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07阅读
  • 15回复

[山东]有意思的东明县,十几年间先后属于四个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m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08-26
经常见鲁豫两省的人争这个,那东明历史上不是河南的,没错,但也不是山东的啊。
从明朝到民国,东明一直是河北(直隶)大名府的辖区
直到1949年8月,平原省成立,东明从河北省被划到了平原省。
1952年11月30日,平原省撤销,东明县改属河南省郑州专区。
1955年,东明县改属河南省开封专区(其实就是原来的郑州专区改了个名字)
1963年4月,东明县划归山东省菏泽专区。

从河北省---平原省----河南省-----山东省---,这样的县全国找不到第二个了吧

可叹郑州至今还有一条东明路。。。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8-26
这样的县东北很多吧!

要知道自民国以来,东北的省级行政区划变动很频繁的。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amy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8-26
回 幻象岭 的帖子
幻象岭:这样的县东北很多吧!
要知道自民国以来,东北的省级行政区划变动很频繁的。 (2012-08-26 22:17) 

能举个例子吗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8-26
         自己去看,东北在建国前后一直属于一、两个省的县不多。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08-27
回 amy 的帖子
amy:能举个例子吗 (2012-08-26 22:30)

我举个例子,今吉林省辽源市的母县东辽县的前身西安县(北丰县):
清初该地未建制,附近地区属吉林将军辖区;
清末民初,西安县建立后属奉天省;
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奉天省更名辽宁省,西安县属辽宁省;
伪满洲国初期辽宁省复名奉天省,西安县属奉天省;
伪满洲国1940年前后析置通化省,西安县属通化省;
伪满洲国1942年前后析置四平省,西安县属四平省;
伪满覆灭东北光复后民国重划东北省份,西安县更名为北丰县属辽北省;
PRC成立初期再次重划东北省份,北丰县复名西安县属辽东省;
1954年撤销大区同时省份撤并,西安县属吉林省,1956年更名东辽县至今。
概括起来就是吉林-奉天-辽宁-奉天-通化-四平-辽北-辽东-吉林。
这只是东北若干个所属省份变化频繁的县份之一。
相关地图请参看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74738
[ 此帖被坤舆任我行在2012-08-27 03:04重新编辑 ]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08-27
是不是东明县在黄河以南,又被黄河以南的山东包围的缘故?
amy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08-27
回 独孤雨 的帖子
独孤雨:是不是东明县在黄河以南,又被黄河以南的山东包围的缘故? (2012-08-27 09:16) 

没被山东包围,和河南长垣开封兰考是相连的。
amy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2-08-27
回 坤舆任我行 的帖子
坤舆任我行:我举个例子,今吉林省辽源市的母县东辽县的前身西安县(北丰县):
清初该地未建制,附近地区属吉林将军辖区;
清末民初,西安县建立后属奉天省;
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奉天省更名辽宁省,西安县属辽宁省;
....... (2012-08-27 01:28) 

不一样的是,我说的那3个省都是至今还存在的,变化也不大,而东北当年划分太乱了,你说的很多省早就不存在了,就是还在的辽吉黑也变化很大。。。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2-08-27
东明区域有史记载可追溯至夏朝,分属兖州和豫州。按《禹贡》载:“济河惟兖州、盖以济水据其东南,黄河据其西北,凡介河、济间者,皆兖州属也”。以今日之全境考之,其西南一隅当地济水之南,应属豫州之域。《东明县旧志》记载:夏、商时东明为兖、豫二州之域。西周时间属卫国。春秋时期境内已建多处城邑,如葵邱、武父、煮枣户牖,襄丘等。“春秋五霸且诸候”即现有的五霸岗村,《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县东南五霸岗,春秋时齐晋会盟处也,亦日霸王岗。”战国时期东明古城魏国户牖邑,在信兰考县境内。今境西部属魏国襄丘,南部属魏国煮枣,东部属魏国葭密。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封建,立郡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东明地为阳武县之户牖乡,属三川郡。《史记。秦始皇本记》载:“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大名府志》记载:“秦始皇东游至户牖乡,昏雾四塞,不能进,故名其地为东昏”。东昏之名由此而来,其地在今兰考北二十里。按今境考之,当时应属东郡宛胸(或冤句),砀郡济阳。西汉武帝建立元年(前140年)于东昏建东昏县,属陈留郡。新朝王莽(公元9年)改东昏县为东明县,东明县名即始于此。故城在今兰考县北二十里,今之东明县南属陈留郡之济阳,东及东南属济阳郡之冤句、吕都;北属东郡之离狐,西属陈留郡之长垣。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改东明县为东昏县,属兖州陈留郡。三国时期废东昏县为东昏镇,归属陈留国的外黄、济阳二县。今之东明县北、东及东南部属济阳郡的离狐、冤句,西及西南部属陈留国的长恒、济阳。晋朝疆域归属沿袭东汉,东昏镇归属于三国同。今之东明县及有东部属兖州阴郡之离狐,句阳,东南属兖州济阴郡之冤句,西部属陈留国之长恒,西南属济阳。东晋时期东昏镇及今之东明县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国。南北朝时期地属北魏,东明县西部属司州济阳,东部属兖州离狐、乘氏、冤句。东昏镇归属不明。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年)改西兖州为曹州,东明县归属,曹州、冤句,离狐二县。隋朝县北部属济阳郡之离狐县,东及东南属济阳郡冤句县,西南属济阳县。东昏镇归属济阳郡的外黄县。唐分属曹州离狐(天宝元年(742年)改离狐为南华县)、冤句县。贞观元年(627年),废济阳,其地并入冤句,废外黄,其地并入浚仪,古东昏镇应归浚伐所辖。宋改东昏为东明镇。乾德元年(963年)于今兰考北二十里东明镇置东明县,属京畿路开封府。元右元年(1086年)改冤句县为宛亭县,今之东明南部属曹州宛亭县、北部属南华县。崇宁元年(1102年)改曹州为兴仁府,宛亭、南华属兴仁府。金属南京路。大宝三年(1163年)因黄河徙冲坏宛亭县城,随废宛亭县。兴定二年(1218年)东明县迁至宛亭故地(今之东明集镇),原东明县城废为通安堡。元仍属南京路曹州。太宗七年1235年)割隶于中书省大名路,属开州,沿所在今东明集镇。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避黄河水患,又迁县城于云台集(今西堡城集)。洪武十年(1377年)废东明县,将其北部划归开州,南部划归长垣。弘治三年(1490年)复割开州二十四里,长垣十里置东明县于大单集,即今县城,属北道布政使司大名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怀庆、彰德二卫(军队编制)合并后,东明县遂增入26营,属直隶省大名府。民国初属直隶省大名府。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属河北省。1936年属河北省政府第十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9年改属第十区专员公署。1940年3月建立东明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南六县专员公署。1941年3月在东明、长垣结合部建立东垣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鲁、豫三专署。后改七专署、二十二专署。1942年9月在东明县东北,菏泽西部建立南华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专属。东明、东垣、南华属之。出于斗争需要,1943年至1949年三县时而撤合,时而成立,归属亦有变。1949年8月,中共平原省成立,属平原省菏泽专署,将东明县武邱区划归长垣县,王浩屯区划归菏泽县,长垣县第三区所属的长兴、王店、马厂、荆岗、三春集、焦楼、刘楼等地域划归东明县,始成现状。1952年11月撤平原省,改属河南省郑州专区。1955年10月改属开封专区。1963年4月,划归山东省菏泽专区。1967年属菏泽地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2-08-27
山东菏泽地图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2-08-27
回 amy 的帖子
amy:不一样的是,我说的那3个省都是至今还存在的,变化也不大,而东北当年划分太乱了,你说的很多省早就不存在了,就是还在的辽吉黑也变化很大。。。 (2012-08-27 09:43)

你说的是四个省,其中也包括一个已撤销的平原省。我说的同样也是有已撤销的省和现存的省。东北各省变化大,所以才有大批符合这种情况的例子出现。
我举得例子跟你提到的东明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程度上更为特殊和极端。你上面要别人举例子,别人举了合适而且很极端的例子,你还要反驳什么?想证明东明的唯一特殊性?东明的情况在华北很特殊,拿到东北来什么都不是。所以顶楼的一些话(如“这样的县全国找不到第二个了吧”)不必说的太满,要留些余地。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2-08-28
杭州市萧山区至今有萧绍路  是萧山属于绍兴2000多年的铁证!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2-08-28
回 ylsh780501 的帖子
ylsh780501:杭州市萧山区至今有萧绍路  是萧山属于绍兴2000多年的铁证! (2012-08-28 22:57) 

之江云梦在本坛的一篇帖子《越殇》讲的就是绍兴数千年不断缩小的过程,有图。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2-08-29
回 坤舆任我行 的帖子
坤舆任我行:我举个例子,今吉林省辽源市的母县东辽县的前身西安县(北丰县):
清初该地未建制,附近地区属吉林将军辖区;
清末民初,西安县建立后属奉天省;
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奉天省更名辽宁省,西安县属辽宁省;
....... (2012-08-27 01:28)

我又想起来,西安县严格算起来在二战结束后还有两次短暂归属辽宁的时期。
第一次是伪满覆灭东北光复后到民国重划东北省区之前,这段时间内肯定不能使用伪满的区划了,只能以伪满成立前的民国区划为准,这样西安县当时理论上就应该属于辽宁省。
第二次是1954年,撤销辽东辽西两省及五个直辖市合并设立辽宁省,与原辽东辽西两省若干县市划归吉林省,这两条批文不是同时发布的,前者6月19日发布,后者7月21日发布。因此若严格按批文算,在这一个月内西安县属于辽宁省。不过,事实上这两条批文的实际调整日期都是8月1日,辽东省事实上撤销的同时西安县就事实上划归吉林省,并未实际划归辽宁省。因此这次归辽只存在于严格按批文统计的理论区划上。
若考虑上述两点,则东辽县前身西安县或北丰县在清初至今所属省份变化概况起来就是:吉林-奉天-辽宁-奉天-通化-四平-辽宁-辽北-辽东-辽宁-吉林。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2-08-29
东北各省作为近代省制改革的试验场情有可原。但天朝以来内地18省的省界也乱搞,就过于随意了,尤其50-60年代的各种省县界的随意变动,遗害无穷。
旧省界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是需要调整的,比如河北省向南伸入鲁豫间的旧大名府各县,尤其东明县在黄河改道后孤悬于黄河以南,这应该适当调整,但今天鲁冀豫三省间的边界大调整后,已经超过了适度的范围,与明清民国的传统省界比,又产生了更多新的不合理的地方,相对来讲,今天的三省边界还不如民国时代的传统省界。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2-08-29
回 ylsh780501 的帖子
ylsh780501:杭州市萧山区至今有萧绍路  是萧山属于绍兴2000多年的铁证! (2012-08-28 22:57) 

浙江省嘉兴市至今有苏嘉路  是嘉兴属于苏州2500多年的铁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