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06阅读
  • 12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52):昭通府&镇雄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6-03
眧通府:最要。明,乌蒙府。寻改隶四川。雍正五年,改隶云南。六年,设流官,置恩安、永善两县,降镇雄府为州,并属府。九年,改今名。光绪三十四年,析永善之副官村置靖江县,仍升镇雄为直隶州。东南距省治九百二十里。广五百五十里,袤六百三十里。北极高二十七度二十分。京师偏西十二度三十六分三十秒。领?二,县二。

恩安繁,难。倚。明属乌蒙府。雍正六年置。东:宝山、我未山。东南:朴窝。西南:博特。东北:撒途。西北:九龙山。金沙江自鲁甸入,北流入永善。擦拉河自鲁甸入,东北流,会普五寨水、淄泥河、八仙海水,潴为湖。又东流入大关。

大关厅 最要。府北百八十里。雍正六年设大关通判。九年设府同知,驻此,移通判驻鲁甸。西:犄角山。北:鸡爪山、梨山。东南:雪山。南:龙聚山。洒鱼河自恩安入,会大关河,北流,迳盐井渡,会永善河,又北流为大纹溪,入四川庆符。东北:角魁河自镇雄入,西北流,入大纹溪。西南:豆沙关。北:盐井渡巡司。

鲁甸厅 简。府西南四十里。雍正九年置,移大关通判驻此。北:鲁甸山,厅以此名。南:乐马厂山、大黑山。北:大小凉山,山峰危耸。金沙江自巧家入,北流,迳?西南入恩安。牛栏江自贵州威宁入,西北流,至?南入金沙江。擦拉河源出大黑山,东北流,会马鹿沟水,入恩安。洒鱼河源出大凉山,东流,纳居乐河水,入恩安。

靖江旧为永善县境副官村,县丞驻此。光绪三十四年改县隶府。北:巴布梁山,蛮酋居之,广千里,袤二百馀里。东北:龙头山,森林繁茂,矿产极盛。


镇雄直隶州:最要。隶迤东道。明,镇雄府,隶四川。雍正五年,改隶云南。六年,降为州,属眧通府。光绪三十四年,升直隶州。广、袤、北极偏度,阙。东:凤翅、黄甲。西:九龙、沙呐。南:竹鸡山、硌砌雄山。北:乌通山。白水江自贵州威宁入,名八匡河,会九股水、黄水河、小溪河,迳牛街西北,入四川筠连,为定川溪。角魁河亦自威宁入,为洛泽河,又西北,纳龙塘、威洛河诸水,西北入大关。黑墩河西北流入四川筠连。洛甸河东流入四川永宁。苴虬河,东南流入贵州威宁。彝良,州同;威信,州判、知事驻。西北:牛街。母亨巡司一。盐井二。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8:04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6-03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昭通古称“朱提”、“乌蒙”,自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后,便成为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为我国“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近现代以来,这里曾诞生和哺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昭通,中共中央在威信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6-03
昭通这块古朴神奇的土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1982年,昭通市北郊过山洞出土了一枚人牙化石,经鉴定为“早期智人化石”,距今约10万年,称作“昭通人”,填补了云南省猿人阶段到晚期智人阶段之间的空白,说明昭通市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大约距今一万年左右至距今四千年的约六千年时间里,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们已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并懂得了制陶、纺织、农业和放牧等技术,开始了邑居和定居生活。西周末至春秋初期时的杜宇部落,入蜀,“教民务农”,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明,得到了蜀民的拥戴,当了蜀王,号“望帝”。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以蜀郡太守李冰开凿焚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进一步经略云南,派常颔将李冰开凿的焚道延伸至建宁(今曲靖),史称“五尺道”。中原文化的南渐,今昭通地处“五尺道”枢纽,得风气之先,是云南最早、最充分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地区。

公元前135年(西汉武帝建元六年),汉武帝改变汉初“闭蜀故徼”的封闭政策,重开“南夷道”,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扩大中原与西南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西汉王朝在今昭通市设朱提县(郡),昭通首次被纳入中央政权的管理之下。商品自由运销,汉文化影响蔚然成风,昭通社会经济文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自西汉建元六年至唐天宝年间,今昭通以“朱提”冠名,或为县治,或为郡治,或为犍为南部、犍为属国都尉治所,前后达800余年。其间,汉晋两代,发达的农业经济、灿烂的青铜文化特别是白铜的发明、闻名全国的朱提银、儒学的兴起和传播,表明朱提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这从汉孟孝琚碑和晋霍承嗣壁画墓等的出土发掘可以得到充分的佐证。尤其是汉孟孝琚碑,有“寰宇稀世之奇珍”,“海内第一石”之美誉,著名学者梁启超、罗振玉、袁嘉谷、黄膺、赵藩、方树梅、谢饮涧等学者对此碑纷纷进行过考证,该碑是迄今为止云南所发现的唯一一块汉碑,其碑图、碑石、碑文为研究云南古代文化史及其与中原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参证。霍承嗣壁画中的“夷汉部曲”的写实画像,是现存晋代壁画的唯一,对研究古代民族史及汉晋时期云南民族关系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朱提文化受滇、夜郎、巴蜀、荆楚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其表现的主要文化特征仍然属于成熟的汉文化体系。也就是说,朱提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同时包容了多种周边文化因素的复合型、地域性文化。

唐宋时期,南诏、大理两个地方政权先后称雄于云南地区,昭通既与中原文化疏离,也未能充分接受南诏、大理文化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唐豆沙关袁滋题纪摩崖,是作为封建统一国家的唐中央政权与南诏地方政权关系史中一项重要的实证文物,又是唐贞元间中原、巴蜀与云南交通史的真实记录。学术界认为袁滋题纪摩崖有“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阙,正载籍之误、留袁书之迹”六大历史价值。已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碑在今盐津县豆沙镇境内,刻石高约60厘米,宽约25厘米,全文八行,直下左行,计一百二十二字,释文为:“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严,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刊石纪之。袁滋题。”宋封乌蒙。元置乌蒙路。明代置乌蒙府。清雍正九年在完成改土归流后,改乌蒙为昭通。上溯唐、宋两代行羁縻之治时中断中央政权建置的近五百年,今昭通称“乌蒙”(阿猛)前后千余年。土司制度的形成和逐渐完备,因用兵、屯田、民族迁徙而形成的土著文化、移民文化、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同样值得关注,同样是昭通历史文化资源中极为宝贵的财富。

清雍正五年(1727年)实行改土归流,“诏改乌蒙府为昭通府”。历雍正、乾隆、嘉庆三代,实施了一系列安定社会、发展生产、繁荣文化的方针政策,昭通社会经济文化又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以兴修水利和高产农作物引进种植为代表的农业开发;朱提银铜的再度辉煌;因大规模铜运而推进的水陆交通建设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儒学的日渐复苏;非本土宗教文化的进入等等,昭通历史文化仿佛又走进了繁荣的朱提文化的又一个轮回。可惜,匆匆而来的晚清咸同年间的动乱,又一次断送了昭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好前程。

民国时期的昭通,成为云、贵、川三省边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时有“小昆明”之美誉。昭通涌现出了中共早期云南地方组织领导人刘平楷、李国柱,中国中央军委确认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三位军事家之一的罗炳辉;昭通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6-03
大关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在此居住。古为滇川交通要道,秦开“五尺道”通“西南夷”就经过这里。



  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为健为郡辖地。蜀汉及西晋为朱提郡县地。东晋至宋、齐为南广郡地。隋开皇中属恭州,大业初入开边县。



  唐初为曲州地。唐南诏时为部地。宋大理时为乌蒙部地。元为乌撒乌蒙宣慰司乌蒙路,录属云南行省。明为乌蒙府,改隶四川。



  清正五年(1927年)“改土归流”后,仍隶云南。正六年(1928年)设大关厅,属昭通府。民国2年(1913年)改称大关县,直属省;民国32年(1943年)属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50年4月大关解放,属昭通地区。



  2001年昭通撤地设市,属昭通市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6-03
古代,鲁甸境内有朱提山,因产银出名,称朱提银。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朱提县,属健为郡,建安二十年(215年)蜀设朱提郡,均以朱提山命名。



  西汉至隋代 属健为郡朱提县、朱提郡朱提县地。



  唐南诏、宋大理时为乌蒙部地。元属乌撒乌蒙宣慰司乌蒙路地:明属四川乌蒙军民府;其间鲁甸均称小乌蒙。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置古寨巡检 司,改隶云南;雍正九年(1731年)修筑鲁甸城,设鲁甸厅,属昭通府。



  民国2年(1913年)改厅为鲁甸县,属滇中道,裁道后,直隶云南省府;后属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解放后,属昭通专员公署至今(2001年改称昭通市政府)。1958年11月并入昭通县,1962年10月恢复鲁甸县。



  2001年昭通撤地设市,属昭通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6-03
盐津系出城北渡口曾有盐井产盐得名。古为白子国地,居住焚人。

  夏商属梁州域。周封窦地甸,战国后期,李冰回修焚道,选道经盐津。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一年(公元前220~216年),秦派常颇开凿“五尺道”后,盐津为秦蜀郡辖地。西汉时属健为郡南广县,蜀汉时属朱提郡南广县。晋至五代为南广郡地,隋朝时,先属恭州(今昭通)开边县,大业元年(605年)改属协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隶戎州(今宜宾)开边县,天宝十年(751年)为南诏暴部地,贞元十年(974年)袁滋持节册南诏后,隶西川节度开边县。宋时为东暴乌蒙府石门县。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为乌撒乌蒙宣慰司石门道。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属四川川南道乌蒙府石门县。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次年置云南乌蒙府大关厅。1731年改名昭通府大关厅盐井渡巡检。民国2年(1913年)改设大关县:民国6年(1917年)从大关县中分设盐津县,民国32年(1943年)属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50年4月5日,盐津解放。1958年11月28日并入大关县; 1961年4月28日复置盐津县至今。

  2001年昭通撤地设市,属昭通市辖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6-03
绥江地域,西汉时属犍为郡。蜀汉及西晋为朱提郡地。唐时属剑南戎州都督府。南宋属潼川府马湖部。元属四川叙南宣慰司,明时属马湖府平夷长官司。清雍正五年(1727年),撤销马湖府,保留屏山县,绥域属屏山县之平夷长官司,并于今县城驻地设平夷长官司之副长官司署,故称“副官村”。雍正七年,划屏山县“金沙江南岸百四十里归云南昭通府”,绥域改隶昭通府。雍正九年,设副官村分防,归永善县辖。次年,升副官村分防为永善县分县,设县丞,置县署。清宣统元年(1909年)设正县,名“靖江县”,因“靖江”二字与江苏省靖江县雷同,次年改称绥江县。民国沿之。新中国建立后沿袭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6-03
永善县建置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
建县前,县境北部为四川马湖府地,南部为四川乌蒙府地。建县后,改隶云南昭通府。雍正十年于副官村(今绥江县城)设分县。宣统元年(1909年)改分县为正县,即今绥江县、永善县,民国时期属昭通行署。
  1950年3月解放后,属昭通地区。
  2001年8月昭通撤地设市,属昭通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6-03
水富曾是古焚人居住的地区。秦为西南夷之焚侯国。两汉分属键为郡焚道县,朱提郡南广县。南朝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在焚道置戎州。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后改戎州为外江县,水富属外江县治。隋开皇六年(586年)另置开边县,水富随之属开边县。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开边县徙于马湖江(金沙江)、朱提江(横江)两江口,即今水富县云富镇和宜宾县安边区附近。南诏时朱提江以西的开边县地(包括水富县全境)属南诏阿旁部。宋乾德年间(964~968年间)废开边,并入焚道县,政和四年(1114年),改焚道县为宜宾县。元代分属叙州路和马湖路。明代属四川省市政司叙州府。清代及中华民国时期,水富县各政区归属较明确,今云富镇、安富区、楼坝区的多数乡属四川省叙州府(民国为宜宾专区宜宾县),两碗区属昭通府大夫厅(民国为昭通专区盐津县),太平区、新安乡、新寿乡属绥江县。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4年7月以前,水富县各地政区归属一如民国时期。1974年4月,滇川两省协商签署,报经国务院批准,自7月1日始,将云南天然气化工厂(简称“云天化”)厂址所在的原宜宾县安边区的安富公社,横江区的水东公社、水河公社划归云南,设亏南省水富区,直属昭通地区领导。“水富”为水东、水河、安富三个公社各取一字的合称。1981年8月14日国务院批准,将盐津县的两碗公社,绥江县的太平公社、会仪公社的新安大队、新寿大队划入后,于同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水富县,隶属昭通地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6-03
镇雄县
夏、商属梁州、雍州区域。周时名屈流大雄甸。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为南广县,属键为郡。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置南昌县,属朱提郡。蜀汉延熙元年(238年)置南广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改设协州,不久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协州。天宝战争(754年)后,入南诏,改为芒部。宋熙宁七年(1074年)置西南番部都大巡检司。元至元十年(1273年)置芒部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芒部卫,相继改为芒部府,隶云南布政司,十六年正月,改隶四川布政司,十七年,升为芒部军民府;嘉靖五年(1526年),援引“大雄”古名,改称镇雄军民府;万历三十六年(1609年),改称镇雄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隶云南;六年,降府为州,属昭通府。宣统三年(1910年)升为直隶州。民国2年(1913年)改州为县,分置彝良县,设立威信行政委员(后改为设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镇雄县隶属昭通地区。今镇雄县城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
  2001年8月昭通撤地设市,属昭通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6-03
今威信县地,相传于夏、商两代为梁州、雍州之地,周属屈流大雄甸。秦代建置,一说归蜀郡,一说属夜郎国。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为进一步开发西南夷地,置犍为郡(治今遵义,后迁宜宾),犍为郡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归益州管辖。今威信县地属犍为郡南广县。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今威信县地属朱提郡(治今昭通)。蜀汉后主延熙十年(247年)隶南广郡南广县,延熙十九年废南广郡后改隶朱提郡南广县。

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为朱提郡南秦县地,由益州改隶宁州。怀帝永嘉五年(311年)隶宁州南广郡。东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隶朱提郡,成帝咸和八年(333年)隶南广郡。南朝宋代为朱提郡南秦县地。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属协州,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属南宁州(原宁州)开边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属协州东安县,隶剑南道戎州都督府(治今宜宾市)。宋朝为叙州(治今宜宾市)羁縻之地,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为西南番部大巡检司易溪部地。
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属芒部路军民总管府强州,隶云南行中书省乌蒙宣慰司。至元二十四年属云南行中书省乌撒乌蒙宣慰司芒部路军民总
管府易溪部。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属芒部卫指挥使司(随后改设芒部府),十六年正月由隶云南布政司改隶四川布政司。十七年改芒部府为芒部军民府,辖阿头、易娘、易溪三部。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年)四月,朝廷为“改土归流”(废除土官世袭制,实行流官任期制),以土官陇氏正支无嗣为由,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军民府,治所由今芒部移至镇雄,设流官,下置怀德、归化、威信(治今三桃乡新街村)、安靖(治今旧城村)四个长官司。威信长安司(简称威信司,清代史籍中也明白记为威信司,后被讹称为卫靖司)首次正式见诸史籍,距今(2003年)已逾477年。“威信”,含“宣威立信”之义。

清雍正四年(1726年),清廷批准巡抚云南兼总管事鄂尔泰将乌蒙、镇雄、东川三府改属云南及武装“改土归流”的奏请。雍正五年(1727年)闰三月,镇雄“改土归流”成功并正式由隶四川改隶云南,设流官,以杜士秀任知府。雍正六年(1728年),降镇雄府为镇雄州,隶乌蒙府(雍正九年改称昭通府)。在原威信长官司、安靖长官司的基础上置镇雄州分防威信分州(简称威信分州),设州判协助知州就近管理督粮、捕盗等事宜。雍正七年,镇雄州清丈土地,划为10里51甲993个村寨,其中威信分州辖下东向化里6个甲,127个村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设扎西汛、长官司汛。宣统元年(1909年)撤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升镇雄州为云南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威信各甲绅民向省请求由镇雄划给上东、中东共10个甲,加上原有下东6个甲成立威信县。民国2年(1913年),设威信行政区,隶镇雄县。原6个甲改为6个区,辖18个保。民国10年(1921年),威信行政公署由长官司移驻扎西。民国21年,设威信设治局。民国23年(1934年)9月,设威信县,以扎西为县城,直隶云南省(1942年隶云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即昭通地区)。

1950年7月,威信县解放,设威信县人民政府。10月,全县设4个区,第一区治扎西,第二区治旧城,第三区治麟凤,第四区治双河。全县有26951户,12.89万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6-03
威信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威信,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决议》,并确定了回师黔北、重占遵义、组建川南特委和川南游击纵队、整编红军等一系列决策。“扎西会议”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在我党我军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6-03
今“彝良”这个县名,是由古代易娘部、益良州、夷良州同演变而来。彝良县的建置沿革也大体是这样。
    元代之前,易娘部已经形成。《元史•地理志》记载:“乌撒者,蛮名也。”“今所辖六部:曰乌撒部、阿头部、易娘部、易溪部、乌蒙部、閟畔部。”又,《云南辞典》说:“元设茫部路军民总管府,领益良州及强州。益良州即易娘部,即今彝良县。”益良州,治今奎香。说明“易娘”是赛典赤到云南建立行省,改设路、府、州、县时才音译作“益良”为州名。诸书或记作易良、益梁、矣良,均属音译选字的差异。
    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置归化长官司,益良又被译写作“夷良”。《明史•四川土司———乌蒙乌撒东川镇雄四军民府》记载:嘉靖五年兵部奏:芒部陇氏无人承袭,“请改为镇雄府,设流官知府统之。分属夷良、母响、落角利之地,为怀德、归化、威信、安静四长官司。使陇氏疏属阿济、白寿、祖保、阿万四人统之。”《明史•地理志》说:“府西南,本夷良寨。”即易娘部,益良州治所遗址。
    清代,清史继明史写作“夷良”。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乌蒙、镇雄改土设流。六年,《清世宗雍正实录》记载:“其夷良地方,设州同一员驻扎。”州同衙署及诸多庙宇、会馆,都在今奎香乡政府所在地周围。至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经云贵总督锡良奏准,升镇雄州为镇雄直隶州,裁夷良州同,置彝良县,县治仍在奎乡。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首任知县吕声文在戈魁(葛魁)兴建衙门,二年五月完工,年底将县治由奎乡迁往戈魁。关于“彝良”的含义,1921年编撰的《彝良县地志资料调查表》记录:“彝良在昔为乌蒙部(应为乌撒部)所领之易娘蛮部地,易亦作益。元设芒部路军民总管府,领益良州,即其地也。命名‘彝良’盖取善良之意耳。”《云南省民政厅案卷》中有关记录也说:“县冠名彝良二字,系沿用旧夷良州同名称,有历史关系,且字义亦可取。”自建县起“彝良”用作县名至今。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