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23阅读
  • 13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71):潮州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4-23
潮州府:冲,繁,难。隶惠潮嘉道。西距省治千一百八十五里。广二百五十五里,袤三百里。北极高二十三度二十七分。京师偏东十二分。领厅一,县九。有黄冈同知,康熙五十七年置。有通判一,治菴埠镇。

海阳冲,繁,难。倚。东:韩山。南:桑浦山。西:湖山。西北:海阳山。韩江在东,一名意溪,上承?留隍河,自丰顺入,东南过蒲都山,分流为三:正渠东南流为东溪;东北出者曰涸溪,旧名?噩溪,屈东南,过七屏山至饶平为后溪;西南出者曰西溪,过府治东南,右纳白茫洲水,屈南,北溪水自揭阳来注之,屈东,与东溪合,南流入于澄海。县丞一,治菴埠镇。有浮洋巡司。凤城废驿。


丰顺疲,难。府西北百九十里。乾隆三年以海阳县丰顺镇置,析嘉应州及揭阳、大埔二县地益之,来属。南:瘦牛山,一名云落山。东北:铜鼓嶂。东:?留隍河自大埔入,西南合丰溪水,又南合九河水,入海阳为韩江。又南汤溪,一名汤阬水,下流至揭阳为北溪。有汤阬、?留隍二巡司。

潮阳繁,疲,难。府南百四十里。东:东山。东南:钱澳。西北:曾山,一名双髻山。北、东、南三面滨海。海中有东沙岛。练江在西,首受揭阳南溪,自普宁入,至县治南合后溪,西南出海门入海。西北:后溪水亦出揭阳,东南过石井山为铺前水,过浔洄山,别出为后溪,引流入练江,过磊口山为招沙水,屈南,至河渡门入海。有招宁、吉安、门辟三巡司。有灵山驿。

揭阳繁,难。府西南八十里。西:独山。西北:揭阳山。东南滨海。南:南溪,出县西明山,东南流入普宁,又东北入县。西南:古溪水北流合焉。迤东迳县治南,与北溪别派合,东南过双溪口入海。北溪出丰顺南,屈东分流注南溪,又东北至海阳合韩江。县丞驻棉湖寨。有河婆、北寨二巡司。

饶平难。府东北百五十里。北:九峻。西:凤凰山。东南:红螺山。南滨海。海中有井洲、信洲、浮浔、牛心石诸澳。东南:黄冈溪,出东北界山,西屈而南至望海岭,姚源水自西北来注之,南与飞龙径水合,屈东南为大石溪,至黄冈镇分流入海。西南:韩江,自海阳入,合后溪水,东入澄海。东南有黄冈镇城,其东南为大城所城,又南为柘林,有柘林巡司。海山、东界二盐场。

惠来难。府西南二百七十里。西:龙溪。西南:钓鼇山。东南滨海。南:神泉港,上流为龙江溪,出西北南阳山,东南合葵潭水、梅林水,迤东过龙江关,林招溪自西北来注之,东注神泉港。东福溪、禄昌溪皆流合焉,又南入海。有神泉、葵潭二巡司。北山驿。惠来栅盐场。

大埔简。府东北百六十里。西:阴那山。汀水自福建上杭入,一名神泉河,东南流,迳县治东北,屈西,漳溪水东流北屈注之。又西过大河山,屈南与小河水合,又南至三河市,清远河西北流合焉。河出福建平和,其上源曰河头溪也,东南入丰顺。有三河、白堠二巡司。乌槎司一,废。

澄海繁,难。府东南六十里。康熙五年省入海阳县,八年复置。北:管陇山。西南:龙泉山。东南滨海。海中有凤屿,其下曰侍郎洲、大莱芜、小莱芜山。西北:横陇溪,首受东溪,自海阳入,西南别出为新港水,分流入海。正渠迤东流,南别出为玉带溪,至县治东南入海。又东迳狮子山,与饶平后溪合,东至东陇关为东陇港入海。有漳林、鮀浦二巡司。商埠曰沙汕头,咸丰八年英天津条约订开。有潮海关。潮汕铁路。小江盐场。

普宁繁,疲,难。府西南百二十里。南:铁山。西北:官人望山。南溪自揭阳入,歧为二:一东迳马嘶岩山,东北入揭阳;一西南迳鲤湖埠为鲤湖水,屈东南,与上沙墟水合,过望夫石山,为寒婆径水,东北为白阬湖,又东入潮阳为练江。又东:普宁港,一名通潮港,东北入揭阳为古溪。有云落径巡司。

南澳厅中。府东南百五十里。本南澳镇地。分四澳。云、青二澳隶闽之诏安,隆、深二澳隶粤之饶平。雍正十年置海防同知,为南澳厅治,深澳来属。南:金山。东南:云盖山。四面滨海。北腊屿、虎屿,在海中。西南有赤屿、白屿,其田产盐。有南澳巡司。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1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4-23
潮州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考古材料证实,潮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远古时代,土著畲族先民便创造了口头文学——畲歌仔。

潮州的先民属古闽越族。自秦汉以后,中原汉族后裔南迁入主潮汕。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南越;设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地域属南海郡,始载人版图。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南海郡揭阳县地,潮州最早的建制始于东晋成和六年(公元331年)在南海郡东部析置东冠郡,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分东官置义安郡。

这义安便是潮州的前身。义安郡这个名称一共使用了260年。

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全国撤郡设州,义安郡属循州之义安县,是年,升立州,因地临南海取“潮水往复之意”,首命名“潮州”,义安县为州治。 后人也有诗句:“潮之州,大海在其南”。

“潮州”名称的正式出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以后1400多年来,基本都是沿用这个名称。

潮州这个名称虽然基本固定下来了,但是历史上关于潮州的称谓,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

隋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州复郡,潮州曾一度改为潮阳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第二次称潮州,在唐朝的时候,潮州的疆域是很大的,可以说,东到泉州,北到江西,南到大海,西到惠州。

唐朝的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从潮州到泉州,各割出一部分,设置了漳州。现在, 潮州话可以通行漳州,漳州下面的云霄、诏安、东山、漳浦、和平等县市,也都有潮剧团,演出潮州戏,可见,两地的历史渊源,是连在一起的。

由此可见,唐朝时候的潮州,原来是曾经跟福建的福州和江西的虔州接壤的。韩江的一个源头,是在汀州的长汀,另一个源头,是在河源的紫金,可以想象,韩愈那个时候的韩江,是完全在潮州自己的地域里流行的。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潮阳郡,唐乾元年(公元758年)再复潮州。

元朝的时候,潮州称为潮州路,明洪武二年(公元 1369年)改路始置府制,称潮州府。崇帧六年是潮州府辖县最广之年,辖海阳、潮阳、揭阳、饶平、惠来、澄海、普宁、平远、程乡、大埔、镇平共11县。

隋唐以后,随着战乱、戍边、远谪和民族大迁移,大批中原汉人南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经宋、明数代,人文渐盛,名贤辈出,潮郡被誉为“海滨邹鲁”。

到了清末民初,潮州的概念已经基本定型,海内外潮州人共有的潮州,也基本上定型在这个基础上。这时潮州的辖县一共有9个:就是潮安(海阳)县、潮阳县、揭阳县、惠来县、普宁县、澄海县、饶平县、丰顺县、大埔县,还有汕头埠和南澳岛。

这9个县还有汕头和南澳的人民,历史上统称为潮州人。关于潮州人称谓的界定,依据就是上面所说的9个县和汕头、南澳。后来,也有把丰顺和大埔剔出去,但是近代史上的一些历史名人,如丰顺的丁日昌,人们还是习惯把他作为潮州人。

二十世纪初,汕头埠逐渐成为潮汕府属的滨海重镇,这里工商繁华,已崛起成为连接穗、港、沪及海外的新兴港口。

1904年梅县松口人张煜南等看准这里有巨大的发展潜质,便倾力组建潮汕铁路有限公司,兴建从潮州府所在地直达汕头埠的铁路。

1906年,潮汕线铁路筑成,同时又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通了车。由此有“潮汕”新名词。

1907年5月22日发生了丁未黄冈起义,这是孙中山亲自领导的推翻清封建王朝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意义重大,但《南洋总汇报》却大肆职责孙中山勾结“潮汕会党”,策动黄冈起义。

“潮汕”之名由此见之报端,逐步广为人知。“潮汕”这片土地也逐步为外界所瞩目。

1921年之后,汕头建市设立市政厅,属广东省政府领导,成了粤东地区继潮州城之后的另一地域亮点。

把这片地域称为“潮汕”的说法便正式登上了官方文本。再后来,汕头市逐渐成长为粤东的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这样一来,人们对于潮汕平原、潮汕人之类的说法也就习以为常了。

到了1949年,潮州的疆域仍然比较大,它包括了现在的汕头市、揭阳市;从管辖上,也包括了梅州市和汕尾市。

中国解放后二次大的疆域调整,造成了二个“潮州”的概念,一个是广义的潮州概念,一个是狭义的潮州的概念。

广义的潮州,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潮州,包括现在潮州、汕头、揭阳。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民风民俗,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语言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拥有了潮州人的称谓。

狭义的潮州,就是目前的潮州市,它是在1991年12月将原来的副地级市的潮州升格和扩大区域的。作为地级市,潮州现在管辖潮安县、饶平县、湘桥区和枫溪区。湘桥区也就是通常民间称呼的府城、潮州城。

但是,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关于潮州的概念,还是倾向于广义的潮州,甚至就是广义的潮州。可见,历史是阻隔不断的,也是不可代替的。

由于现在潮州成为潮汕三个地级之一,本地人较为注意把潮汕与潮州分别开来,如说“潮汕方言”、“潮汕工夫茶”等等,而不再冠以“潮州”了。 不过, 海外潮人迄今为止仍喜欢称自己为潮州人,海外各地潮人会馆也都称为“潮州会馆”,这大概是沿续习惯称呼。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4-23
丰顺县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8年)。当时,两广总督鄂尔达巡视潮州府海阳县丰政都通判府(在今丰良镇)后,上表具奏户部,应请丰政一都,并割嘉应、大埔、揭阳各邻近田粮户口,于通判府城地方开设县治。乾隆三年,准析海阳丰政都一、二、三图,揭阳县蓝田都九图、十图,大埔县清远都白芒社和嘉应州程乡县万安都的径心、环清、建桥三堡等田粮户设置新县。钦定县名丰顺。县署驻丰政都汤田(今丰良镇)。“丰顺”之名,由来已久,据县志载:明崇祯初(1628年)已有丰顺营设置;又据丰良东关坳石刻:清顺治九年(1652年),里人吴六奇立的“金汤巩固”碑中的一方石印,有丰顺吴府4字。建县后,始属广东省巡抚、两广总督潮州府惠潮嘉兵备道。辛亥革命后,属广东省政府潮循道。民国廿五年(1936年)属广东省政府第五行政区督察专署。解放后属兴梅专区专员公署,县治由丰良迁汤坑。1953年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属汕头专署。1958年撤销丰顺县,将全县8个公社中汤坑、八乡、丰良、潘田划入揭阳县,大龙华、[阝留]隍、黄金、潭江划入大埔县。1961年恢复原建制的丰顺县,县城仍驻汤坑镇,属汕头专区。1956年属梅县地区,今属梅州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4-23
潮阳市境于新石器时代已有部落聚居。春秋战国时,地属岭南百越。秦属南海郡地。汉属南海郡揭阳县地。西晋为揭阳县地;东晋隆安元年(397)始置县于海之北,称潮阳,属义安郡。唐永徽元年(650)并入海阳县;先天元年(712)复置潮阳县,县治设临昆山。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韩愈决定迁潮阳县治于新兴乡棉阳(今潮阳市区,旧称棉城镇)。郡、州几度更易,潮阳县都系潮州属县。南宋绍兴二年(1132)再度并入海阳县,十年复置潮阳县。元代属潮州路。明代属潮州府。清代属潮州府。民国时期先后属广东省都督府、巡按使署潮循道、直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委员公署、东区绥靖委员公署、广东省第五、第六、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2年(1933)划出两英圩及河浦寮等18个乡村置南山移垦委员会(民国24年改称南山管理局,县级)。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20日县城解放(22日,潮阳全境解放),成立潮阳县人民政府,设于一区(附城)。潮阳县先后属潮汕临时专员公署、潮汕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潮汕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汕头专区行政专员公署、汕头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汕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7月汕头地区与汕头市合并,潮阳县属汕头市。1985年,全县政区分为2镇24区,下辖316乡12管理区14街道12渔业队。1986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潮阳县撤区置镇建制,全县设25个镇。

  1993年4月9日撤县设为潮阳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4-23
揭阳是粤东古邑,历史悠久,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 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秦始是平越后,于33年(公元前214年)设立揭阳戍守区,隶属南海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方。东晋成帝成和六年(公元331年)揭阳析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以后几经复废,至宋绍兴10年(公元1140年),又设立揭阳县。新中国成立后,揭阳县先后隶属潮汕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汕头市。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国函[l991」84号文)批准揭阳撤县建市(地级)。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4-23
饶平县,得名于“饶永不瘠,平永不乱”。

  商末西周时期,饶平境内已有部落聚居,创造“浮滨型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饶平为百越地。

  秦汉时期属南海郡揭阳县。

  晋时属义安郡海阳县。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从海阳县析光德的弦歌(清代称元歌)、滦州、清远、太平乡的宣化、信宁及怀德乡的隆眼城、苏湾、秋溪等三乡八都置饶平县,总人口92921人,隶属潮州府。


  建国后至1991年隶属汕头市管辖。1991年12月至今归潮州市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4-23
惠来县古为百越之地,秦汉时属南海郡的揭阳、博罗两县辖地。晋咸和六年(331)从南海郡分出地域设立东官郡,在今惠来县西部地区设置海宁县,隶属东官郡。东晋义熙九年(413),又从东官郡折置义安郡(郡治为今潮州市),辖海宁、海阳、潮阳、绥安、义招等县。海宁县历经宋、齐、梁、陈、隋诸朝,至唐武德四年(621)并入潮阳县。五代、宋、元分属潮阳、海丰两县管辖。 明嘉靖三年(1524),从潮阳县折出大坭、酉头、惠来三都和隆井都之一半(即赤洲、东陇、后溪洋等7村),从海丰县折出龙溪都(今隆江镇总铺洋以西区域),合置惠来县。因县治设于惠来都,故名。 民国时期,惠来县曾为潮梅、潮汕的辖县。 1949年5月20日,惠来县全境解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该年8月1日成立惠来县人民政府。1958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撤消惠来县建制,原惠来县区域分并于普宁、潮阳县,1961年恢复惠来县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惠来县先后隶属潮汕、粤东、汕头行政区管辖。1983年,地方机构改革后,实行市管县,惠来隶属汕头市。1992年,原汕头地区,分设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惠来归属揭阳市至今。全县现设置14个镇、3个乡、4个农林场,全县乡镇下辖288个村民委员会,552个自然村。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4-23
大埔县属山区县,“地无三里坪”,故有“山中山”之称。这里是客家人结庐聚居的密集地方。明嘉靖五年(1526年)分饶平县的清远等2都置县,改名“大埔”。据清乾隆年间通进士杨赞烈《邑名音义考》释:“邑曷为大埔名。盖俗呼水宜稻者曰田;呼平旷高原宜瓜果蔬麻者曰埔。埔者俗单俗字。字书尚未收者也……茶山之麓,弥望平原。无虑数十百顷地。总呼曰埔;埔固块莽矣哉。大埔之名,俗所由称也。”其意是以江河两岸冲积的坝地和山地、旱地之广取名。

  大埔的得名,还有个来由,据县志记载:当时,有位乡贤宋大布先生,乐善好施,爱民如子,崇文尚武,平等待人,其道德风范,皆为群伦表率。他在乡数十年,按封建时代,富豪之家,食必猪鱼酒肉,衣必绫罗绸缎;但他却与平民一样,身穿布衣,素食饮淡。在他的长期影响下,乡里土淳民朴,俭约为乐。许多富人,亦弃艳就素,改穿粗布衣裳,乡里仁风日盛,誉播邻里。宋大布去世后,乡人即把其出生地改名“宋公塘”。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划地置县,乡人为纪念大布先生的仁举美德,联合呈请 上头,命名为“大布县”。后因朝中有争议,为讨好两方,改名为谐音的大埔县。

  大埔历史悠久,已先后发现多处属于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和商墓群,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群聚居。县志载:远自夏商周3代,大埔为扬州南裔地,秦汉时属揭阳。东晋义熙九年(413年)立义招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义招县为万川县。义招、万川县治均设在湖寮(古城)。唐武德四年(621年)万川并入海阳县(今潮安)。此后,历宋元及明前期,均为海阳县光德乡。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立饶平县,大埔为饶平地。明嘉靖五年(1526年)分饶平县的清远等2都置县,改名“大埔”。清乾隆三年(1738年)分出白芒畲、箭竹洋、下畲子、塘子腹、风吹[石示]、青麻园等6处新设丰顺县。

  1949年解放后,先后属兴梅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1958年撤丰顺县,划潭江、黄金、[阝留]隍、大龙华等4个公社归大埔县;1960年复设丰顺县,上述四个公社归还丰顺。明重置大埔县时县城驻茶阳,1961年县城1961年春,县治由茶阳迁至湖寮镇五虎山麓,隶属梅县地区,1988年属梅州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4-23
远古时澄海是一个“海气昏昏水拍天”的海湾,大部分地方处在海域中,后来逐渐冲积浮聚成陆。夏、商、周时属百越之地。秦汉时属南海郡的,揭阳县。晋时属东官郡的海阳县。隋、唐时属潮洲(又称义安郡)的义安县(海阳县)。朱宣和三年(1121年)后,澄地分属于潮州辖下的海阳和揭阳两县。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后,澄地分属于潮州府辖下的海阳.揭阳和饶平3县。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澄海县,隶属于潮州府。澄海县辖原海阳县的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都,原揭阳县的鸵江、鳄浦、蓬洲都,以及原饶平县的苏湾都共7个都。县名取”澄靖海氛”之意。治所设于下外莆都的辟望村(即今澄城镇)。

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为根绝闽粤沿海人民与郑成功反清力量的联系,施行靖边海禁政策,强迫沿海人民内徒50里称为“迁界”又俗称“斥地”)。澄海县全境皆被列入“迁界”的范围,先迁去上外莆、中外甫、下外莆和鸵江、鳄浦、蓬洲共6个都,后又再迁去苏湾都,澄海县建制撤销,至康熙八年,才重新恢复澄海县建制,仍属潮州府管辖。

民国时期澄海县的上属机构名称时常变兔先称潮洲安抚使、潮洲军务督办、潮梅镇守使,后称东江行政委员公署和第五区(后又称第六、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等。

1949年10月24日澄海解放。10月24日成立澄海县人民政府。1955年3月14日起,根据《宪法》规定,澄海县人民政府改为澄海县人民委员会。1958年9月12日成立澄海县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1659年1月24日,澄海县建制撤销(1959年3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县地并入汕头市郊,这是澄海第二次撤销县建制。是年11月13日澄海恢复建制(1960年9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复称澄海县人民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1967年3月25日成立澄海县军事管制委员会;翌年4月5日成立澄海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21日,撤销澄海县革命委员会,恢复澄海县人民政府。

1994年4月18,经国务院批淮,撤销澄海县,设立澄海市(县级),澄海县人民政府改称澄海市人民政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澄海上属机构先后有:新中国成立后属潮梅人民行政委员会;1949年12月3日起属潮汕临时专员公署;1950年2月10日起属潮汕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1日起属潮汕区专员公署;1951年7月年属粤东办事处1952年.11月4日起属粤东行署;1956年11月16日起属汕头专员公署;1967年3月22日起属汕头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3月16日起属汕头专区(后改称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1日起属汕头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2月起实行市管县,澄海县归汕头管辖;1994年4月18日起,澄海撤县设市,澄海市由汕头市代管。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4-23
汕头市区地处韩江、榕江、练江的出海口,汕头湾把市区分成南北两片。汕头市区古为滨海冲积地。宋时砂尾(今金砂乡)已形成村落,属揭阳县。南片达濠古为潮阳县建制的招收都,元代光华埠一带已有较大渔村,称厦岭。明初设蓬州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置澄海县时随属澄海。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设棚捕鱼,称沙汕。清康熙年间建沙汕头炮台。雍正年间简称汕头。

  汕头素有“百载商埠”之称,1858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中指出,汕头是“惟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3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汕头l861年正式开埠,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1919年冬设汕头市政局。1921年7月成立市政厅,与澄海分治。1930年准予设市,隶属广东省政府。商贸历来比较发达。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口吞吐量仅次于上海、广州,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仅次于上海、天津、大连、汉口、胶州、广州,居全国第7位。曾有美、英、法、德、日、俄、荷、比等8个国家在汕设立领事馆。从辛亥革命到东征、北伐、“八•一”南昌起义,都在汕头留下历史烙印。

    解放后,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头市人民政府。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市区龙湖试办经济特区。1983年12月22日实行市管县制,撤消汕头地区,原地区所属8县1市并人汕头市。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1991年4月,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公里,并于同年11月正式实施。1991年11月,潮汕行政区域调整,潮州、揭阳分设地级市,汕头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10平方公里。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4-23
普宁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县,初始县衙暂寄于潮阳贵屿民宅;万历十四年(1586年)县治迁于洪阳。
1949年7月1日,普宁县人民政府成立,定县城于流沙。
嘉靖四十二年(1563)
    正月,朝廷批准析潮阳县西境洋乌、戎水、黄坑三个都的地域置普宁县。
嘉靖四十三年(1564)
    三月,总兵俞大猷统官兵6万,与入侵的2万名倭寇于戎水神山沟(今军埠)展开血战。此役杀死和俘倭寇1100多名。
嘉靖四十四年(1565)
    普宁首任知县赵钺到任,县衙暂寄于潮阳县贵屿民舍。
万历三年(1575)
    知县刘钝于厚屿(今洪阳)营建城垣。
万历十年(1582)
    苦宁县洋乌、戎水两都划归潮阳县辖。
万历三十八年(1610)
    冬,知县阮以临主修《普宁县志略》,无刻印,今存抄本。是年,阮以临在县城东郊筑新堰,堤上植柳,后人称为阮堤。
崇祯十六年(1643)
    十二月,朱晚、张十一等数百人占领普宁城郊村寨,知县朱统鎙率兵出战,朱统鎙战死,官兵退入城固守。
顺治五年(1648)
    黄鼎集结贵山都后山村李芳等众夜袭普宁城,清首任知县周一元逃跑。黄鼎等占据普宁城3年。
顺治十二年(1655)
    九月九日,郑成功部将苏茂、林文灿串兵抵普宁,将城垣拆除,并拆卸官署、学宫的瓦木运往揭阳城固防。
顺治十四年(1657)
    泗竹埔村塾师吕东阳倡建陂沟水陂,办13乡引水工程。
康熙十三年(1674)
    四月二十二日,潮州镇总兵刘进忠反清,派部将刘斌占据普宁城。先后委颜国祥、穆登醴为普宁知县,至康熙十六年六月,刘进忠降清,普宁城复归清廷统治。
康熙二十六年(1687)
    八月,东华屿寨总陈振仙、陈振玉在洪山顶古寺聚众举事,知县汪溶日请潮州府兵镇压,寺被毁。
    是年,知县汪镕日主修《普宁县志》,出木刻本,今佚。
雍正十年(1732)
    六月,广东巡抚杨文乾奉旨批文,将潮阳县戎水都170村、贵山都西半部93村、洋乌都尾段45村划归普宁县辖。
乾隆七年(1742)
    知县萧麟趾倡建培风塔。
乾隆十年(1745)
    知县萧麟趾重修《普宁县志》,分10卷,84目。今存1934年再版铅印本。
嘉庆十七年(1812)
    七月十六日,窖尾村庄阿亲以白莲救名义于铁山聚众举事,白布大旗书“顺天王”三字,后庄阿亲为清军所杀。
道光三十年(1850)
    十月十九日.钦差大臣兼广西巡抚林则徐抱病奉旨往广西赴任,行次普宁,二十二日在普宁城文昌阁病逝。
咸丰四年(1854)
    三月,大长陇村陈娘康于石港山聚集农民万余人起事。二十二日农军攻潮阳县城西门,四月二日攻城西南。十四日于潮阳县大布乡同清兵开战,杀死惠州协副将膺保、舵浦巡检司巡检章坤,潮州知府吴均败入潮阳城。五月十二日,农军攻克惠来县城,杀知县汤廷英、游击辛鼎甲。六月,协助许阿梅农军围攻普宁县城。
    五月,北山村许阿梅为首聚集农民万余人起事。农军于六月十六日和二十二日至七月十五日两次围攻普宁县城,十一月在大坝圩打败潮州知府蒋立言官军,蒋立言败后自劾解任。
同治九年(1870)
    潮州镇总兵方耀奉檄清办积案,追究陈娘康农军杀官陷城事,大长陇村被毁。
同治十年(1871)
    潮州镇总兵方耀烧毁马院桥村,驱散村民,夺地为自已建府第“德安里”。
光绪十五年(1889)
    赖焕辰纂《普宁县志》续稿,未印行,今存抄本。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县学改办高等小学堂。县设立学务公所,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十六日学务公所改为劝学所。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县人方瑞鳞、黄绪虞、方次石、方念祖等赴日本留学。
宣统三年(1911)
    九月二十一日(阳历11月11日),辛亥革命后,革命军光复潮汕,任赵绦云为普宁县民政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4-23
据南澳象山1993的出土的细石器考证,早在8千年前岛上就有人类生活。西汉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南澳始入版图,归南海郡揭阳县管辖。明万历三年(1575年)诏设南澳副总兵,分广东、福建两营。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升设总兵。雍正十年(1732年)设南澳厅。民国元年(1912年)7月改南澳厅为南澳县。1914年10月,全县原由广东、福建分治划归广东省管辖。1927年,县城从深澳移至隆澳(后宅)。1950年2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澳。6月,南澳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4-29
  是什么时候划属广东省的?
需要翻墙服务,请QQ153673020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4-30
1914年10月,全县原由广东、福建分治划归广东省管辖。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