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在林州采访发现,和网络上的热闹相比,林州官方和民间表现都比较平静。
林州市副市长王献青表示,欢迎网友讨论,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林州市都表示理解和尊重。政府的决策,会建立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之上。
进展
改名征集文章已从官网撤下
昨天18点20分,河南商报记者登录红旗渠网,发现“民意征集”板块已经不见了前一天的改名征集文章。
对此,林州一名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此事已经引起了社会的足够关注,当地不愿意炒作这件事,希望大家尊重林州人自己的事情。
按照程序,如果改名,民政部门应为实际执行部门。林州市民政局局长王全东说,至今没接到市政府任何关于林州改名的通知,也未参加过相关讨论会。
他称,地名“不是很好改,程序很复杂”,“如果真的改,肯定会有专门文件的,但目前还没听到任何消息”。
不过,相关人士昨天提供给河南商报的一份文件显示,林州市民政局已经向安阳市民政局汇报了更名情况,安阳市民政局给予的答复是:需先由林州市主要领导分别向安阳主要党政领导作汇报,争取安阳市的支持,之后各项工作才能进行。
这份由中共林州市委督查室于今年12月5日下发的名为“督查专报”的文件上还透露,目前林州市正在征求该市部分地名专家对城市更名的意见,更名工作台账也正在制定中。
对于该情况,王献青昨晚表示,林州市委督查室的督查情况,是基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而进行的,群众有这样的意愿并反映到了相关部门,政府部门就得进行处理工作。
对于上述文件称的林州市城市更名的说法,王献青向河南商报记者否认了这一行动已经上升为政府决策的说法,他说,目前此事仍未进入政府讨论层面。
声音
谁来为城市改名成本埋单
河南商报记者就此事询问林州当地的商家和市民,多数人没有强烈地赞成或反对。他们最关心的是改名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开销,一次改名,公民手中的公章、发票、地图、信封、身份证、门牌号等个人信息全部都要更新,这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林州不是只有一个红旗渠,红旗渠只是林州最著名的一个景点或精神。”24岁的小闫认为,因为要彰显某项东西就要改名,是一件很冲动的事儿。
当地一位官员说,1994年林县撤县建市时,就有机会改名为“红旗渠市”。“当时有三个名字可选,林州市、林滤市、红旗渠市。”他称,当时花费了大量时间和成本做这项工作。
专访
林州市副市长王献青:政府会尊重民意、科学决策
昨天中午,针对在网上不断发酵的“更名”讨论等问题,林州市副市长王献青接受了河南商报记者的采访。
河南商报:红旗渠网上的信息是如何发布的?为何要发布这一信息?是否代表官方声音?
王献青:林州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为了助推民意,林州市新闻中心在红旗渠网上发布了这一消息。
政府部门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研究,也没有咨询相关的专家,目前仅仅处在民意征求阶段。
河南商报:我们注意到,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反对甚至是质疑的声音。
王献青:表示理解、尊重。网络上反对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意见,是对林州的关爱,也是关爱林州人民、关心红旗渠。
河南商报:一些网友认为,“更名”其实是在“折腾”。
王献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要尊重林州100多万人民的意见。我们会立足民生、立足老百姓的意愿、立足社会经济效益,政府要科学决策。
河南商报:红旗渠只有数十年的历史,假设更名的话,会不会对林州的传统有什么伤害?
王献青:林州的红旗渠精神,就是太行精神,是几千年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这并不是割断历史,而是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太行人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都在其内,并且在新的时代注入了新的解释,两者是一脉相承的,不存在所谓的割裂。
河南商报:一个地方如果确定更改名称,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变更成本,这是一笔不小的账。
王献青:目前,“更名”一说还是停留在民意征集阶段。假设到了实施阶段,肯定是要进行相应的经济评估的,用科学的数据测算成本、效益。
另外,相对于变更成本,红旗渠精神品牌的资产价值要大得多。
河南商报:假设改名成功,是否会对林州市的招商引资等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王献青:林州人民经过这些年的艰苦奋斗,经济已经得到极大发展,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篇章。
正是有了红旗渠,林州才有了今天。假设能改名,或许会在招商引资中,减少对林州的很多介绍。
河南商报:有人说,1994年林州撤县改市时,有红旗渠市的备选,为何当时没有改成红旗渠市?
王献青:当时对红旗渠精神的认识还没有现在这样深刻,随着红旗渠精神被更多人所熟知,被赋予更多的时代意义,红旗渠精神也更加深入人心。
记者手记
城市改名的冲动和现实
进城路上的巨型欢迎标牌,贯穿城市东西的红旗渠大道,坐落在市中心的红旗渠广场……这些事物都在告诉初到此地的记者:“红旗渠”与林州这座城市渊源颇深。
近些年,改名的城市不少,有的成功了,有的只是一阵风潮。如今,“林州市”与“红旗渠市”的民意抉择,也正悄然拉开序幕。
“红旗渠精神”的文化符号
过去半个世纪,林州的发展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十万大军战太行,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解决了林县人畜饮水的生存困境;上世纪80年代,十万大军出太行,大力发展建筑劳务,解决了林县人的温饱问题;上世纪90年代,建筑大军用挣回来的钱扶持家乡企业发展,实现着“富太行”的梦想;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林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县市综合实力前10强。
“这些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也就是林州人不等不靠、不怕吃苦精神的一种体现。”王献青表示,这些都是新时代的红旗渠精神,也是当地的一种文化符号。
河南商报记者获得的另一个信息是,对于林州来说,2015年将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红旗渠通水到了第50个年头,颇具纪念意义。
改名是不是要“征求民意”
王献青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改名无疑是一件大事,其中要走的程序也很多,目前仅是在进行民意征集,如果顺利,可能会上升到市政府的办公会议,形成决议后交由林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审议通过后再以政府的名义上报到市、省级政府,最后交由国务院批复。其中,具体的业务牵头单位,则为民政系统的地名管理部门。
“现在还不敢肯定说要改,任何环节都有可能卡住。”他说,林州市做这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尊重民意,“做了就要利民生,福子孙”。
而襄樊自2007年申请改名为襄阳开始,当地媒体对此只字不提,官方也是讳莫如深,婉拒媒体的采访。直到2010年12月初,人民日报湖北分社社长顾兆农发布了确认更名信息后,才引起舆论和民间的反响。襄樊更名如何成为政府行为,至今未有确切解释。
地区长期发展靠政府努力
在我国,城市改名已经热了不少年,也有一些被普遍认同的成功案例。如四川灌县更名为都江堰,福建崇安更名为武夷山市,四川南坪更名为九寨沟县,云南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等。
不难发现,这些城市有着共同的特点:以当地著名的风景名胜取代了原来的名字,经过发展,现在都已经很有名气。
城市改名是否真能带动发展?有学者认为,一些地方有改名的想法,是希望依托当地名牌来打造口碑效应,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过,对于一个地区的长期发展来说,更值得依靠的是政府扎扎实实的工作。有些地方改过名称后看起来很成功,但是否因改名而得到了发展,这个命题很难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