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盛泽镇:党政机关仅92人 要管30万常住人口---转载人民网
“小政府”如何服务“大绸都”
江苏盛泽镇:党政机关仅92人 要管30万常住人口
人民网记者 申 琳
【核心阅读】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是我国重要的丝绸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历史上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闻名于世,如今有“绸都”的美称。盛泽现已发展成一个30万人的特大型乡镇,镇区30多平方公里集聚了2300多家纺织企业、5300多家纺织商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盛泽镇级行政管理体制显得捉襟见肘,亟待破解“小马”拉“大车”的尴尬。
全镇党政机关仅有92人,管理30万常住人口
倒逼行政管理“扁平化”
在盛泽镇,丝绸纺织业比重占到经济总量的90%,行业吸纳了20万从业人员。而在盛泽30万常住人口中,有17万是外来人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盛泽镇党政机关仅有92人!
盛泽镇镇长吕伟峰介绍,限于镇级行政编制,盛泽管理部门严重“缺人”,这就迫使盛泽于2008年进行了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盛泽行政机关按照职能归口设置为7个综合办公室:党政办、政法办、经济发展办、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办、民政和劳动保障办、教卫文体办和财经办。这7个综合办主任明确由镇分管领导兼任,提倡乡镇党政领导成员一人多岗、交叉兼职,从而减少管理层次和环节,解决分工重叠、多头管理等问题,实现了乡镇行政管理的“扁平化”。盛泽镇机构改革的实行,对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5300多家纺织商行,工商管理人员不过25人
“体制内”改革难获突破
然而这只是盛泽镇“体制内”的改革。限于乡镇级行政体制,盛泽镇内公安、国土、工商等单位都是吴江市的派出机构,人员配备和相应权能都受到制约。
盛泽镇拥有2300多家纺织企业、5300多家纺织商行,但是环保部门有6人,国土部门有9人,财政部门有10人,工商部门有25人……而且这些工作人员中真正能到一线的少之又少。这样的“官民比”,对一个人口规模近乎中等城市的工业大镇而言显然很不相称。“很多事情都不能就地解决,行政效能怎么会高呢?”不仅盛泽干部有这样的抱怨,吴江一些官员也深有同感。
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盛泽镇,他们住在环境较差的出租屋里,治安和安全隐患堪忧。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负责维护全镇治安的警力只有106人;负责指挥管理1.7万辆车,维持城区30多平方公里路面秩序的交警也只有35人;镇里高楼大厦林立,多年来没有一支正规的消防队伍;城管执法大队只有23人,承担的执法事项却有7大类188项……重重压力之下,盛泽镇招募了一支900多人的协警队伍,动员社会力量成立了一支地方消防队伍。然而,“缺人”状况在多个部门并没得到改善。
为了应对严峻的挑战,盛泽镇探索成立了“新市民服务中心”,下面分设13个“新市民服务管理站”,除为外来人员一站式办理登记及相关证件外,还提供就业登记、发布就业信息等服务。大型企业建设了集体宿舍,镇政府也初步建设了集宿小区“新盛泽人公寓”,外来务工人员住宿条件有所改观,但是与大量涌入的外来务工人员相伴而生的另一个问题——子弟入学难,一直困扰着教育主管部门。
可用财力4.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就要6.8亿元
经济大镇也“囊中羞涩”
2009年,盛泽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192亿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近25亿元。看似经济大镇,但是盛泽实际上很缺钱。
按照现行镇级财政体制分成比例,扣除专项补助和国资收益返还部分,盛泽镇去年实际可用财力只有4.5亿元,仅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18.09%。而去年,盛泽仅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就投入了6.8亿元。这对于正着力建设新城区和工业区,加快纺织业转型升级的盛泽来说,可用财力的不足使决策者们捉襟见肘。
盛泽镇对地方经济贡献巨大,但自身发展却受到很多限制:干部出外谈项目,双方意向一致,谈兴正浓,及至看到文件合同上的“盛泽镇”公章,对方立刻面露难色。
上级核定的城镇建设用地、环境控制等各种资源指标,盛泽执行的仍然是乡镇标准。“由于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上级核定的开发性用地指标现在已经用得差不多了……”盛泽镇有关负责人忧心忡忡地说。
“小马拉大车”,这是当地干部和许多前来调研考察的专家学者对盛泽镇现状的普遍描述。作为一个特大型区域经济强镇和产业强镇,盛泽的城镇规模已明显超出“镇”的范畴,对盛泽镇传统行政体制进行必要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脱去多年“旧装”,实现华丽转身,“中国绸都”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