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52阅读
  • 12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32):龙安府&绵州(绵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29
绵州直隶州:冲,繁,难。旧隶成绵龙茂道。光绪三十四年裁。明,成都府属州。顺治初,仍明制。雍正五年,升直隶州,以成都之绵竹、德阳、安及保宁之梓潼来隶,并设彰明、罗江二县,寻改彰明属龙安府。乾隆三十五年,移州治罗江,省罗江县。嘉庆六年,还旧治,复设罗江。西南距省治二百七十里。广三百里,袤百零五里。北极高三十度二十七分。京师偏西十一度三十五分。领县五。东:金山。南:延贤。东北:天池。北:绵山,州以此名。涪江自彰明入,迳州北及东,又东南入三台,亦谓之内水。龙安水、茶坪水俱自安县入。并东南流,与涪江合。州产盐,有中井十一,下井一。盐捕州判驻丰谷井。县丞驻魏城。驿二:魏城、金山。

德阳冲,繁。州西南百五十里。北:鹿头山、浮中山。绵水一名绵阳河,自绵竹入,东南流,迳城南入汉州。石亭水亦自绵竹入,迳城西南,入汉州。北:鹿头关。一驿:旌阳。

安繁。州西北百一十里。北:千佛。东:西昌山。南:浮山。东北:金山。黑水河一名宁口河,冷水河一曰乾河,并东南流入罗江。茶坪水源出千佛山,发源东南,迳城西会龙安水入州。西小坝、睢水,北曲山三关。

绵竹繁。州西南百八十里。北:武都。南:文曲。西南:飞凫。西北:紫岩山。绵水、石亭水俱自茂州入,左流为绵水,迳城北,东南入德阳。射水一名紫溪河,源出三溪山,迳城南,与石亭水合。白水河源出土司漆寨坪,东南流,迳城西南,马尾河源出土司天池山,东南流,迳城西北,折而东,并入射水河。南:石碑镇。

梓潼冲,繁。州东北百二十里。东:兜率山。西:葛山。南:长卿山。北:五妇山。梓潼水一名歧江,源出龙安平武山谿,东南流,迳城西南,又南入盐亭,即古驰水也。西北:九曲水,源出龙安洞子口,九转入潼江。一驿:武连。

罗江冲,繁。州西南九十里。北:潺山。南:天台山。西南:龙池山。黑水、冷水俱自安县入,东南流,至县东北合,是为罗江。又折南,迳县东入中江。南:芙蓉溪,源出白马关下,东南流,至县南,与罗江合,一名三紫水。西南:白马关。一驿:罗江。

龙安府:繁。隶成绵龙茂道。明,府。顺治初,因明制,领县三。雍正九年,改绵州之彰明来隶。西南距省治六百五十里。广七百七十里,袤五百二十里。北极高三十二度二十二分。京师偏西十一度四十九分。领县四,土司一。

平武繁。倚,东:左担。西:太平。南:镇南、羊角。北:火风。东南:箐青、石门山。涪江自松潘入,东流迳城南,青漪江一名小江河,即古廉瀼水,亦东南流,并入江油。白水江自甘肃文县入,迳城西北,又东南流入昭化。石泉河自石泉入,迳县东南入彰明。火溪河一名白马河,有二源,流至阳地溢口而合,西南入涪江。又东青川溪,东流入剑州。县丞驻青山镇。东北:北雄关。

江油简。府东南二百六十里。东:窦圌山。西:玉枕、大匡。南:龙头。北:白鱼。西南:大小匡山。涪江自平武入,迳城东,与青漪江并东南流入彰明。龙潭溪源出窦圌山,流至石舍崖入涪江。东:涪水关。

石泉简。府西南三百二十里。南:石纽。东:金字山。西:千佛。东北:鸡栖山。石泉河即湔水,自平武入,左合大鱼口水,其西南源神泉河自茂入,西源坝底水自右来会,折东迳城南至素龙山,为石密溪,折南缘江油界入彰明。西石板、西北上雄二关。

彰明简。府东南三百二十里。东北:太华山。北:紫山、兽目山。涪江自江油入,分二派,夹城东西流,至县南合,又南会石泉河入绵州。青漪江亦自江油入,南流入涪江。

阳地隘口长官司隶平武。在县北。宋为守御千户。元至元时,授宣慰副使。明改置长官司。顺治六年投诚,因之。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8:02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29
绵阳,古名“涪城”、“绵州”,从西晋怀帝时起,历来为郡、州治地。清雍正五年(1727),升绵州为直隶州,领县增多,辖区扩大。

1913年改绵州为绵阳县,取“绵山南面之城”意。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100多年历史,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根蕴。

1950年设遂宁专区,属川北行署区。遂宁专署驻遂宁县,辖遂宁、蓬溪、潼南、安岳、乐至、中江、三台、射洪、盐亭等9县。 1952年遂宁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1958年撤销遂宁专区,将安岳、乐至2县划归内江专区;遂宁、三台、蓬溪、盐亭、潼南、射洪(驻太和镇)、中江7县划归绵阳专区。 

  1985年,撤销绵阳地区,绵阳市升为地级市,设立市中区;将原绵阳地区的江油等7县划归绵阳市管辖。撤销广元县,设立地级广元市和市中区;将原绵阳地区的青川、旺苍2县划归广元市管辖。撤销遂宁县,设立地级遂宁市和市中区;将原绵阳地区的蓬溪、射洪2县划归遂宁市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29
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为巴蜀文化的发源之一。自公元前201年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为历代州郡治所和兵家必争之地,有“蜀道咽喉”、“剑门锁钥”之称。
绵阳市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在市区范围内保留了如汉阙、渔父村、多处石刻、造像、古建筑和李白故里等为主要内容的大量历史文化遗存,以及三国文化和名人遗迹,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29
唐置德阳县。据《华阳国志》:“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县名盖取在德不在险之义。”一说因在德水之阳为名。
  
  1983年,设立地级德阳市,以德阳县部分区域为德阳市的行政区域,将绵阳地区的德阳、中江、绵竹3县和原温江地区广汉、什邡2县划归德阳市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29
安县
  晋置晋兴县,西魏省,北周置金山县,隋废,唐复置,改曰龙安,宋改曰安昌,寻复故,元改置安州,省县入之,故县城在今四川安县东北九十里。

唐置龙安县,因境内龙安山而得名。明改安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29
绵竹,有“古蜀翘楚,益州重镇”之誉。

  据史籍记载,绵竹古为蜀山氏地,西周时为蚕丛国的附庸邑。

  秦隶蜀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建县。

  因其地滨绵水两岸,多竹,乃命名绵竹,辖今绵竹和今德阳两县的地方。

  在东流中平五年(188)刘焉领益州,将州治迁于绵竹,公元194年,因绵竹城火灾,刘焉才将州治迁到成都。

  绵竹在三国两晋时期先后改名为“阳泉”、“晋熙”、“孝水”,至隋大业二年(606)复名绵竹。

  此后,县名再无更改。

 民国元年(公元1911)属川西道,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属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27日绵竹县人民政府建立,隶川西行署绵阳专区。

  1983年改属德阳市。

  1996年撤县设绵竹市。

  1995年初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29
梓潼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即有人类活动。梓潼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取“东依梓林、西枕潼水”之意。春秋战国时期,梓潼为古蜀国领地。秦惠王派司马错灭了巴、蜀二国后,梓潼就成为蜀都的领地。公元前285年设置梓潼县,属广汉郡,因此,梓潼成为县治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自秦汉以来,梓潼便被认为“千里天府,此为屏障”、“梓潼失、成都危”,故历代视梓潼为重镇,为兵家所必争。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三国纷争,梓潼在军事上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刘备定蜀后设置梓潼郡,其辖区相当于现在一个专区。其后郡,县更迭,辖区也有所调整,归属也几经变更,但梓潼作为一个县治所在地一直尚袭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29
罗江是先作为江河名而见于隋朝,作为县名则始于唐朝。

  西晋时期设万安县于梓潼水尾万安故城,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改万安县为罗江县。

  此后1000多年,罗江县管辖范围都在金山、罗江、湔水一带。

  清顺治十六年(1659),罗江并入德阳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罗江县,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罗江县再次裁撤,嘉庆七年(1802年)又恢复罗江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29
平武县自西汉置刚氐道以来,已历2200年。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刚氐道,隶广汉郡,治地今古城镇。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刘备设江油戍(俗称江油关, 在今平武南坝),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 分刚氐道地新置广武县于南坝,并改刚氐道为刚氐县,治地不变,两县皆隶阴平郡。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更广武县为平武县,仍隶阴平郡。后魏孝武帝时(公元532--534年)置江油郡,郡、县同治今南坝镇。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置龙州, 州、郡、县同治今南坝镇。民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置龙安府,府、县同治今龙安镇。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龙安府,仍置平武县至今。 “平武”之名,系取“阴平”之“平”与“广武”之“武”组合而成,乃“天下从此太平,永远休兵罢武”之意。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29
江油县名,沿袭三国时蜀汉政权于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设置的“江由戍”。据明人曹学俭《蜀中名胜记》的解释,“江由”之意为“江水所由矣”。因“由”、“油”,相通,后世又将“江由”写作“江油”。江油县、郡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即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北魏宣武帝任命时为汉中太守的梁朝降将夏侯道为平南将军、豫州刺史,率兵人蜀,占据梁州十四郡地,于今平武县南坝设置江油县,同时设置江油郡。
北魏宣武帝正始五年(508年),梁复得其地,撤销江油郡、县。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秋,西魏占领蜀地复置江油郡、县,江油郡隶龙州。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撤江油郡,江油县隶龙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龙州为平武郡,江油县隶平武郡。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改平武郡为龙门郡,后又再改为西龙门郡。
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江油县所隶之西龙门郡改名为西龙门州。贞观元年(627年)西龙门州改为龙门州。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撤平武县并人江油县。武后垂拱年间(685—688年)江油县隶正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正州为江油郡,江油县隶江油郡。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江油郡改称应灵郡;乾元元年(758年)应灵郡改称龙州,江油县隶龙州。
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龙州改称政州,江油县隶政州。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政州复称龙州,江油县隶龙州。南宋宝枯六年(1258年),江油县随龙州迁治雍村(今大康镇旧县坝)。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撤江油县人龙州。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夏政权复置江油县于兴教镇,隶龙州宣慰司。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撤江油县人梓潼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兴教镇为治地复置江油县,隶剑州。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江油县改隶龙安府。
清顺治十年(1653年)撤江油县并人平武县。康熙元年(1662年)于武都镇复置江油县,隶龙安府。
中华民国3年,江油县隶西川道。
中华民国24年4月至6月,红四方面军进驻江油、彰明期间,建立济时(驻雁门)、重华(驻重华)、彰明(驻彰明)三个县苏维埃政权和中坝市苏维埃政权。
中华民国25年,江油县隶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驻今剑阁县)。
1949年12月22日,江油县解放,隶剑阁专区。
1950年1月,在中坝镇设立中坝市。因建市条件不具备,当月末即改建为江油县第三区。
1951年5月,江油县治由武都镇迁中坝镇。
1952年12月30日,剑阁专区更名为广元专区。1953年3月10日,撤广元专区,江油县改隶绵阳专区。
1958年9月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江油、彰明两县,合并设立江彰县,县治设中坝镇。1959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复江彰县更名为江油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29
北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置北川县,因县西北有北川城而得名;一说汶川又称北川,因此得名。唐太宗贞观八年年析北川县地置石泉县,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并北川县入石泉县。1914年,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乃复名北川县。

大禹是我国继炎黄之后中华民族的又一人文始祖。数千年的文献典籍和历史史料证明,大禹就诞生在北川。大禹造福天下,天下不忘其德,对大禹的缅怀和研究成为特有的文化现象。大禹故里北川也因此成为人们探古访幽,追寻大禹精神的圣地。

 《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兴于西羌”。四川是大禹的故乡,大禹生于四川,是目前学界基本一致的看法。对于准确的出生地,众多的历史证据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向,指向川西羌族聚居地。北川县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的西北部,羌族人口占50%以上,古属西羌,也称西夷。《孟子》说“禹,西夷人也。”《吴越春秋》记载:“禹家于西羌”,《后汉书》说,“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公元116年,汉武帝在征服西南夷后,设置汶山郡广柔县,北川当时就是汶川郡广柔县管辖。
  北周时代,设立北川县。贞观八年,唐朝在北川县的基础上设立石泉县,从那时起,几乎所有有关大禹的文献都明确无误的载明,大禹出生在石泉县。《蜀志》记载:“蜀之石泉,禹生之地。”《禹庙记》说:“石泉之山曰石纽,大禹生焉。”《升庵外集》:“广柔隋改汶山,禹产地也。”《御批通鉴。注》:“石泉属龙安府,山下有大禹庙,相传禹以六月六日生此。”《大明大一统志》、《大清一统志》、《四川通志》、《龙安府志》等历史典籍都记录了大禹出生在北川的事实。从远古时代到民国时期连绵不断的历史记载构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帮助我们寻找大禹故里的证据。
  1914年,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大禹的出生地在经历1400年后又恢复为北川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5-29
彰明县(已并入江油)
晋武帝泰始年间(265~274年)自白沙戍(今湖南省湘阴县北)移治汉昌县侨置于今青莲镇盘江北岸,隶梓潼郡。
梁武帝大同四年(538年)汉昌县迁治于让水(今彰明镇北江村桥院寺)。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汉昌县改名为昌隆县,迁治于孟津里(今彰明镇),隶金山郡。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撤金山郡,昌隆县隶潼州;开皇五年(585年)潼州改称绵州,昌隆县隶绵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绵州改称金山郡,昌隆县隶金山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金山郡复称绵州,昌隆县仍隶绵州。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分昌隆县地置显武、文义二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撤文义县并人昌隆县。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改显武县为兴圣县。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因避庙讳改昌隆县为昌明县。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撤兴圣县并人昌明县。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绵州改称巴西郡,昌明县隶巴西郡。唐玄宗天宝年间(约748年前后)大水淹没昌明县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巴西郡又改称绵州,昌明县隶绵州。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迁让水旧治。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又因避庙讳改名为彰明县,复迁还县治于孟津里。
宋、元两朝均沿袭彰明县建置,隶绵州。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撤彰明县并人绵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彰明县,隶成都府。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改隶龙安府。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撤彰明县并人绵州。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彰明县,隶绵州。雍正九年(1731年)改隶龙安府。
中华民国初彰明县隶西川道。民国19年,西川道撤销,彰明县改隶四川省。民国24年(1935年)改隶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驻剑阁)。民国37年(1948年)1月改隶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驻绵阳)。
1949年12月23日,彰明县解放,隶绵阳专区。
1958年9月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彰明、江油两县,合并设立江彰县。1959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复江彰县更名为江油县。
1959年4月,国务院批复江彰县更名为江油县后,江油县仍隶绵阳专区。
1968年,江油县隶由绵阳专区改名的绵阳地区。
1985年2月,江油县隶撤销绵阳地区后设立的绵阳市。
1988年2月,国务院批复撤销江油县,设立江油市(县级),由省直辖(四川省政府批复由绵阳市代管)。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0-11-13
引用第3楼爱在战国于2007-05-29 09:32发表的  :
唐置德阳县。据《华阳国志》:“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县名盖取在德不在险之义。”一说因在德水之阳为名。
  
  1983年,设立地级德阳市,以德阳县部分区域为德阳市的行政区域,将绵阳地区的德阳、中江、绵竹3县和原温江地区广汉、什邡2县划归德阳市管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