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63阅读
  • 6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49):常州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1-29
  常州府:冲,繁,疲,难。隶常镇通海道。顺治初,因明制,县五。雍正二年,总督查弼纳以苏、松、常赋重事繁,疏请太仓等十三州县各析为二,析武进置阳湖,无锡置金匮,宜兴置荆溪。东南距省治二百八十里。广一百六十里,袤一百八十里。北极高三十一度五十二分。京师偏东三度二十四分。领县八。

武进冲,繁,疲,难。倚。府西偏。西北:黄山、固山。毗陵江西北自丹阳入,东南至桃花港入江阴。运河循城流,迳奔牛镇入丹阳。滆湖北受运河,西受坛、溧、洮湖诸水,汇为湖,又西溢为大圩荡,南与湖塘河会,入宜兴。镇三:奔牛、青城、阜通。西埠、孟河、魏村有汛。一驿:毗陵。奔牛、孟河巡司二。有铁路。
阳湖繁,难。倚。府东偏。雍正二年置。以县东阳湖名。东:芳茂山。东北:舜山。南:太湖,有马迹山,旧置寨,有汛。运河自无锡迳丁堰、戚墅堰,北商河水合舜河水东西分流入之。戚墅港合宋建湖,至白荡歧为三,一东入无锡达闾江,一黄堰河达百迹,一薛堰河达下埠,并入太湖。其武进支津曰宜荆漕河,一曰西蠡河,西南流,会滆湖水,并湖行入宜兴。一镇:横林。马迹巡司一。有铁路。

无锡冲,繁。府东南九十里。北:九龙山。西:舜山、锡山。其东惠山,有泉。太湖,西南。又东溢为五里湖,南出为长广溪,西迳吴塘门,仍入太湖。运河东南自长洲入,夹城流,东纳漕河,即白塘圩,支津出江阴,首受大江,北流,迳高桥,与之合。镇一:潘葑。一驿:锡山。清宁有汛。高桥巡司一。有铁路。
金匮繁,难。府东九十里。雍正二年置。以城内金匮山名。东北有斗山、胶山。北:横山。南:夹山、前山。运河东南自长洲入,常昭漕河首受太湖,东缘长洲界,左与无锡分岸,环城入之。又分流,南北入常熟、江阴。又自东亭屈而西为百渎港,东流会于鹅真荡,与长洲错。一镇:望亭。黄埠墩有汛。巡司一。有铁路。


江阴繁,疲,难。府东七十里。江苏学政驻,光绪三十一年裁。北:君山。东北:绮山、定山、黄山。东:马鞍山。隔江与天生港对,有砲台。北:大江西自武进入,漕河首受江水,迳四河口入无锡。应天河分漕河水,屈曲流,迳华墅东南,为南长河。横河,城东至泗港北入江。有青草、寿星诸沙。镇三:杨舍、夏港、申浦。沙洲、杨舍有汛。顾山巡司一。

宜兴疲,难。府南一百二十里。西北:有<了凵>山、东北:羊山、金鹅、罗科山。西:大坯山。北:滆湖,与武进、阳湖错,受长荡湖水。其支津湖塘河自武进入,歧为二,至吴渎口入于太湖。县东有东氿、西氿,金坛、溧阳诸水会之。漕河北与二氿合,汇为羊山诸荡。又东北为横荡,迳百渎港入太湖。一镇:杨港。和桥有汛,县丞驻。锺溪、下邾巡司二。
荆溪疲,难。府南百二十一里。雍正二年置。南:荆溪,县以此名。南:白云、茗岭、君山、啄木岭。西:芙蓉山、国山。三国吴天玺元年封禅为中岳,有摩崖,右群峰相缪不一名。东:铜官山。西南:章山。东南:茶山、兰山。濒太湖东西二氿,与宜兴错。杨港河、文定港水分流入之。其南沙河自溧阳戴步流并潴焉。东南:蜀山河,合川步水,东歧为施塘,并注之。又东至大浦口,其南莲花荡自湖汊汇诸山水,至乌溪口,并入太湖。徐舍有汛。湖汊、张渚巡司二。

靖江难。府东一百五十里。东北:孤山。南滨大江,西自泰兴入,东:张黄港。右与江阴分岸,又东迳县南入如皋。港口八。迤东歧为界河,折南至张黄港复合。港南紫气河,漩洑深洪,海舶入江处。界河自港北环县流,西达界港入于江。西有团河。镇三:陈阜、生祠、新丰市。新港巡司一。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3:57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1-29
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化古城,历史上向为县、尉、郡、州、路、府署所在地,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武进等名称。常州从建县迄今已逾2198年,置郡至今也已1715年,建置历史可谓久矣!

延 陵

  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江阴申港西);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于延陵。延陵邑大约在今常州、武进、江阴、丹阳一带,是为常州历史上见诸文字最早的名称。由于季札继承其先祖泰伯贤而让国的传统给常州带来了“延陵古邑,让国家风”,“让国家声远,延陵世泽长”等美誉。延陵先邑后县,其名相继沿用345年。

毗 陵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延陵为毗陵。毗陵之名从县治,到三国吴嘉禾三年(234年)置典农校尉屯田垦殖,到西晋大康二年(281年)建郡统县,相继沿用506年,其间,虽曾在王莽当政时改过毗坛,但时间很短前后仅14年,东汉建武元年时又复称毗陵。毗陵为郡曾统辖丹徒、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阴)、无锡7县,是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驿一毗陵驿就设于此。隋汤帝大业年间还曾调集10郡兵匠数万人在此大兴土木建造规模恢宏的离宫枣毗陵宫。隋亡比,吴兴郡守沈法兴据江南10余郡,自称梁王,曾定都毗陵。

晋 陵

  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为避东海玉世子晋陵讳,改毗陵为晋陵,晋陵之名前后沿用290多年。其间,西晋永嘉之乱中原士族纷纷南迁,占地聚居,设置侨治郡县,一度曾在武进县境内设有兰陵郡、兰陵县,在晋陵县境内设有东莞郡领宫县、东莞、姑幕3县,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后废止。由于中原士族的大批南迁,带来了先进的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出现了“良畴美柘”、“阡陌如绣”的繁荣景象。

常 州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以州统县。开皇九年(589年)于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改称过毗陵、晋陵、长春、尝州,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贯州、称府,为郡沿用至今将近1400年。其间,隋大业年间南北大运河贯通,常州成为苏松至两浙七闽数十州,往来南北两京的交通枢纽,带动了经济的发达和繁荣。唐武宗会昌四年(840年)升常州为望,列入全国州府十望之一。宋时就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常州成为全国33个较大商埠之一。
  清代,常州是赋税主要来源地区之一,时称“江南财赋甲天下,苏松常镇课额尤冠于江南”。雍正二年(1724年),两江总督查弼纳奏请对苏、松、常三府州县进行分县治理,得到朝廷批准。雍正四年(1726年)遂正式析武进另置阳湖,析无锡另设金匮,析宜兴另立荆溪,加上原领江阴、靖江,常州府统领8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

武进市

  晋太康二年(281年)分曲阿(丹阳)、丹徒东部地区置武进县。嗣后各朝时有置废分合,改称过兰陵、永定,并入过曲阿、晋陵,析置过阳湖。1912年,民国成立,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城区一度称武进市,沿称常州。

常州市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乡分别建立常州市和武进县,1953年,常州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常州市管辖武进、金坛、溧阳3县。1990年8月、1993年11月、1995年7月三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成立溧阳市、金坛市、武进市,仍由常州市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1-29
4500万年前,人类祖先脊椎动物“中华曙猿”生活于溧阳上黄一带,比北非的“人类祖先”早800——1000万年。

  6000余年前,原始居民聚居于戚墅堰圩墩村一带。

  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吴王馀祭封季札于延陵,此为常州文字记载第一名称。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称毗陵。

  三国时吴大帝嘉禾三后(公元234年)实行屯田,辖毗陵、武进(今丹徒)、云阳(今丹阳)3县农事。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废屯田典农校尉,改置毗陵郡,辖丹徒、曲阿、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无锡7县。自此至清代,常州均为郡、州、路、府所在地。

  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因避东海王世子毗名讳,改称晋陵郡。

  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侨置兰陵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晋陵郡,置常州,辖晋陵、无锡、义兴、江阴4县。

  唐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升常州为望,列全国十望之一,辖5县同上(含武进县)。

  昭宗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建吴国,常州属吴,史称“三吴重镇”。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置常州路,辖晋陵、武进2县和宜兴、无锡2州。

  元惠宗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改常州路为长春府,辖武进、无锡、宜兴、江阴4县。

  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改长春府为常州府,辖县增靖江,计5县。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常州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8县,史称“八邑名都”。

  1912年辛亥革命后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城区一度称武进市,沿称常州,属江苏省。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后,城乡分别设常州市和武进县,隶属于苏南行政区常州专区。

  1953年,常州市升为省辖市。

  1958年,镇江专区迁来常州,改称常州专区,辖常州、镇江2市和武进、金坛、溧阳、丹阳、扬中、句容、宜兴、溧水、高淳9县,隶属江苏省。

  1983年1月,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3月起辖武进、金坛、溧阳3县。

  2002年4月,国务院批准常州市建特大城市,撤县级武进市,设武进区,郊区更名为新北区;常州市辖金坛、溧阳二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1-29
无锡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属会稽郡。三国时,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16年(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区。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无锡、宜兴3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


  早在六七千年前,无锡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过着定居生活。在鸿声彭祖墩、新渎庙墩、葛埭桥庵基墩和玉祁芦花荡等地,均有原始氏族的聚居点。无锡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后属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和丰富了太湖流域辉煌的远古文化。
  公元前11世纪末,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从现属陕西的歧山南奔荆蛮,定居梅里(今锡山市梅村镇),并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太伯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被奉立为君主,自号为“勾吴”。太伯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耕。相传他率领众人开凿了长数十公里的太伯渎(俗称伯渎港)。还栽桑养蚕,制陶冶铜,“数年之间,民人殷富”。周灭商后,因太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从太伯至阖闾共24世,前后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吴国的都城。太伯、仲雍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入江南。与江南地区原有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吴文化。

春秋时期,吴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上、军事上也十分强大。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无锡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灭越,无锡属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无锡已有冶铁、铸铜、制陶、髹漆等手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六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无锡治湖筑圩,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商业贸易开始形成。唐、宋时期,无锡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的轮荒耕作发展为耕、耙、耖配套的耕作技术,形成稻麦两熟制,太湖周围卑湿之地改造成河渠纵横、湖塘棋布、排灌结合的水网系统。养蚕业发达,“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城中金银、彩帛、烟酒、油酱、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市场繁荣。无锡成为富庶江南的一块宝地。

  明清时期,无锡依凭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水陆交通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锡西北的芙蓉湖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整治,形成大批良田。农业上由于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春豆夏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岁,亩得三石”,成为全国“米仓一区”。随着手工业的兴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无锡逐步形成了江南有名的米市、布码头。米市:早在元代,无锡已是邻近县上交漕粮的集中地。明代,由于兴修水利和水稻育秧移栽技术的推广,无锡粮食产量稳定,无锡之米与苏杭之帛、淮扬之盐、浮梁之瓷、温州之漆相提并称。至清代前期,无锡稻米集散不仅经营规模、交易数量居江苏各县之冠,而且成为漕粮的主要采办地和“产者输之,购者集之”的粮食余缺调剂市场。至雍正、乾隆年间,无锡米市已初具规模,“米豆之业甲于省会”,“皖豫米商纷纷麇来,浙东籴贩,麇不联樯”。布码头:随着无锡米市的形成与发展,北方地区,特别是苏北淮扬、高宝湖等产棉区的棉花由购米船队运至无锡,无锡乡间棉纺织业十分兴盛。所以,无锡尽管不种棉花,但四乡农村几乎家家有纺机,户户织棉布。明弘治年间,无锡北门外莲蓉桥南,已形成布列成行的布市。“坐贾收之,拥载而贸于淮扬高宝等处,一岁所交易不下数十百万”。明末清初,布码头一度衰落。至清代中叶,无锡家庭棉织业再度兴起,全县织布木机有4~5万台,年产土布300万匹,占全国棉布产量的6.7%。各地布商云集无锡,从北栅口至北塘,形成绵延数里的布市。乾隆年间,无锡每年经销的土布达700~1000万匹。无锡有“布码头”之称,与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并称为长江“三码头”。?


近代,无锡经济的辐射力逐渐增强,成为江南的一个经济中心城市。无锡米市在咸丰十年至同治二年(1860~1863年)太平天国战事中被毁。战事以后逐渐恢复。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清政府把浙江各州府的漕粮转到上海、无锡采办,又指定江苏各县的漕粮在无锡集中转运。无锡米市得到进一步发展。至清末,无锡年办漕米130万石。同时,由于无锡米市粳、籼、糯品种齐全,数量充足,储运方便,上海、浙江等地粮商都到无锡采购,江苏产棉区大多也到无锡购米。无锡成为南供民食、北输漕米的大米市。年交易量达600~750万石。无锡布码头继续兴盛,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清末,无锡制丝业迅速发展。光绪四年(1878年),无锡生丝产量达13.8万斤,占苏、常、镇三府生丝总产量的38.83%,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产丝县。与此同时,蚕丝贸易十分活跃,“一年也有数十万金之巨”。光绪六年(1880年),无锡输出生丝近10万公斤,价值48万海关两。其中四成出口海外,六成销往周边地区。无锡成为甲于东南的丝茧市场。

  甲午战争后,许多有识之士看到国家积贫积弱,主张“实业救国”。戊戌变法后,清政府也不得不放松对民间兴办实业的限制,实行某些提倡工商业的措施。无锡的近代工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和国内其他城市的工业开始时大多是官办(包括“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不同,无锡的工业一开始便是民族资本兴办的。1895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创办业勤纱厂,成为无锡近代工业企业的滥觞。1900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朱仲甫合伙创办保兴面粉厂,匡仲谋创办亨吉利布厂。1904年,周舜卿开办裕昌丝厂。以棉纺织业、缫丝业、面粉加工业为三大支柱的近代工业如雨后春笋在无锡兴起。自1895年至1913年,无锡共建工厂19个,平均每年1个。从1914年至1933年20年间,共建工厂182个,平均每年9个。至1937年日军侵占无锡前夕,无锡已拥有工厂315个,产业工人6.3万人,年总产值7726万元。缫丝厂和缫丝车数量,分别占全省的94%和95%,居全国城市首位。纱锭 24万多枚,布机3500多台,分别占全省的38%和92%。面粉工业无论是工厂数还是生产能力,均居全省第一位。工业产品的产量,棉纱占全国0.8%,面粉占12%,蚕丝占40%。

  据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国工业调查报告》统计,无锡在全国6个主要工业城市中,产业工人数占第二位,工业产值仅次于上海、广州,居第三位,资本总额居第五位。由于贷款业务兴旺,放大于存,资金缺口很大,经常向外地同行拆借调剂,因而无锡成为江浙一带著名的“放款码头”。无锡尽管是国内民族工业发展最快和民族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的城市,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民族工业的发展始终充满艰险和曲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给无锡民族工业以沉重的打击。所幸无锡一批实业家励精图治,改进企业管理,加强技术改造,才使企业转危为安。1937年底日军侵占无锡后,无锡的经济更遭受空前的浩劫。日军在无锡杀害1.4万余人,烧毁厂房2.8万多间,商店店堂5.4万多间,居民住房和其他房屋近8万间,抢走粮食545万余石,财产损失20730万元以上。民族工业遭受致命的摧残,许多工厂变为一片废墟,“繁华之区变成瓦砾之丘”。无锡经济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抗日战争胜利后,无锡经济有所复苏,棉纺织业、交通运输业恢复较快。但这种景象没有维持多久。由于国民党统治集团发动内战,无锡经济陷入困境,民族工商业经营困难,人民生活日益困苦。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年,无锡市国民收入为0.71亿元,社会总产值2.08亿元。解放初,无锡市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整顿和恢复发展经济。在城市,将敌逆资产和官僚资本收归国有,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经济,同时组建发展合作经济,对私营工业积极扶持。在农村,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经过1950~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无锡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1953~1957年,无锡市在制订、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1月,全市批准公私合营的工商企业共2182户,其中工业819户,商业697户,交通运输业368户,手工造船业298户。5371户个体手工业者与原来的116个社组成199个合作社。至年底,在农村建立高级社147个。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8年,无锡市开展“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此期间,发展了一批新的工业门类,建成了一批重要的工业项目,社队工业(后改乡镇工业)也应运而生。但由于在所有制上急于过渡,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严重浪费和经济比例关系的失调。1960~1962年,全市经济出现严重困难。1961年起,无锡贯彻执行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过调整,无锡市经济形势逐年好转。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正常的生产秩序受到破坏和干扰,生产下降,商业网点大批撤并,集市贸易关闭。1969年后,生产才逐步回升。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无锡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1-29
江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是吴公子季札的封地,后为楚春申君黄歇的采邑,故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见著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500多年。 考古发现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在境内聚成村落,繁衍生息。3000多年前,当地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成为先进的吴文化的组成部分。 秦朝时江阴境属会稽郡的延陵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延陵乡为毗陵县,析县境东部为其属乡,名暨阳乡。至晋太康二年(281)扩置为暨阳县。南朝梁绍康元年(555)废暨阳县,置江阴郡。1949年4月22日江阴解放,先后属常州、苏州专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改属无锡市。1987年4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江阴县,设立江阴市。撤县建市,为江阴发展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1-29
宜兴古称荆邑。秦代属会稽郡,后改称阳羡县。西汉高祖五年(前202),阳羡县令尹灵常从征,历时七年,建立功勋。十二年(前195),被封为阳羡侯,改称阳羡侯国。汉文帝十二年(前168)仍改为阳羡县。东汉永建四年(129)属吴郡。三国孙吴宝鼎元年(266),改属吴兴郡。西晋太安二年(303)至永嘉四年(310),阳羡周处长于周 三兴义兵,晋王朝为表彰其功,置义兴郡,属扬州,下辖阳羡、国山、临津、永世、平陵、义乡六县,其中阳羡、国山、临津三县由原阳羡县分设。南朝宋泰始四年(468),义兴郡属南徐州。隋代废义兴郡,改称义兴县,属常州。唐武德二年(619),改义兴县为鹅州,下辖阳羡、临津二县。武德七年(624),改鹅州名南兴州,次年复为义兴县。唐乾元二年(759),义兴县一度改属润州,次年复属常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名为宜兴县。南宋德 二年(1276),改为南兴军。元至元十四年(1277),仍改为宜兴县。次年升为宜兴府,属常州路。
    至元二十年复为宜兴县,二十一年又升为府。元代元贞元年(1295),改为宜兴州,仍属常州路。明初改为宜兴县,属常州府。清初因袭明制。清雍正四年(1726),析宜兴为宜兴、荆溪二县,同属常州。宣统三年(1911)宜兴、荆溪二县改属镇常通海道。民国元年(1912),撤销荆溪县,并入宜兴县。1949年4月,宜兴解放后属苏南行政公署武进行政区,同年6月改属常州专区。1953年属苏州专区,1956年改属镇江专区。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宜兴属无锡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1-29
靖江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建县,至今已有524年的历史。

  东汉未年,这里还没有陆地,只有一片滔滔的江水,江水中突现出一座独峙的山,名叫孤山。后来由于江潮的冲刷,在孤山脚下渐渐隆起一块块沙洲。沙洲又连成片,成了陆地,对这片陆地,后来人们称之为“马驮沙”。为什么叫“马驮沙”而不叫别的名称?这个谜底,直到建县后的五十三年,即明嘉靖三年(1524年)才被揭开。

  这一年,有个叫易干的靖江知县到西沙视察,走到焦山港(今东兴镇),发现一块断碑,上面隐约可见几句碑文,其中一句是:“此沙是吴大帝牧马大沙……”吴大帝即吴国国君孙权,这说明三国时期,孙权的部队曾在这里牧过马。这一发现,解决了两个大问题:第一,它证实了三国时期,这里已经有了一块不小的陆地,而且开始有了人烟;第二,弄清了这块土地为什么叫做“马驮沙”。原来靖江方言中,“牧”和“白”、“大”和“驮”都是谐音,说讹了,就把。‘牧马大沙”误成了“白马驮沙”,久而久之,便简成“马驮沙”了。由于有了“马驮沙”这一名称,其他与“马”有关的别称,也就先后出现,如马洲、骥江、骥渚、牧城等等。其中马洲和骥江,直到现在还作为靖江的别称在使用。

  宋代,“马驮沙”曾改名为“阴沙”,元代又复称“马驮沙”改称“阴沙”,是因为它地处江阴之北的缘故。“马驮沙”改为“靖江”,是在明成化七年建县之时。此时马驮沙隶属江阴,由江阴知县代管。但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马驮沙的面貌已和过去大不一样:它的地域扩大了,人口增加了,经济也逐步地发展起来,这就需要有相应的行政机构来管理。更主要的是,这里地处江边,经常受到海寇的骚扰。虽有江阴管辖,但两地毕竟隔一长江,维护治安有诸多不便。鉴于以上原因,应天(南京)巡抚膝昭便上书朝廷,建议将马驮沙从江阴划出,单独设县。他提出的建县理由是,这里“居长江下游,扼江海门户,捍卫全吴,足称重镇”。其重要性虽然是从军事上讲的,但讲得很确切,很充分,因而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准。

  新建的县叫什么名字呢?因为它具有“扼江海门户”的作用,就叫做“靖江”。“靖”是安定太平的意思;“江”是因为它濒临长江,是一座江边城邑。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