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70阅读
  • 13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58):都匀府&平越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6-04
都匀府:要。隶贵东道。副将驻。顺治初,因明制。领州二,县一。康熙中,置都匀。雍正中,辟八寨、都江、丹江,置同知一,通判二。十一年,广西荔波割隶。西北距省治二百四十里。广三百二十里,袤四百五十里。北极高二十六度十三分。京师偏西九度三分。领?三,州二,县三。西南:六硐司长官一。南:王司、吴司长官司一。又东天坝、西南平州、西丹行三司,裁。

都匀繁。倚。明,都匀卫。康熙十一年置。城内:东山。西:龙山。北:梦遇。西南:凯阳山。马尾河为清水江南源,出县西南,合一小水,又北纳邦水河、龙潭河,东流入麻哈。麦冲河出县南,合四小水,西南流为丰安河,入独山。西:石屏关、威镇关。北:平定关。南:都匀司,西:邦水司长官一,明属府。顺治初改隶。平浪司长官一,明属府。顺治初改隶。雍正五年裁。

麻哈州繁,难。府北六十里。东:皮陇、天台。南:天马。西:玉屏、铜鼓山。南:麻哈河,有二源,经城西合为一水,又名两岔江,北流入平越。马尾河自府东流入境,迳吴家司,北流入清平。谷硐、卡乌二汛。南:乐平司长官一。落户土舍一。东:平定司长官一。宣威土舍一。北:养鹅土千总一。西:旧司土舍一。

独山州耍。府西南百二十里。南有独山,州以此名。东:文汉山。南:镇灵。西:行郎山。南:独山江,即都江上源,古牂柯江也,出水岩梅花峒,东北流,经烂土司,马场河分流注之,折东入都江。西:凤饮河,出飞凤井,环城流,入独山江。丰安河自都匀入,迳城北,深河、平舟河来注之,再西入长寨。南:鸡公关。北:阿坑关。三角?州同一。巴开、打略二汛。附郭独山司长官一。南:丰宁上长官司一。东南:丰宁下长官司一。三捧土舍一。东:烂土司长官一。东北:普安土舍一。

清平衡,难。府东北百二十里。明,县。康熙七年省入麻哈州,十一年复置,裁清平卫入之。南:水箐。东:棋盘。北:侍讲山。东南:香炉。东北:天榜山。猪梁江为清水江北源,自平越入,会麻哈河,东流入黄平。东南:马尾河,即剑江,自都匀入,北流入清水。南:鸡场关。凯里县丞一。排养、炉山二汛。东:凯里司安抚使,裁。

荔波要。府东南二百里。顺治初,承明隶广西庆远府。雍正十年改隶。东:水排山。北:分水岭。荔泉在城北,县以此名。劳村江出县东北,西南流,与峨江会。峨江河,南北二源,合于水董,再西南,永长溪自古州迳都江南,合数小水注之,入广西南丹土州。南:黎明关。西:马甲关。方村县丞一。有三洞、方村二汛。

八寨?要。府东九十里。明,天坝土司地。雍正六年,平苗疆置。西:得鹿山、大登高山,均险要。西:马尾河,自都匀入,东北流,入麻哈。龙泉自龙井、南泉自丹江,均入马尾河。都江自独山迳都江南,一水出?北坡脚寨,南流入都江境来会。南:羊勇关。北:五里关。有九门汛。东南:杨武排调司长官一。东:永安司长官一。

丹江?要。府东北百四十里。明,生苗地。雍正六年,平苗疆置。西南:九门山。东南:牛皮箐,迤逦数百里,亘八寨、都江、古州界。大丹江源出?西南,小丹江自?东南来会,曰九股河,东北流,入台拱。东:防里河,西流入丹江。鸡讲、黄茅、乌叠、顶冠、空稗、松林六汛。东北鸡讲、北黄茅、西南乌叠土千总一。都江?要。府东南二百二十二里。明,来牛大寨地。雍正六年,平苗疆置。西:柳叠山。东北:大坪山。都江上流曰独山江,自独山东流入,羊乌河合乌沟河来会,又东入古州。北:排常关。有顺德、归仁土千总一。

平越直隶州:冲,繁,难。旧隶粮储道。顺治初,因明为军民府。康熙十一年,改平越卫为县,附郭。二十六年,省“军民”字。嘉庆三年,降直隶州,省平越县。西南距省治一百九十里。广一百八十里,袤三百三十里。北极高二十六度三十八分。京师偏西九度五分。领县三。城内:福泉山。东:?黎峨山。东南:叠翠山,群峰插天,中为老人峰。西:滃霾、杨山、杉木箐山,峰峦高峻。猪梁江为清水江北源,出州西北,合数水,迳黄丝驿,西北府城水、卡龙河、西南羊场河均注之,东流入清平。白水河一曰嶰?河,源出州西北,南流迳牛场,有二水来合,入猪梁江。东:羊场关。南:武胜关。北:七星关。驿三:酉阳、黄丝、杨老。汛三:酉阳、杨老,打铁关。西杨义司,西北高坪、中坪司长官一。

甕安难。州北六十里。东:笔架山、都凹山。西:仙桥、白乐。北:九峰、玉华峰。乌江自开州入,迳城北,湘江自遵义南来注之,又东,甕安河、坪桥河、红头铺河、草塘司河东北流注之,湄潭河自遵义南来注之,东入馀庆。东南:蓝家关。西:黄滩关。西北甕水,东北草塘,土县丞一。

湄潭繁,疲,难。州北三百三十里。城内:玉屏山。西:玛瑙。北:觉仙。南:象山、牛星山。湄潭河二源,自大小板角关入,合南流,至城北,汇数小水,西南流,迳遵义入甕安,注乌江。北:土溪河自正安入,至老木凹,合青龙水,入婺州,注丰乐河。东:锡洛关。西北:板角关。北:青龙关。

馀庆简。州东北一百四十里。南:中华、拱辰。西:九龙山。北:梦瓘山、牛塘山。乌江自甕安入,馀庆司水南流注之。河自甕安纳小江、猪场河,东北流,牛场河即白泥江,纳新村水,亦东北流注之,又东北入石阡。南:头关。西:中关。西北:馀庆土县丞一。东北:白泥土主簿一。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8:06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6-04
都匀自元代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始设都云军民府以后,元、明、清三朝先后设置都云安抚司、都匀卫、都匀府、都匀县,是一个有着七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1949年11月解放后,在行政建制上,先是设立都匀县,1958年6月经国务院和省批准,分设都匀市,同年12月,都匀县并入都匀市。1962年12月,改都匀市为都匀县。1966年3月恢复都匀市,实行市县分治。1983年12月再次撤县并市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6-04
五代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都云酋长尹怀昌率部附楚,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置都匀安抚司,元初置都匀军民府,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置都云军民府,后改为都云、定云二安抚司,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置都云长官司,十九年十一月置都云安抚司,二十三年十月改都云为都匀,改安抚司为卫。二十九年四月为军民指挥使司。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五月置都匀府于卫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废都匀卫置都匀县,宣统二年(公元1911年)省都匀县入都匀府,1913年废府,以府辖地置都匀县,1958年以都匀县地置都匀市,1962年撤市复置都匀县,1966年析县城关镇置都匀市,县、市并存,1983年省都匀县为都匀市。都匀名称最早叫做"都云",是因城东二里有都云洞,故名,"云"之为物,变化不一,故改"云"为"匀",取均匀之义。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6-04
麻江县
  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置麻哈安抚司,元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置麻峡县,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置麻哈长官司,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置麻哈州,民国3年(公元1941年)改麻哈州为麻哈县,民国20年更名为麻江县,此后未改。麻江之名为历史上的麻哈、麻峡的音转。据传说,因安抚司故地东有麻哈湾,南有抵麻,西南有广麻,并有麻喇等寨,故以地命名。所称麻峡之由来,据麻江县志载,因县城建于凤凰山,其北约1公里处有长冲峡,又因旧龙场小河水口处有响琴峡,故名。而民国二十年改称的麻江,是因境内有江故名。以上解释尚有再探的必要。麻哈、麻峡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汉字记音的结果,查考当地的历史,这种语言应是"木佬人"的语言,而且这一片地方历史上为其世居地,至于麻哈、麻峡具体含义待考,但可以肯定其是以地理形状命名的。麻江则是后来的衍生地名,如果归类,则可以归入以地理河流命名类中。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6-04
“独山”作为一个行政区域的称呼,始于元代,距今已有六百余年。而独山地区的历史,和
整个黔贵地区一样,可上溯久远,目前考古已发现贵州在几十万年前有古人类活动,如旧石器时
代遗址有黔西观音洞,桐梓直立猿人,水城早期智人,顶效猫猫洞“兴义人”、普定“穿洞
人”、长顺人、开阳人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威宁中河、毕节青场、平坝飞虎山等处,不排除独
山地区也有古人类的活动,只是尚待历史学者,考古专家们去寻求考证。
    从夏商至秦汉,黔地属西南少数民族的部落联盟及一些小国,殷商时是称为“鬼方”地的一
部分。汉代中期,独山为毋敛县辖,到了唐代,贵州地域大部分属黔中道,在乌江以南设五十个
羁縻州,独山属南寿州治,唐贞观三年(629)置石牛县,据学者考证,县治当在今麻万石牛坡
一带,宋时建中平县,属南丹州。但总的说来,唐宋以前的黔南地区多是由几千年前从江南迁移
过来的苗族先民和早就居住在左、右江、南盘江流域古越人“骆越”支系中的布依族先民为“原
住民”,由于历史进程中的朝代更迭,加上饥荒,战乱,瘟疫等原因,特别是元代以后,民族
大迁徙的规模加大,次数增多,大批的中原及江南汉人在外族(北方少数民族)强权逼迫,驱赶
下,向荒僻难行但相对安全的黔地迁移,历代统治者为了扩大疆域,也经常对边远“蛮夷”之地
进行征讨,然后让当地的部落首领称臣,这些部落联盟(或小国)在各个朝代或不同时期彼消我
长,有时也脱离宗主国的控制,明清以前,中央政权对“蛮夷”之地的统治是不太牢固、若即若
离的。秦汉直至明清,中原人民的西迁给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社会
制度及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融合,但更主要的是封建制度下奉行的民族歧视政策把绝大多
数的“原住民(土著)从比较富绕的坝子地区挤到更加荒僻的高山深谷地带。
    在我县范围首次使用“独山”为行政区域名是公元1283年,时为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
号)20年。南宋后期,强悍的蒙古民族,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统率下,南征北讨,迅速征服
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土地,他的孙子忽必烈在中国本土建立了元帝国,西南各地均置于其统治范
围,在云贵等地继续推行土司制度,根据统辖住户多寡,大者建宣慰司或安抚司,小者建立长官
司,分散的部落或村寨若干个合建蛮夷长官司。至元20年建立的独山州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新添
葛蛮安抚司,该安抚司初隶四川行省,后改隶湖广行省,元代后期增设都云安抚司,把黔南一片
地域从新添安抚安司中划出来。近百年的元代统治,在农民起义的烈焰中消亡。明朝开国皇帝朱
元璋派兵征讨黔中地,蒙闻随征“有功”,封为独山长官司长官。这是开始有文字记载的统治独
山的官吏,独山县著名的蒙氏土司从此开始了明清两朝数百年的世代因袭,此时是洪武(朱元璋
年号)二年,即公元1369年,距今630年。过后几年,在洪武二十三年、二十四年,又分封了丰
宁上、下杨姓土司和烂土张姓土司,此前的洪武十六年(1383),置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把
独山州辖地划分为翁奇、摆九、瓢洞、大地、鸡公、高乙、兰寨、秧寨、五水九牌,分别由莫、
陆、梁、黎、韦、孟、岑、罗、吴九姓分管。九牌中未提到基长、上道,可推测当时的州治在上
道芝谷一带。此处有一说明的是:有学者认为,蒙姓、张姓等土司在宋史、元史中都有涉及,
宋、元时代已是当地土官,只是明初一统后重新分封而已。明初统治者对黔贵疆域实行的是“土
流分治,军政分管”的政策。由于土司经常不接受羁绊、管束,与中央政权及行省、安抚司矛盾
常存,故明代中叶后,明政权加大推行“改土归流”力度,增设府、州、县治,州、县官员不再
仅由土司世袭,而改由中央政权委派(即流官)。宋、元至明初,独山县城所在地应是一个
比较大的自然村寨,寨子中心地在坡头上,(现大、小十字的东面坡上),而周转的平坝,多是
田地,树林,荒坡、坟墓。明代改派流官时,为摆脱蒙土司盘根错节的制约,官府有意把州治安
放“郁力”(即今县城一带周围地名总称),而把州名定为“独山”。民间流传十分广泛的独坡
与郁力争州治,官府裁决后,州名定独山,州治放郁力之传说当是可信的,不过州治开始并未安
在县城,而是在高乙寨。明朝弘治七年(1494),废九名九姓长官司,设独山州。也就
在这一年,知州重新选址修建州署,州衙定址北街正中,即今日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从此以后,
独山城作为整个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始了她的历史。此时的独山州下辖三脚屯州
同,独山州长官司、丰宁上长官司(上司),丰宁下长官司(下司)、三棒土舍、普安土舍,形
成了以现在的独山行政区及三都县的大河、普安等共为独山州辖区的基本格局,此管辖范围一直
延续到清代至民国初年。独山县城定为州治所后,居民及商贩、客户逐渐增多,官绅富豪也逐
渐聚居于此,为防兵匪之患,保护官绅安全,明万历五年(1577),知州欧阳辉始建独山城垣,
是以泥土筑就,高1丈,厚3尺,城圈范围东起小十字坡头广播局修理部,西至建筑一公司,北起
北门(往五里桥方向路口处),南至影剧院一带,土城有大小城门六个。封建时代,一个有一
定规模的地方政权,为了自身的稳定安全,必须建城堡设险阻以作防卫之必须。 到了清朝的乾隆
十三年(1748),独山州在知州解稻主持下开始修砌石城墙,历时近两年后竣工。当时修城垣是
要报朝廷备案,由云贵制军张广泗批准,拨付库银,本地乡绅百姓也要出钱出力。建城之初,征
召民夫,响应者万人,一时米价上涨,解知州开仓平抑粮价。修好后的城墙,城围816丈(2.72
公里),设六门,分别是善长门(大东门在今三小教学楼),嘉会门(南门在今影剧院前路口)
义和门(西门今营上市场),固城门(北门),次东门(小东门)次西门(小西门,今县委门
口)。城墙多系大块方石砌就,高1丈,上加垛口4尺,底宽1丈,顶宽7尺,墙上可跑马巡逻,有
门楼4座,炮台4座,现今龙场街一带已是城墙之外,因当时此处有居民数百户,而且是逢辰(属
相龙)、亥(属相猪)之日赶场设集之地,为方便商贸集市,故在靠龙场街的城墙处专开一城门
(即小东门)。 独山州城建好后,城内乡坤百姓住户一般情况下不再为流寇、盗贼侵扰,城四周
的住户若遇战事也可进城躲避。从州城始建到民国初年,城中修建的新、老万寿宫,学宫,南
楼、钟鼓楼、望月楼、紫泉书院等40多个古典建筑物,城内有南北两条主要街道。城中民居院错
落有致,多为青砖瓦屋,如不遇战火,保存至今,在贵州省也是不亚于镇远、福泉等地的古城
垣的一大景观。但城池的安全也是相对的,对少数盗匪或小股义军城池还能起保护、抵御作用,
但当有攻城经验的军队进攻时,城中守兵也难逃失败的命运。“长毛破城”在独山老一辈的摆谈
中是一个印象深刻的话题,咸丰十年(1860),独山城池被太平军石达开余部及本地义军联合攻
破,知州以下多名官员自尽,守军投降。此后的数任独山知州又先后修补过独山城墙。但从民国
以后,城区的范围已随着住户的增多逐渐扩大,而城墙的御敌作用也有所减弱,官府不再重视城
墙的维修,一些当政者反而将城墙石折卖给居民作建筑基石。独山州城的石城墙在风雨飘摇中伫
立了近二个世纪后不见踪迹。最后被拆除的石城墙,是六十年代初折掉的北门城门洞及大东门。
清末,独山还修建了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光绪十年(1884),为纪念开创黔贵边陲文化教
育的独山籍先贤——东汉母敛县人尹珍,在乡人倡议,官府支持下修建了“尹珍公祠”。光绪十
六年(1890年),在城内大十字修建了“过街楼”,楼高三层,共有25米。楼底层十六根大木
柱,中层至顶楼,八柱八角,底楼横架在十字路上,下可通行车辆。光绪十八年(1892)),州
城内天主教堂建成,现建筑主体尚存。光绪三十一年(1905)建成福音堂。这就是当时比较好的
建筑了。 民国二年(1913),独山州改置独山县,县府驻地在原州城。1933年,县城建镇,先
后取名为紫泉、蔚紫、兴隆、复兴等。同年,黔桂公路通车,独山成为南来北往商贾旅人的必由
之地。
    从民国初期到抗日战争时期,独山由于位处黔桂咽喉,是滇、黔、桂军阀争夺的战略要地,
滇军、黔军及奥军都曾在独山驻防。1939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不少江浙湖广
等地的人流向大西南内地转移,特别是1942-1944年间,众多外省难民和机关团体不断流入。
人流的增多,带动了商贸,经济的发展,时城中有省立民众教育馆、体育场等;商店、旅社、书
店,钱庄街开设,地摊随处可见,城镇规模也有拓展。为适应战时形势需要,加之县城为专署驻
地,1942年当局成立了“独山新市区建设委员会”,拟订编制了以八角亭为县城中心的规划
图,并开始了部分建设。1943年,黔桂铁路从广西方向修通独山,县城北面在加紧扩修军用机
场,征召全专署十余县的民工两万余人,由各县县长率队抓紧抢修。独山更是成为奥、湘、桂通
往大西南腹地的要道、枢纽。当时从城郊北面铜鼓井、土坝、五里桥到南面的火焰山、飞凤井一
带,城区内外,驻扎了大批内迁的军事单位以及搬迁来的学校、兵工厂、仓库等等。1944年下半
年,随着战事逼近,接踵而来的难民及过往军队增多,独山县城人口暴增至十万余人,致使物价
狂涨粮食奇缺,住房拥挤,饮水都感到困难。1944年11月29日,日军逼近独山,在当时驻独军
政长官韩汉英、张策安为首召开秘密会议策划下,采取“焦土政策”,组织纵火队放火焚烧县
城。12月2日,日军攻占独山,占独期间,继续纵火、爆炸,城中大火前后燃烧七昼夜,烧毁房
屋16000余幢,仅存200余幢,城内明清以来各种文物古迹茫然无存,仅见废墟一片。1949年11月
19日,独山解放。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6-04
凯里市
  凯里是苗语kali的音译,意为开垦田地。在元代时有记作凯黎、凯离的。元置凯黎等长官司。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置清平卫,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二月设安宁宣抚司,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改安宁宣抚司凯里宣抚司,三十年改凯里宣抚司为长官司,雍正间(公元1723-1735年)以凯里长官司设凯里县丞,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置凯里卫。1913年改清平县为炉山县,以凯里县丞设凯里分县,1936年省凯里县入炉山县,1952年改设炉山苗族自治区,1956年7月成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改炉山自治县为炉山县,1958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迁凯里,裁并炉山,丹寨、雷山、麻江4县部分置凯里县,1961年凯里县迁驻凯里,1962年凯里县地为原炉山县地,1983年撤销凯里县,以县地置凯里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6-04
荔波于秦王赢政三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为象郡毋敛县地。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置婆览县(治后水婆,即今三都恒丰,原属荔波);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至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改置劳州和莪州(劳州即今捞村乡,莪州在县城附近);宋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置羁糜荔波州;元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65年),荔波为蒙、皮、雷三土司领地割据。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统一蒙、皮、雷三土司领地,荔波并入广西思恩县;洪武十七年(公元1494年),撤荔波县,置方村、蒙村、 窘来村三巡检司,易十六埲为十六里,改属广西河池州;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荔波改司设县,仍属河池州;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县治设在喇轸村(今时来旧县),改属贵州都匀司;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重定荔波、南丹地界,立石碑定县界。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荔波县属贵州;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县治里袄村(今方村乡)改属广西庆远府;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荔波县改属贵州都匀府;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县治迁蒙石里全亨村(今县城),并设荔波营,五年(公元1740年)置游击署、守备署、千总署。

  民国时期,荔波县直隶贵州省长公署,先后属贵州第十一、第八和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均驻独山)。

  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荔波。1950年2月4日成立荔波县人民政府。1949年12月至1951年属独山地区专员公署。1952年以后,属都匀地区专员公署。1956年8月,都匀地区专员公署改建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仍辖荔波县。1959年3月,荔波合并到独山县。1961年6月16日,恢复荔波县建制,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6-04
丹寨县
  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命夭阿路为安抚使,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置夭坝长官司,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置八寨厅,1913年废厅置八寨县,1941年撤丹江县分其西部入县,改名丹寨县,以丹江、八寨名取一字命名。丹江之名见"雷山县"条;八寨为苗语音,汉字写作"押羊",系苗语音译;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建土城于今城东五点二五公里处的老八寨,因附近的八个寨环绕,故名。1952年为丹寨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丹寨苗族自治县,1956年成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改丹寨苗族自治县,1958年并入凯里县,1965年复置丹寨县,至今无改。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6-04
雷山县
  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置丹江厅通判,八年设丹江营参将,驻大丹江,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丹江厅为丹江县。民国30年(公元1941年)撤消丹江县,33年设雷山设治局,37年改为雷山县。丹江为苗语音,汉语写作"宰兄"或"宰相",显然丹江是苗族语言的音译,以人名为地名,同治十一年丹江厅迁于此,改称丹江,镇名由此而得。又因丹江镇坐落在雷公山西麓,故名雷山。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6-04
福泉
殷周时期,是梁州、荆州商裔,越领且兰国地。春秋战国时期置且兰县,隋唐五代置宾化县,宋代为黎峨里寨,明先后为平越安抚司、军民指挥司、贵州新镇道、平越军民府,清置平越直隶州,1913年改为平越县,1953年改为福泉县,1996年12月2日撤县设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6-04
。“福泉”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出现较晚,是1953年才有的。在此以前,这片区域一直叫平越。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平月长官司,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为平越安抚司,十四年(1381年),置平越守御千户所,十五年(1382年)升为平越卫。二十一年(1388年),裁平越安抚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置平越军民府,府卫同城。清康熙十年(1671年),裁平越卫,置平越县,为府附郭。二十六年(1687年),平越军民府改为平越府。嘉庆三年(1798年),平越府改为平越直隶州,同时裁平越县。民国3年(1914年)撤州改县。1953年7月,改平越县为福泉县,得名于县城内的福泉山。1996年,撤县建市。

  福泉建置较早,历史悠久,留存的古迹甚多。福泉古城垣为明洪武年间开始构筑,经过历代扩建,形成颇具规模的城堡,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东西南北几个城门。其中小西门“水城”是深受国内专家赞誉的古代军事设施。距福泉城东25公里的凤山镇杨老村有个叫“东门口”的地方,是有名的竹王城。清光绪《平越直隶州志》载:“废竹王城,在杨老驿东半里。相传为竹王所建。”明清两代,竹王城内有关帝庙、二郎庙、上堂兵营、下堂兵营等,但后来均毁于战火或拆除。竹王即夜郎王。如今,省内省外都在争论夜郎古国的所在,福泉的竹王城,也可为这些争论增加一点内容。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6-04
瓮安开拓较早。无代置旧州草塘等处长官司。明代置草塘、瓮水安抚司,建平越右所干坪、干溪、梭罗等15堡。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以瓮水、事塘安抚司和15堡地合置瓮安县,隶属贵州布政司平越府。清嘉庆初年隶平越直隶州。1949年12月11日解放,先后隶贵阳、贵定、安顺专区和黔南州。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6-04
清康熙《湄潭县志》云:“东有江水流转至县之主脉玉屏山北,经绕县城,转西至南,有湄水桥之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曰湄潭”,湄潭县因此而得名。
   
  湄潭位于贵州北部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隋大业十二年(616年),始有建置,设都上县,属明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夷州(后贞观中另置有夷州,两州各一),以都上县为州治。贞观十一年(637年)州治移于绥阳县(今凤冈西北)。宋为思州安夷县地。元置锡乐县、容山等处长官司,属播州安抚司。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以原播州外五司四牌地置湄潭县,治所在苦竹坝,是为湄潭正式设县,隶属平越军民府。次年在玉屏山沿湄水筑城,直至清中叶治所和城垣变化不大。咸丰末,城因兵毁。同治年间曾先后修筑城墙,民国到解放县治未变。湄潭县城风景在黔北诸县中应属最佳,湄水三面环绕,江水清澈晶莹,江岸垂烟含柳,有诗云:“水流玉带环为结,苦竹坝中第一天”。抗日战争时期,已有人在国内刊物上宣扬湄潭县城的美丽,称之为“贵州的瑞士”。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6-04
余庆县历史文化悠久。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在余庆县境内敖溪与县城分别设置余庆、白泥两校尉(少数民族地区掌管地方事务的职官),后改设余庆司和白泥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四月二十九日,合余庆、白泥两土司地置余庆县,属平越军民府,隶贵州布政使司,至此余庆建县已达400多年的历史。余庆县文化底蕴深厚。五代后蜀主孟昶写的中国第一幅对联,就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易经》上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余庆文化发源于余庆境内乌江以北的余庆司,即今余庆敖溪、松烟等地。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