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批项目没多大经济意义,落实项目才是创造经济的来源。而落实项目的各种问题还是谁出钱的问题,不知道钱从哪来就没有落实项目的可能。
推动经济建设在于政策、项目、财政。南昌市财政有限而所属江西省并不富裕,所以以市财政推动项目落实是本末倒置的,因为市政仅限于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而这个投资对总体投资的比重为10%,也就是说市政参与投资而不是作为投资的主体,这10%的资金还是处于尖端领域的引领作用。所以项目的资金要么来源于市政税收上交后中央和省以项目的形式对南昌市一定投资作为建设回报,但是这个项目的主导权是中央,对南昌形成的也是压力的作用。除了高层项目补助外,剩下的资金来源只有民资。
民资对经济的建设是参与的环节,因为国民经济仍然是以国有经济为主民营经济为辅,体现在国税收入一直是地税收入的两倍。即国税大于2倍时,市政需要刺激民营经济给予优惠,这样的情况下民资才会集结在市政项目的建设上。
而市政投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价值在于发挥投资的永久性经济效益。而民营经济是将就中短期效益的,这个环节就成了人们熟知的举债问题。而市政举债又是被规范性限制的,基本认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2倍。
而南昌所属省份江西在华东扮演的城市角色和安徽一个等级的,以人口规模在辩证发展的定位看,南昌和合肥被控制为城区人口不大于300万的城市(福州和济南被控制在300到500万城区人口、杭州和南京被控制在500到800万城区人口,上海城区被控制在大于800万人口,即上海城区,进郊区,远郊区分别分配居住800万人口。),按照城市化率50%评估计算,南昌最多600万常住人口撑死,以国标发展水平看,在于4200多亿人民币,以世界发展水平看,在于6300亿人民币,城市阶梯基本是死的,即完成水平即可,至于高大上发展就不大现实了。所以不要盲目于推动最有利于自身经济增长的项目被审批,这所导致的资金被占用容易使得其他发展项目被耽搁,就像木桶效应,你把其中一块木板搞得老长又如何,最短的那根木板才是决定这桶装多少水的标尺,而这桶水就是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