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的高雄
(一)高雄地名的由来
高雄古名打狗(Takau),位於今嘉南平原西南端,高雄港湾西北岸河口及对岸的旗津岛上,十六世纪初时,原为平埔西拉雅族之支族马卡道族打狗社的古址.
据日本学者伊能嘉矩的考证,马卡道语「打狗」是指竹林的意思,而马卡道族为何和「竹林」扯上关系呢 有些学者认为,在十六世纪中叶(约明朝嘉靖年间),海盗经常在高雄一带出没,四处打家劫舍,居住於此的平埔族人不胜其扰,除了合力抵抗外,并在家园四周围种莿竹成林,来阻止海盗的入侵,後来汉人便译其音以「打狗」或「打鼓」来称呼此族的族名及此地的地名.
1603年(明朝万历30年),水师名将沈有容追剿海盗,船泊於大员(今安平),其随行部将陈第回国後著「东蕃记」,称台湾为东蕃;高雄为打狗屿,是「打狗」两字在历史文献上可考的最早记载.17世纪初,打狗已成为汉人海上航行的要站之一.
直到民国九年(1920年,日大正九年),日人以「高雄」两字取代「打狗」,高雄日语为「Takao」和打狗「Takau」两字的音调十分相近,沿用三百多年的「打狗」从此便走入历史.
(二)荷据时期(1624-1662年)
17世纪以後的台湾已成为西方列强竞相争夺之地,1624年(明天启4年)荷人入据今天的安平一带,1626年(明天启6年)西班牙人占领今北湾的和平岛,基隆,三貂角,苏澳等地.1642年(明崇祯15年)荷人驱逐西班牙人,占领台湾.
荷据初期,打狗只是个天然的小港,是海盗的巢穴及渔民采集,捕捞的场所,每年的12月到隔年2月是乌鱼盛产的季节,中国渔民先至安平登记,请领执照後,才可前往打狗捕乌鱼,收获後再回安平缴纳鱼税.为了防止非法捕鱼,荷人会派检查船到打狗查核渔船,并於哨船头设检查哨.汉人则大都聚集於打狗港湾内之「汉德那斯岛」(今中岛加工区)进行贸易.
荷人据台初期较重贸易,不重农耕,後因发现台湾野生甘蔗很多,有农产贸易的潜力,於是从中国引进汉人来台开垦,供应农具和种子,生产米,糖外销,获利颇丰.台湾本无牛,荷人於1648-1650年间引进多种牛只,增加农耕效率.其次,因当时汉人总数已达数万人,荷人只有千馀人,如再引进汉人恐怕会难以控制,所以引进牛只为必要之手段.迟至荷据末期,1660年左右,打狗才有耕牛从事农耕.
1652年郭怀一抗荷失败後,翌年荷人筑赤嵌城与安平古堡隔海相望,以防汉人和原住民变乱,1655及1660年,荷人曾计划在打狗筑城,未成,但可见当时荷人已注意到打狗军事地位的重要.
(三)明郑时期(1661-1683年)
1661年郑成功入台,翌年2月荷兰人撤离台湾,结束荷兰据台38年的统治.为解决军粮的问题,厚植反清复明的实力,以及防止荷人攻台,郑氏命文武官兵分驻各地屯垦,寓兵於农.明郑的军屯大都集中於安平至打狗一带,可知这两个地方的重要.今高雄地区因军屯留下的地名,较著名的有前锋,後劲,左营,右昌,前镇等处.
在郑成功病逝後,荷兰曾三度联合清军夹击明郑,一次攻陷厦门,金门,二次从今天的红毛港登陆攻台,但无功而返,然这一小港口也因荷人的碧眼红发而被称为「红毛港」.
1673年,福建渔民徐阿华捕渔时遇台风至旗後暂避风雨,後邀集同乡渔民至此定居,捕渔,渐成聚落,并建祀妈祖宫一座(今天后宫),作为信仰中心,是本市历史最古老的寺庙,旗後亦成为高雄市汉人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早期原住民以海水煎煮制盐,盐味苦涩,1666年陈永华教住民晒海水制盐,在台南,打狗开辟盐田,沈光文在《平台湾序》载称:「打鼓澳能生三倍之财,曝海水以为盐,爇山材而为炭.」当时在打狗港及其附近地区,除以渔业为生外,制盐业及柴薪业也很发达.
(四)清领时期(1683-1895年)
1683年清廷攻占台湾,翌年,正式将台湾纳入版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下辖诸罗,台湾,凤山三县.打狗属凤山县,县治在兴隆庄(今左营),因兴隆庄有莲池潭,饮水灌溉都十分便利,又有打鼓山,半屏山,龟山,蛇山拥护在侧,形势险要.但因开发尚浅,人烟稀少,知县等官员皆住居府城(今台南).
1704年(清康熙43年)知县宋永清至兴隆庄建衙署,并疏濬莲池潭,以利民生灌溉,但知县仍不常驻兴隆庄.
1721年(清康熙60年)朱一贵变乱,攻陷凤山县,县署残破.翌年,乱平,知县刘光泗始筑土城於兴隆庄(是为旧城),并奉命归返治所.这是凤山县首度有城垣,也是台湾的第一座城垣.後又环植莿竹三重於外,另又在四个城门上增设炮台四座,以增强防卫力.
1768年(清乾隆51年)林爽文之乱,兴隆庄土城沦陷,乱平後土城因残破不堪,居民愿迁回者少.加上当时埤头街(今凤山市)有店屋数百间,远较旧城热闹,知县经常来此治事.凤山县城於是迁於埤头街,以竹为城,是为新城.
1806年(清喜庆11年)海盗蔡牵犯台,其党羽吴淮泗攻陷新城,乱平後舆论建议将县城迁回兴隆庄,并改建石城,但清廷以经费浩大而暂缓.
1825年(清道光5年)台湾知府以官民分摊的方式,集资重建旧城为石城,共募集了十五万两,官方出资四万馀两,馀为民捐.由知县杜绍祁为监督,建材以咾咕石,三合土为主,於1826年完工,是为石城.但县治并未迁回,其主要原因如下:
1,埤头街较为繁荣,据道光27年的统计,当时埤头街人口八千,兴隆庄人口只有五百人.
2,兴隆庄石城居住条件不佳,腹地窄小(因把龟山围入),地势低漥,易遭水患,且城内只有两口水井,用水不便.
3,1814年(清嘉庆15年)绅民捐资在新城建凤仪书院,作为县学,埤头街已成为文教中心.
4,埤头街东便门有码头往前镇河,可直通打狗港,水运便利.
1847年(清道光27年)经闽浙总督奏准後,凤山新城为县治之所.
1874年日人以琉球人因暴风雨漂流至台,被牡丹社原住民杀害一事,出兵恒春,史称牡丹社事件.清廷派沈葆祯来台加强防务,於打狗港沿岸兴工修筑新的西式炮台三处,即打狗山大坪顶炮台,旗後炮台和港口(雄镇北门)炮台,形成高,中,低三种类型的炮台,以护卫打狗港.
牡丹社事件後清廷的治台政策转趋积极,1884年中法战事起,法军攻台,更加突显台湾军事地位的重要.1885年(清光绪11年)战事结束,台湾升格为行省,以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
打狗自1673(清康熙12年)年闽人徐阿华入垦後,日渐发迹,至1691年(清康熙30年)人口日渐稠密,土地之兼并时有所闻.1710年,漳州盐民响应官府招募,至盐埕埔开辟盐田,是为濑南盐场(今盐埕区),後陆续有粤籍移民来迁,兴建三山国王庙,作为守护神(俗称盐埕庙).除了渔业,盐业发达,自1837年知县曹瑾大兴水利,修筑「曹公圳」後,更使打狗平原成为鱼,米之乡,打狗港亦成为南台湾米,糖重要出口港.1858年(清咸丰8年)的天津条约,台湾被迫开放通商,1863年打狗正式开港,翌年设海关,英国在打狗开办领事馆业务.起初,租「三叶」号废船为馆舍,因船上潮溼,改租哨船头山丘汉人房舍为馆舍,1867年(清同治6年)再迁往天利洋行位於哨船头山上的洋楼(今前清打狗英领事馆古迹).从此打狗从一个小渔港变成一国际贸易港口,进入国际贸易的领域.
打狗港於1863年开港後,对外贸易与日俱增,但港内因打狗隙崩落的珊瑚礁石和散布的小沙洲,使大船无法入港,阻碍了港务的发展,外商多次提议浚深航道,扩大泊船地点,惜清廷在军事防务优於商业贸易的观念下,至日据前,整建打狗港始终未能实施.
(五)日据时期(1895-1945年)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的清廷签下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自此,台湾进入了日本统治的时期.
长达50年的统治,日本的治台策略大致可分为前後两期.前期(1895-1930年)的重点是,工业日本,农业台湾,以搜刮台湾的农产品(如米,糖,凤梨,香蕉等)为目的;後期(1931-1945年)的重点则是,重工业日本,轻工业台湾,农业南洋,後期为因应战争的需求,积极建设台湾,为作为侵略华南,南洋的基地,而其中大部份的建设集中在高雄,使得高雄的进步一日千里.
1900年,台南至打狗的铁路完工,打狗火车站设在哈玛星(今高雄港站).1908年,基隆至打狗纵贯线铁路通车後,打狗火车站会不敷使用,所以先行以1904年-1907年浚深港口的泥沙,填筑哈玛星附近的土地,扩建打狗火车站.
1908年打狗港开始筑港,分三期施工.至1937年(民国26年)第三期工程时,发生卢沟桥事变而影响工程,人力物力不继,施工效果不佳.打狗筑港後,运输功能提升,贸易日渐繁忙,於1912年超越安平港,跃升为南部最重要的港口.而筑港填出之广大新生地,哈玛星,盐埕区,苓雅寮南岸和戏狮甲等,更扩大了港口的腹地和新市街的发展,使市街核心由旗後转至哈玛星,再至盐埕区,奠定了盐埕区的繁荣.
另在行政设施方面,1908年公布打狗市区计画,以高雄川以西为主要计画区.1920年日人改地方官制,将打狗改名为高雄,属高雄州高雄郡高雄街,1924年高雄街升格为高雄市,市役所位在今天哈玛星的代天宫,是高雄设市的开始.1937年扩大都市计画,拟将新市街的重心,从高雄川以西延伸到高雄川以东的地区,并将高雄火车站迁至大港埔,1939年将市役所迁至盐埕埔(今历史博物馆),预计将高雄市建设成可容纳40万人口的大都市.
因日本将高雄作为南进政策的基地,不断在本市修铁路,筑港口,建车站,辟马路,设水泥,制糖,制盐,机械,船舶等工厂,大力建设高雄,使高雄超越凤山,台南,成为全台第二大都市.
(六)光复以後
1946年(民国35年),高雄市辖楠梓,左营,三民,鼓山,盐埕,前金,新兴,苓雅,前镇,旗津等十个行政区,人口约有13万人.到民国45年时人口已达44万人,超过日据时期高雄都市计画的人口总数.民国65年人口突破百万,国民68年7月1日高雄市升格为直辖市,并将高雄县的小港乡并入,改为小港区,成为高雄市的第十一个行政区.民国81年市政府迁入四维三路的新的市政大楼办公,开启高雄市政的新里程.
民国47年起,高雄港实施12年扩建计画,陆续填筑了544公顷的新生地,相继开发货柜中心,中岛商港区和台湾第一个加工出口区——高雄加工出口区(民国55年).民国64年高雄港第二港口开辟完成,港深16公尺,可通行十万吨级的商船(第一港口港深11公尺,只能通行三万吨级商船).因扩建成效卓越,港口机能与商机皆有显著的提升,高雄港的业务蒸蒸日上,民国82年晋升为世界第三大货柜港,仅次於新加坡和香港.
高雄加工出口区的设立,带动了全台经济起飞的契机,随後楠梓加工出口区也在民国60年跟进,民国62年的十大建设,更将高雄定位为重工业发展都市,石化,炼钢,造船等工业皆设在高雄,带动高雄新一波的工业发展.近年来,高雄市政府正积极推动「多功能经贸园区」,将港市合一与高雄交通运输系统加以整合,使高雄成为亚太营运之转运中心,未来高雄市的发展与繁荣将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