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61阅读
  • 5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60):滁州直隶州&和州直隶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2-01
  滁州直隶州:冲,繁。隶安庐滁和道。明初以州治清流县。省入,直隶江南。顺治初因之,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分隶安徽省。西南距省治五百五十里。广一百四十里,袤三百一十里。北极高三十二度十七分。京师偏东一度五十三分。领县二。州境皆山。西:琅琊。东南:皇道。西北:清流河所出,一名北角河,绕城至乌衣,东合来安水入滁河。其别出者为白茅河,迳城西北入清流河。滁河东南自全椒入,合襄水、清流,曰三汊河口,下流入江苏六合。大沙河自来安入,汇西北诸山溪水,至城东达清流河。小沙河源出西南菱山,迳城西,注石濑涧以合清流。乌衣有汛。大枪镇巡司一。有铁路。

全椒简。州南五十里。北:覆釜山,城跨其上。西北:桑根山,有南隐、中隐、北隐。南:南岗。东南:九斗,一名徐陵山。滁河南源出庐,自合肥入,至石潭,与襄水合,入滁州。襄水源出西北石臼山,东南流,合涧谷诸水,亦至石潭达滁。西南:酂湖,居民引流资灌溉。南:六丈镇。凤皇桥有汛一。驿二:大柳、滁阳。

来安简,州东北四十里。西:嘉山。北:马岭山。东:五湖山。西北:北信山。来安水出五湖山,迳县东,至水口镇入滁州。西北:沛水,有二源,一出盱眙、招信界岭下,一出练寺山,二水合而南流入州。独山水、秋沛水皆由县西北合流,至瓦店河,同入滁河。东北:白塔镇。有汛。

和州直隶州:繁,疲。隶安庐滁和道。明初以州治历阳县,省入,寻复和州,直隶江南。顺治初因之,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分隶安徽省。西南距省治四百六十里。广一百八十里,袤二百里。北极高三十一度四十四分。京师偏东一度五十一分。领县一。西:历阳。南:梁山。西北:乌石山。北:夹山。大江自无为州入,又东北入江苏江浦。西南:栅山,与无为州分中流为界,即古濡须口也,白石水自含山西南来注之。东南:横江,南直采石矶,亦名横江浦,会开胜河,东流达江。南:裕溪河,源出巢湖,自无为入,上承牛屯河,入江。东北:石拔河、芝麻河、穴子河,皆入江。东南:当利浦,一名河口,大江之别浦也。州同一。牛屯河巡司一。裕溪、新河口、瓦蓬沟有汛。

含山简。州西六十里。北:大小岘山,一名赤焰山。西南:白石山,道书第二十一洞天也。濡须水出,是为东关口水,自巢湖东流,迳亚父山,出东关口,东南迳黄洛河,又南迳运漕河,至新浴口会西清溪河,至栅江口同入大江,一名天河。东南:铜城徬,受天河、黄洛河支流,东至徬口分流,一支为牛屯河,入州,一支南出,入三汊河。练固镇、裕溪河镇有汛。巡司二:运漕,裕溪。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3:56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2-01
滁州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劳作。考古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夏、商、周时期,这里分布着一些部落方国,有钟离国、椒国等,沿淮“淮夷”部族经过长期开发和征战,逐步融入华夏文明。
  春秋战国诸候争霸,攻战频繁,这里曾为吴国、楚国分据,所谓“吴头楚尾”。秦统一中国又亡于暴政,接着楚汉相争,江淮一带至今仍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和“霸王别姬”一路悲歌的故事。
  三国鼎立时期,滁州成为魏吴交兵的战场。西晋“八王之乱”时,琅琊王司马睿曾在滁州西南摩陀岭避难,琅琊山因此而得名。
  经历了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争战,到隋唐时期,滁州的建置和城池基本成形。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始称滁州。唐代名宦李幼卿、韦应物、李绅、李德裕等先后任过滁州刺史,留下了一系列文物、古迹,诗词和史话。
  北宋欧阳修贬任滁州,写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描述滁州山水之美和民风之淳,苏轼又将“两记”写成了碑贴,由此,滁州和琅琊山名扬四海,声播古今。南宋时期,江淮一带成为宋金对峙的前沿,抗金名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出守滁州,安定民生,简赋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发展生产,整军抵御金兵,滁州面貌为之一新。宋代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对滁州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朝后期,凤阳县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的朱元璋起兵反元,经过十几年南征北战,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明王朝。凤阳府曾一度营造明代开国皇帝的都城,滁州曾直隶于京师。如今凤阳皇城遗址和皇陵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滁州产生了许多学有功名的人物,如天长状元戴兰芬,卓有成就的女学者王贞仪,全椒“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吴氏宗族等,在滁州历史上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全椒人吴敬梓于贫病交加中写出了举世闻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300多年来,这本名著以各种文本传播世界。
  晚清,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江北皖东一线成为太平军与清王朝军队反复争夺的重要战场,1858年爆发了有名的乌衣之战。
  在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滁州经历了辛亥革命的震撼,五四运动的启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皖东抗日根据地写下了不朽的史篇,刘少奇、陈毅、张云逸、罗炳辉等老一辈革命家曾转战于此。1949年1月,皖东全境解放,成立滁县行政专员公署,下辖9县。
  建国后的滁州经历了几十年曲折发展的历程,1979年凤阳小岗村农民以石破天惊的大包干创举,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992年12月,国务院批准滁州设立省辖地级市。今日滁州,正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屹立在长江北岸。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2-01
全椒在传说中的禹贡时代属扬州之域。
春秋时全椒属楚,是贵族的采邑,称“椒邑”,伍举(伍子胥的祖先)曾受封于此。境内多丘陵,“椒”的意思大约是丘陵(屈原【离骚】: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后伍子胥奔吴灭楚,全椒属吴。再后来勾践灭吴,全椒属越。
战国时越灭于楚,全椒再度属楚(这样叙述可能太简单了些,不过全椒当吴头楚尾之地,归属变更是极平常的事)。
秦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全椒为九江郡地。
至西汉始设县,以全氏来居,因名“全椒”。境内另有阜陵县。
东汉承西汉之旧,仍为九江郡全椒、阜陵县。
三国时属吴,大约因为东汉末期人口损失严重,加之位于孙吴、曹魏争锋的前线,全椒、阜陵废县为屯田都尉。
西晋时为扬州淮南郡全椒、阜陵县。
东晋时北方人口南奔,设南谯郡(谯郡在今宿州)于今滁州,全椒为扬州南谯郡之阜陵、山桑、鄼3县。
南北朝时,全椒大部分时间归南朝管辖。宋为扬州南谯郡之山桑、鄼,齐为扬州南谯郡之山桑、嘉平,梁为扬州北谯郡(即宋、齐之南谯郡)之北谯、丰乐。
至梁末江北为东魏所并,全椒为东魏扬州临滁郡(今滁州)之北谯、鄼。北齐为扬州临滁郡之北谯。
隋复全椒县名,属江都郡。
唐为淮南道滁州全椒县。
五代十国时先后为吴扬州(江都府)滁州全椒县、南唐江都府滁州全椒县,五代末南唐江北被后周吞并,为扬州滁州全椒县。
两宋为淮南东路滁州全椒县。
元先后为为江淮行省扬州路滁州全椒县、河南江北行省扬州路滁州全椒县。
明为南京(南直隶)滁州全椒县。
清初为江南省滁州全椒县。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分江南省为安徽、江苏两省,为安徽省滁州全椒县。
民国时滁州废为滁县,全椒先后属安庆道、淮泗道。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全椒县志】(民国年间印刷),并结合【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2-01
来安历史文化悠久,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始置建阳县,至南唐升元二年(公元938年)定名来安县。来安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曾发生多起战事。抗日战争时期,来安县是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地区,刘少奇、张云逸、谭震林、邓子恢、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居住、战斗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2-01
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战国属楚。秦赢政元年,置历阳县,属九江郡。汉属淮南国,晋属扬州淮南郡。唐为和州,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其中历阳县辖39个乡和西梁山镇,宋沿唐制。明直属南京。清属江南左右布政使司。辛亥革命后,改和州为和县,直属省都督。1948年,成立和含爱国民主县政府,11月,和、含分开。1949年1月成立和县民主政府,后改为和县人民政府,属巢湖地区。12月,划归南京市管辖。1950年春,仍归巢湖地区。1952年,属芜湖地区。1958年,和县与含山县合并成立和含县,划归马鞍山市。1959年4月仍归芜湖地区,5月,和含县划开。1965年,隶属巢湖专区管辖。现和县属安徽省巢湖市,辖10镇,166个村委会、28个社居委。

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和县建立较早,1927年4月,中共和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同年5月,由于反革命逆流波及至县,境内一些共产党员仍然以各种形式,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和县党组织逐步恢复建立起来。自1938年9月开始,先后建立和含临时前委、和含全县委、和江中心县委、和含工委、江和全工委、和含中心县委。1942年,在和含境内,建立拥有1000人枪的含和独立团,1943年,扩建为3000人武装的含和支队,七师参谋长孙仲德兼任支队人和政委,马长炎任副支队长。同时,在和含中心县委的基础上,相继建立了和含地委、和含专员公署。从而使这块根据地逐渐巩固、发展,成为集聚革命力量的一块基地,又是沟通新四军第二师和第七师的重要通道。1945年9月,和含根据地党政干部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在含和支队的掩护下,安全撤离和县抵达苏北。1946年7月,在芜湖成立中共和含工委,由王训友任书记,联系和含地区没有北撤的党员和干部,恢复革命力量。1947年10月,彭醒梦任中共和含工委书记,并组建和含支队,积极配合华东野战军南下先遣支队,进入和含地区。1948年6月,南下先遣支队在和县南乡司常庄附近,全歼国民党安徽省保安第六团,打开了和含地区的斗争局面。1949年2月,人民解放军抵达长江北岸,约计35000人,分驻在乌江至裕溪口长达60公里的沿江地区。同年4月上旬,为扫清渡江战役的障碍,三野三十军九十师二七〇团,参加进攻西梁山敌军阵地。朱慕萍团长亲自指挥主攻,光荣牺牲。1949年4月23日,和县全境解放。中共和县县委下辖7个区委、42个支部。7月,属江全县、临江县管辖的原和县地域全部划归和县。全县共建7个区,1个直属镇,75个乡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2-01
含山县历史悠久,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分历阳县西部地区设置含山县。县名的由来有两说:
  一说是以县境内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横山。《清一统治》说“在含山县西30里,崔嵬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因以命名”。

  一说是县城周围环山,故名含山。

  武德八年(625年)县废。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复置,更名武寿县。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原名含山县。明初裁革历阳、乌江、含山三县,存和州,含南一部分属无为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含山县,属和州,至清季不变。

  1958年12月和县、含山县合并为和含县。1959年6月和含分开,复设和、含二县。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