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于新北市及宜兰县两县市的草岭古道,是
台湾先民开辟淡水厅到噶玛兰厅之间的淡兰古道中之一段,全长8.5公里,脚程大约需3至4个小时。走在古意盎然、石磴如梯的怀旧步道,沿途的“雄镇蛮烟”摩碣、“虎字碑”极具故事性,可窥见先民荜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拓荒精神。
草岭古道是先民开辟淡水厅到噶玛兰厅之间的淡兰古道中之一段,为介于新北市贡寮区远望坑到宜兰县头城镇大里之间的山区路径,全长8.5公里,经过新北市及宜兰县两县市分界山的“草岭”,故称之为“草岭古道”。
淡兰古道的开辟大约是在清乾隆末期,当时由白兰氏开辟暖暖经十分、枫仔濑、顶双溪出宜兰的山路;嘉庆12年,台湾知府杨廷理开辟了自四脚亭经蛇仔形至顶双溪,越草岭以出宜兰的山路。在道光3年台湾北部望族林平侯(林本源之始祖),因当时艋舺、万华到蛤仔难(噶玛兰)的
交通非常不便,而斥资拓修杨廷理所开之路线。清咸丰6年,林平侯之子国华继承父志,修筑基隆经瑞芳、顶双溪到三貂岭的路线,从此淡兰通道成为畅通东西之间的重要孔道,行旅兴盛达百年之久。
古道的铺设以南方丘陵山路的筑路技术,采用当地最常见的砂岩作为材料,石磴如梯,后来历经日人的拓宽、头城镇公所的开路以及
东北角
管理处重新以砌石铺设,而成为一条古意盎然、兼具知性与感性的健行步道。
古道沿途可见夹道的常绿阔叶树林和人工栽培的针叶树,以及最具亚热带雨林特色的笔筒树。沿着缓坡上升一路经过古朴的跌死马桥、仙迹岩、清代总兵刘明灯所题刻的“雄镇蛮烟”摩碣以及“虎字碑”,距离峰顶的观景亭就不远了。登至最顶时,路旁可见一间石材建造的福德祠,造型古朴,祠里同时供奉着土地公与土地婆,祠前立有北宜两县的界碑。古道沿途设有三座凉亭、解说牌、林务局护管所服务区及公厕等设施服务游客,全部的脚程大约需3至4个小时。
“雄镇蛮烟”摩碣位于古道半山腰、海拔约240公尺处,相传是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刘明灯北巡噶玛兰,行至山腰之际大雾弥漫方向难辨,并听说当地常起蛮烟瘴雾危害过往商旅,故就地题下“雄镇蛮烟”四大字摩崖刻勒在石碑上,藉以镇压山魔。有首古诗描述“雄镇蛮烟”碑:“雄”危耸旁其卯星,“镇”迫龙更抱心胸,“蛮”气霏霏龙吸雨,“烟”兑亨亨虎吞风。“雄镇蛮烟”四字雄浑豪迈勇而有力,现已被列为三级古迹。
以草书所勒的“虎”字碑,矗立在海拔约330公尺、接近岭顶隘口处山径步道旁约4公尺处的一石块上,上款落有“同治六年冬”,下款为“台镇使者刘明灯书”,相传当时刘明灯出巡噶玛兰,路经该处被风暴所阻,故取“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之意,而以芒花为笔,就地挥毫题下“虎”字勒碑镇风。与“雄镇蛮烟”摩碣同为三级古迹,从这些弥足珍贵的
历史古迹,可窥见先民荜路褴褛以启山林的拓荒精神。
[ 此帖被xt1214在2016-10-03 19:0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