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12楼keating于2007-05-24 20:16发表的 :
大多数时候,中华民国从来没真正管过秋海棠的每个部分,很多地方中华民国政府连个屁都没去放过。
你錯了!中华民国一九四九年前真正管过秋海棠的每个部分.連蒙古,西藏都有設政府機關!中华民国也包括袁世顗的北洋政府,孫中山的革命軍政府!!keating:中华民国从来没真正管过秋海棠的每个部分?真的从来没?keating請先唸唸歷史!!!keating,中华民国不只有國民黨.當然也包涵民進黨,北洋政府!它們不論執政的好壞,它們在中华民国歷史無法抹滅!所以中华民国从来没真正管过秋海棠的每个部分?是錯的!
中华民国歷史
立國之初
袁世凱(左)與孫中山(右) 以及二面代表早期之中華民國的國旗。
袁世凱(左)與孫中山(右) 以及二面代表早期之中華民國的國旗。
甲午戰爭後清朝面臨許多政治和外交危機,民間革新與革命思潮湧現。孫中山先後創立興中會與、青年會合組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同盟會於武昌發動革命成功,並在隨後數月引起各省回響。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個行省中業已獨立17省。
當時清朝岌岌可危,所以起用袁世凱任內閣總理。雖然袁世凱發兵擊潰於湖北的革命軍,但他也希望議和,之後雙方斷斷續續停戰,並正式派代表於上海議和。革命期間因有黎元洪與黃興之爭,久議不決。嗣孫中山自海外返國,被獨立各省代表選為臨時大總統。[5]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的總統府宣誓就職,中華民國正式成立,1912年1月至3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以前一年12月25通過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為臨時憲法,南京為臨時首都。2月12日,在清朝內閣總理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下,光緒帝的皇后隆裕太后代宣統帝溥儀發布退位詔書,「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為一大中華民國」。至此,中華民國之國號正式取代與繼承大清國。
[編輯] 北洋政府
五色旗—北洋時期的國旗
五色旗—北洋時期的國旗
袁世凱利用軍事與政治手腕,在南北議和中取得絕對優勢。不久,孫中山於1912年2月13日辭職,讓位於袁世凱。政府遷都至北京,史稱「北洋政府」。中華民國於此時期遇過兩次危機,一次是袁世凱欲稱帝的洪憲帝制,另一次即是張勳的溥儀復辟,所幸皆化險為夷。之後段祺瑞廢除臨時約法,孫中山隨發起護法運動,於廣州建立護法政府,軍政時期開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成為戰勝國,但因青島歸屬問題使中國知識份子發起五四運動。由於政府改造不滿人意,知識份子又推動了新文化運動。這些運動打開了中華民國再造的契機。[6]
北洋政府因為接連貪污腐敗(例如曹錕賄選擔任總統)與軍閥割據而動盪不安。最後軍閥形成據有東北河北的奉系張作霖(含魯系)、河南湖廣的直系吳佩孚及江南的新直系孫傳芳。當時廣州護法政府則受實力派軍閥牽制,之後又因「陳炯明叛變」最終使北伐失敗。後來孫中山與共產國際合作,以「反對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為口號,並定出聯俄容共政策[7]。護法政府在蘇聯協助下成立黃埔軍校。國民革命軍建立後東征討平陳炯明,平定滇、桂叛軍,締造北伐契機。最後以蔣中正為總司令發動北伐。
國軍主力北上攻下長沙與武漢,直系被摧毀,隨後東征攻下南昌。東路軍經由閩浙,最後與主力軍會合於南京,新直系潰敗。之後因為容共問題,蔣中正於南京另立國民政府並宣佈清黨,是為寧漢分裂。隨後武漢同意「分共」,與南京復合,史稱寧漢合流。遭驅除的中國共產黨則發生南昌事件。1928年西北軍馮玉祥與晉系閻錫山加入國民革命軍,兵分三路攻向北京。期間日本為阻礙北伐於濟南引發五三慘案,國軍避免衝突而繞道。最後國軍攻克北京,東北奉系軍閥張作霖於瀋陽皇姑屯車站遭日人炸死。年底,其子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至此北伐成功。
[編輯] 訓政時期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後定南京市為首都,改北京市為北平特別市。以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取代北洋政府的五色旗,並訂於國府的《訓政時期約法》中。(「約法」相當於憲法。)卿雲歌亦改以1924年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訓典禮訓辭為國歌,並在台灣沿用至今。
根據1924年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在北伐成功後開始「訓政」時期。由於日本侵華,使得1936年5月擬定「五五憲草」直到1946年方訂定為中華民國憲法,並於1947年頒行,訓政時期方告結束。這段時期又稱黃金十年。外國在華特權通過外交途徑展開收回。積極地進行立法和刑法系統的現代化。穩定物價、改革銀行和統一幣制。建設以南京與蘭州為中心的連省公路和粵漢、浙贛、隴海鐵路。改善公共衛生設施、立法禁止毒品買賣並增大工業和農業生產。[8]教育界也制定國語以幫助中國社會的統一。廣泛分佈的通訊設施改善訊息傳輸。這些改革增進了民眾的統一感和自豪感。
但於國防上,中華民國處於內憂外患的窘境。由於中央推行軍政統一使得地方派系被削弱,導致地方與中央的關係惡化[9],最終地方各派系(如桂、晉及馮)陸續與中央發生了內戰,史稱中原大戰,最後中央軍勝利。而後為了對付據守贛南的中國共產黨,先後發起五次「剿共」,最後於1934年10月中國共產黨防禦失敗,長征撤至陝北。日本於此期間逐步加強侵略,九一八事變吞併東北以建立滿洲國。一二八事變意圖侵略上海,所幸國軍擊退之。隨後經由長城戰役、華北自治運動,企圖吞併華北。
當時蔣中正定下「攘外必須安內」[2]的政策,旨在避免對日全面開戰,與剿共同時並行。但在中共倡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國內反日逐步高漲之下[10],以及張學良多方剿共失利,最後於1936年12月發生西安事變。最後蔣中正同意停止剿共,紅軍收編為八路軍與新四軍。此事件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中國共產黨得以穩定,改寫了中國現代歷史。不過,由於國民政府仍無強大的經濟力與武力對日抗衡,當時只能避免對日全面作戰。[11]
[編輯] 抗戰時期
主條目:八年抗戰
1943年蔣中正、羅斯福與邱吉爾在埃及首都開羅召開開羅會議
1943年蔣中正、羅斯福與邱吉爾在埃及首都開羅召開開羅會議
1937年7月日本引發盧溝橋事變,攻陷華北。當時蔣中正定下「以空間換時間」、由上而下誘使為由東至西,並固守以待國際局勢轉變。8月上海發生淞滬會戰,國軍戰敗主力受創慘重。首都南京淪陷,國民政府遷都至重慶。日軍於南京發動南京大屠殺,震驚國際。而後南北日軍欲會師華中時,國軍於台兒莊擊潰日軍,史稱臺兒莊大捷。當時,中華民國所屬國軍軍力計步兵128個師、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又6個獨立旅﹔砲兵4旅,20個獨立團,正規軍合計170萬人。因戰爭爆發,立憲延後。當時國民政府主席為林森(1932年-1943年),行政院長為汪精衛(1932年-1935年),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為蔣中正(1932年-1947年)。
中國共產黨所屬的新四軍與第八路軍亦加入抗戰,共約五十萬兵力。該兩支共產黨軍隊參與敵後對日游擊戰,較有名的正規戰為平型關之役(國共聯合)與百團大戰。
1938年8月至10月發生武漢會戰,日軍攻下武漢。同期間日軍登陸大亞灣,攻下廣州侵略華南。由於戰線拉長,日軍轉入休整。1939年期間雙方於豫鄂湘桂各省交戰。日軍三次南下長沙皆為國軍擊潰,史稱長沙大捷。在淪陷區,國軍與共軍開闢敵後戰場並展開牽制與游擊,使日軍僅能控制據點與交通線。為了管理佔領地並達成「以華制華」目的,日本扶持汪精衛於1940年建立南京國民政府(汪精衛政權)。之前日本也扶持德王成立蒙疆聯合自治政府。
在外交上,美國力促中日和談,由於中日和議始終難於達成及日本入侵中南半島而失敗。1941年7月美英中荷各國對日禁運而成立ABCD包圍網,最終日本於12月7日偷襲珍珠港,開啟太平洋戰爭。中國遂正式成為同盟國一員並正式對日宣戰。蔣中正任中國戰區(含越泰寮及高棉)統帥,史迪威任參謀長。英國開放滇緬公路補給物資,英美各國亦簽訂平等條約。由於當時國際局勢英美各國採「先歐後亞」策略,中國仍未減輕負擔。此時日本意圖切斷中國補給線,最終於1942年攻擊緬甸,國軍派杜聿明、孫立人率遠征軍入緬援英。最後緬甸被日本佔領,遠征軍撤至印度與雲南,滇緬公路中斷。1944年中英盟軍反攻收復緬北,建立中印公路。同期間日本發動「一號作戰」,先後打通了平漢、漢粵線,建立大陸補給線,並攻至獨山,一度威脅重慶。
1945年時,美軍已逐步逼近日本本土,國軍在中美空軍支援下牽制日軍並轟炸大陸補給線。日軍意圖反制而發動湘西會戰與鄂西會戰,國軍皆防衛成功。5月國軍發動反擊,收復廣西。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先後投下核彈,蘇聯依據雅爾達密約對日宣戰,最後佔領中國東北。最終日本天皇於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於美艦密蘇里號簽署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於南京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抗戰勝利,中華民國收復東北與台灣及其附屬島嶼。
抗戰期間,國軍所屬第五軍、第十軍、第十三軍、第十八軍、第二十六軍、第五十二軍、第五十九軍、第七十四軍、新一軍及新六軍等軍隊與日軍共有38,931次小型戰鬥、1, 117次重大戰役、22場大會戰,傷亡人數高達330餘萬人(含1937年至1945年間的補充兵員)。國軍雖因裝備等因素無法取得絕對優勢,但也於臺兒莊、淞滬、長沙等戰役,上海、筧橋等空戰中重創日軍,並使日軍必須付出龐大的代價以維持對中國各地的佔領、無以提振日本海空兩軍的戰力,而盟軍得以趁隙在海空兩面威赫日本。
[編輯] 國共內戰時期
主條目:國共內戰
1945年10月10日,國共兩黨在重慶達成雙十協定,確定以軍隊國家化、政治民主化、黨派平等、地方自治之途徑達到和平民主建國,並儘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商討制憲事宜。但是,國民黨在談判期間派軍隊向解放區發起進攻。[來源請求]解放區軍民打退了國民黨的軍事進攻。國共雙方代表簽訂了停戰協定,並在重慶召開了政治協商會議。
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各黨平等協商並確定了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不久,1946年夏,國民黨軍隊在美國援助下向解放區發動進攻,全面內戰爆發。至此遂爆發國共內戰。
最後於1946年12月25日,在中國共產黨及民盟代表拒絕出席下,各省其餘選出代表在達到法定人數的情況下,於南京召開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了基於同年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的《中華民國憲法》。憲法於1947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佈,同年12月25日施行。1947年7月4日,國民政府國務會議通過蔣中正提出之「戡亂勘亂」與行憲並進的方針,當時言:「拯救匪區人民,保衛民族生存,鞏固國家統一,厲行全國總動員,以戡平共匪叛亂,掃除民主障礙,如期實施憲政,貫徹和平建國方針案」;7月7日,抗日戰爭十週年際,中國共產黨宣佈準備自行組織聯合政府。1947年11月21日至11月23日,全國舉行國大代表選舉。1948年3月29日,行憲國民大會開幕。1948年4月16日,國民大會主席團公告總統候選人,為蔣中正與居正兩人。1948年4月18日,國民大會通過修改憲法案,增加「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總統得為緊急處分。1948年4月19日,國民大會第十三次大會選舉總統,蔣中正以2430票當選(居正269票)。1948年4月20日國民大會主席團公告副總統候選人,計為孫科、李宗仁、程潛、于右任、莫德惠、徐傅霖六人。經兩次選舉均無候選人獲半數票,候選人相繼宣佈棄選後,國民大會休會。 4月29日舉行第四次副總統選舉大會,李宗仁以1438票當選(孫科得1295票)。5月1日,中國共產黨號召各黨派舉行「新政治協商會議」;同日,國民大會閉幕。5月20日,蔣中正、李宗仁就任總統及副總統職,國民政府訓政時期結束,開始由中華民國政府施行憲政。
然時局混亂,因孫立人在東北有"橫掃"解放軍之勢、與個性保守的上級杜聿明意見不同,不得以,蔣中正將之委以虛職再遷調台灣練兵,使原本幾定大局的東北戰況隨之逆轉。先1948年9月濟南失守,後1948年11月遼西會戰失利。執政國民黨內要蔣辭卸呼聲甚高。1949年初在徐蚌會戰(淮海戰役)中,國民黨政府潰敗,蔣宣佈下野,李宗仁代總統與中共談判。未幾談判代表張治中等滯京不歸,李宗仁將政府遷往廣州。1949年4月,中共領導的人民解放軍攻陷南京。未幾國民黨政府遷往重慶,後又遷成都、西昌。李代總統見大勢已去,赴港養病。蔣中正以國民黨總裁身份部署西南最後保衛戰失利,於1949年10月最後飛往昆明、成都部署一切,最終放棄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軍事反攻,將中央政府遷往台北。
另外,台灣光復後,由於接管政府管理不當引發民怨,最後發生二二八事件。此事件造成省籍情結加深與對政府產生不信任,促使台灣獨立運動的發展。
[編輯] 退守台灣
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大陸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3月,中華民國政府召赴美之李宗仁代總統回國未果,於是蔣中正於台灣復行視事。政府財政匱乏,只好使用搶運來台的黃金解危。期間東南沿海依舊動盪不安。金門島、海南島、舟山群島、一江山島、大陳島等等地區受到中共解放軍的攻擊。由於金門在古寧頭戰役及後來八二三砲戰(1958年)防衛成功,使得中華民國逐漸安定。另外,據守滇南的國軍撤至緬甸金三角,最後部份軍隊返台。
1951年爆發韓戰,美國派第七艦隊協防並給予美援,使中華民國脫離在國際上的曖昧地位並穩住局勢。1951年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省議員及全台縣長市長即為全民直接選舉。但為了抗共,蔣中正宣佈「戒嚴令」,凍結憲法。雖然安定內部,但這使得民主憲政的推行打折扣,造成許多因反對言論或行動被指為「匪諜」而受到迫害,史稱白色恐怖時期。蔣中正藉由原大陸地區國大代表行連選連任,先後擔任第一至第五任總統。直到1970年代,中華民國都被認為是國際社會中中國的合法代表,而承認中共的國家則逐漸增加。在內政方面,台灣省省主席陳誠推行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穩定農業。在工業方面,藉由土地改革,帶動了民營企業和工商業發展,並以加工出口導向為主。
中正國際機場—十大建設的項目之一,今稱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中正國際機場—十大建設的項目之一,今稱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1971年,由於聯合國的《第2758號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的中國席次,使得中華民國政府退出聯合國。中華民國在國際地位大幅度滑落,之後在國際上多以台灣為稱呼。由於石油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不景氣,1973年11月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以及十二大建設以穩定經濟發展。這促進台灣經濟起飛,使得1980年代的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亦即「新興工業國」(NICs)。產業結構也逐漸從傳統的農業為主型態,過渡到勞力密集的工業,並朝向服務業。在民生富裕民眾殷實的背景之下,台灣各種社會運動、政治運動的能量皆在此一時期累積。
蔣中正於1975年4月5日病逝,由副總統嚴家淦續任總統至1978年屆滿。隨後由蔣經國擔任第六及第七任總統,他促進本土化加深及民主化發展,不過在當時仍有特務政治。1978年美國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後,次年發生美麗島事件。為了因應國際情勢的演變,及解決國內民主改革的需求,蔣經國逐步推動民主化。1987年對民進黨成立採取寬容態度。繼而宣佈解除戒嚴、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兩岸交流於此開始熱絡。
[編輯] 民主化的現代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病逝台北,李登輝繼任總統任期。1989年開放組黨。1990年李登輝由國民大會選為總統。此年大學生為了萬年國會問題發起三月學運(又稱野百合學運)。為了使憲政回歸正常,李登輝認同此學運並宣佈修憲及改選國民大會,最終使總統選舉得以直選。中華民國於1994年舉行省長民選,於1996年首次直選正、副總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攻武嚇的威脅(見第三次台灣海峽危機)及美日等國際的關注之下,最後由李登輝與連戰競選成功,李登輝順利連任。為了化解省籍情結,他提出「新台灣人」的理念,並希望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加強對台灣主權的主張,而中華民國則力圖保持本身政治與經濟的穩定。
2000年第十任總統選舉由民進黨的陳水扁與呂秀蓮勝出,這是行憲後首次政黨輪替。中華民國於此時因為政黨惡鬥、大陸崛起與媒體亂象的影響,在政治、社會及經濟顯得動盪不安。經濟到了1980年代因為工資上漲、環保及對岸崛起等等因素,傳統產業面臨產業外移的問題。加上政府提倡高科技發展,最終形成服務業與高科技產業的比例逐漸過半的狀態。2002年8月,陳水扁公開表示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是「一邊一國」,引發台灣各界、中華人民共和國及美國的不少爭議。
2004年3月19日,第十一任總統選舉前,發生三一九槍擊事件,最後由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與呂秀蓮以些微差距擊敗國民黨候選人連戰與宋楚瑜。2005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表示「一個中國」的原則。這使台灣人民普遍感到不滿,於3月26日發起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表示其維護台灣主權獨立自主的訴求及決心。2006年,由於陳水扁總統疑似貪污,遭到立法院三次提案罷免,但皆因無法得到3/2絕對多數而失敗;這是行憲後首次對總統提出罷免案。2007年,蘇貞昌請辭行政院長,由張俊雄回任,是陳水扁總統任內第六度更換閣揆,也是該政府任內首次前任行政院長回任的案例。
[ 此贴被tommynia在2007-05-27 02:0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