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chuan.ccoo.cn/bendi/info-59504.html你可能知道汉川汈汊湖,但不一定知道汉川原名汊川县。
汉川以汉水流经县境而得名。原名汊川县。唐置,因古汊水而得名。据清同治《汉川县志》云:“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城于汊山下”。汊山即今汉川南河乡泐(栗)山,总面积约为2.5平方千米,主峰高程155米,由青龙山、象山、石镜山等8山组成。
汉川
历史悠久。西周属郧国,后属楚。秦属南郡,汉改江夏郡,为安陆县辖地,晋因之。南朝梁武帝置梁安郡于甑山(今马鞍乡榔头),北朝西魏
改名魏安郡,后改为汊川郡,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甑山县,隋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分汉阳县置汊川县,县治于汊山(今南河乡泐山。一名栗山,古时山下有汊水),属沔州,后属鄂州。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移治于金鼓城(今刘家隔镇),改属安州。宋建隆元年(960年),因竟陵义水流入县西,
更名为义川县;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为避太宗赵光义讳,又因汉水纵贯县境,遂改名汉川县,县名自此始。宋熙宁四年(1071年)废县为汉川镇,属汉阳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县。元至正二十年(1366年)移县治于羊蹄山
东北麓(今仙女山
街道。一说22年即1285年迁县治于此)。明初属武昌府,后属汉阳府;崇祯九年(1636年)邑令孙光祚筑城设防,城垣周长3650余米,高约7.9米,建雉堞1223个,有城门5座,近城濠环绕如带,谓腰带河。1912年,废府设道,属江汉道;1949年5月,属沔阳专区。1951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12月属武汉市,1961年6月属孝感专区,1970年属孝感地区。1993年属孝感市。1997年3月12日撤县设市(县级)。现辖1个街道、14个镇、6个乡。
仙女山街道办事处因仙女山而得名。古名长城,自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县治迁此并设镇,历为汉川县治。明崇祯九年(1636年)曾筑城。1946年称义川镇。1951改称城关镇。2001年改为仙女山街道办事处。
马口镇据明嘉靖《汉阳府志》记载,东汉建安三年(198年)九月,蜀先主败于长坡,斜趋汉津,与关羽船会,得济沔于夏口,关羽路经此地系马休憩,故名系马口,简称马口。
脉旺镇据《沔阳县志》记载,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1年),为避汉水冲击,于南北两岸筑堤,其中南岸(称脉南)每日朝雾笼罩,以“脉气旺盛”之故,起名脉旺嘴。一说古时这里街面狭长,形如麦芒,称“麦芒嘴”,因而得名;称北岸(称脉北)西端紧靠牛蹄支河入汉水的出口处,名谓压头嘴。清代曾为沔阳县治,1951年划入汉川。
分水镇昔为汉江水分流处,故名。旧名分水嘴,因独立于汉水与汈汊湖之间,形如鸟嘴状,汉水于此有一支流向北流经华严寺,再与主流汇合,故名。
城隍镇以昔城隍庙而得名。
庙头镇原名担山,因地处前山与后山的断口之间,故名。又因明末北岸村头有一关殿庙,故名庙头。清末于南岸形成集镇,,仍袭此名。
杨林沟镇以杨林沟得名。清已成集。
田二河镇因牛蹄支河入在此分流为界牌、皂港两河,田姓居此而得名。
回龙镇因所处河段迂回似龙而得名。
沉湖镇原名万福闸,后以沉湖军垦农场改今名。
垌冢镇一名疑塚。传明末张献忠将楚国宫女墓疑为曹操墓,误掘后聚葬于此,故名同塚,后改“同”为“垌”,镇名依次。一说有宋朝进士垌夫墓而得名。
刘家隔镇传宋知军事刘谊(毅)于此隔岸种荻,故名。自五代至元至正二十年(1366年)为汉川县治,历时450年。
新堰镇原为滨湖荒滩,1966年建镇,因位新开河堰附近,故名。
麻河镇古称麻笸渡,又名马湖渡。因居民多以织麻笸捕鱼为生,后笸转音为河或湖,故名。
马鞍乡因山形如马上之鞍得名。南北朝梁武天监元年曾在此设甑山县治。
南河乡以南河渡得名。
西江乡以古西江亭得名。
湾潭乡清名三汊潭。因昔汉江于此有三条汊道,水深似潭,故名三汊潭。1956年改今名。
里潭乡古以“五户为邻,五邻为里”,因宋成集时不足一里,得名小里,又因濒潭,故名小里潭。
韩集乡以韩姓居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