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993阅读
  • 16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73):高州府(茂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4-24
高州府:冲,繁,难。高雷阳道治所。东北距省治千六十里。广三百一十五里,袤二百三十里。北极高二十一度四十九分。京师偏西五度四十分。领州一,县五。有通判一,治梅菉。

茂名繁,难。倚。高凉山在东北,州以是名。东山在东。南滨海。北:窦江自信宜入,东南流。左纳双柘水,至府治东北,鉴江水西流合焉,今又谓之石骨水也。屈西南,过那射岭入化州。东南有浮山水,即三桥河,出电白,西南至赤岭为赤岭水,又西南入吴川。有赤水、平山二巡司。大陵废驿。

电白繁,疲,难。府东南百六十里。北:浮山。南:莲头山,其下曰莲头港。又西南,有赤水港。南滨海。有博贺岛在海中。东北有儒垌河,源出分水凹,西南流,过望夫山曰望夫水,屈南与界头河合,又南为五蓝河,入于海。又三桥河,出东北木力岭,西南至潭儒山为潭儒河,合龙珠河,西南入于茂名,其下流是为浮山水也。有沙琅巡司。盐场二,曰博茂、电茂。

信宜难。府东北八十里。东:龙山。东北:云开。西川水出大人山,西南过旧潭峨县曰潭峨江,至县治西南,东川水来会。屈南,过罗窦洞为窦江,又南入茂名。东:双龙水出长?充坑,西南至古丁墟,屈东入阳春,合双■E1水。又东北,双床水出大水岭,南合吐珠水,屈东北流为石印水,至罗定入泷水。又怀乡水出东北黄陂岭,会扶龙水、石人水,西北与响水合,为黄华江,入广西岑溪。又金洞水出县北雷公岭,水西北至广西容县为渭龙江也。有怀乡巡司。

化州简。府西南九十里。北:浮梁山。东北:龙王,一名来安山。茂名水在东北,即窦江,又东北有陵水,源出广西北流,入,屈西南至合江墟,罗水亦自陆水入,其合流曰罗江,又谓之陵罗水也。屈东南,迳州治北合窦江,又东南流为平源江,入吴川。有梁家沙巡司。

吴川简。府西南百二十里。北:丽山。西北:特思山。东南滨海。南为利剑门,至?匈州,又西南至于通明港,谓之广州湾。光绪二十五年租于法。吴川水在东北,一名吴江,自化州入,东南过三江岭,浮山水西流合焉。屈西南为木棉江,与平城江合,分流至限门港入海。石门港源出石城东桥水,东南流,山角水自东北来注之,又东南至麻斜入海。有塘缀巡司。盐场一,曰茂晖。

石城简。府西南百九十里。北:谢建山。西南:敷复山,滨海。西有南廉江,即乌江,自广西陆川入,西南流,至石角墟曰石角水,又西南与武陵江合,为合江,青榕水西流合焉。又西南为九洲江,贺江水自西北来注之,至鲤鱼潭入海。又西:洗米河,出广西博白,迤南流,为英罗港,入海。又东,东桥水,出鸡头岭,东南过两家滩,入吴川,是为石门港也。有凌绿巡司。息安废驿。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4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4-24
茂名市的历史沿革,现市辖的六县(市、区),原为高州府属六县中的四县(信宜、茂名、电白、化州),所以先从高州府沿革说起。
  一、据清朝{广东通志》卷三郡县沿革表记载:
  高州府禹贡(前21世纪—前16世纪)杨州南境。秦(公元前221-206)为南海郡地。汉(前 206-公元220年)为合浦郡高凉县地。三国晋宋 (220-502)为高凉高兴郡地。梁(502-557)为高州地又分置电白郡。隋平(581)陈郡废为高凉永熙二郡地,时茂名、电白属高凉郡,良德属永熙郡。唐(618)初属高州,贞观八年(634)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7)又分置高州,始治高凉移治良德。天宝初(742)改高州曰高凉郡,潘州曰南潘郡。乾元初(758)复曰高州、潘州皆属岭南道。五代(907-960)属南汉,宋开宝五年 (972)省潘州人高州仍曰高凉郡,属广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州废属窦州,三年(1006)复置。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高州路安抚司,十七年(1280)改总管府属湖广行中书省。明 (1368-1644)曰高州府届广东布政司使。本朝 (清1644-1911)因之(沿袭)领州一(化州)县五(茂、电、信、廉、吴)。
  茂名县汉合浦郡高凉县地。隋置茂名县属高凉郡。唐初属高州、贞观八年(634)改属南宕州,九年(635)于县置潘州。五代梁开平元年 (907)改曰越裳,后唐同光初(923)复故。宋开宝五年(972)州废以县属窦州。景德元年 (1004)属窦州,三年(1006)还属高州。元 (1280)后属高州,大德八年(1304)徙高州来治,明(1368-1644)为高州府治,本朝(1644— 1911)因之(沿袭)。
  电白县汉合浦郡高凉县地,梁(502-587)置电白郡、连江县及连江郡。隋晋(265)陈(589)郡废, 以县属高凉郡:唐属高州,开元五年 (717)改曰保安,至德二载(757)又曰保宁。宋开宝五年(972)省人电白。元属高州(1280- 1368),明成化四年(1468)移治电白县属高州。本朝因之(沿袭)。
  信宜县汉苍梧郡端溪县地。梁(502-587)分 置梁德县兼置梁德郡。隋平陈(581)郡废,开皇十八年(598)改县曰怀德属永熙郡。唐武德四年 (621)怀德置信义县兼置南扶州。贞观元年 (627)州废属泷州,二年(628)复置,五年 (631)又废属泷州,六年(632)州属岭南道。五代属南汉(907-960),宋开宝中(972)省怀德人信义,太平兴国初(976)改信义曰信宜仍属窦州治熙宁, 四年(979)州废以县属高州。元属 (1280-1368)高州路,明属高州府(1368-1644),本朝因之。
  化州汉合浦郡高凉县地,晋(286-42))为高凉郡,刘宋(422-278)分置罗州属高凉郡。肖齐 (479-502)复立高兴郡。梁(502-557)置罗州及石龙郡.又分置石龙县属高凉郡。唐武德五年 (622)复以石龙县置罗州。六年(623)改南宕州。贞观九年(635)复曰辩州,天宝初(742)曰陵水郡:乾元初(758)复曰辩州,层岭南道。天佑元年(904)改勋州。五代(907-960)属南汉(847-950)仍曰辩州。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曰化州陵水郡属广南西道。元至元十五年(1278)立化州路安抚司,十七年(1280)改总管府,属海北海南道。明洪武三年(1370)曰化州府,八年(1375)降为州、省石龙县人焉。九年(1376)又改为化县,十四年(1381)复曰化州,属高州府。本朝因之。
  二、《高雷文献》根据《高州府志》和各县志记载:梁大通中(527-528)高凉、高兴二郡合并正式命名高州。隋设茂名县,属高凉-梁大通元年(527)置电白县。太平兴国初(976)信义县改为信宜县。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定名为化州陵水郡。   
  三、1997年出版的《茂名市志》载:隋朝开皇九年(589)废电白、海昌二郡置电白县,开皇18年(598)增设茂名县。唐贞观8年 (634)南宕州更名潘州。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信义县因避光义讳改称信宜县,五年(980)改辩州为化州。
  茂名地区民国沿革,民国元年(1912),化州改称化县,撤高州府,茂名现辖区属广东省高州绥靖处驻茂名-3年(1914)撤高州绥靖处,设高雷道驻茂名,现辖区属高雷道。9年(1920)撤道派出高雷善后处驻茂名,茂名现辖区属善后处:14年(1925)撤善后处,派出南路行政专员公署驻茂名,茂名现辖区属南路。25年(1936)改七区。27年(1938)派出南路行署驻茂名县,茂名现辖区属南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底信,茂、电、化四县属南路专区。1950年四县属高雷专区。1952年属粤西行政区。1956年属湛江专区。 1958年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矿区市,1959年3月22日茂名为省辖市,同时茂名县与信宜合并设立高州县(先称茂信县),化县吴川合并为化州县:t959年5月9日,茂名工矿区市更名为茂名市:1961年4月,信宜、吴川恢复建制,茂名市、高州、信宜、电白、化州四县同属湛江专区。 1983年7月茂名市辖信宜、高州、电白、化州四县。1985年4月18日茂名市区地方设立茂南区;2001年7月从电白的辖区增设茂港区。
  四、对杂志书存疑
  《方舆纪要》云:晋南渡后置茂名县属高兴郡.考《晋志》高兴郡,领广化、海安、化平、莫阳、西平五县……南渡后无高兴郡亦无茂名县,茂名县实始于隋。纪要之说不确,各志不用。
  《舆地纪胜》云:唐镇南大将军冯游请于高州城东西二山间筑城,以道士姓名建潘州茂名县。有类稗说固不足信,考唐燕国公张说(唐宰相)撰冯君衡墓志铭所述,“唐分立三州以授故高州刺史冯盎诸子,时冯犹(游)为潘州刺史,但谓冯游请建州置县则非也。”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4-24
高州历史
距今6500万年前,在高州西部的平原地带,原是一个望无边际的内陆湖泊,这个湖泊从镇江镇的东北部起,经过石鼓、至泗水、分界的西部,一直延伸到茂名市的金塘和电白县的羊角等地。湖呈带状,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湖面上,鳞光闪闪,碧波荡漾。湖中生活着龟鳖类、鱼类、螺蚌类等水生动物。湖岸上,树木葱郁,枝繁叶茂,一派生机盎然的南国风光。

2600万年前,由于地壳的变动,地表逐步上升,湖水变浅。再经几度沧桑后,原来那望无边际的湖泊,逐渐沉积为河网纵横的平原盆地。那些生长在湖中的鱼鳖类动物,由于缺水全部死亡,其尸体逐渐被淤泥覆盖。在缺氧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化学变化过程,逐步变为化石。在石鼓至泗水一带,发现大量湖中的生物化石。那些被泥土覆盖在地层下面的植物群体,则演变为煤炭。

高州中部及北部的丘陵山地一带,由于地壳比较稳定,地形变化较小。在这宽广的丘陵地带里,浓荫连绵,古树参天。在浓荫下,生活着许多巨型的哺乳动物。在这些动物中,比较突出的有长鼻类的东方剑齿象、纳犸象;有食肉类的鬣狗、黑熊;有偶蹄类的野猪、鹿、羊;还有灵长类的古猴、猩猩、猕猴等等。这里,处处猴啼鸟鸣,燕语莺歌,热闹非凡。

距今200万年前,地球出现第四纪冰川期,使各地的天气十分反常。这时期部分动物适应不了气候的变化,加上自然界的食物减少,这类动物便被大自然淘汰。过去在建设高州水库时,在工地上曾出土了数件纳犸象牙化石,形成时间约在100万年前。

1万年前,高州就有了人类活动。在南部的祥山镇出土有两件穿孔石球,是当时旧石器时代晚期制作和使用的捕猎工具。这是高州发现最早的石器工具。新石器时代,高州出现了多处人类聚居点。目前,高州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处,新石器文物出土点11处。出土有石斧、石锛、石环、石珠等磨制石器,还出土有陶纺轮、陶网坠等原始陶制品,距今约4000年至6000年。高州先民在原始社会里,开始步入人类文明社会,并以部落形式维系着原始社会组织。先秦时期,高州归属于西瓯、骆越部族。

秦统一岭南后,设南海、桂林和象郡,高州市当时处于桂林和象郡之间,即中北部属桂林郡,南部属象郡。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置交趾部合浦郡,郡治今合浦市,郡内置高凉县,县治在今阳江市北30公里,今高州南部时属合浦郡高凉县,北部属苍梧郡端溪县。东汉末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孙权析合浦郡高凉县分置高凉郡(治所今恩平北)和高兴郡(治所今阳江西)。高州市南部时属高兴郡,北部属苍梧郡端溪县。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高兴郡并入高凉郡,郡治在安宁(今阳江西30里白沙)。东晋永和七年(351),苍梧郡增设晋康等郡,高州市当时北部属晋康郡端溪县,南部属高凉郡高凉县。晋康郡、高凉郡同隶广州。

南朝梁大通中(公元528年),梁平俚洞置高州,州治在今阳西县。南朝梁大通中(公元530年),置电白郡,郡治在今高州长坡旧城,属高州;同时在今化州升罗州县为罗州,今高州市西部、西南部属罗州高兴郡;北部属泷州梁德郡;中部、东部属电白郡,南部属南巴郡。

隋开皇九年(589),废电白郡、海昌二郡置电白县,废连江、南巴二郡置连江县、南巴县,隶高州,高州治所仍在高凉县(今阳江西)。废高兴、石龙二郡置石龙、吴川县。开皇十八年(598)增设茂名县,三县均隶罗州。今高州市中部、西部属电白县、南部属南巴县、西部属茂名县、北部良德县。隋大业三年(607)高州、罗州被废,复置高凉郡,治所在高凉县(今阳江西),今高州市属高凉郡。

至唐武德四年(621)废高凉郡,电白、连江等县隶广州,武德六年复置高州,州治仍在阳江,延至唐贞观二十三年(646),高州治迁良德县(今高州东北)。开元元年(713)高州治所又迁连江县(今电白马踏),唐天宝元年(742)改高州为高凉郡,郡所保安城(连江改名,今电白马踏),仍辖良德、电白、连江三县。乾元元年(758)高凉郡被废,复称高州郡。至大历十一年(776)迁州治至电白县城(今高州长坡旧城),领电白、良德、保宁三县,一直延续到北宋初年


其中良德县的历史如下:南朝梁在信宜东北置泷州梁德郡,今高州市东北属此郡。南朝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在今高州东北境内析置务德郡,县治今高州市东岸镇东,隋开皇九年(589)废务德郡置良德县,时隶泷州(大业三年607年废泷州置永熙郡),唐武德六年(623)划归高州。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南宕州,治所在今广西博白,贞观初移玉林;唐贞观八年(公元635年),南宕州改称潘州,州治迁至茂名县城(今高州城区),潘州辖茂名、潘水、南巴三县。贞观十七年(643)潘州被废,茂名县归高州。永徽元年(650)复置潘州,州治仍茂名县城,潘州辖茂名、潘水、毛山、南巴等县,后省潘水县,开元元年(713)改毛山县为潘水。

而茂名县历史如下:隋开皇十年(570)置,当时归罗州管辖,唐武德五年(622)茂名县划归高州,永徽元年(650)归潘州。潘水县历史如下:唐武德五年(622)析南巴县增置,治所在今高州分界一带,贞观二十三年析潘水县置毛山县,治所今吴川博铺。

天宝元年(742)潘州改为南潘郡,治所仍在茂名县城。乾元元年(758)废郡复州,潘州又复置,潘州领茂名、潘水、南巴三县,一直延续至宋开宝五年(972)废弃。

今高州的中部、西部当时属茂名县,南部属潘水县(后曾并为毛山县),北部属良德县,中部、东部属电白县。

后梁开平元年(907)茂名县更名为越裳县,龙德三年(923)复茂名县,属南汉。

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废潘州,潘州并入高州。南巴、潘水二县并入茂名县,省良德、保宁二县并入电白县,均属高州。景德元年(1004),废高州,其属县归窦州,治于茂名县。三年复高州,茂名、电白县还属,复治信宜县。熙宁四年(1071),并窦州入高州,领茂名、电白、信宜县,属广南西路。此时的高州境内便成为一州两县所在地即高州及茂名、电白县。

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改高州为高州路安抚司;领县不变,同属湖广行省海北海南道。高州路治于大德八年(1304)由电白县迁茂名县(今高州城)。至正十五年(1355)还治电白县。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高州路为高州府,洪武七年降为州,茂名县撤销并入高州。九年高州复府。洪武十四年,复茂名县。至此高州府领茂名县、电白县、信宜县、化州及其辖县吴川、廉江。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电白县迁神电卫(今电白电城镇),高州府治从电白县迁茂名县,隶广东行省。原高州及电白治所附近一带地域,拔为茂名县管辖,这便成了今天高州的基本地域。

清代沿明制此时高州府辖有化州、茂名、信宜、电白、吴川、廉江等一州五县,属高阳雷道,府治茂名县。由于高州辖地较大,地理位置又处于战略要冲地带,因此便把高州府称为广东下四府之首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撤高州府,广东省派出高州绥靖处,驻茂名县高州城,领茂名、信宜、电白、化县、吴川、廉江六县。民国三年,撤高州绥靖处,设高雷道,治所在茂名县,辖原高州府、雷州府、阳江直隶州属下11县。九年(1920),撤道,派出高雷善后处,治所与高雷道同。民国十四年(1925),撤善后处,派出南路行政公署,驻茂名县。十五年,又改为南路绥靖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11月,广东派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茂名县,辖茂名、信宜、电白、化县、吴川、廉江、阳江、阳春和梅箓管理局。民国二十七年派出南路行署驻茂名县,管理第七、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六年(1947),原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第八专署行政督察区,治所和辖区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底,茂名县属南路专区。1950年属高雷专区。1952年属粤西行政区。1956年属湛江专区。1958年5月12日,在茂名县南部新建石油城,成立茂名市政筹备处,23日改为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备处,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矿区市,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茂名市为广东省省辖市,原茂名县改为高州县,属湛江专区。1983年7月,茂名市直隶广东省,辖高州、信宜、电白、化州四县。1993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高州县,设立高州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4-24
新石器时代,电白县境已有人类活动。

    唐(尧)虞(舜)时为南交地。

    三代(夏、商、周)时是扬州之南裔。

    春秋战国时为百越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打败西瓯、骆越等部落,统一岭南,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时电白地为南海郡之西境。秦末,赵佗盘踞粤地,自封南越王,电白县为其辖境。

    汉朝,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平粤,始设交州合浦郡,电白属合浦郡高凉县地。

    三国(魏、蜀、吴)时,地属吴国。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吴析合浦郡,置高凉郡(《晋书·地理志》载:桓帝分立高兴郡、灵帝改曰高凉);吴黄武五年(226)分交州的南海、苍梧、高凉、郁林四郡,设置广州,交广分治于吴大帝黄武五年,但只实行一年就取消,直至景帝永安七年(264)才成为定制。

    两晋时所属与三国同。

    南、北朝时,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从高凉郡析置海昌郡。海昌郡辖地在今电白树仔镇、电城镇北部。这是在电白境内设置行政区之始。梁大通中(528)析高凉郡置电白郡、南巴郡、连江郡等12郡,兼置高州,统辖各郡。这是以电白为郡名之始。今电白县境时属高州之电白郡、海昌郡、南巴郡、连江郡地。

    隋朝,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县。省电白、海昌、二郡置电白县,电白自此以县称。同时废南巴郡为南巴县,废连江郡为连江县。大业二年(606)省南巴县入连江县。三年(607)废高州,复设高凉郡(《中国历史地名词典》载:大业二年,废高州,复设高凉郡)。电白县先后隶高州、高凉都。

    唐朝,地属岭南道。武德四年(621),废高凉郡,电白县和连江县隶广州。五年(622),析连江县复置南巴县;良德县自泷州改隶高州。六年(623),复置高州,州治在高凉,电白、连江、南巴、良德等县同隶高州。贞观二十三年(649),高州徙称治良德县;开元五年(717),移治连江县。连江县改名保安县。天宝元年(742),高州改称高凉郡;乾元元年(758)复称高州。时,保安县仍为高州、高凉郡治所。至德二年(757),保安县改名为保宁县。大历十一年(776),高州徙治电白县。电白、良德、保宁隶高州。

    五代十国时,县名不变,属南汉国土。

    宋朝,隶广南西路。开宝五年(972),保宁、良德两县划入电白县。南巴县划入茂名县。景德元年(1004),高州废,电白县改隶窦州。三年(1006),复置高州,电白县仍为该州治所。

    元朝,隶湖广行中书省海北南道高州路。至元十七年(1280),高州改称高州路,路治在电白县;大德八年(1304)路治徙茂名县,以旧州址为电白县城;正十五年(1355),还治电白县。

    明朝,隶广东布政使司高州府。洪武元年(1368),高州路改为高州府;七年(1374)十一月降为州,九年(1376)四月复为府。成化三年(1467)九月,电白县移治于神电卫(今电城镇),割附郭、朗肆、地安、怀德等6乡以属茂名县。茂名县下博乡地(原良德县部分地和南巴县地面划入电白县。同时府治也从电白县迁茂名县。

    清仍明制,隶广东省高雷道(后改高雷阳道)、高州军政分府、广东省政府高州绥靖处、广东省高雷道、广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4-24
    唐虞时代(前21世纪),信宜地属南交。夏朝(前21世纪--前16世纪),信宜地属扬州南裔。商朝(前16世纪--前11世纪),信宜地属南越。西周(前1066年--前771年),信宜地属南海。周灵王三十五年(前334年),被熊商打败的越人逃散到江南海上各地居住,是为百粤(越),信宜地属百粤。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设置南海郡,信宜是南海郡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任嚣和赵佗奉命平定南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信宜地属桂林郡。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派陆贾封赵佗为南越王。信宜地属南越。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平定南越,设置南海、苍梧等7个郡,开始设置端溪县(辖现在的德庆、郁南、罗定、云浮、信宜5县市及高州县的马贵、古丁、深镇),隶属交州刺史部苍梧郡。信宜是端溪县地,相沿了613年。

  南朝梁(502--557年),析端溪县地置梁德县(意在显示梁朝德政)及梁德郡,梁德县是信宜县前身,县治在今池洞镇太安围底街,辖地包括现在信宜全市,高州县的马贵、古丁、深镇以及罗定县的蕾滨、新乐、都门、扶合、加益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梁德郡,保留梁德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梁德县名为怀德县,意取感怀隋王朝之德,县辖地不变。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怀德县地置信义县,以南近信山(在今镇隆镇沉冲村南面)、北接招义山即雷公岭(池洞镇与径口镇界山)得名,即取信山的信字与招义山的义字,成信义县名,县址在今镇隆镇八坊村,信义(信宜)置县始此;潭峨县(以潭峨江得名,县址在旧县村)。同时,设南扶州,辖怀德、信义、潭峨3县(即辖原梁德县地),州治迁到信义县治。武德五年(622年),析怀德县地置特亮县(以特亮山即牛弼山得名,县治在今径口镇木威村),隶属南扶州。唐贞观八年(634年),南扶州改名窦州(以镇隆东江、西江汇合处的罗窦洞得名。据说,原来有巨长石横贯江的两岸,秋冬潦尽,江水仅从石下的窦洞流出去,为便于通舟楫,后把该洞炸掉),辖怀德、信义、潭峨、特亮4县。称信义为窦州,始此。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怀德、潭峨、特亮3县,其地并入信义县,仍属窦州,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避宋太宗赵光义讳, 信义县改名信宜县。信宜县名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至今未变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4-24
化州古称石龙,相传有龙潜于罗江之中,变化无穷,故又称化州。

 秦始皇三十三年 (前214年)平定南越,置南海、桂林、象郡。今化州境属象郡。秦亡后,南海郡尉赵佗取桂林、象郡,称南越武王。西汉前期,今化州境属南越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灭南越国,分其地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今化州境属合浦郡高凉县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合浦郡分立高兴郡。

  在今化州境。灵帝建宁元年(168年)改高兴郡为高凉郡,旋废,今化州境属交趾刺史部的高凉县。献帝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刺史部为交州,今化州境属交州的高凉县。献帝建安十五年,吴分交州为交、广二州,今化州境属广州的高凉县。三国·吴,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吴分汉高凉县立高凉郡,后又立高兴郡,俱属广州。今化州境屑高凉、高兴二郡地。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高凉、高兴二郡仍吴制。太康中,撤高兴并入高凉郡,今化州境属高凉郡高凉县。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檀道济筑石城于陵罗江口,置罗州县,县治所在陵罗江口。属广州高凉郡。

  宋于今化州境复置高兴郡,旋废。齐再置高兴郡,郡治所在高兴县(在今化州城,一说郡治宋和县,亦在今化州南境),属越州。郡辖地为今化州南部及吴川、廉江全境。梁大通中(527--529年)置石龙郡、石龙县。又升罗州县为罗州,置刺史,领石龙、高兴二郡,辖境为今化州、吴川、石城全境,高州西南部,及与广西博白、陆川、北流接壤地带。州、郡治所均在今化州城东北旧城岭。陈沿梁制不变。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废高兴、石龙二郡,以州统县。罗州领石龙、吴川、茂名三县。大业三年(607年)废高州,罗州,立高凉郡(郡治所在今阳江市区西三十里)。石龙县属高凉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罗州,治所在石龙(今化州城),领石龙、吴川、陵罗、龙化、罗辩、南河、石城、招义、零绿、慈廉、罗肥等十一县,属岭南西道邕管经略使。武德六年,罗州徙治石城,另置南石州,治所在石龙,领石龙、陵罗、龙化、罗辩、慈廉、罗肥六县。此后,属县或省或并。贞观九年(635年),南石州更名辩州。天宝元年(742年)辩州更名陵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辩州。天佑元年(904年)更名勋州,后复名辩州。五代·南汉,沿唐制,辩州领石龙、陵罗二县。宋,开宝五年(972年)废罗州入辩州,以吴川来属,省陵罗入石龙,辩州领石龙、吴川两县。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辩州改称化州,此乃化州命名之始。因州治所西南三里石龙岗有石龙胜迹,以龙能变化,故名化州。

  乾道三年(1167年),析吴川西乡为石城县,化州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景炎三年(1278年)宋帝日丙即位于硇洲,升硇洲为翔龙县,隶化州。化州领石龙、吴川、石城,翔龙四县。元,为化州路,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属湖广行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化州路为化州府,隶广东行省。洪武七年降化州府为州,并附郭县石龙入化州,石龙县从此撤销。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九年,化州降为化县,属高州府。洪武十四年,县复改为州,仍领吴川、石城二县。化州上属府而又下辖县,地位在府县之间。

  清,沿明制,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属高州府。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4-24
吴川市境东郊有吴家地,纳三川(鉴江、袂花江、梅江)之水,故曰吴川。

吴川,先秦为百粤之地。秦平南越,置桂林、南海、象郡,吴川隶属象郡。西汉初年,吴川属赵佗南越国地。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分郡置县,吴川隶属合浦高凉县地.三国至南朝宋、齐,吴川属广州高凉郡高凉县、平定县。梁陈时,属扬州罗州高兴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高兴郡置罗州,辖电白、石龙、吴川、海安四县。吴川始建县治,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后罗州并入高州,又改高州为高凉,吴川县隶属高凉郡。唐武德五年,置罗州招义郡,领五县,吴川县属招义郡。五代,吴川县隶属南汉罗州郡。宋开宝五年,废罗州,吴川县属辨州。太平兴国五年,改辨州为化州,吴川县属化州。元代置化州路。明洪武九年,改化州府为高州府,吴川县隶属高州府。清沿明制,吴川县仍属高州府,直至民国建立。民国二年,废高州府,吴川县改属高雷道。高雷道后改为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吴川县仍属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置南路行政专员公署(后改为高雷行政公署),吴川县归其所辖,县城设在黄坡圩。1952年吴川县与梅茂县合并,称吴梅县,县城设在梅菉镇。次年夏季复名吴川县,属粤西行政区所辖。粤西行政区由高雷、粤中两专区合并而成,后重分高雷、粤中,高雷改为湛江专区,吴川县属湛江专工。1958年,吴川县与化县合并,称化州县,县城在化州。1961年,吴、化分县,复名吴川县,县城在梅菉。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湛江专区,吴川县归属湛江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吴川县设立吴川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4-24
廉江地处雷州半岛北部。粤佳边界,扼粤佳两省交通要冲。廉江,古称罗州。始建前,秦属象郡地;汉属合浦县地;晋属高凉郡高凉县地;(南朝)宋、齐,为高凉郡罗州县地;(南朝)梁、陈。为罗州高兴郡石龙县地;隋属高州高凉郡石龙县地。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析石龙县建石城县,属罗州,(注:罗州城遗址在河唇镇龙湖村东侧,面积约6万平方米。此遗址布局有仿唐代长安城的明显迹象。1962年,此城址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时,在县境之西及西南同时建招义、零绿两县。唐天宝元年,招义县改为干水县)此县名即为石城县之始。唐玄宗天宝元年,以濂江河取名,易名为濂江县。南汉,属罗州;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废罗州并废濂江、干水县,划入吴川,属辩州(太平兴国五年即980年,改辩州为化州)。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76年),复析吴川西乡置石城县,属化州;元,属化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化州府,七年(1374年)属化州,九年(1376年)属高州府;清,属高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至3年,属高州道;民国3年改石城县为廉江县,属高州道;民国9年废除道制,属高州善后处;民国12年属高雷廉钦琼崖罗阳八属联军总指挥部;民国15年八属联军全部覆灭后,属广东南路行政公署;民国25年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公署;民国38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属广东省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11月11日,廉江县城解放,属广东南路专员公署;1950年9月,属高雷专区;1952年11月,属广东粤西行政区;1956年2月,属广东省湛江专区;1959年1月,廉江、遂溪、海康(南渡河以北部分)三县合并为雷北县,属广东省湛江专区;1960年11月,雷北县易名为雷州县,届广东湛江专区:1961年3月,撤销雷州县,恢复廉江、遂溪、海康三县。按原县区域分治和归属;1978年9月,属广东省湛江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9月。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属湛江市;1993年12月,经国务批准,廉江撤县设市(二类市)。归广东省直辖,并委托湛江市代管。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01
现在,茂名管高州了。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01
高州进士录:

宋朝 赵荆(任钦州判官)
  李鳌
  明朝 容善(任北流知县)
  周益(任武宣知县)
  李佑(任歙县知县)
  伍玉(任云梦知县)
  颜宝(任兵部给事中)
  吴志盛(任抚州府同知)
  张正(或为张贞,任安庆府同知)
  胡罕遵(任阳朔知县)
  陈彬(任周府长史)
  张光(任阳朔知县)
  吴宗荫(宿松知县)
  李冠禄(任翰林院检讨)
  清朝 梁联德(曹江帅堂人,任兴国、宜黄知县)
  黄如栻(大岭人,任国子监监丞)、李应孙(大井长沙人)
  梁昌和(曹江帅堂人,任山西阳城知县)
  杨颐
  李少朴
  曾耀南(曹江荷垌人,钦点主事,签分刑部军功奖叙,充出使美国、日本、秘鲁等国参赞官,加四品衔)
  清武进士何文光(根子人,任阳江水师营守备)
  梁廷一(钦点侍卫)等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01
民国时期高州藉将官录:

中将梁华盛(1903—),高州泗水镇里道坑村人,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陆军大学特一期,北伐战争,在东路军任营长、第一师四团团长。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任八十三师第二十七旅旅长,1933年9月,升任第二九师师长,嗣回驻贵阳,被选调为蒋介石侍从参谋。1935年4月授陆军少将,1936年再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陆军预备第四师师长,旋编为陆军第一九零师。1939年任第十一军军长兼钱塘江南岸总指挥。1940年冬,调任第四战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4月,任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1944年兼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驻滇干部训练团教育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奉命接收东北,并升为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1946年10月,任吉林省府政府委员兼主席,1947年5月,兼任吉东兵团司令官,7月派为国民大会代表立法委员吉林省选举事务所主席委员,11月任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1948年1月任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后兼任长春绥靖公署主任,沈阳防守司令部司令。1949年任广州绥署副主任。1949年去台湾,任国策顾问,1982年退役,从事工商业,经营摩托车工厂和华胜、华运、华联三家公司。台湾广东同乡会成立当选会长后又任高雷同乡会会长。著《八十健行书》。
  中将莫福如(1914-1990,分界储良坡福地山村人,陆军大学毕业,曾任国民党166师副师长,63军军长,去台后任台湾国防部基础教育视察组组长,国民第一军军长)
  中将吴斌(1900年生,分界兆黎村人,黄埔军官学校一期毕业,任61师少将参谋长,洛阳警备司令,济南防守司令,抗战时一战区警卫军副军长、一战区战干团教育长、抗战后第六兵团副司令、广东十三区行政专员,去台任东南长官司令部中将高参、国防部高参,1958年退役,曾任台湾中国银行顾问,台湾高雷同乡会理事长)
  中将冼盛楷(长坡古南塘村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抗战时92师少将副师长、代理沅芷师管区司令、抗战后湘省沅江司令)
  少将陈生(1910年生,长坡石骨人,中央军校毕业,曾任十九路军60师少将副师长、代理师长、高钦师管区司令)
  少将林宴(抗战中64军155师旅团长)
  少将康一鸣(抗战四战区政治部少将专员、处长)
  少将卢宗城(驻滇干训团少将处长)
  少将黄觉(64军少将参谋长)
  少将梁为焯(99军少将参谋长)
  少将江茂森(1901-1982,1933出任第一集团军军垦处少将处长)
  少将莫国煊
  少将龚建民(1905—1986,顿梭镇高垌人,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驻日代表团团员和国防部一厅少将参议)
  少将钟洪麟(1901年生,泗水下村人,留学美国航空学院,空军少将)
  少将黄茂权(云潭镇新华大垌村人,19路军任营长、团长,1932年“1•28”淞沪抗战有功,1933年升任十九路军少将旅长)
  冼世炎(1908年生,古丁镇石塘村人,1939年黄埔军校毕业,曾任团长、师长)
  丘奇(1927年生,长坡镇银坑新屋村人,1947年国民党海军军官学校毕业,曾任国民党海军司令部中校,海军舰长)
  莫劲松(副师长)
  麦学富(炮兵副师长)
  凌奎(1911年生,谢鸡镇上水乾亮村人,曾任台海军总督察室上校副主任)
  杨国柱(1901年生,大井镇大坡山村人,曾任国民党上校驻德国武官,1949年移居新加坡)
  卢庆春(1920年生,沙田镇人,国立法科学院毕业,抗战时任中央军委政治部上校政工队长,扫荡报主任)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5-01
高州名人录

潘茂名,晋永嘉(307-313)末处士,世居根子浮山下,即今高州之潘村,治《易》明《诗》。一日入山,遇老人对奕,旁睨良久。老者曰:“孺子颇解此耶”?对曰:“入由蛇窦,出似雁行”。老者异之,劝令学道,授以长生夜视之术。从此,潘茂名便在这里“朝汲泉于此山,暮洗术于鉴水,采丹田之芝,煮白石之髓,嚼瑶笋之芽,餐碧奈之蕊,勤洗伐而脱尘凡,取精华而去渣滓”,终于炼成大还丹和小还丹,用此神效丹药,在粤西一带特别是高雷地方救治百姓,扑灭了瘟疫。高州有多处庙宇供奉潘仙,茂名的地名也因之而来。

冯盎(571—646),字明达,隋唐高州良德人(今高州市东北),冼夫人之孙,隋开皇中(590年左右)任宋康县(今阳西县)令,十年(590年)番禺俚族首领王仲宣起兵抗隋,围攻广州,冼夫人派冯盎前往救援,击败王仲宣,因功封高州刺史。仁寿二年(602年)盎请命平潮、成等五州之僚乱,授金紫光大夫、汉阳太守。大业七年(611年),追随隋炀帝征辽东,后升迁左武卫大将军。大业十四年(618年),隋朝灭亡,盎与子智戴逃返岭南,聚集各部首领,拥兵五万,守土防乱。唐武德三年(620年),盎率兵平番禺、新州高法澄、冼宝彻之乱,五年归降高祖,李渊以其所辖之地分高、罗、春、白、崖、林、振、儋八州,授盎上柱国、高州总管,封吴国公,后改越国公,封其子智戴春州刺史、智戣东合州刺史。不久,又改封盎为耿国公。贞观元年(627年),有人诬告冯盎反叛,太宗诏兵准备讨伐,魏征谏乃止,派散骑常侍韦叔谐前往安抚,盎派其子智戴入京侍帝。五年盎上京朝见。不久罗窦诸垌僚人叛乱,太宗诏盎平定之。其时,盎有奴婢万余人,辖地二千里,治理得法,民心信服,社会安定。盎有子三十人。死后,赠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

高力士(684—762),唐潘州人(今高州市城区),为冯盎之曾孙、冯智玳之孙、冯君衡之子,10岁时,其家因株连罪被抄,武则天圣历初(698年),岭南招讨使李千里进二阉儿,一为力士,为则天赏识,后因小过逐出宫,中人高延福收为养子,一年多后,则天又召力士入宫。景龙中(708年),临淄王李隆基引为知已,景龙四年李隆基发动宫庭政变,杀韦后、安乐公主和武氏党羽,睿宗复位,立隆基为皇太子,力士参与谋划有功,擢升朝散大夫、内给事。先天元年(712年),力士协助玄宗又发动一次宫庭政变平乱,迁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正员。开元初(714年)加封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玄宗宠信宦官,尤以力士为心腹。自此,力士权倾朝野,各地奏文必先呈力士阅后才进呈皇帝,小事便自行决断。朝廷内外大臣也纷纷讨好力士,就连显赫一时的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高仙芝、宇文融、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珙、安思顺等也因巴结力士才能官居将相高位。天宝初(742年),加封力士为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七年,加封力士骠骑大将军,其家产富有非王侯能比。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陷两京,力士兵随玄宗入蜀,行至马嵬坡,将士哗变,杀杨国忠,并胁迫玄宗杀杨贵妃,玄宗犹豫不决,力士力劝而缢杀之。至成都后,力士因有功受封齐国公。天宝十五年(756年)肃宗称帝,改为至德元年。后力士随玄宗还京,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赏五百户。上元元年(760年),力士被诬流放巫州。宝应元年(762年),代宗即位,力士遇郝还京,归至朗州,知悉玄宗上皇驾崩,力士面朝北哀恸呕血而卒。代宗复其原官职,并赠封扬州大都督,陪葬唐玄宗泰陵。

今龙禅师,明末清初人,著名僧人,字枯吟,少年参禅,曾随高僧云游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后卓赐天童,木陈大和尚付以大法,升座说法,“道风倾于江南”。园寂于天童,禅师善诗词,有语录、诗稿行于世。其《山居杂詠》“万籁丛中寂,吾心日杳冥。窗临流水远,榻对乱峰青。橡栗供朝爨,瓶盂濯晚汀。岩前拂危石,枯坐自喃经。”尤为人称颂。

李少朴(1813—1889),讳崇忠,字荩臣,号少朴,马贵镇呈垌人。朴少时敏而好学,因当地无名师大儒,全靠他自己刻苦攻读。23岁之年为县试期,家穷无钱,其父将家中仅有一头猪卖掉资助赴考,穿一件黄麻衫应试,一试入学,果中秀才。朴此后一面在当地执教私塾,过着清贫生活,一面仍勤奋力学,壮心未已。咸丰五年(1855)中广东乡试乙卯科举人。中举后朴为人刚正不阿,仕途并无进展,仍回当地设馆执教,同时刻苦攻读。此后曾三次上京考试。当时交通不便,一已年近花甲的穷儒生,靠步行进京。于同治十年(1871)他58岁那年中辛未进士。后派广西柳州府雒容县知县,继任广西乡试主考官,广西兴业县知县,四川雅州府芦山县知县,代理资阳县知县,最后任广东肇庆府教授,由肇庆谢病还乡,遂卒。朴毕生大部分时间以教书为业,乡人评其品性:为人谨厚寡言,朴而无华,诚而无伪,临财不苟。晚年出仕,颇有政绩。他以八股文著称外,其他散文、时论、诗对亦颇多,集成为《徜徉集》。

汤振畿,字京山,生卒年不详,高州城南郊塘口村人。清道光乙酉(1825)举人。他中举不久代任直隶知县其间,政绩显著。他“动以天良,断以情理”,处理了十余年的叔侄构讼积案。到河间府后便着手处理积案,如赐河段十多年的田亩积案,他亲自视察河道后,用“截广补狭”的办法妥善解决,使得赐地无减,而税亩复旧。对南宫县棉花市场罢市问题,他“革其弊又减其税”,很快使棉花市场复兴。鸡泽县水旱灾害连年,民众叫苦不迭,他抵任后,实行“按田出丁,按丁授事”,并亲自临场指挥开凿排涝新河40余里,又筑堤坝,设水闸,终于根除了该县的旱涝灾害。来水县武生曹汉广窝劫害民,畏罪潜逃塞外,他释放小偷邓四诱曹到安州,连夜擒曹归案。丰泽县为东三省之要冲,常有骑马贼武魁伏劫关东镖客,他奉兵出古北口外2000余里擒治。宣庄镇水患最烈,他因地制宜修河置闸治理。振畿于直隶为官多年,他涉水步行州县体察民情,半夜起五更眠为民操劳,他俭约寡嗜,长期易装简从,不带眷属,一心为民,深受民众爱戴。

苏三娘,生卒年不详,太平天国女将。本姓冯,名玉娘,高州人氏。道光初年出生于农家,练就一身好武艺。常到广西玉林、北海一带谋生。十几岁便嫁给灵山县的商人苏三,故人称她为苏三娘。苏三经营运输业,是天地会的成员。婚后不久,苏三被同行杀害。他手下的一群年青的搬运工人和强悍的船夫劝说苏三娘出面,带领他们为苏三报仇。苏三娘带着他们到天地会请求帮助,天地会拨了500会众交由她指挥,不几天便杀了仇家,烧了凶手的家宅。于是苏三娘成了官府通辑的“女匪”。苏三娘从此拉起一支精壮的队伍,劫富济贫,锄强扶弱,驰骋于横县、钦州、灵山一带。队伍扩至数千人,她成为天地会的首领之一。道光二十九年(1849)冬,她率天地会2000多人到武宣东乡墟加入太平军,参加金田起义,跟随洪秀全转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位至女军军帅。在守永安、围桂林、打长沙、攻武汉、破南京等战役中,她英勇善战,所向披靡。连清朝当朝状元龙启瑞也为之倾倒,曾赋诗《苏三娘行》,赞她“两臂曾经百余战,一枪不落千人后”,“驰马呼曹意气豪”,“万千狐鼠纷藏逃”。1853年3月20日,她威风凛凛地率兵开进南京城时,龙诗写到:“城头鼓角声琅琅,牙卒林立旌旗张,东家西家走且僵,路人争看苏三娘。”天京陷落后,配合友军坚守镇江而战死沙场。

杨颐(1824—1899),字子异,又字蓉浦,高州市城西广潭村人。颐天资聪颖,九岁通经史,十岁能文,十六岁被学使戴熙赏识,补为生员。清道光廿一年(1841),受学使李崇阶器重,携带进京,悉心栽培。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顺天乡试中举,后回乡办团练,参理地方政务。同治四年(1866年)赴京会试,为第四十四名进士,先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因前办团练“剿匪”有功,奉旨加赏五品衔。同治五年(1868)任日讲起居注官,实录馆总校,文渊阁校理,武英殿总纂,国史馆纂修。同治十年(1871)及光绪二年(1876)两科会考均为同试官。光绪三年(1877),因前期任皇帝起居注及实录总校有功,加四品衔。光绪八年(1882)壬午甘甬乡试正考官,授詹事府左右赞喜,翰林院侍讲侍读。光绪十年(1884)八月,任顺天府丞兼学政。十一年任顺天乡试武围校射大臣。十三年正月,授大理寺少卿。十四年任江苏提督学政。十七年任光禄寺正卿,太常寺正卿。十八年任都察院左都副御史。二十二年五月,任兵部左侍郎。二十三年任兵部左侍郎兼署工部右侍郎,承修东陵风水围墙。充武乡试校射大臣,覆戡试卷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兼署工部左侍郎,估戡东陵工程,知戊戌科武会试贡举。任职期间,敢于弹劾那些徇私舞弊、贪赃枉法、骄横跋扈的大臣。对曾国荃(总督、宰相)、李鸿章(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等人不法行为,他不避权贵,向朝廷参奏,给当时封疆大臣的倒行逆施以一定的打击。在几次担任主考官中,为朝廷选录了不少人才,对国史纂修、修建北京胜迹也作出贡献,1898年,为慈禧太后佐戡东陵工程后,请假回乡修墓。翌年二月病逝家中。

周朝勋(1837—1901),字沅馨,高州平山镇大科垌村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参加府试,考取廪生。同治三年(1864年)参加省试,考选为优贡。翌年上京应殿试,书法第一,钦定为“朝元”,当即官拜四品衔内阁中书,光绪二年(1876年)诰封三品衔,兼任直奉大夫。他的书法艺术修养和造诣很深,尤其正楷和行书,更显生动、流畅,字形饱满充实,富于意态,笔划转折弯曲能干净利落,字形清秀而有力,结构严谨,章法甚工。据说当时考试卷是一张无行、格的白纸,周朝勋之书法压全场百卷,考官用用粉绳在其卷中的字上,细心量度,字形、字行没有丝毫歪斜之处,找不出半点败笔,致使众评卷老师大为震惊,争相传阅,不肯释手。当时全国出版的字帖如《唐诗》、《宋词》、《千字文》等很多是由他所写。周朝勋生性高洁。后期钦派至浙江新安、河南镇平等县任训导和主考。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因老母亲多病辞归故里。除为乡里修学堂、祠堂之外,还亲自参加修订《高州县志》。光绪二十七年病逝。

张锦芳(1854—1921),字荔园,高州城东郊下苍地村人。张青年时期,正值法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决心投笔从戎,立功异域,光绪元年(1875年)秋往广西龙州在边防军当营书,后感到这等军职“碌碌无所短长”,离军假托从商入越南内地“察其山川险要”。光绪七年广西提督黄桂兰得知其熟悉越南地形,招至麾下,派往扼守兴安、水东等处。翌年法军进犯南定,张先发制人,率兵越出防区袭敌。结果失利而回。上司知其英勇好战,不加责备,另派他到狗头山、海圻等地招募熟习水性的青年入伍,编成应、良、岳、润字营,委他任岳字营帮带兼营务处文案,驻防越南北宁,相机助黑旗军。光绪九年(1883)八月,法军攻占越南顺化,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获得对越南的保护权后,继而窥伺中国边境。同年十二月法军大举向驻越的中国军队进攻,中法战争爆发。张部岳字营殿后掩护,于谅山与友军大败法军。光绪十年五月又参与谅山保卫战,击退来犯法军。光绪十一年正月谅山失守,法军直逼中国镇南关,清廷起用冯子材为关外军务帮办,重行部署战备。张随冯子材、苏元春在是年二月起镇南关、谅山等战役中重创敌军,立下战功。但清政府却在胜利中下令停战撤兵,与法国议和。使这场抗法之战,落得“不败而败”的结局。前线战士“无不椎胸喷血,徒呼奈何!”张亦愤慨写下“回头莫问和戎事,孤愤南来记甲申”的诗句。光绪十一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天津条约”后,越南割让于法国。越南人民的反法运动风起云涌。张受任五军参赞,留越收集旧部,以武崖、知里一带为根据地与越南人民配合共同抗法七年之久。在中、法双方派员划定中越边界过程中,张暗中帮助清朝划界副使王之春解决棘手问题,为边界的确定作出贡献。光绪二十年(1894)归国,先后任广西迁江县知县、候补通判、宁明州知州,对肃清匪乱,维持地方治安,巩固边防有显著政绩。清宣统三年(1911年)至民国八年(1919年)先后任广东右路巡防队第十八营管带、阳江县知事、广西岑溪县知事、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筹款员、东莞县知事、高雷道尹、兼警卫军第一二三营统领、粤海道尹兼新编陆军游击司令,民国八年(1919年)六月至九年(1920年)四月代理广东省长。目睹当时军阀割据,烽烟四起,自忖无能力安定局面,便告老辞职,退隐香港,1921年病逝。著有《荔园诗集》。

陈龙韬(1876—1964),原名赓韶,字仲皋,大坡镇和福坪村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两广高等实业学校攻读,结识朱执信,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秋毕业回乡。中华民国成立后赴穗,后被派回高州收编民军游勇。民国三年(1914),与海康杨学伸在遂溪组军参加讨龙济光活动。民国七年(1918)奉孙中山之命,赴漳州协助粤军援闽。次年,受粤军第一师邓铿密派返穗,从事驱逐桂系军阀的秘密工作。民国十年4月,陈龙韬随侍孙中山于总统府,兼任侦辑处主任。同年10月到次年4月,随侍孙中山辗转于桂林、梧州、韶关等地,督师北伐。民国十一年6月,陈炯明叛变,陈龙韬参与火力掩护,护送孙中山脱险。翌年,孙中山挥师讨伐陈炯明,陈龙韬随孙中山赴前线视察、督战。民国十三年(1924)6月16日,陈龙韬出席孙大总统蒙难纪念会,荣获宋庆龄亲授金质奖章。孙中山为北上和谈,派陈先北上探路,10月随孙大总统北上,途经上海、香港抵天津。12月底,孙中山扶病入京,命陈龙韬返穗。孙中山逝世后,反感蒋介石而辞请不就。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寇陷广州,陈携眷流亡澳门、越南等地。民国三十年(1941)折返合浦廉州定居,以行医和当文书雇员为业。1957年受聘为广东文史馆任职,仍居合浦。1961年10月,应邀赴穗出席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大会,荣获中央人民政府辛亥革命纪念奖章。1964年病逝。

杨永泰(1880—1936),高州大井镇大坡山村人,字畅卿,清秀才。历任国会议员、广东省长、蒋介石南昌行营秘书长、湖北省主席等职。是国民党政学系首领之一。1901年入广东高等学堂,后改入北京政法专门学校研习法律。学科成绩出类拔萃。毕业后,任广州《广南报》编辑。1909年任广东谘议局议员,1912年任北京临时众议院议员,同年加入国民党,1913年6月,任国会参众两院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0月与张耀曾、丁世铎等组民宪党,1914年1月,与谷钟秀等在上海刊发《正谊》杂志。袁世凯废除法约,解散国会,杨离京东渡日本,同年7月,欧战爆发,与邹鲁、汪精卫、林森等组织欧事研究会。1915年任上海《中华新报》主笔。1916年初夏回国,与岑春煊、章士钊、梁启超、李根源等人会集肇庆,策划联合倒袁。1916年5月,他参与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任财政局局长,6月袁世凯病亡,黎元洪继任总统后重组国会,同年8月,国会重开,杨仍任参议院议员兼法制委员会委员。11月,与李根源、谷钟秀、张耀曾、周善培等人在京组织“政学会”,宣言以研究政治学术为职责,参众两院议员参加者颇多,杨为13名骨干之一。1917年代总统冯国璋又非法解散国会,杨与多数议员南下参加孙中山倡导的护法斗争,8月,至广州出席国会非常会议。1918年,杨在桂系军阀岑春煊、陆廷荣授意下,与郭春森、吴景濂修改《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法》,改军政府元帅制为合议制,并于是年5月召开的非常会议勉强通过,孙中山由大元帅降为七总裁之一。翌年7月,在桂系军阀掌粤时期,任军政府财政厅厅长,后任广东省省长。为了应付庞大的军政费用开支,他锐意整理财政,增加税收。还通过中国银行广东分行发行纸币,并向日本驻台湾银行借贷巨款用来维持所发行纸币的币值。与此同时,在穗拆城墙,迁旧宅,修筑马路,拓宽街道,大兴市政建设。1920年冬桂系被粤军击退,杨于10月27是通电离任,暂返乡居。1921年5月,受北京政府令,赴雷州任安抚使职。之后去沪。1922年第二次恢复国会时,再任参议院议员。1923年,原政学会核心人物在北京开会,进行改组,杨被选为该会财政委员。1925年月6月,任善后会议财政善后委员会委员。1926年再赴日本,在东京闭门攻读,探讨自民国以来的中国社会问题及解决方法,写成《中国民主政治》一书。1928年杨谒见蒋介石。当蒋向他咨询国事时,即历历指陈内外大势,分析各地军阀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矛盾,提出以蒋介石一统天下为张本的对策;外交上倒张作霖,政治上倒汪精卫,军事上倒阎锡山、冯玉祥,经济上倒张发奎、李宗仁。蒋惊为奇才,乃聘入幕府佐治。1929年7月任南京国民政府赈灾委员会特派员、导淮委员会总务处处长。1930年任国民党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议。1931年2月,任导淮委员会常务委员,后兼军事委员会秘书长。1932年4月出任蒋介石设于汉口之豫、鄂、皖“剿匪”总司令部秘书长,他“把各方来文,摘要分列,寥寥数百字,要义包罗无遗,所拟办法也极为确当”。蒋曾谓得杨永泰后,省力不少。便把他视为左右手,不仅靠他处理文件,还和他商议国家大计。翌年3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昌行营秘书长,为蒋介石制定“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反共政治纲领和一系列强化国民党统治的措施,并参与策划对苏区红军的第五次军事“围剿”及瓦解由十九路军将领组建的福建人民政府。蒋无不言听计。由于他受蒋介石的特殊倚重,也因此更加声名显赫,以致恃宠弄权,招致国民党内其他政治势力特别是以嫡系自居的CC系对他的嫉妒和怀恨。1935年11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四川行营秘书长,同月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蒋在CC系及国民党元老、地方军阀的压力下,12月调杨任湖北政府委员兼主席。杨赴任后,按既定的“管、教、养、卫”四大政纲施政,致力于有利国计民生的实事。先后兴办金水农场和锤祥水闸,并规划建长江大桥。1936年1月兼湖北省保安司令。10月25日下午,应邀赴日本驻汉口领事馆参加宴会,返回途中在汉口江汉关轮渡码头候船时,遇CC派暗杀殒命。

老天寿(1882—1966),粤剧名演员,原名刘家荣,亦名天寿,顿梭镇西圳人。幼失怙恃,少年靠沿街叫卖糖果为活。每遇戏班演出,必购票进场边卖糖果边看戏。习久成迷,且善模仿。艺人见其聪明伶俐,加之天生一副丑角相,十二岁吸收入“祝康年”班学戏。入班后如鱼得水,勤学苦练,一丝不苟,艺技日进,二十岁担任要角,三十岁扬名两广。因其姓“刘”与“老”音相近,艺友和观众惯称他“老天寿”,他便以此为艺名。民国期间,他长时间在“祝康年”班担任丑生角色,为大台柱之一。经常巡回于粤西及台山、开平、恩平和广西南宁、梧州、玉林等地演出。他戏路广,功底深厚,既擅长丑角生,也善武生、花脸、公脚。但从不卖弄身段工,而是着意深入角色,细腻演活人物,一招一式的运用,全服从刻划人物性格的需要。抗战期间,他因抵制和拒演色情庸俗的剧目而被班主解职,宁可搭阴阳班演出糊口也不随波逐流。抗战后他失业,境况凄凉,只得沿街卖油,聊以度日。解放后他重返戏台献艺。1953年落籍吴川,与当地艺人张瑞棠、张少莲和外来艺人莫振勋、蔡德才等到组成光艺粤剧团,到粤西各地演出,并积极参加戏曲改革工作,他先后口述整理了十几出濒临失传的传统戏,对每出戏的每场剧情,每个角色的唱词、对白以及音乐唱腔都能娴熟地背诵出来。由于他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方面做出了贡献,1954年被聘为广东文史馆馆员,仍留光艺粤剧团工作。1962年2月25日湛江地区戏剧界隆重集会祝贺他从艺66周年和80寿辰。

吕鸿基(1884—1973),字秋云,高州南郊茂岭村人,幼年在县学读经,18岁往广州湾(今湛江)学德文。不久随叔父旅沪游历,时值瘟疫流行,速归阳江,入该县基督教会主办之真光中学攻读,直至21岁毕业,成绩优异。其后在化州县城创办崇正小学及淑德女校,并在茂南之公馆、茂北之黄塘两地分设夏令馆,招收学生免费教授英语及宣传基督教义、科学新知。24岁考入岭南大学。每年暑假仍返高州设夏令馆,以教授英文,提倡科学为宗旨,开高州暑假期补习班之先河。1912年秋,岭南大学毕业后,获派为高州基督教学校总视察,兼茂名县立中学英文教席。尔后,历任高雷镇守使公署交涉委员、高雷道士督学、化县罗江税厂总办、广东省长公署实业筹备处调查员、高雷矿产查勘委员等职。1920年,邑人杨永泰任广东省长,特派吕赴美留学,入美国洛杉矶普蒙那大学研习,获博士学位,为茂名留美学生获博士学位之第一人。先后出任洛杉矶加州大学、南加州大学教授,洛杉矶万国方言学校主任,长堤市立大学和帕沙典那大学教授,先后任教40年,桃李满天下。先生对东方语言素有研究,且教授有方,故学生成绩显著,屡受校方嘉奖。

谭惠泉(1887—1972),原名汉,字泽昌,高州市顿梭镇八角山村人。谭惠泉17岁在高州城读书时,与同学熊英、林云陔等人组“新高同志社”,秘密阅读《黄帝魂》、《革命军》、《浙江潮》等进步刊物,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21岁考入广东高等警察学堂,认识朱执信,加入同盟会,进行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清宣统二年(1910)元旦,与林云陔、熊英等人在高州、信宜策动响应新军起义,未遂。宣统三年(1911)三月二十九日黄兴率革命军发动辛亥广州黄花岗起义,谭参预其事,未加入战斗行列。同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谭惠泉深入吴川新军团队进行策反活动,协助林云陔光复高州,组高州军政分府。尔后任新宁县(今台山)知军。在1915年~1916年的驱逐龙济光、讨伐袁世凯运动中,任高雷讨逆军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三梯队司令,率部光复高州。1626年解除军职,任中国国民党广州特别市党部常务执行委员。1936年夏,离职赋闲。1938年秋,日军侵占广州,谭携眷离穗避居香港,不久移居广州湾(今湛江市)。1939年12月,任广东省政府南路行署秘书处处长。1940年在茂名县南塘、顿梭两地倡办丽泽中学和皭然中学。抗战胜利后,出任国民党广东省委党部监察委员。1948年当选为南京民国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随迁台湾,仍任立法委员。1972年7月,卒于台北寓所。

熊英(1888—1943),字卓演,号皭然,高州市顿梭镇八角山村人。光绪三十年(1904)随父在高州读书,后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因日本颁布取缔留学生条例,乃罢学归国。与谭惠泉、林云陔、丁颖等人组织“新高同志社”,秘密阅读进步书刊。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广东高等警察学校正科,结识了朱执信,以士锐名加入了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广州新军起义,事先奉朱执信之命回高州与李达最、林云陔、谭惠泉、陆光宇等人策划谋响应,后因新军起义失败而停止。1911年武昌起义,由香港秘密携饷械返高州,与林云骇起义,11月光复高州各县。1912年8月,赴香港会晤朱执信,商量策动四邑讨龙(龙济光)事宜。1914年,邓悭奉孙中山之命,策划高雷起义,讨伐龙济光。熊英和谭惠泉、陆志云等担任内地联络,总机关设于广州湾。是年10月,总机关被法国警察搜查,林树巍等人被捕,熊英漂泊于澳门。12月熊英在澳门加入中华革命党。1917年孙中山率海军南下护法时,任秘书。9月任大元帅府秘书,参加护法斗争,失败后逃到澳门。1918年到1931年历任广州公安局总务科长、大本营江门办事处秘书长暨广东民政两厅秘书,财政部、广东省长公署秘书,广东高等审判书记官长等职,并被选为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候补监察委员,1932年任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专职委员,1937年“七七事变”后抱病归里,1943年2月3日病逝于家中。留有《水鉴楼书稿》传世。

丁颖(1888—1964),高州谢鸡镇石塘村人,别号君颖,字竹铭,著名农业教育家和优秀农业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10年高州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植物科,两年后考取公费赴日本留学,1912年9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14年9月肆业,同年9月转读熊本第五高等学校,1919年“五四”爆发后两天,丁颖参加中国留日学生反日爱国示威游行,遭日本军警镇压。丁愤然辍学,6月动身回国。是年9月起,先在高州中学、高州农校任教,后任广东省教育厅督学。1921年4月,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1924年8月获农学士学位回国,入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任教,是年11月该校改为中山大学农学院后,任农艺系教授。1926年在广州东郊犀牛尾发现野生稻,即将它栽培进行自然杂交试验,从中选育出优良稻种“中山一号”,这是中国水稻杂交育种的第一次尝试。是年9月,出任农艺系主任。1927年在茂名县茂南公馆墟附近租地60亩开办南路稻作试验场,开展以选育水稻良种为主,包括施肥、灌溉、病虫防治、绿肥、气象观测等多项科学研究,一些水稻良种开始在茂名县和南路推广种植。尔后又于广州石牌、虎门、梅县、惠阳相继办起四个稻作试验场,成为南方栽培水稻育种中心。并于是年发表《中国作物原始》,提出中国栽培稻种起源问题。1928年在他倡议、推动、支持下,中大农学院在茂名县公馆附设“广东南路蚕桑学校”,并设共100亩桑园。在茂名发动、扶持、组织农民种桑、养蚕、缫丝。1929年发表《作物名实考》,探讨中国古代作物的“名”、“实”及其起源。1935年3月17日,在中山大学农学院农政研究会上,发表《农业教育与农政》的演讲,提出为振兴农业,提高民族文化而办农业教育的观点。1936年,用印度野生稻与广东栽培稻“早银占”杂交,获世界第一个“千粒穗”水稻类型。1929~1938年的10年间,共选育出优良稻种100多个品系,育成60多个优育水稻品种,在两广地区推广种植,深受农民欢迎,时人对他冠以“谷种佬”的爱称。抗日战争期间,中山大学三易校址,他也跟随该校辗转于滇、湘、粤边境,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仍然热心教学,并深入驻地附近农村调查总结农民种植经验。1939年兼任广东省临时参议员,1940年12月任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翌年2月,又兼任国民政府农林部西南改良作物品种繁殖场场长、广东省粮食增产督导团副主任。1944年发表《中国民族与科学思想》一文,抨击了某些科学家的“非科学的做法”。在他写给某教授的信中更明确提出“中国的科学家,不应与反科学的政府合作”的主张。因此逐一辞去了社会职务,潜心教学和科研。抗战胜利后随学院回广州。1949年发表《中国稻作之起源》等著名论文,为科学界所称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州市人民代表,中山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后与岭南大学农学院合并改称华南农学院),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广东省人民代表,广东省政协副主席,1954年后,连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届代表,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全国科协副主席。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丁颖出任院长。他发表的170多篇学术论著被编成《丁颖稻作论文选集》,对中国水稻的起源、生态类型,以及培育新品种、丰产、栽培技术等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重大贡献。其卓著的科学成果在国际上也有很大影响,日本农学家称他为“中国稻作之父”。1958、1959两年,先后应邀往苏联、东欧一些国家访问,进行学术交流,荣获前东德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前苏联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前捷克斯洛伐克农业科学院荣誉院士等荣誉。1961~1963年,主持开展“中国水稻品种对光照和温度反应特性的研究”,组织全国12个科研单位,在8省10个试验点对161个代表品种进行试验;深入东北、山西、宁夏、甘肃、新疆等六省区考察水稻生产。1964年8月,在北京科学讨论会上,向中外专家作《中国水稻品种的生态类型及其生产发展的关系》学术报告,受到一致好评。9月前往山东临沂等地考察水稻生产,途中病倒,10月14日病逝于北京。丁颖重视水稻生产的基础理论研究,从水稻生态学和稻作生态学角度探索水稻发育生长规律。他的中国稻作区域划分和各稻区地理、土壤、气候、栽培工艺、病虫害、水稻品种生态类型等研究成果,为制订和发展中国水稻生产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著有《中国水稻栽培学》、《水稻增产计划中的穗数和粒数问题》、《在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演变》、《中国稻作土壤条件》、《农业区划与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发展的关系》、《我国的未来问题》、《作物名实考》、《水稻特性调查与育种》、《中国稻作的气候条件》等。

梁华盛(1903—)高州泗水镇里道坑村人,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陆军大学特一期,东征时棉湖之役立大功,北伐战争,在东路军任营长、第一师四团团长。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任八十三师第二十七旅旅长,后率师北上,参加北古口、南天门诸战役,旋回南昌,1933年9月,升任第二九师师长,嗣回驻贵阳,被选调为蒋介石侍从参谋。1935年4月授陆军少将,1936年再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陆军预备第四师师长,旋编为陆军第一九零师。1939年任第十一军军长兼钱塘江南岸总指挥,赣北及浙西之役建有辉煌战功。1940年冬,调任第四战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4月,任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指挥腾冲、怒江诸战役,1944年兼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驻滇干部训练团教育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奉命接收东北,并升为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1946年10月,任吉林省府政府委员兼主席,1947年5月,兼任吉东兵团司令官,7月派为国民大会代表立法委员吉林省选举事务所主席委员,11月任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1948年1月任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后兼任长春绥靖公署主任,沈阳防守司令部司令。1949年任广州绥署副主任。1949年去台湾,任国策顾问,1982年退役,从事工商业,经营摩托车工厂和华胜、华运、华联三家公司。台湾广东同乡会成立当选会长后又任高雷同乡会会长。著《八十健行书》。

丁衍庸(1903—1978),谢鸡镇石塘村人,丁颖侄子,16岁开始学画,翌年东渡日本,入东京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科,1925年毕业,归国后改习中国书画、篆刻,并与蔡元培等在上海创办四华艺术大学,任董校、教务长兼艺术教育系主任。1928年任校长,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聘为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筹备兼美术部主任,同年南下,任广州市博物馆常务委员兼美术部主任。1936年上海美专聘为校长,辞未就。1938年任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46年任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49年春赴香港,历任德明中学、渚圣中学美术教员,香江书院、珠海书院教授,德明书院艺术系主任,宏道艺术院院长等职。1956年与曾克耑、陈坟、王已千创办新亚艺专,翌年改为新亚书院艺术系,任教授。同年应邀参加法国政府主办之中国画家作品展览会,1964年新亚、崇基、联合合并改组为香港中文大学,任中大艺术系教授,当年参加美国雅永会主办之中国全美巡回书画展览会。1978年12月23日病逝于香港。印有《丁衍庸画册》、《丁衍庸印选》等。丁被列为世界名画家之一。初以油画著称,作品风格沉雄,色彩强烈,表现了东方的艺术精神,有“东方的马蒂斯”之称。定居香港后转绘国画,画风由马蒂斯而趋八大山人。丁衍庸喜画花鸟,次人物,山水又次之。人物以形传神,以神造形。画作在世界各拍卖行常被拍得高价。

江茂森(1912—1982),高州市大井镇霞降村人。1924年考入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攻读数学,1926年肆业,被陈济棠委为军部文职。次年,转任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干事。192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燕塘军校少校政治教官,次年升任国民党第八路军总指挥部中校秘书。1933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军需处少将处长、广东物产经理处副经理等职。1936年移居香港,协助陈济棠创办德明中学,任校长。1940年创建德明中学分校于高州城东,任董事长。1941年香港沦陷后,将德明中学迁至高州与高州分校合并。1945年日军投降后,将德明中学复迁香港,仍任校长。1953年在九龙办大同中学,任校长。1961年,兼任珠海书院副校长。1967年转任书院监督及校长,常为学生作学术演讲。江茂森独立出版《茂名县志稿》和《广东文征》。

梁白云(1912—1979),原名伯文,高州曹江镇帅堂人。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梁璜溪,前清秀才。他幼承家学,天资聪敏,素有大志,青年时代已露头角。曾参加茂名“自卫剧团”进行抗日宣传。1939年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学国画,是系中的尖子生。1943年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西部博物馆任管理组主任,并兼任重庆北碚公园、北泉公园主任和北碚师范学校美术教师。1950年起在重庆博物馆工作。1956年调到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员、副教授,担任中国山水画、图案、篆刻等科教学。195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馆制作了100多件盆景。1973年他的6幅通景竹帘画《三峡》,参加塞浦路斯世界展览会展出。1975年,其篆刻作品毛主席诗词二首赴日本参加中国书法篆刻大展。梁白云对民族绘画艺术爱之甚笃,因而对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有着扎实的基础,有师古不泥的创造精神,在继承民族绘画和推陈出新中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所以在国画方面是卓有成就的。他的绘画有浓厚的北派山水特点。他的作品参加过历届全国美展和省市美展,也举办过个人美展,有的作品分别为英国皇家博物馆和加拿大渥太华博物馆及中国国家收藏。他对金石锲而不舍,书法也有较高的造诣。曾收集了近代名家印谱,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篆刻风格。还编写了《山水画技法》、《印章概论》等教材,在培育人才花了不少心血,深受学生爱戴。他在庭园设计和园艺花木栽培方面,亦有精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1979年8月26日病逝。

吴源兴(1913—),高州市长坡镇龙头垌人。毕业于广州大学,获法学位。早年任海康县政府科长,兼任农村中学教席。1937年抗战爆发后,考入中央军校特别班,毕业后任广东徐闻县特派员,旋任书记长,兼雷州《民国日报》社长,复与陈作新合力创办《岭南日报》于湛江兼主笔。1940年,入中国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受训。回粤后历任广东省干训团、省政府社会处、第七行政专署、及海南特区长官公署科长、秘书、视导等职。嗣任广东省救济院院长。1950年去香港,历任大同中学教师、中学部主任、高雷中学副校长,旋任校长。1964年在香港教师协会任职。1976年冬被选为会长。编著《时政评论集》、《从战争的历史保证中国的必胜》。

叶世芙(1916—),高州沙田镇乐山村人,北京辅仁大学毕业。抗日战争时,曾任战时南路月刊执行编辑、桂林阵中日报编辑兼采访部主任、高州民国日报部编辑,抗日胜利后,移居新加坡,先任广播电台华校教育组节目副主任。1956年任新马工商考察团访华团随团记者,著有《中国印象》、《旅华杂记》,是介绍新中国的国外记者热心人,随后任新加坡星洲日报总编辑兼新、马、泰五家星系报驻香港联合办事处主任。1987年应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邀请访华之后经常回国,返新加坡后对中国改革多有报道,是海外友好新闻界的知名人士。

陈椿元(1928—1982)高州城区人。高州籍人士在现代书法艺术上取得最高成就者。陈椿元自幼酷爱书法,他父亲是高州名中医陈东阳。七岁随父学书、初习颜柳大楷,打下颜筋柳骨的基础。稍长,苦攻黄庭坚,深得黄书精髓。1951年同时考上南方大学和华南文艺学院,经过抉择,决心为书画艺术奋斗终身。在中南美专(广州美院前身)学习期间,授业于关山月、黎雄才门下。1956年毕业分配到北京中国画院工作,负责全国性大型国画刊物《中国画》的编辑工作。在京工作期间,得书画界前辈宁爷成、郑诵先、溥雪斋等名家指导,上溯篆隶,直追秦汉,复将北魏笔法揉合到行草中去。从故宫的历代名碑法帖、西安碑林、山东孔庙碑林中吸取营养、熔铸各家、取精用宏,使自己的行草独具风格。陈椿元的书法特点,气势磅礴,险峻力遒。结构来源黄庭坚,中心攒聚,四周舒张,用笔方圆兼备,雄劲而不浮滑,奇崛而不野怪。而书法艺术的造诣的深厚对他国画技法、笔法的促进力量是不可抵估的。他生前是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的书法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北厅内,全国大型书法作品集《中国现代书法选》中,他的作品和舒同、刘海粟、李可染、吴作人、沈鹏等家名作并驾齐驱。

丁扬忠(1932—),高州谢鸡镇叶坡村人,我国知名的布莱希特戏剧专家和研究欧洲戏剧学者。50年代初先后就读于华南文艺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1956年由国家派遣赴民主德国留学,进莱比锡戏剧学院戏剧系攻读德国戏剧和欧洲戏剧,是新中国派往欧洲学习这一门专业的第一人。后来多次到苏联、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希腊、日本、瑞士、韩国参加国际戏剧会议,或进行戏剧考察和讲学,七十年代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贡献奖”和国家戏剧工作杰出贡献奖。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学刊《戏剧》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现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江可伯(1926—),高州大井镇霞降村人,1945年高州中学毕业后就读燕京大学。1948年赴美国留学。获美国俄亥俄州威士丁堡大学法学士,后入美国史丹佛大学研究院及州立华盛顿大学研究院研读,获商学士。回香港后曾任珠海书院校长。1963年出任东华三院总理,博爱医院总理,三益宗亲会理事长,珠海书院暨大同中学董事长兼校监,高雷旅港同乡会会长,高雷中学校董,茂名及高州县旅港同乡会名誉会长,高州中学校友会名誉会长。江可伯现任香港安达国际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兴旺证券公司董事长,附属机构有安达旅运、安达观光、燕京旅运、燕贸、首纶等五家有限公司。

闻山(1927—),原名沈季平,清华大学毕业,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诗人和书法家,1927年1月出生于高州城,自幼从书法名家朱振基学书,得其笔法。高州中学高中毕业后,1943年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参加闻一多先生为导师的的联大新诗社和阳光美术社,1944年底从军赴印度抗日。1946年返北京清华大学,参加地下革命工作。解放后入中央文学研究所一期学习。先后在丁玲任主编的《文艺报》任政论、文学、美术编辑和组长,《诗刊》编辑部副主任,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四人帮”垮台后参予创办《文艺研究》,任编辑部主任,1982年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离休前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编审。他创作了数十万的散文、诗歌和文艺评论,著诗《山,滚动了!》、散文《我们大家的家》、《教我学步的人——闻一多被害十年祭》、文艺评论集《诗与美》、《闻山百诗书画展作品选》等。书法自成风格。

朱伯儒(193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习雷锋标兵,广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高州市镇江镇镇江村委会荷村人,1953年进茂名垦殖所,195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2年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空军航空兵空中通讯员、团参谋、空军油库股长、副主任。廉洁奉公,以雷锋为榜样,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竭尽所能为群众做好事。先后二十一次立功受奖,被群众誉为“八十年代的活雷锋”。1983年任武汉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同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学习雷锋的光荣标兵称号。1983年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聂荣臻、徐向前等国家和军队领导人分别提词,予以赞扬。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任成都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5-01
高州教育的王牌:高州中学、高州第一中学、高州第二中学。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1-01-29
高州府治和原茂名縣城是在高州市吧?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4-06-05
回 kook 的帖子
kook:高州府治和原茂名縣城是在高州市吧? (2011-01-29 20:48) 

是的,在现在的高州城。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4-06-19
到了现代,高州被茂名取代了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5-07-28
回 kook 的帖子
kook:高州府治和原茂名縣城是在高州市吧? (2011-01-29 20:48) 

是这样的。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