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连德纪念馆
图片来自网络
地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保障街140号
建筑面积737.37平方米
建筑布局 伍连德纪念馆坐南朝北,楼体为砖红色,坐基为灰色,是典型俄罗斯风格的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每层六个房间。
伍连德博士(1879-1960)是
中国近现代医学先驱、著名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卫生保健事业的开拓者、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伍连德是英国剑桥大学第一位获得医学博士的中国人,1907年受聘回国任职,1910年
东北鼠疫大流行时被清政府任命为全权防疫总医官,他不畏艰险,采取多种科学的防治
办法,仅用4个月时间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使人类又一次免遭疫病浩劫,被世人誉为"鼠疫斗士"。1911年4月在奉天万国鼠研究会上,与会中外专家达成共识,建议中国政府在东在省设立永久性防疫机构,以防瘟疫卷土重来。1911年7、8月间,伍连德获清政府同意,于哈尔滨红军街(原海关大楼)筹建东三省防疫处。1912年夏滨江医院建成(即现在的道外区保障街140号),东三省防疫处遂迁入医院,形成医院与行政"二位一体"的防疫机构,其功能是医院平时应诊,疫时防疫,监测东三省各地疫情守护民众健康,伍连德任防疫处总办兼总医官,同时兼任滨江医院院长。1926年9月在哈尔滨滨江医院院址创办了滨江医学专门学校(即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开东北
地区中国人自办医学教育之先河。同年,伍连德博士的长女伍玉玲在这里出生。"九·一八"事变后,防疫处被迫解散。此后,原址建筑变迁尚未得到查证。新中国成立后,东三省防疫处旧址建筑曾先后做过民居、学校、幼儿园、仓库,直至1996年,伍玉玲来上海参加"纪念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暨伍连德博士国际学术研讨会",其后她来到哈尔滨看一看她的出生地,省政协副主席、哈医大一院心血管教授傅世英教授代表省政府接待伍玉玲,伍玉玲将自己编著的《回忆伍连德博士--鼠疫斗士》大型画册送给傅世英教授,这使没有见过伍连德,对其了解甚少的傅老师被伍连德的杰出贡献和伟大精神所感动,并在耄耋之年走上发起和筹建伍连德纪念馆之路。
1998年春,以鼠疫专家、医史专家及哈渝京三地其他方面专家共32人联名向哈尔滨市政府提出建立伍连德纪念馆的建议,该建议还获得1998年哈尔滨市特别奖和奖金。从1998年3月15日至1999年11月20日傅世英教授与
北京的张本教授(中华医学杂志学术委员会原主任委员)为伍连德纪念馆筹建事宜往来书信数十封。在哈尔滨市政府的重视下,1998年12月哈尔滨市政府以
文件形式批准滨江医院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199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1月哈医大派遣傅世英教授亲赴新加坡会见伍玉玲女士,征询建立伍连德纪念馆意见,并决定由哈医大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建,成立理事会,哈医大校长杨宝峰亲任理事,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周晋任副理事,傅世英教授任名誉理事长,并办理了纪念馆建立许可,注册资金1000万元。2002年至2006年间,纪念馆筹建办在哈尔滨市各级部门的支持下,进行现场调查、办理房产归属、安置居民和单位动迁、编制预算、工程招标等一系列筹备工作。2006年9月8日,哈尔滨医科大学80周年校庆时举行了纪念馆奠基典礼。2007年初第一期工程完工,启动向社会和伍连德博士的后人征集文物、复原布展程序。2008年9月8日,哈尔滨医科大学82周年校庆之际举行了隆重的伍连德纪念馆开馆仪式。使世人有了一个纪念伍连德、学习伍连德、颂扬伍连德的好去处。2008年10月伍连德纪念馆被哈尔滨市委宣传部授予"哈尔滨市首届十佳
人民建议成果先进单位;2009年分别被评为市民携手逛新城旅游景点和市民喜爱的文博展馆,同年,被哈尔滨市授予园林绿化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基本陈列纪念馆共有五个展厅,二个场景复原。五个展厅的陈列采用专题形式,分为四大部分,即:"出生南洋献身医学"、"扑灭鼠疫功绩卓著"、"建树颇多遗产丰厚"和"世人景仰伟业永存"。四大专题突出体现了伍连德博士在中国度过的他人生中最辉煌的30年历程。两个复原场景:一个是伍连德士办公室,一个是伍连德博士实验室。此外,纪念馆又采用新的展示方法,如:多媒体展示、灯箱
地图、室外图片展览等。所有展厅的图片、照片和文字说明均为开放式展示。纪念馆展出藏品为104件,其中珍贵展品25件,主要是:①伍连德所获得的勋章、纪念章5枚,②伍连德经典著作《鼠疫概论》1册,③寿幛8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