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213阅读
  • 11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51):曲靖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6-03
曲靖府:冲,繁,疲,难。迤东道治所。明,曲靖府,领州四,县二。康熙八年,省亦佐入罗平,又降寻甸府为州来隶。三十四年,改旧平彝卫为平彝县来隶。雍正五年,析霑益州地置宣威州。西南距省治三百里。广三百九十里,袤六百二十里。北极高二十五度三十三分。京师偏西十二度三十九分。领州六,县二。

南宁冲,难。倚。东:青龙、白水、关山。西:胜峰。南:石宝、观音。北:龙华山。东南:汤池、莲花、杨梅、潇湘。交河自霑益入,纳南、北河水,迳县北,合白石江,折南,潇湘江自马龙入,西南入陆凉。东:东海子、黑龙潭,均资灌溉。白水关驿丞兼巡司,裁,移白崖巡司驻。南宁一驿。

霑益州冲,难。府北三十里。康熙二十六年裁平彝卫,分境屯赋并州。三十五年仍改归平彝。雍正五年分置宣威州。北:花山洞,交河出,即水经温水,南盘江上源也,东南流,迳州东北,纳玉光溪、沙河、阿幢河诸水,入南宁。别有盘江,自贵州毕节入,绕州北境,仍入贵州南安。南:松韶关、阿幢桥关。有炎松巡司一。驿二:松林、炎方。

陆凉州疲,难。府南百二十里。明置陆凉卫。康熙六年裁卫入州。东:丘雄山、平山。西:老鸦、月砑、铁山、桃花山。南:终南山、天马山。交河即南盘上流,自南宁入,纳板桥河、关上河、乾冲河、汇为中埏泽,折西流,纳大龙潭水,又西合西山大河、铺上河,入宜良,为大池江。东北:陆凉湖,与中埏泽相连,周百馀里。南:大生关。西:木容关。北:石嘴头关。驿一:普陀。

罗平州难。府东南二百七十里。东:金鸡、云峰、淑龙。西:天目、月涛。南:五台、碧泉。北:安乐山、禄南山。黄泥河自贵州普安入,缘平彝界注塊泽河。复入,右合恩勤河,迳州东南。西:楼革江自师宝入,右会鲁沂河,迳城北注之,至江底。八达河会西源交河入贵州兴义,九龙河从之。板桥、偏山、大水井、恩勤诸汛。

马龙州冲,难。府西南五十里。西:杨唐山,一名关索岭,上有夷关。又木容、华盖、龙鼎、罗仵侯、中和诸山。潇湘江源出木容山,东北合流为龙潭河,又西南为白蟒河,折西入寻甸。响水河出州东北,东流会札海子水,东入南宁为白石江。东:三叉口关。西南:分水岭关。驿一。

寻甸州冲,繁。府西百三十里。明,寻甸府。康熙八年降州来隶。东:哇山、中和山、小关索岭。西:三棱山,山有九十九泉。南:石龙、梁王。北:珀珰山。车湖源出花箐哨山,会北山诸水潴为湖,一名清水海,周数十里,北入会泽界为小江。龙洞,州北,三龙泉,州西,咸利灌溉。车洪河自嵩明入,亦曰寻川河,纳归龙河、玉带河、螳螂河诸水,为阿交合溪,又东北入会泽。果马溪源出果马山,南流合花箐哨水,入嵩明为龙巨河。东南:木密关。北:八叉关。有易古巡司。驿一:易龙。

平彝冲,繁,难。府东北九十里。明,平夷卫。康熙二十六年省卫入霑益州。三十四年改平彝。东:蛮岗山、旱感山。南:宗孟山。北:蒙洞山。塊泽河自霑益入,东流为响水河,又东至城西为十里河,又南纳贵州普安明月所水,南入罗平。东:豫顺关、宣威关。北:分山关。驿一:多罗。

宣威州疲,难。府北二百三十里。明,霑益州。顺治十六年移州治于交水。雍正五年析霑益州新化里至高坡顶置。东:宣威岭。北:狮山、斗山、光山、马鞍、鹧鸪。东南:木宗山。车洪江自寻甸入,纳赤水河、西泽河水,北入会泽。可渡河自贵州威宁入,有二源,合为瓦岔河,会得吉河、皁卫河诸水,东北流入贵州,即北盘江上流。宛温水源出州南东屯,北流,纳州西境诸水,入可渡河。可渡关在焉,巡司驻此。驿一:傥塘。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8:04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6-03
曲靖是云南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宣威格宜尖角洞和曲靖珠街八塔台等古文化遗址的科学考证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南盘江流域一带就有人类足迹可寻。三四千年前,曲靖先民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种植水稻,创造文明。公元前280年,楚将庄蹻率兵人滇,曲靖为古滇国腹心地带,史称"靡莫之属"。秦始皇统一中国,修"五尺道"由四川宜宾(史称僰道)至曲靖(史称建宁),将曲靖直接置于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彻底沟通了古滇国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建宁郡成为"西南夷"部落群中较早开发的区域。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开拓"南中",置益州郡,辖味县(曲靖)、牧靡(寻甸)、铜漱(马龙)、因劳(陆良)诸县。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南征平定"南中",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移库降都督于味县(曲靖),统管"南中"。此时"南中"包括今云南全省及川南、黔西部分地域,曲靖至此成为全滇及川南、黔西一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唐天宝七年(748),南诏灭爨,曲靖为拓东节度使所辖,云南的政治中心西移大理,,结束了曲靖五百余年的云南中心地位。  
      此后,宋大理国时期在曲靖设石城郡,统辖磨弥等十余部。元、明、清历朝,先后置曲靖路、曲靖府、迤东道,一直是滇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长达600余年的历史中,中原文化频频传人,官兵移民纷至沓来,宽广的土地被屯垦,南盘江流域村落密布,人口骤增,商市繁盛,为进一步开发滇东奠定了良好基础。民国2年(1913),废曲靖府,改南宁县为曲靖县。  
      民国37年(1948),设第二区督察公署。1949年底,曲靖全境解放,设曲靖专员公署。1954年与宜良专署合并为曲靖行政专员公署,"文革"期间设曲靖地区革命委员会,后为地区行政公署。改革开放后,曲靖步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新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市政建设突飞猛进,中心城市的位置越来越突出。1997年5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曲靖撤地设市,10月中下旬,曲靖市第一次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相继召开,11月7日,曲靖撤地设市正式挂牌,辖8县l市l区,139个乡镇,掀开了曲靖历史新的一页。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6-03
曲靖历史悠久。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置味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蜀汉名相诸葛亮率师南征,降服当地大姓首领孟获后。置建宁郡。唐天宝年间,南诏崛起,云南的政治中心西移后,这里仍是滇东的政治、经济中心,先后设置过石城郡、曲靖路、曲靖府,1913年南宁县(原味县)改为曲靖县、沾益州改为沾益县。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两县建制成立曲靖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6-03
曲靖被称为“爨乡”,研究爨乡,就得研究爨宝子碑,而研究爨宝子碑,就总忘不了两个人。其一是清代咸丰年问的曲靖知府邓尔恒。是他偶然地发现了“爨宝子碑”,并如获至宝地将其搬回府中;其二是民国时期的寒士张土元,正当“爨宝子碑”危在旦夕之际,是他果敢地将其搬回家中,得以保存下来。正是上述两位有识之士,使得滇东高原颇为辉煌灿烂的那段历史有了一个重要的物证。

爨宝子碑的历史源        爨(cuan)

    自诸葛亮征南于公元225年8月会师曲靖后,直到唐天宝年间的500余年,曲靖成了当时“南中”(即今云南全省、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政治、经济中心。而统治南中的正是爨氏。爨宝子在建宁(今曲靖)任太守时,正是爨氏统治南中时期。爨宝子,字宝子,建宁同乐人(今陆良)。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五年(公元380),卒于东晋大亨二年(公元403)。他19岁时即“弱冠称仁”,就任建宁太守,同时世袭“振威将军”职爨宝子任建宁太守之时,统治者互相争权夺利,战事频仍,对爨任统治的南中无力顾及。宝子根据当时的形势,采取了对外宾服于中原王朝,对内实行平等相待、团结和睦之政策,社会较为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各得其所。但是,爨宝子“享年不永,一匮始倡”,仅活了23岁。他死后,他的僚属和百姓皆悲痛万分,其属官专为他刻石立碑,以求流芳百世。这碑便是爨宝子碑。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6-03
沾益,自古便有“入滇锁钥”、“入滇门户”、“入滇第一州”之称,是一战略要地。

  秦修五尺道即经沾益,境内有七八十公里。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主战场就在南盘江两岸。沾益城北九龙山深沟五尺道外一山石上,仍存诸葛亮所刻“毒水”二字。

  唐置西平州,治今沾益。州志载:“西平废州在城东二里。”这西平州城即为沾益州城之始,仅存13年就改为盘州,西平州废。西平州城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其址已无从查考。

沾益老城系宋朝大理国磨弥部蛮蒙提所建,名易陬笼。至元,置沾益州,领交水县(今沾益县),治易陬笼,更名交水城。明天启三年(1623),选新址筑“城交水,以砖石。高一丈四尺,厚丈,周围六百丈,径一里三分,垛口一千二百零,雉堞高六尺,开四门,东曰太平,南曰河清,西曰觐华,北曰拱辰,城楼四,久圮。”此城池约0.4平方公里,曾于清雍正十年、嘉庆七年、道光二十年、同治三年和光绪二年修茸。民国年间,沾益交通渐发达,城池随之向西北延伸。1949年建国后,城墙被拆毁,今中街东端北侧存有城墙遗迹,东门街、西门街、中街、北门街、南门街仍有旧时风貌。

  明清时期,随着沾益城池的修建,在四门设正街4条,中有直街l条,“各以所在方向名之曰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其交会之地则曰十字街”,几条大街皆宽6米,泥石路面。

  民国时期,沾益交通发展较快,城镇也随之得以发展。民国21年(1932),由云南全省公路总局组织测设修建的滇黔公路(土路)即通至沾益。民国30年(1941),沾益县成立的新市场建设委员会规划城区向西门外扩展后,即沿民国25年(1936)已铺筑为泥结碎石路面的滇黔公路过境路段新建龙华路,龙华路长1700米,宽20米,用“坦克石”铺砌路面,同时另建中山路一条。解放后,沾益县人民政府(人委会、革委会)一直驻沾益城(西平镇)中。1989年,原县级曲靖市人民政府为实现地名标准化,在原有16条街巷的基础上,又新命名街、巷(道)9条,更名1条。至1993年,沾益城内共有街、巷(道)28条,总长24926米,面积274511平方米。

  作为旧州地的沾益,城内土木建筑甚多。据《沾益州志》载,除州署、吏目署、学正署、训导署、巡检署、交水泛署等衙署和大量民居外,城内外还建有祠庙、寺观和书院60余座。这些建筑,早的始建于唐代,盛于明清两代,但建筑规模都不大。民国时期,城内还在原吴公祠地建西乎公园,在文庙旧址建中山堂。据记载,西平公园内,“西南凿月牙池,池旁建一六角亭,亭后设卫生院,将祠三间开高加楼……中间广场”。中山堂则由空军总站修建,成为各类纪念日举行典礼的场所,平时则可跳舞,放映电影,故又名俱乐部。中山堂前的空地,被当作体育场。这些建筑虽经历代修葺,但经年已久,至解放韧多已倒塌或被拆除。

  新中国建立后,沾益城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从结构、材料使用、造型到建筑施工均有了大的发展与变化,从土木结构逐步过渡到了砖木、砖混结构,且有了5层、6层的建筑。到1993年,西平全镇房屋建筑面积已达93万平方米,城镇人口也有大的增加。

  60年代初,随着贵昆铁路和昆柏铁路(盘西支线)的开通,沾益的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建起了汽车运输总站,毛纺厂、机械厂、磷肥厂、造纸厂、发电厂等企业也先后建成投产。至1983年,沾益城区面积扩大到5.14平方公里,人口至今已有7万人。

  历史上曾有三个沾益州城。元置沾益州治今宣威城东之河东营(东山下),此为第一个沾益州城。这个州城历时107年,至明初洪武十六年(1383)移至乌撤卫所所城(今宣威城)。明天启二年(1622),土妇设科陷州城,流官知州流亡至交水,于天启三年筑新交水城,并于天启五年正式移州治于此,这就是第三个沾益州城,即今沾益城,至今已370多年。

  1958年8月,沾益、曲靖两县合为曲靖县,机关驻沾益。11月,马龙县并入。1961年3月,析马龙县。1965年8月,沾、曲分为两县。1983年8月,合曲、沾两县为县级曲靖市。1997年5月,析县级曲靖市为麒麟区、沾益县。1998年1月,沾益县县级机构开始运转,沾益县治地位正式回复。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6-03
陆良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置同劳县,属益州郡。东晋更名为同乐县,属建宁郡。宋大理时为落温部(即三十七部之一)。元时改为陆梁州,隶曲靖路。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更设陆凉卫。清康熙八年(1669年)裁卫归州,移州治于卫城。民国元年(1912年)改名为陆凉县,民国二年(1913年)又改名为陆良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属宜良专区,1954年改属曲靖专区。1997年5月曲靖撤地设市,属曲靖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6-03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在陆良设县,称同劳县,属益州郡(郡治设于今晋宁县城),为陆良建县之始。西晋武帝时期(272—289),改同劳县为同乐县,属建宁郡。元至元十三年,设陆梁州。到明朝,明大将沐英,率军南征,到陆梁号召各部族归顺。当时,鲁昌(陆良县地名)有酋长刘氏五兄弟,筑土为寨,反抗明政权,被沐英举兵讨平。时值六月,阴霾清冷,沐英将“变作人间六月凉”改吟“信是深山六月凉”,而改陆梁为六凉。

  “六”“陆”二字在陆良方言中同音,故也作“陆凉”。民国2年,陆良乡绅牛星辉以“陆凉”义近荒凉,且文不雅,倡改“陆凉”为“陆良”,寄托“陆地良好之愿望”。经都督府批准,改“陆凉州”为陆良县。

  陆凉治所中心,据史籍载:古为鲁昌城,昔人开河作池,引中原泽周环为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建址盘江之南,阎芳河尾之河套内,筑土城。因屡遭水患,明永乐五年(1407),迁盘江北岸建今址,经20余年始毕。清康熙八年(1669)裁卫归州,移州治于卫城,历置州、县至今,历经500余年。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6-03
1973年在牛街乡羊洞发现打制石器,证实旧石器时代云南曲靖罗平县境内已有人类的祖先生息、劳动、繁衍。古夜郎国漏卧侯国即今罗平。列入全国统一行政建制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平南夷置郡,领十七县,罗平属漏卧县。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6年)诸葛亮平南瓠后裔者芪所据,至其孙恐普,名其部罗雄。属南诏国石城郡。宋朝仍为罗雄部,属东爨乌蛮三十七部之一。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罗雄州,辖亦佐县(今富源),属云南行中书省曲靖。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云南巡抚刘世曾会同黔国公沐昌祚九路出兵,平定上知州者继荣叛乱,改上归流。朝廷遂改罗雄州为罗平州,隶曲靖军民万户府。民国二年,废州改县,直属隶于省。
    罗平县是革命老区,1937年11月建立党支部,1939年3月建立中共罗平地下县委,1948年12月31日罗平县城解放,成立临时人民政府,先属罗盘区地委,后归宜良行政专员公署。1954年并入曲靖地区。1958年,罗平、师宗、泸西合并成师宗县。1959年,泸西划归红河州后,罗平、师宗并为罗平县,1961年,恢复师宗县建制,罗平独立成县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6-03
马龙县古称铜濑邑,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铜濑县,属益州郡。蜀汉、两晋时沿称铜濑县,隶建宁郡。唐武德元年(618)更名同起县,属郎州(南宁州)。两爨时为西爨曲轭。南诏称曲轭川,属拓东节度。宋代大理国后期称纳垢部,为三十七部之一,属石城郡。元初改称纳垢千户,领易龙百户,属磨弥万户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纳垢千户为马龙州,改易龙百户为通泉县,属曲靖路(短期曾隶仁德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撤通泉县入马龙州,隶曲靖府。宣德六年(1432)至成化十二年(1476)属仁德府。弘治七年(1494)改设流官知州。清代沿称马龙州,隶曲靖府。民国2年(1913),废州设县,改称马龙县行政公署,直属于省府。民国18年(1929)改称马龙县政府。1950年3月,马龙县人民政府成立,属曲靖地区专员公署(行政公署)。其中1958年10月撤销马龙县建制,并入曲靖县,1961年7月复置马龙县。“马龙”一词系彝语“麻笼”译音,意为“驻兵之城”。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6-03
寻甸县政府驻仁德镇。唐南沼置寻甸部,始有寻甸之名。元置仁德府。明时为寻甸军民府。清时为寻甸州。1913年设县。1956年建寻甸回族自治县。1979年成立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6-03
富源,解放前叫平彝。

周秦时属滇国、夜郎,两汉时属益州宛温县,两晋南北朝时属宁州,隋朝属益州开边县,唐朝属盘州,南诏和大理国时为摩弥部。元朝时在境内北部设罗山县(属曲靖宣抚司),南部设亦佐县(属罗雄州),境内置官设治。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废罗山县,新置平彝县卫,南部仍为亦佐县。清初,平彝县卫属云南都司、亦佐县属曲靖军民府;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以平彝废卫、亦佐废县,建平彝县(属曲靖军民府)。1954年改称富源县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6-03
宣威历史悠久。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沾益州,属云南行中书省曲靖路。清雍正五年(1727年)设宣威州,隶曲靖府。民国初改设宣威县,1954年改名榕峰县,1958年复设宣威县,现隶属曲靖地区。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设宣威市。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