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845阅读
  • 11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11):西宁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22
西宁府:最要,冲,繁,疲,难。西宁道治所。办事大臣、总兵驻。明,西宁卫。初因明制。雍正二年,省卫,置府及西宁、碾伯二县。乾隆九年,置巴燕戎格?。二十六年,置大通县。五十七年,置贵德、丹噶尔二?,割兰州之循化来属。东南距省治六百二十里。广三百五十里,袤六百五里。北极高三十六度三十九分。京师偏西十四度十三分。领?四,县三。

西宁冲,繁,疲,难。倚。东:峡口山,叹隍[A112]地;红崖子山。西:土楼山、金山。南:拔延山。西南:南禅山、积石山、拉脊山。西北:北禅山。黄河,西自贵德?迳城南,东入巴燕戎格。湟水西自丹噶尔入,迳城北,北川河西北自大通来注之,又东南入碾伯。大通河迳县东北入平番。县西:伯颜川渠。县南:那孩川渠。驿二:西宁、平戎。土司四:陈氏、吉氏、祁氏、李氏。番庄二:上朵壤尔、乜亥加。番族三:上郭{必山}、松巴、巴哇。

碾伯冲,繁。府东百三十里。故守御千户所,属西宁卫。雍正二年置县。南:雪山。西:四望山。东北:阿剌古山。湟水,西自西宁入,东南流,迳城南,曰碾伯河。纳县境诸川,东南至莲花台;大通河北自平番来会。河北、河南两渠,引湟溉田,酾支渠三十。驿三:嘉顺、老鸦、巴州。土司三:九家港、胜番沟、老鸦堡。他番族十馀,分居县境。

大通难。府西北百三十里。故番地。雍正二年,以番族效顺,置大通卫。乾隆二十六年省卫置县。西北:大雪山。北:大寒。东:五峰。南:元朔山。大通河古浩亹水,西自青海入,东南入平番。北川河西自青海入,有二源,北曰布库克河,南曰沙库克河,合流至城北为北川河,又东南入西宁。东峡川、峡门堡二渠。长宁驿。土司六:起塔镇、??迭沟、大通川、王家堡、硃家堡、美都沟。西北与青海分界,有界碑。

贵德厅 要。府南。故归德千户所,属河州卫。雍正四年,省卫所隶河州。乾隆三年改隶西宁。二十六年设县丞。五十七年升厅,设抚番同知。东:郭图。南:莫曲山、图尔根山。东南:圆柱。南:南山。黄河,南自青海改西北流,折而东北,恰克图河东来注之。又东北,环厅西境,至陇羊峡西折而东南,合龙池河及乌兰石尔廓尔河,并诸小水,入循化、巴燕戎格。番族分生、熟、野番三种。熟番五十四族,畊赋视齐民。生番十九族,畜牧资生。野番八族,其汪食代克一族,乾隆末北徙丹噶尔,馀七族咸居?东境,插帐黄河南岸。

循化厅 要。府东南。旧属兰州,为河州同知驻所。乾隆末,移隶西宁。西南:多噶尔群山,不一名。黄河,西自贵德入,北岸为巴燕戎格厅地。保安大河南自丹噶尔北流注之,又东纳厅境诸水,至积石关入河州。大夏河,古漓水,出厅南边外山中,北流,迳拉布楞寺,屈曲东南入河州。青海和硕特游牧地错入厅南境。番族:上隆布西番十六寨,南番二十一寨,阿巴那西番八寨,多奈错勿日二寨,素呼思记二寨,边都沟西番十寨,东乡西番五寨。回民撒拉族所居,曰上八工、下八工。

丹噶尔厅 府西南。抚番同知驻。东:翠山。南:日月。北:北极山。湟水出青海噶尔藏岭,东流,至札藏寺入厅境,迳城南,东入西宁。清水河出贵德厅南速古山,东北流。隆武河出循化厅西南番地,北流,汇为保安大河,北入循化。韩土司辖地在厅东南。东科尔寺在厅西南。西宁、青海孔道。沙喇库图尔番族聚居处。

巴燕戎格厅?府东南,通判驻。明,西宁、碾伯、洮州厅地。乾隆三年,以巩昌裁缺通判徙改。北:雪山。西:小积石。东南:拉札山。黄河,西自贵德厅入,南岸为循化境,巴燕戎格河出小积石山东麓,纳?境诸小水,南入黄河。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6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22
西宁是青藏高原上最古老的城市,已有2100多年历史了。在汉武帝以前,西宁一带是羌人的游牧地。骠骑将军霍去病于公元前121年(汉元狩二年)出兵居延,击败匈奴,占据今甘肃河西走廊,军威震及湟水流域。公元前111年(汉元鼎六年),汉朝军队再次进击羌人,深入湟水流域,羌人退据青海湖地区。汉军便修筑了军事据点西平亭,这是西宁在历史上最早之建筑。

东汉建安年间,正式设西平部,郡治即为西都县城,而西都县城即为西宁。从此,西宁成为了青海东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公元222年,曹魏黄初三年,在西平亭旧址上修筑西平郡城垣。城分南、西、北三城,颇具规模。之后虽然屡易郡州名,但西宁一直为边塞要镇。

东晋时,鲜卑秃发氏在青海境内建立南凉小王朝,一度以西宁为都城。北宋时期,藏族首领口角 厮口罗 在青海东部建立宗喀地方政权,也以西宁市为都城,称之为青唐城。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青唐城是中西贸易的重要集散地,经济十分繁荣。公元1104年(宋崇宁三年),北宋军队攻略河湟,消灭了宗喀地方政权,以青唐城为中心设西宁州。这是“西宁”一词出现之始,至今也有近890年历史了。

明代在西宁设西宁卫,清代为西宁府、西宁县。

西宁古城曾多次修葺城池,城墙以土、砖筑成,所以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砖包城”。现在能见到的故城墙便是明朝时所筑的。1929年青海建省,以西宁为省会。1946年改为西宁市。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从此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日益繁华。

西宁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它“右通海藏,左引甘凉”,扼控边陲,卫屏中原,所以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也为文人墨客们所吟咏。

凭立西宁城头,漫步街头郊野,不仅令人回思千年往事,而且可以领略现代化的建设成就,还可以观赏名胜古迹,了解风俗民情。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22
西宁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黄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据城北区朱家寨遗址、沈那遗址和西杏园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公元前121—111年间,西汉在今西宁设立了西平亭,标志着西宁正式纳入了西汉的版图。两汉以来,地处湟水谷地的西宁等地生产得到了发展,人口也不断增加,西宁及其周边地区在政治、经济、交通和军事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公元220年东汉灭亡,魏、蜀、吴三国鼎立,今西宁属曹魏的统治范围。222年,魏在今西宁市修筑了西平郡城。公元265年,西晋在今湟水流域仍置西平郡,辖西都(今西宁市)等地。
  十六国时期,鲜卑族秃发部据今甘肃西部、青海东部地区建立地方割据政权南凉,曾一度建都西平(今西宁)。公元445年,北魏灭鄯国,改西平郡为鄯善镇(今西宁)。公元526年(北魏孝吕二年),又改鄯善镇为鄯州,辖西平(今西宁市)等地。公元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又改鄯州为西平郡,辖湟水、化隆二县,今西宁为西平郡湟水县的辖地。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后,在青海东部设鄯、廓二州。鄯州辖龙支、湟水二县,今西宁为湟水县辖地。公元1104年北宋改鄯州为西宁州,隶属于陇西都护府,从此,“西宁”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
  公元1227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率蒙古军队南渡黄河攻占西宁州,西宁并入元朝统治。公元1373年(明洪武六年)西宁州改为西宁卫(今西宁)。公元1385年(洪武十八年)动工修建西宁卫城。现西宁七一路南侧保留的古城墙就是明西宁卫城的遗迹。公元1645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军进入西宁。公元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北洋政府改革清代建制,废西宁府,保留西宁道,西宁是道府所在地。1927年(民国十六年)撤西宁道,设西宁行政区长官。1929年,南京政府设立青海省,以西宁为青海省省会。
  1949年9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军解放西宁,9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宁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同时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成立,西宁市为青海省省会。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22
乐都是青海省内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公元前989年,周穆王西游时就经过这里,《穆天子传》说:“乙丑,天子西济干河,爱有温谷乐都,河宗氏之所居游。”这个“乐都”就是今天的乐都具城所在地。西汉时在县东境的老鸦城设破羌县。唐朝在这里设陇右节度使,唐代的许多名将如哥舒翰等人曾驻守这里。在宋代是唃厮啰政权的邈川城,宋军攻占河湟后先后改为湟州、乐州。明朝在这里设碾伯守御千户所,清代改设碾伯县。1928年青海建省,恢复远古地名,改为乐都县。

  乐都曾是南凉国的首都。那是东晋末年,鲜卑秃发乌孤在廉川堡(今乐都东北连城)称王。399年迁都到乐都。直到414年被西秦攻破,南凉灭亡,乐都基本上是南凉的都城 (其中有一二年迁往西宁和武威)。所以乐都人以自己的家乡是千年前古都而自豪。至今有南凉故城遗址保存着,文人墨客不时专门前往踏访。

  碾伯镇文物古迹颇多。特别是东关街的西来寺,创建于 1606年。寺院规模宏大,占地 2100多平方米,山门、金刚殿、关圣殿、正中大殿、观音殿等,都无不宏伟壮观。“丈革”中该寺建筑毁去大半。现在尚存的大殿坐北朝南,呈五跳四真昂九级歇山式,屋脊黛色大瓦,显得巍峨气派。

  乐都以田园景色而久已著名。清代文人写下了大量描写郊野风景的佳作。所谓“东溪春色”是碾伯八景之一,府志称“春时小桥流水,花发鸟鸣,亦可游赏。”

  由于乐都比西宁海拔低,温度高,山乡风光幽美。大概正因为山乡气候好风景秀,所以 《穆天子传》上叫作“温谷乐都”的吧。

  湿润的气候适宜于水果的生长。每当秋季,碾伯镇上水果丰富,价钱便宜,质量上乘。其中“乐都沙果子”是早已远近闻名的,外地人甚至以“沙果子”代指乐都人。乐都沙果子是梨的一种,色艳多汁,香酥脆甜,是青海的名特产之一。还有一种“软儿梨”也很有名,其吃法很特别。一般是放置到严冬,待冻成冰梨,吃时放在凉水中融解,食之酸甜可口。如果自然解冻,果皮呈黑色,拿起一吸,便可尽食其肉,香甜如蜜,所以叫做“糖包”。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22
呵呵!楼主辛苦了,虽然都是清史稿中的内容,看过,但还是要麻烦不少功夫的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22
大通县
古为羌地。唐属鄯州湟水县,宋、元属西宁州,明属西宁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建大通、永安(均在门源境内)、白塔三城,设大通卫治大通城,属西宁府辖。乾隆九年(1744年)大通卫由门源浩门迁至白塔城(今大通县城关镇),乾隆廿六年(1761年)改卫为县。
  1949年成立大通县人民政府,1957年县府由城关镇迁至桥头镇。1960年划归西宁市管辖,1985年设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22
史册记载表明,贵德县历史悠久,古文化灿烂绚丽。从西汉(公元前60年)起,贵德已正式列入中央王朝的建制体系。以后历朝历代均在此有所建制。

  从已挖掘的文化遗址看,境内有“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仰韶文化”、“昆仑文化”、“唐汪文化”、“黄河文化”等早期人类文化遗产,汉唐古堡、明清楼阁也记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1985年文物管理处在贵德县挖掘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58处,其中省级保护的遗址17处,有唐加里遗址(青铜)、藏盖古城(唐)、玉皇阁(明)、白马寺(清)等;县级保护的遗址36处,有尕次古城(汉)、毕家寺城堡(元)、古城廓(明)等。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砍砸器、石刀、石铲;青铜时期的陶罐;汉代的铁铧、铜印、五铢钱;元代的古钟;明代的必里卫户所印、金牌信符、宣德铜炉等。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唐番古道在境内交错延伸,是当年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境内西汉神爵二年开辟了河关县(今贵德县)至金域(兰州)道,东汉建初二年开辟了从临羌至归义(今尕让)城驿道,晋南北朝时土谷浑开辟了贵德至河州驿道,清乾隆三年开辟了贵德西宁驿道。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汉和帝永无五年,在今贵德河西贺尔加附近的黄河上建造了用数舟连接的浮桥。

贵德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万历十八年增修,至今有600多年历史。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城墙内的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又经清朝道光、光绪年间扩建重修,形成今日之规模,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60平方米。东半部建有文庙,供奉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 思想家孔子;关岳庙,又称马祖庙,俗称武庙,供奉关羽、岳飞、马祖三尊神像;万寿观(玉皇阁)供奉玉皇大帝、文昌诸神位。西半部建有大佛寺、城隍庙和图书馆,有待维修和重建。 据玉皇阁碑文记载: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阁的底部以夯土筑实,外用青砖镶砌而成,上建三层歇山顶楼阁, 内有梯级直达阁顶,通高28米,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展示古代建筑艺术成就。 贵德古城及玉皇阁组成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复杂多变,木作精简红腻,碑刻、壁画为珍贵史料,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和旅游观赏价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22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青海省东部,历史颇为悠久,在宋崇宗二年(公元1103年),将普通的积石镇改为循化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王朝在此设循化营,并修筑城池,正式命名为“循化”从此积石镇成为历代县城所在地。

循化地区自古以来是个多民族杂居地区,历史上居住过不同的部落、部族和民族。考古资料表明,古代羌人就在这里生息活动过。从出土的卡约文化、马家窟文化和齐家文化的文物来看,他们已经懂得磨削石器、饲养家畜、种植农作物、制造陶罐等生活用具。这些远古文化与甘肃地区的洮河、大夏河流域文化属同一文化系统。又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有密切联系,已处于新石器时代。

秦之兴,循化为雍州地。殷周时,此地居住的是羌戎,或称氐羌。春秋时期,“泰穆公辟地千里,遂霸西戎”。泰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循化属于秦塞外地。

西汉时期,循化纳入金国统一的郡县制度体系,为金城郡河关县地。它的南部则为金城郡白石县塞外地。至后汉,废金城郡,白石县归陇西,河关地改属白石县。至晋朝,复为河关县。晋永宁中,分西平界晋兴郡,循化属晋兴郡临晋县地。以后,曾被前赵匈奴族首领刘曜占领。符坚天凉,循化复归前秦(氐族),其后为西秦(鲜卑族)所有。后来吕光(后凉氐族)攻克临洮、武始、河关等地,置浇河郡,循化属浇河郡。后入于吐谷浑,据浇河郡。后东迁,浇河郡地复归吐谷浑所有,直至元魏(北魏)。后周(北周)逐吐谷浑,循化为洮河县地。隋朝改洮河县为河津县,唐朝废河津县置米州及米川县(河关县故地)。州旋废,属河州。高宗永徽6年(公元655)移县治于黄河以北,改属廓州。此后,因吐蕃强盛,时常侵扰,史称:“吐蕃俟积石军麦熟,岁来取,莫能禁(《循化志·建置沿革》)。黄河以南遂元郡县,多立军所。循化即唐所建积石军地,后又改为镇西军地、按威军地、曜武军地。宋复为积石军地。后又为循化城池安疆砦地、怀羌城地。金升积石军为州,元朝固之,积石州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明朝废州改所,循化为河州边外地,立保安、起台二堡。

清初沿袭明制,循化仍为河州边外地。雍正8年(公元1730)“始立循化营保安堡属焉”(《循化志·建置沿革》),属河州镇辖。1731年9月修城池竣工,雍正皇帝命名为“循化”,意为遵循王化。这是循化地名的由来。乾隆27年(公元1762),移河州同知于循化营,称循化厅,隶兰州府。道光三年(公元1823),循化厅改属西宁府。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22
湟源县
古为羌地,汉置临羌县,隶金城郡,三国改隶西平郡,北魏属西都县,隋改为湟水县,隶鄯州(西平郡),唐代归鄯城县,唐安史之乱后属吐蕃辖地,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以后隶属西宁州,明隶西宁府西宁县,清设丹噶尔厅,仍隶西宁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丹噶尔厅为湟源县。
  1978年归海东地区管辖。1999年12月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9]142号)将海东地区的湟中县、湟源县划归西宁市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22
化隆县
古为羌地,西汉时属晋城郡,东汉属西平郡,晋咸康元年(335年),在今群科镇筑黄河城,并在今民和、化隆两县交界地区置黄河郡,管辖今化隆全境及黄河南岸部分地区(治黄河城),北魏时在今群科镇古城置石城县,辖今化隆县西部地区,并在化隆东部置广威县(治今化隆县甘都镇),西魏改石城县为化隆县,隶湟河郡。经隋、唐、宋、元、明、清更名改隶。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时更名巴燕县,归青海省辖,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为化隆县。1953年改设化隆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自治县,1978年划归海东地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22
海东地处华夏民族摇篮——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这里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据考古发掘,早在六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本区民和县阳洼坡曾发掘了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仰韶文化遗址,其它地方多处发现类似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的遗址。

  秦汉以前,这里居住着羌人。据传说,远在帝舜时,舜“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相传三苗部落原住在今湖北、湖南或河南南阳至陕西商洛一带地区。“西羌之本出三苗,姜姓之别也”,“徙之三危,河关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秦历公时,“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说明人们过着以牧业为主兼有农业的经济生活。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击败河西匈奴,并进入湟水流域,在今甘肃省永登县境设置令居寨,以御防羌人入侵。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派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兵征讨河湟羌人,在“湟中”设置“护羌校尉”,筑西平亭(今西宁市),开始经略“湟中”。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后将军赵充国奉命击败注水流域的先零羌,招抚黄河沿岸羌人归降,罢兵屯田,在今海东地区先后设置一郡三县,即移金城郡治于允吾县(今民和县下川口)、安夷(治所在今平安县)、破羌(治所在今乐都县)、允吾(治所在今民和县)等县,均属金城郡,这里被正式纳入汉朝的郡县体系。安夷县曾长时期为汉护羌校尉治所。献帝十八年(213年),析金城郡西部置西平郡(治所在今西宁市),河湟各县改属西平郡。

  魏晋南北朝时,河湟地区曾被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相继统治过。这一时期,曹魏曾在中川、官亭一带设 置白土县,晋惠帝在允吾置晋兴郡,北魏废晋兴、左南、白土、允吾县,在龙支城(今古部)设置金城县,西魏改名龙支县;在化隆、循化 县境,北魏设置石城(治所在今群科)、广威(治所在今甘都)二县, 属洮河郡,隶鄯州(治所在今乐都县)。公元397年至414年,鲜卑族一支秃发部发展壮大起来,逐步占据了河西和湟水流域,建立起南凉王国,其都城曾建在今之乐都县。

  隋唐时,今海东地区曾盛极一时,所处地位举足轻重。乐都县先后为西平郡、部州、陇右道治所,一度成为陇右乃至西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地。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率兵亲征吐谷浑,四月渡黄河于临津关(今民和官亭),经古鄯到达西平郡,陈兵讲武,五月大猎于拔延山(今拉脊山之马阴山),“诏虞部量拔延山南北周二百里并立表记”。唐贞观元年(627年),划全国行政区为十道,其中陇右道则统辖今甘、青、新部分地区。道置陇右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理部州,都管兵七万五千人,马一万六百匹;河西节度使理凉州,都管兵七万三千人,马八千八百匹。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建立。从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赞干布到天宝十四年(755年)的一百多年中,唐与吐蕃的关系既有“交马互市”的和平安定时期,也有兵戎相见,征战不息的年代。特别在公元735年至749年,冲突逐步升级, 在廓州积石屯田区(今循化、化隆一带),双方反复进行了极为残酷的争夺战,都付出了重大伤亡。安史之乱后,唐军内调,无暇西顾,吐蕃乘机东进至甘陕,河湟地区被控制近百年。

  宋元时,今海东地区曾先后被角厮罗、宋、金、西夏和元朝统治。 宋初、河湟吐蕃之一部腽末人角厮罗兴起,先以宗哥城(今平安县)、后以邈川城(今乐都县)、再以青唐城(今西宁市)为统治中心,建立角厮罗政权并臣属于宋,历时近百年。角厮罗统治时期,军力强盛、生产发展、经济繁荣,被青海吐蕃和后来的藏族传颂为传奇式英雄人物, 现被列为世界名著的伟大史诗《格萨尔王传》的主人公格萨尔王就是以角厮罗为原形创作的。公元1097年,角厮罗政权势力日衰,宋军遂进占河湟地区,改邈川城为湟州,改廓州为宁塞城。崇宁三年(1104 年),角厮罗政权灭亡,宋改鄯州为西宁州。

  宣和元年(1119年),改湟州为乐州。北宋亡后,金和西夏占有河湟地区约一个世纪。公元1227年春,蒙古成吉思汗进军洮、河、西宁州,河湟地区纳入蒙古汗国。公元1253年,蒙古汗国在河州设置“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甘、青吐蕃部落。公元1261年,撤废乐州、廓州,改属西宁州。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设甘肃行中书省(治甘州,今张掖),辖西宁州。公元十三世纪初,自1219年成吉思汗西侵到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随着每次战争的胜利,葱岭以西、黑海以东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大量征服和迁徙到东方来。撒拉族先民一百七十户人由尕勒莽兄弟带领从中亚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迁徙到了今循化县。至元二十八年 (1291年),元朝下令“以甘肃旷土赐回回昔赛赤、哈散等俾耕种之”, 回族先民遂进入青海,一部分在今海东地区垦荒种地,定居下来。

  明清两朝,今海东地区除循化县较长时间属河州管辖外,其余属西宁卫、府辖地。明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元甘肃理问所土官祁贡哥星吉在冀宁大都途中归附明朝,被授于副千户之职,令守碾伯。洪武四年(1371年),元甘肃行省右丞朵尔只失结和西宁州同知李南哥及一批元朝官吏纷纷归顺明朝,元在青海的统治结束。洪武六年(1373年), 改西宁州为西宁卫,下辖6个千户所,今海东地区有碾伯(乐都〉、古鄯(民和)2个千户所。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民起义军李白成部将贺锦攻克西宁,捕获卫指挥使祁廷谏和卫指挥同知李夭俞等并押送西安。清顺治二年(1645年),英亲王阿济格率兵击败了李自成军入西安,释放了押在狱中的祁廷谏、李天俞等人,仍授其原职,令回西宁招抚各族部众归清,同时清军孟乔芳部进入青海,今海东地区归属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宁卫为西宁府,新置西宁县,废碾伯、古部 千户所置碾伯县。今海东地区又属西宁府的西宁县和碾伯县管辖。乾隆九年(1774年),在今化隆县置“巴燕戎格抚蕃厅”,隶西宁府。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河州同知于循化,改置循化厅;明清时期,明在青海确立了土司制度,遂成为一种正式的地方政治制度,清朝袭之,一直延续到民国二十年(1931年)才被完全废止。清末政治腐败,在咸丰、同治年间多次发生了河湟回族、撒拉族反清起义斗争。声势和规模较大的有循化撒拉族苏四十三、化隆回族马文义(马尔三)、署理西宁知府的马桂源、循化撒拉族韩文秀等所领导的起义。特别是马文义的起义军发展到了十几万人,成为西北回民大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起义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都严重打击了清朝反动统治。

  民国元年(1912年),北洋政府任命马贼为西宁总兵,从此马麟、马步芳盘踞青海统治近四十年。次年改循化厅为循化县、改巴燕戎格抚蕃厅为化戎县(后改巴燕县、又改为化隆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 青海正式建省,改碾伯县为乐都县、析置民和县,增设互助县。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兰州战役胜利,遂进军青海。9月1日至4日,先后解放循化、民和、乐都、化隆等县,5日进入西宁市,至12日又解放互助县,海东人民获得了新生。

  经国务院1978年10月19日批准,从湟中县析置平安县,设置海东地区,辖民和、乐都、湟中、湟源、平安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979年3月,中共海东地委和海东地区行政公署正式设立,驻平安县平安镇。1986年民和县改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1999年12月湟中县、湟源县划归西宁市管辖。
[ 此贴被爱在战国在2007-05-22 15:41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5-22
湟源县历史沿革 

  曲曲唐蕃古道,滔滔河湟流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牵引着这里悠久的历史。以国山之祖,冰川之父闻名于世的昆仑山东北的日月山下,便是湟源县。
  湟源,在三代(夏、商、西周)、春秋时,称“西戎氏地”。秦初,分全国为三十六个郡,当时,陇西郡实际控制着包括今湟源在内的青海东部地区。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立临羌县,湟源属临羌县地,归金城郡。曹魏期间,因军事需要,县治移驻湟水北岸。湟水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汉书》谓“湟水出金城临羌塞外,东入河”。湟源即:“湟水源头”之意,从后来在湟源境内发掘的青铜时代遗存的卡约文化和湟水下游发现的“仰韶文化”,足以说明湟水流域同祖国的中原一样,具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湟水源地处要隘,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它是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丝绸南路要冲,闻名于世的唐蕃古道,取道日月山而抵拉萨。它像一条金色的彩带,飘落在银装素裹的青藏高原,留下了汉藏人民世世代代友好往来的足迹和情深意长的美好传说,源源流长,经久不衰。
  公元4年,王莽在高原明珠青海湖以东设西海郡(辖湟源地区),公元23年王莽政权崩溃,西海郡随之废弃,羌人复占湟源。三国(220--265年)时设立西平郡,依西平亭,增筑南、北、西三城,以为郡治,湟源复属临羌县地。西晋时(265--420年)先后建立前凉、后凉、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控制了今湟源及其以东的湟水流域地区。隋开皇五年(581年),在石堡山(今日月乡哈城村)修筑石堡城,设戍屯兵,吐蕃人称铁刃城,《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石堡城(今指哈城)西三十里有山,山石皆赤。北接大山,南依雪山,号曰赤岭”(赤岭即今日月山)。日月山之所以驰名中外,一是它具有神奇瑰丽的迷人色彩,同时也因文成公主汉藏和亲成为汉藏人民友谊的象征,民族文化交流的见证;
  唐(618--907)划全国为十道,废西平郡,置鄯州都督府,湟源为鄯城县地。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改为吐蕃属地,湟源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遂立碑于赤岭(日月山),以分唐与吐蕃界,从此,商贸交易频繁,成为中原通往牧区和西藏的要塞,有“日月山界限中外”之说,著名的“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称因此得名。湟源不仅是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要冲,同时也是经济文化的枢纽,名噪一时的“环海商都”就是今日的湟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今甘肃敦煌)汉人张义潮起义,恢复河西走廊,甘肃和青海东部又回到唐朝的管辖之下。五代十国(907--960年)期间吐蕃贵族失去对青海东部的控制,南宋、西夏期间湟源曾一度为金人和西夏所控制。
  元(1227--1253年)宋理宗宝庆三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攻克西宁州,湟源属元西宁州地。明(1368--1644年)洪武五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湟源为西宁卫地。明末,湟源属李自成农民军大顺政权西宁防御使管辖。雍正元年(1723年)蒙古亲王罗布藏丹津起事,曾以湟源为据点,进行反清活动,后经清抚边大将军年羹尧所奏,特准“以日月山为集,不准擅移”。
  雍正五年(1727年)筑丹噶尔(湟源县城)城,乾隆九年(1744年)经西宁道佥事杨应琚以丹噶尔路通西藏,逼近青海,为汉、土、回、藏、蒙及蒙准噶尔往来交易之所为由,向清政府上奏,后特准“一切交易,俱在丹城,毫无他泄”,因此,湟源被誉为“小北京”。道光年间,因湟源海藏通商,中外咽喉,特设立丹噶尔厅,属西宁府。
  期间民族贸易极为繁荣昌盛,大量畜产品、药材和矿产品云集丹城,内地各省商客辐辏,年终贸易总额白银达250万两,比当时西宁的贸易总额高六、七倍。特别是国际市场紧缺的羊毛、皮张,更是供不应求。为此,国内外商人合资经营的天津洋行,开始伸入西宁地区,以湟源为据点,大量收购羊毛,先后来湟源驻庄的外商有英商新泰光、仁记,美商泰和、怡和、居里、瑞记,俄商美最斯、瓦利等八大银行。
  由于湟源皮毛在国际市场上负有盛名,转手之间,获利很大,丰厚的利润,对省内外大商巨贾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于是清光绪时,钦差大臣命令全省皮毛集中于湟源。当时,有名商号已有四十多家,每年集散的羊毛总额就达400万公斤以上,各类皮张30多万张,湟源县城大中小商及手工业者达1000余户。湟源成为当时蒙藏牧民出入之门户,又成为全省皮毛的唯一集散地,故省内外商人前来湟源进货,市场繁荣、商务发展。每逢元宵佳节,商店用彩布蓬街,爆竹通宵,沿街吊灯排灯齐放光彩,火树银花,各路社火,顺街演唱,笙簧悦耳,人人喜形于色,可谓极一时之盛。
  民国(1912--1949年)二年,西宁府改为西宁兵备道,丹噶尔厅改为湟源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从甘肃省分出,成立青海省政府,辖西宁、大通、湟源、循化、化隆七县及青海蒙藏地区。
  一九四九年九月九日湟源解放。
  一九四九年十月至一九七八年九月,湟源为省直属县。一九七八年十月九日,海东行署成立,辖湟源县。
  二00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湟源正式划归省会西宁市管辖。
  丹噶尔因湟水发源地而遐迩闻名,日月山因文成公主掷日月宝镜而得此殊荣,因而,她在国内外颇有点名气,可说是蜚声中外了。
  追踪历史,丹噶尔有过辉煌的过去,她的昔日繁华仍是难以抹去的历史。如今,当我们徜徉在县城街头时,尚存的古城小街、县衙门、清真寺、排楼、民俗宅院等等,雕梁画栋,建筑精美,风彩依旧,其豪华气派仍不减当年。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