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中输入“山地整理”这个词条,你会惊喜地发现“这个词最早出于十堰市”。
“山地整理”为何诞生十堰?还得从一个发展的困境说起。
百里车城是一座典型的山城,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仅从2000年到2004年,就有100多个招商项目因无地而不能落户,有300多家企业因无地而不能扩能。
一座被群山所困的“围城”,发展的空间在哪里?
“大匠手中无弃材,当代的执政者怎能被困难吓倒?”时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陈天会的话充满辩证法,荒山也是土地要素。移山,填壑,造地,十堰不也是海阔天空吗?
十堰的痛,换来了各级领导的同情和支持。2007年1月19日,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坚卫来十堰调研,陈天会试探着向周坚卫提出:“能不能给5000亩指标,让我们劈山整点平地?”
“5000亩太少!能不能搞到1万亩?”没有想到省领导更加开放,并作出了“在十堰城区选择1至2个点集中进行工业用地整理”的指示。
就这样,十堰的山地整理轰轰烈烈地开始了。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十堰市通过山地整理累计新增建设用地5.5万亩,其中十堰城区新增4万余亩,连续10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从此,十堰节约集约用地的做法被誉为“十堰模式”全国推广,央视对此进行了报道,重庆、河北、贵州、浙江、江西等地纷纷前来考察取经。
有了土地就有了发展的空间。近几年来,十堰市以山地整理为支撑,招商引资每年跨上一个新台阶,先后引进项目近400个、到资超过400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利用市外境内资金90.4亿元,同比增长81.6%;利用外资6493万美元,同比增长60.6%。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近千家,产值规模过亿元的企业达130家。今年9月29日和30日,东风公司十堰新基地暨商用车动力总成新工厂项目、东风实业龙门工业园等大型项目陆续在十堰山地整理项目区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作为东风十堰新基地的重大支撑项目,位于茅箭区东风工业园的东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一期4万辆项目全面投产,到2013年全部产能8万辆形成后,年产值可达240亿元,拉动配套产业新增产值72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东风商用车基地。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全市规划继续开山造地9万亩,其中十堰城区计划每年造地1.2万亩,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