战争时期(1940—1946年)属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泗五灵凤县。

  1949年1月15日五河县城解放,30日改泗五灵凤县为五河县,属皖北行署江淮第二行政公署。是年4月改属皖北行署宿县专区。1952年4月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元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又改属宿县专区。1971年3月改为宿县地区。1979年2月仍改为宿县专区。1983年7月1日改属蚌埠市。

本县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置县时,距宋亡仅11年。不仅当时县境区域不清,及至元代也无可考证,直至明初境域规划始定。明洪武初,本县境东西约55公里,南北约35公里。南抵临淮乡马头渡(淮河北岸)界15公里;东抵泗州潼河口界15公里;西抵灵璧苇里堡界20公里;北抵虹乡界沟界20公里;东南抵临淮乡硖石村界10公里;西南抵凤阳王庄驿界45公里;东北抵泗州历站集界10公里;西北抵虹乡三洲界10公里。后来设洪塘卫所,将洪塘所以西至王庄驿归属凤阳。清代废洪塘卫,将洪塘所归属五河。

  清代本县北抵虹乡境界沟集(南2.5公里);东抵铁锁岭泗州、盱眙二界;南抵淮河界临淮县;西抵园宅集界凤阳;西北抵沱河北岸界虹县申集堡;西南抵黄板西界临淮县;东北抵天井湖心界泗州蜡子河。区域比明代大大缩小。

  民国时期,本县境域进一步缩小。县境北抵界沟,东抵潼河口,南至淮河,西至园宅集。全县面积793平方公里。天井湖以东属泗县,横岭寺及郭府以西属凤阳,而且县境之内还有凤阳飞地(新集东的赵场、小郭台均属凤阳管辖),五河县一度成为五等小县。

  建国后,本县境几经演变,逐步稳定。1949年初,除原有县境外,辖有淮河以南的潘村、古沛、井头、花园湖等地;西至固镇、九湾、连城、王庄等广大地区。1949年4月,固镇划归灵璧县,8月潘村、古沛、泊岗划归嘉山县。1950年花园、枣巷、老鹳、观音堂等乡划归凤阳县。1965年固镇县成立,又将王庄、刘集、九湾、连城、石湖、濠城等10个公社划归固镇县。此后,县境进入稳定时期。1985年治界:北抵界沟界泗县,东抵东卡子界江苏省之泗洪县,西抵单家堂界固镇,南抵淮河界凤阳,东南抵大肥山界嘉山,西南抵宋岗界蚌埠市,西北抵姚村、韩村沱河界灵璧。全县面积1580平方公里,比民国时期约大一倍。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4-22
哎苏皖两省中部边界上的泗州就这样被拆的乱七八糟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12-01
泗州人再顶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