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的地角炮台历史 地角岭位于北海市西北部沿海,主峰海拔50 米,站在岭上可自东向西俯视北部湾海面,地势险要。 汉代,地角岭下的海湾就常有船舶在此停泊、休憩。 自明初开始,因廉州的出海口——南流江口泥沙淤积,港口水道变浅,导致大型船舶不能入乾体港停泊。这时,位于乾体港东南约20里的地角岭、冠头岭一带的沿海港湾,水面平静,港阔水深;来自南海外洋的商船常在此停泊、交易。 清初,这里已经发展成了北部湾的商贸重镇——北海。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北海开埠。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陆续有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葡萄牙、奥匈帝国、意大利、美国8个国家在北海设立领事馆。 清末中法战争期间,法国战舰驶近北海海面,炮击北海。清政府为加强海岸防御,两广总督张之洞调原署廉、雷、高、罗四镇总兵官梁正源(名安真,出身于北海蛋家)驻守北海,梁正源修筑、改建了冠头岭、地角岭、东炮台、西炮台、八字山等炮台。其中只有地势极度险要的地角炮台完全按照西式炮台的标准建造。 地角岭炮台共有3处,皆坐东朝西,成“品”字分布。分别是位于地角岭主峰的炮台;位于主峰西南侧的炮台(旧称地角山南炮台),距离主峰炮台190米;位于主峰正北的炮台(旧称打鱼庄炮台),距离主峰炮台145米。三座炮台居高临下,可俯控北海的海上航道。炮台皆以红毛泥浇筑而成,根据地形采用半隐蔽的地壕式。 据萨承钰著《南北洋炮台图说》的记载:(地角岭)“山顶建圆炮台一座,台墙周长一十二丈,高九尺,墙上平坡宽九尺,台身(炮台直径)长两丈七尺,深六尺,台下筑三合土,厚一尺。台后马路一条,宽六尺五寸,长四丈,用灰沙石子筑成。”炮台配置西式火炮一门。 “地角山南炮台,形如扇面,台高八尺。前面宽五丈七尺五寸,左边深(长)三丈七尺一寸,右边深(长)三丈一尺五寸,后面宽一十一丈七尺五寸,内设炮位三座……下建暗兵房2间,每间宽深皆八尺,高六尺……兵房上用石蓋,顶筑三合土。”炮台配置西式火炮三门。 打鱼庄炮台的尺寸和火炮配置与地角山南炮台相同。 西式地角岭炮台的建成,对于法国侵略军产生了极大的威慑力,保护了北海港的安全。地角岭炮台和北部湾沿海的其他炮台以及中越陆地边界线上的陆防炮台一起,形成了线性的连城要塞,对于巩固清末民初我国的西南边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36年9月3日,日本间谍中野顺三以北海市区内的“丸一药房”做掩护,暗地测量北海的航道,搜集情报,被驻守北海的新十九路军翁照垣部派出便衣刺杀,即为“北海事件”。日本人恼羞成怒,派出6艘军舰驶到北海海面,扬言要登陆调查。新十九路军则争锋相对,宣布在北海戒严,构筑工事,地角炮台的火炮也对准日寇的军舰,战争一触即发。最后国民党政府以赔偿日本遗属3万元,新十九路军调离北海了事。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寇飞机、军舰曾多次攻击地角炮台。
1939年11月14日凌晨,日寇声东击西,实打钦州佯攻北海。驻守北海的国军46军175师524团抵抗,地角炮台守军用剩下的4门清代进口火炮击沉日寇橡皮艇两艘,日寇的进攻被击退。但炮台的火炮也被日舰摧毁,8名炮兵阵亡。整个战斗中,524团国军官兵伤亡近百余人。
1941年3月3日——8日,日寇占领、洗劫北海6天,后撤走。
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军事对立。地角岭下地角村的渔民,男人出海打渔;女人照顾家庭,还当民兵站岗放哨。电影《海峡》中女民兵的故事就是取材于地角村女民兵实际生活。其后的文革中,地角岭主峰炮台及打鱼庄炮台被破坏。
2013年实地行走地角炮台,上山道路难行,只能看到地角山南炮台遗址。台内荒草茂盛,放置现代仿制的火炮道具一个,炮台前桉树疯长,火炮射界被挡。穿过树林西望海面,海天一色,景色优美。如果运气好,还可见到中华白海豚的身影,不过我没有看到。 [ 此帖被汉疆唐土在2016-09-24 11:3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