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21阅读
  • 18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90):西安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11
西安府:冲,繁,疲,难。巡抚,布政、提学、提法三司,盐法、巡警、劝业三道,提督,将军,副都统驻。明,领州六,县三十一。雍正三年,升商、同、华、耀、乾、邠为直隶州,割县十七他属。十三年,耀及同官还旧属,白水改隶同州。乾隆四十七年,置孝义厅。嘉庆五年,置宁陕厅。东北距京师二千六百五十里。广三百五里,袤四百三十八里。北极高三十四度十六分。京师偏西七度三十二分。领厅二,州一,县十五。

长安冲,繁,疲,难。倚。府西偏。西北:龙首山。西南:清华、圭峰。南:终南山,横亘长安、咸宁、鄠、盩厔四县境。渭水自西迳县北,东入咸宁。西南:潏水,歧为二:一,西南合镐水为东交河,沣水东北流来会,又北经咸阳入渭;一,北流为皁河,折东经咸宁入渭。南有漕渠。又西南有通济渠。镇三:杜角、秦杜、三桥。主簿驻斗门。行宫,城内。光绪二十六年,德宗西幸,改旧抚署驻焉。
咸宁冲,繁,疲,难。倚。府东偏。南:乐游、少陵原。渭水迳县北而东,灞水、浐水自东北合注之。又东迳高陵入临潼。潏水即漕水,一名皁水,出东南石鳖谷。其西镐水自宁陕入,右合白石、小库诸水,左合梗梓水,入长安。明秦籓城在府城东北隅、县治北。顺治六年,改建满城,将军、都统驻。县丞旧自灞桥移尹家卫,改驻县北草滩。灞桥、渭桥、鸣犊三镇。驿一:京兆。

咸阳冲,繁,难。府西北五十五里。北:毕原。东:鲜原。东南:高阳。西南:短阴。南:渭水自兴平入,纳泥渠水,东北会二沣水为鸡心滩,东入长安。东北:泾水,东入泾阳。镇四:高桥、窑店、北贺、马庄。驿一:渭水。

兴平冲,繁。府西百里。西:马嵬坡。北:黄山。渭水自武功入,左纳清黑、夹逮诸水,合新开河,东入咸阳。县丞驻张店。镇二:马村、桑家。驿一:白渠。

临潼冲,繁,难。府东北六十里。东南:骊山,有温泉。北:普陀原。东:鸿门坂。西南:坑儒谷。渭水自咸宁入,迳县北,石川河合清谷水南流注之。西有潼水,东有戏水、零水,均北流注之,东入渭南。县丞驻关山镇。镇五:新丰、零口、交口、广阳、栎阳。驿一:新丰。

高陵简。府东北七十里。西:降鹤山。南:奉政原。西南:渭自咸宁缘界迳鹿苑原,左合泾水,又东缘临潼界入之。西北:白渠自泾阳入,播为二,曰昌运,曰高望。西南有毗沙镇。

鄠繁,难。府西南七十里。东南:紫阁峰。南:圭峰。东南:终南山。北有渭水自兴平入,入咸阳。东南:沣水自长安缘界入,会涝水。涝水出县南,合渼波水,东北入咸阳,注渭。镇四:秦渡、赵王、涝店、大王。

蓝田简。府东南九十里。北:横岭。南:秦岭、七盘、峣山、蕢山。东:蓝田山,有关。灞水出县东倒回谷,即蓝田谷,迳南境,纳蓝水、輞水,迳城南,又西北合土胶河、猗水、注水,入咸宁。浐水出南山土门谷,西北流,为焦戴河,合汤谷水,均入咸宁。镇三:蓝桥、焦戴、新街。

泾阳冲,繁,难。府西北七十里。北:嵯瓘山。西北:甘泉、仲山。泾水自醴泉缘界入,迳城南,东南入高陵。北:冶谷水自淳化入,会清水,入三原。西北:龙洞渠,迳县北,歧为三:曰北白渠,入三原;中白渠,入高陵,下白渠,流数里伏。又有冶清渠。冶峪,县丞驻。镇六:永乐、临泾、石桥、云阳、孟店、王桥。

三原冲,繁,难。府北九十里。北:浮山。西北:嵯瓘、尧山。浊谷水自耀入,曰楼底河,东流,散入各渠。赵氏河即涧谷水,自富平错入,仍入富平。清谷水自耀入,西北入泾阳,复经西境,合冶谷水,贯流南北二城中,东南入高陵。镇四:陂西、王店、楼底、西阳。学政驻所。驿一:建忠。

盩厔繁,难。府西南百六十里。南:秦岭。东南:石楼。西南:安乐山。西:骆谷。竹谷水北缘郿界,仍迳清化入,一曰西清水河,合车谷、稻谷诸水,入武功注渭。渭水迳县北而东,西南有黑水,即芒水,北流注之,又东入兴平。东南:甘水亦北入兴平。县丞驻祖菴。镇五:终南、尚村、哑柏、清化、临川。

渭南冲,繁,难。府东北百四十里。西南:石鼓。南:倒虎山。西:马峪,泠水出,合驹兒岭水,西北入临潼注渭。渭水合杜化谷水,迳城北,古白渠在焉。西?水,东赤水,俱北注之,又东入华州。县丞驻下邽。镇二:赤水、田市。驿一:丰原。

富平繁,疲,难。府东北百二十里。西北:檀山、天乳、土门。西南:荆山。东北:频山。石川河即漆沮,自耀入,下流自西北受金定河,一名赵氏河,即涧谷水,东南入临潼。县丞驻美原镇。又东北,道贤镇。

醴泉冲。府西北百二十里。北:武将山。东北:九嵕山、芳山。泾水自永寿入,东北甘河自县北东流注之,东南入泾阳。镇二:叱千、甘北。驿一:张店。

同官简。府东北百八十里。明属西安府。雍正三年改属耀州。十三年还属。西南:白马、铁龙。北:女回。又神女峡内有金锁关。东:漆水出北高山,至城北,合同官川及雄同、雷平川,西南流,西有沮水,南流,俱入耀州。东北:大小石磐山水合北入宜君。其南乌泥川,东入蒲城。驿一:漆水。

耀州简。府东北百三十三里。明属西安府。雍正三年升直隶州。十三年仍为州,还属。东北:五台山、磬玉。北:木门、大唐。西北:牛耳山。沮水上源姚渠川自宜君入,合银耳坪、太子石水杨秀川,为宜君水,南合胡思泉,为沮水,东南迳城西,又东,左会漆水,入富平。涧谷山、清谷水、浊谷水均出西北,南入三原。镇四:小丘、柳林、照金、庙湾。驿一:顺义。

孝义厅繁,难。府东南二百四十里。乾隆四十七年,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置,设同知驻孝义川。嘉庆七年移驻旧县关,即今治。北:秦岭。东:大顶山。西南:车轮、天书。大峪河一名乾祐河,即柞水,出西北大峪岭,西南流;东北金井河即甲水,东流;东社川河,东南流;西北洵河,南流:俱入镇安。

宁陕厅繁,难。府南五百二十里。明正德十六年,设柴家关、五郎坝二巡司。顺治中废。乾隆四十八年,移西安府水利通判驻五郎关。嘉庆五年,析长安、盩厔、洋、石泉、镇安五县地置,改设同知。东北:秦岭。北:万华山、子午谷。南:五台山。洵河出纱罗岭,西南至江口,左合江河,又南至孝义,澧河、日河并从之。西北:甘泉砭,文水出,汇东谷、西河诸水,屈西南入洋,蒲河从之。北:要竹岭,长安河出,南迳城东,合东河、堤坪河入石泉。有四亩地、五郎关汛。主簿驻江口,嘉庆七年自长安斗门镇移此。四亩地巡检,嘉庆十三年移驻新城,十八年废。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3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11
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从奴隶制臻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巅峰状态的唐王朝,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2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100余年之久。又曾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政权的都城。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设市, 1948年由省辖市改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市曾经是陕甘宁边区辖市、西北行政区辖市、中央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从1954年以来,一直为陕西省省会所在地,现属副省级城市,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临潼八区及长安、蓝田、周至、户县、高陵五县。
  西安地处中国中、西两大经济地域结合部,是西北各省通往西南、中原及华东的门户与交通枢纽,第二条欧亚大陆桥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总体布局上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重要战略地位。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深远的历史渊源,使西安成为中国北方西部最大的商品流通中心与物资集散地。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使西安居中国六大古都之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著名的旅游中心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基地、科技研究基地和高等教育基地。 重大历史事件西安是一座具有三千余年文明史的都市,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无数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公元前约11世纪,周文王在沣河西岸建立丰京,武王继位后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并在沣河东岸建都镐京,开创了西安长期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公元前841年,镐京“国人暴动”是中国历史是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暴动驱逐国王事件。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秦孝公时的“商鞅变法”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大社会改革。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顶峰时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连接欧亚大陆的通道“丝绸之路”。
  公元582年,隋文帝颁令在汉长安城东南的今西安城址营建新都大兴城。唐王朝建立后更名长安。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自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开始,至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基本就绪,历时72年。城市面积84.1平方公里,布局规划整齐,东西严格对称,分宫城、皇城和外廓城三大部分。城市结构布局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巅峰时期的宏大气魄,在中国建筑史、城市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安人民为推翻腐朽反动的清朝政府奋起战斗。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陈得才部围攻西安,于三兆、杜曲等地大败清军,在西安地区播下武装起义的火种。陕西回民起义随后爆发。清同治五年(1866年)西捻军入陕,在西安东郊十里铺大败清军。这几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同南方的太平天国起义遥相呼应,震憾动摇了清王朝在西北的统治。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后,西安是最早起而响应革命的省会城市之一。陕西革命党人同哥老会联合,于10月22日发动起义,经两天激战控制西安,不仅推翻了清王朝在陕西的统治,有力地支援了武昌起义,打破了清王朝企图以西北为基地地反扑的梦想,而且促进了北方革命高潮的到来。 1919年,“五四”运动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消息传到西安,爱国学生奋起响应,游行示威,组织演讲,唤起民众,宣传抵制日货,成立陕西学联,选派代表进京请愿,大声疾呼“吾陕西学生,素称爱国,高举义旗,焉能后人!振臂而起,誓作北京学生之后盾;登高号呼,唤喊国民之忠忱”。西安的学生运动,有力地响应和支持了北京的学生运动。
  在1924年至1927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次高潮中,拥护孙中山革命政权的国民军于1925年把军阀刘镇华逐出陕西,控制西安。1925年10 月。西安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诞生。当北洋军阀向国民军反扑时,刘镇华率镇嵩军围攻西安达8个月之久。西安军民在李虎臣、杨虎城率领下,克服缺粮断炊的严重困难,奋起抗击,殊死搏斗,保住了西安这一革命阵地。当北伐战争推进到华中地区时,国民军联军进驻西安。在中国共产党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的合作努力下,西安地区革命运动风起云涌。1927年初,共产党人刘含初、史可轩、邓小平等人在西安创办中山学院和中山军事学校,培训大批革命骨干。西安附近的农民运动也蓬勃兴起,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本军国主义步步进逼,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在民族存亡系于一发的危急关头,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向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种充满爱国热忱的浩然气概,有力地振奋了全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全民族团结抗日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现代历史的重大转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西安地方组织和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克服重重障碍,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安。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贺龙任主任,贾拓夫、赵寿山、甘泗淇任副主任。5月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贾拓夫任市长、方仲如任第一副市长,张锋伯任第二副市长。西安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迈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古都西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仅名列《二十五史》和其他史书中的人物,就有一千多人。他们或是土生土长,或者长期生活创业于斯,但都创造了光辉业绩,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演进作出巨大的贡献。如古代政治家周公、吕尚、商鞅、吕不韦、晁错、萧何、张良、张敞;思想家董仲舒;历史学家司马迁、班固、杜佑、刘知几;发明家马钧;建筑学家宇文恺;医学家孙思邈;天文学家落下闳、李淳风、僧一行;军事家周亚夫、霍去病、卫青;法学家张释之、张汤;农学家赵过、汜胜之;画家、书法家吴道子、阎立本、薜稷、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文学家、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韩愈、柳宗元、司马相如、杜牧;翻译家、旅行家玄奘;外交家张骞;地理学家贾耽、李吉甫;数学家王孝通;目录学家刘向、刘歆;关学家张载、王九思、冯从吾。在近现代,又有辛亥革命人张凤岁羽、井勿慕、于佑任;早期共产党人史可轩、魏野畴、雷晋笙;水利专家李仪祉;著名记者张季鸾;现代诗人王独清;书画家阎甘园、赵望云、石鲁;著名作家柳青以及戏曲家孙仁玉、范紫东、马建翎、封至模等。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11
公元前11世纪,兴起于周原地区的周人把活动中心移至今西安城西南沣河流域。文王在沣河西岸建立丰京,其子武王后在沣河东岸建立镐京,统一华夏,开创了西安长期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丰镐两京隔河相望,镐京为西周王朝政治中心,丰京是祭祀宗庙场所,直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前,这座京城一直被全国各地诸侯奉为"宗周"。

春秋战国时期,来自陇南(今甘肃天水一带)的秦人崛起于关中盆地。秦武公和秦穆公时,设立了西安附近最早的县--杜县(前687)。这是西安地区行政区划的开始。战国时代秦国先后迁都栎阳(今阎良区武屯乡一带)和咸阳,今西安城区附近成为咸阳的郊区。

秦统一全国后,在今西安北郊建了许多著名的宫殿,如阿房宫、章台宫、兴乐宫、信宫等。地方上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建制,设内史辖京畿各县(内史政区与官职同名,为郡级建制),今西安市辖域属其管辖范围。秦末楚汉相争,咸阳宫室被毁。

汉高帝七年(前200)建都长安(秦咸阳郊区一个乡聚的名称,在今西安西北郊渭河南岸)。惠帝时构筑长安城墙,城区面积36平方公里,城垣周长25.7公里。主要宫殿位于城的南部,宫殿面积占长安城总面积的1/2以上。除宫殿、衙署、达官显贵府第和宫廷作坊外,有9个商业区和160个居民闾里。城市规模宏大,建筑密集,街衢通达,交通便利。西汉高帝二年在原秦内史地设置渭南、中地、河上三郡,分别领有今西安市辖地。高帝九年(前198)撤销三郡复置内史,治长安城中。景帝二年(前155)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将右内史东部改为京兆尹,西部改为右扶风,左内史改为左冯翊,称为"三辅",共治长安城中。这三者既为地区名,也为官名,与郡守相当,共同管辖京畿地区。征和四年(前89)置监察区司隶校尉部,三辅属之。西汉末平帝元始四年(4),分京兆尹置前辉光、后承烈二郡。

西汉末年,王莽废汉称帝,国号"新",改长安为常安。新朝天凤元年(14)分三辅为师尉、翊尉、光尉、京尉、扶尉、烈尉六尉郡。

东汉复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隶于驻洛阳的司隶校尉部。左冯翊治所迁至高陵,右扶风迁至槐里(今咸阳兴平)。

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220)改京兆尹为京兆郡。黄初二年(221)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235)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244)改为京兆郡,今西安市属5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

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

隋唐两代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称大兴城。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隋唐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20余县。唐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天 元年(904),韩建为佑国军节度使镇守长安,废宫城和外郭城,重修子城(皇城),南闭朱雀门,又闭延禧门、安福门,北开玄武门,是为五代、宋、元时的长安城。

后梁开平元年(907),改京兆府为雍州,后又改为大安府。后唐同光元年复为京兆府。后晋、后汉、后周一直沿用,辖有长安、万年等10余县。

北宋时的长安城,人口减少,已失往日风采。长安城周围地区,宋金两代仍在城中置京兆府统之,辖长安、万年(樊川、咸宁)等14县(金12县)。

元初仍置京兆府于长安城中,至元十年(1273)改为安西总管府。皇庆元年(1312)又改为奉元路。

明初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明太祖将次子朱木爽封为秦王,镇守西安。明将五代、宋、元的长安城向北、向东加以扩展,形成今天西安古城的规模。清代在西安城的东北隅修建了满城,占有今北大街以东、东大街以北。其他街巷一如明代。清继续沿用西安府名,辖长安、咸宁等15县,1州,孝义(今柞水)、宁陕(今县)等2厅。

1913年,民国政府在关中地区设立关中道,辖长安等41县。1914年撤销咸宁县,并入长安县,结束了汉代以后一城由两县分管的局面。1928年,割长安城及近郊设立西安市。1930年撤市复归长安县。1933年再设立西安市,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的6个直辖市之一。1938年长安县迁至城南大兆镇。此后不久西安市再次撤销。1941年复设西安市,改为陕西省辖市。1947年再次升为全国13个直辖市之一。

1949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安,25日成立西安市人民政府,辖12个区,隶属于陕甘宁边区政府。1953年升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又改为省辖市,同时把原来12个区调整为9个(今7区除阎良,再加上长乐区、阿房区和草滩区)。从此以后西安市的领属关系再未发生变化,但所辖区县不断变迁,直到1983年才稳定。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11
咸阳历史沿革

周称程伯国,后改名毕郢,再改岐周。春秋时称渭阳。秦为咸阳。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更名新城。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改为渭城。晋时设置灵武县。后赵时更名石安县。前秦时,将汉刘邦的陵邑——长陵邑改为咸阳郡,并辖灵武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武则天因其母杨氏陵墓——顺陵在此,改为赤县。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升为次畿。五代、宋、金皆称咸阳。元初,一度将咸阳并入兴平,不久又恢复咸阳县制。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将咸阳迁到渭水驿,即现在秦都区所在地。明、清均称咸阳,属西安府管辖。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府设道,咸阳归关中道管辖,不久废道直属陕西省政府。公元一九三七年后,属咸阳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一九四九年五月十八日咸阳县解放,归咸阳行政专员公署。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将咸阳县的城区建为咸阳市,郊区仍归咸阳县管辖,市、县并列。一九五三年咸阳市、咸阳县直属陕西省政府领导。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将咸阳县并入咸阳市。一九六一年一月曾将兴平、周至、彬县划归咸阳市管辖。一九六一年十月复置咸阳专署,四县划出,咸阳市仍归咸阳专署。一九六六年七月改属西安市。一九七一年十月咸阳市复属咸阳地区。一九八四年五月咸阳地区改为省辖市后,原咸阳市易名秦都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11
兴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封建王朝曾两次在兴平建都:一次是西周第七个皇帝周懿王二年(公元前908年),把国都由镐京迁到犬丘(今兴平城南的南佐村);一次是楚汉相争时,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王都设在废丘(今址同上)。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槐里县。唐“安史之乱”爆发后此地置“兴平军”,因该军平叛安史之乱有功,故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以该军之名命名为兴平县,取“兴旺平安”之意,县名沿袭至今。1958年12月,兴平、武功、扶风三县合并为兴平县。1968年,咸阳地区专署机关曾迁驻兴平近两年。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11
说到临潼,这里曾是仰韵文化时期母系氏族部落先民生存繁衍的地方;这里曾是"烽火戏诸候"周幽王爱妃褒姒一笑失江山故事发生的地方;这里曾是早于咸阳成为先秦建都的地方;这里曾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鸿门宴发生的地方;这里曾是秦始皇历时39年修建气势庞大陵园的地方;这里曾是盛唐时期皇家园林所在地,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恩爱缠绵、沐浴温泉的地方;这里曾是1936年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从而使我国形成抗日新局面的地方;这里还是国家级骊山风景名胜区和海内外驰名的旅游胜地……
  先秦时,临潼称栎阳,公元前282年(秦献公二年)至公无前350年的34年中,栎阳是秦献公和秦孝公前期的秦国都城,当时这里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交通方便,民时在军事上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重镇。栎阳曾有过都城的繁盛时期。秦以后,项羽入关中,将其一分为三,其中一部分塞王司马欣就定都栎阳。因此,在秦汉时期,栎阳都是经济、政治、文化发达的城镇。
  秦始皇帝陵南依骊山,北眺渭水,风景秀丽,气势磅礴。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的棺椁安置于三层皇水之下的墓穴,冢内修筑有百官宫观。暮内顶端有日月星辰,下有五岳九州。由于历史的沧桑变化,秦始皇帝陵原有的大规模的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而是星罗棋布的数百处的墓葬和陪葬坑等,还在不断进行着探测和发掘。现经过初步发掘并对外展出的兵马俑一、二、三号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1987年秦始皇帝陵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保护清单。秦始皇帝陵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今后的年代中,它仍将会发挥重大的历史作用。
  华清池可谓闻名遐迩,根据考古资料,周幽王时就在此修建了骊宫,后延续到秦汉隋。在盛唐时期也是华清池的鼎盛阶段。唐玄宗李隆基在唐太宗、唐高宗营造宫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命名为"华清宫"。华清宫气势宏大,是一个布局严谨、富丽堂皇的大宫殿建筑群。在漫长的年月中,华清池经历了诸多朝代的更替,留下了大量的史料记载,既有君王贵妃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日日夜夜,又有烽火战乱、剑拔弩张的惊心时刻。华清池经历了周秦汉唐,在中国古代史中留下了浓重的笔墨。到了近代,还是华清池,却又上演了一幕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震惊中外的"双十二事变"。这一点华清池可以作证。
  新中国成立之后,临潼也获得了新生,经济社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临潼的发展一日千里,建设成就令人瞩目。绚丽的古代文明与璀璨的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1997年根据发展要求临潼区于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撤县设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11
高陵县始建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境内有奉正塬,塬体高隆,称塬为陵,故名高陵。西汉平帝元始四年,王莽改名千春,东汉初复名高陵,曹魏皇初元年(公元220年)又改名高陆,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复沿用高陵原名至今,属全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1949年5月13日全县获得解放,初属三原分区。1950年5月,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改属渭南专区。1956年10月由省直辖,1961年改属咸阳专区。1983年10月5日划归西安市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11
户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为夏之有扈氏国,这是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商时为崇国,周作丰京,春秋为扈国,秦代改“扈”为“鄠”,西汉设置“县”,历代延续,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196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今属西安市郊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11
蓝田,地毗西安,古属京畿之地;置县悠久,堪称历史名县。蓝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掘材料证明,蓝田猿人在距今约有115万年左右,就在县境内公王岭一带繁衍生息。约距今年1万年左右,先民们就在灞河、辋河流域定居,从母系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蓝田有华胥氏陵、尊庐师陵、女娲氏谷遗址,史称"三皇旧居"。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开始置县,以《周礼》玉之美者为蓝,县出美玉,故名蓝田。两千年来,历代县名时有更易,秦孝公设芷阳,汉有灞陵、南陵,北魏设杜县,北周改县为郡,原辖地分玉山、白鹿二县,武帝建德二年(573),又将玉山、白鹿并为蓝田县;武德三年(620)改白鹿为宁民县;贞观元年(627)并玉山、宁民为蓝田县。汉、魏、晋、唐隶属京兆,五代宋金时有沿革,元属奉元路,明、清均属于西安府,民国初年归关中道。1949年月23日解放。解放后隶属五易:1950年属渭南专署管辖;1956年归省人民委员会直辖;1959年划归西安市;1961年重归渭南专署;1983年改为西安郊县至今。
  
  蓝田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民主革命时期,蓝田东南部山区就是革命老区,1935年红二十五军到达蓝田葛牌镇,建立了葛牌区苏维埃政府。1935-1946年,红二十五军和红七十五军和红七十四师曾先后在蓝田建立革命根据地。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11
泾阳之名最早见于《诗·小雅·六月》:“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战国时期,秦灵公以此为临时都城;秦并六国后属内史辖地。汉惠帝四年(前191年)改为池阳县.景帝二年(前155)属左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属司隶校尉部左冯翊。东汉属司隶校尉部左冯翊池阳、云阳县和京兆尹阳陵县。
    三国(220—265),属曹魏雍州冯翊郡。晋及十六国(266—420),266年,属西晋雍州扶风国;352年,析池阳复置泾阳县,属前秦司隶校尉部咸阳郡池阳、泾阳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并泾阳入石安县,属雍州咸阳郡;太和十一年(487),分池阳县北部置云阳县;景明二年(501),分石安县复设泾阳县,辖区为今县域东部,西部属池阳县辖,北部属云阳县辖.北周建德三年(574),并池阳县入泾阳县,今县域北部属宣州云阳郡(治所在今口镇长街村)云阳县辖,南部属雍州咸阳郡泾阳县辖。隋开皇三年(583),直属雍州;九年(589),泾阳县改名咸阳县。十一年(591)复设。唐贞观元年(627),属关内道雍州泾阳县辖;北部因云阳县易名而改为池阳县辖,八年(634)复为云阳县辖。天授二年(691)属鼎州辖。
    久视元年(700)复属雍州辖。开元元年(713)属关内道京兆府。五代(907—960),后梁,今县域属大安府泾阳、云阳县;后晋、后唐、后汉、后周、属京兆府泾阳县、耀州云阳县.北宋,至道三年(997),今县域属陕西路京兆府泾阳县、耀州云阳县。金属京兆府泾阳、云阳县。元至元元年(1264),并云阳入泾阳县,二年(1265),并泾阳入高陵县,三年(1266)复置泾阳县。明洪武九年(1376),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清属陕西省西安府辖。 民国三年(1914),属陕西关中道;十七年(1928)直属陕西省;二十八年(1939)属陕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17 曰,本县解放,属陕西省三原分区;1950年5月,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属渭南专区;1956年10月,直属陕西省;1958年12月并入三原大县;1961年9月恢复泾阳县建制,属陕西省咸阳专区;1983年10月属咸阳市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11
三原县
早在史前期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衍息活动。周时为焦获,后改名汤社。秦统一六国后,设汤社县。汉时置设为池阳县,即今泾阳县北部及三原县地区。曹魏时,池阳县包括泾阳、淳化、礼泉的部分地区。西晋时,池阳改属扶风郡。公元352年符秦于嵯峨山北,置设三原护军,因其地西有孟候塬,北有白鹿塬,南有丰塬而得名。北魏(公元446年)置设三原县,县城移至清水谷,在今县境西北31公里嵯峨山杨杜村。三原县名由此开始,至今已有1549年的历史。隋时,三原县初属雍州,后改属京兆郡。唐武德四年(公元 691年)改为池阳县,县城在今西阳镇东北康家堡,刘家沟、贾家坡一带。武德六年改为华池县,贞观六年仍改称三原县,属雍州。五代、金、宋时,三原县仍属雍州。元初至24年(公元1287年),三原县城始迁至龙桥镇,即今三原县城,至今也有708年历史。明清时期,三原县属西安府。民国期间废除“府”、“州”、“厅”,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后撤“道”,在省县之间设立行政监察区,三原县属咸阳行政督察公署管辖。

三原县于1949年5月解放,成立人民政府,并在城内设立“陕、甘、宁、边区三原分行政督察公署”,领导三原、泾阳、高陵、富平、耀县、铜川、淳化七县。1950年撤销分区,三原县隶属咸阳专区。1953年改渭南专区。1956年改由省辖。1961年后复属咸阳专区及今咸阳市管辖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5-11
周至在尧舜代时,即为古骆国,夏属古雍州,商称郝国,周秦之际,置之内史,地属京畿,汉武置县,即名周至,相沿至今。

盩厔建县于汉武帝泰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盩厔是周旋、折旋之意的假借字,曲折之意是它的引申意。唐李吉布《元和郡县志》中说“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县名”。盩厔是陕西省沿用时间最长的县名之一。直到1964年国务院颁布《简化汉字总表·附表》,规定“盩厔”简化为“周至”。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5-11
渭南作为县名,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公元360年),以县城在渭河南岸得名。考其沿革,更为悠久。

夏(约前21-前16世纪),传说属雍州,为有扈氏族活动区。

商(约前16-前11世纪),为骊戎国之地。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属畿内(京城效区)。

东周(前770年-前256),春秋时属晋。秦武公十年(前688)秦伐土吉戎,在今年内渭河以北置下吉县,县治在今年内故市镇附近的故县村。次年置郑县,辖今渭河之南地。战国时,渭南先属魏,魏襄王五年(前314年)献于秦,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置骊邑,辖渭河以南地区。

秦(前221-前206),渭河以南属骊邑,渭河以北属下吉。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设内史,辖骊邑、下吉等,此时,北部还设有莲勺县,据《汉书· 地理志》载:“当属内史”。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进军关中,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骊邑、下吉一度属之,莲勺亦当属之。二年(前205年),汉设渭南,河上二郡。郑、骊邑属渭南郡,莲勺属河上郡,复隶内史。前197年七月,骊邑更名新丰。建元六年(前135年),分内史为左右。新丰、郑、下吉属右内史,莲勺属左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新丰、下吉、郑县属京兆尹,莲勺属左冯翊。新莽始建国元年到地皇四年(9年-23年),设烈郡、新丰、下吉、莲勺各县属之。

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吉并入郑县,属京兆尹;莲勺属左冯翊。密寺县,当在此时并入新丰,属京兆尹。建和元年(147年),又恢复下吉县,改隶左冯翊。

魏(220年-265年),改京兆尹为郡,左冯翊为冯翊郡。新丰、郑县隶雍州京兆郡、下吉、莲勺隶雍州冯翊郡。

晋(265年-316年),新丰、郑县仍隶雍州京兆郡,下吉、莲勺仍隶雍州冯翊郡。东晋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正月,割新丰、郑县地,置渭南县(县域在今老城北),隶雍州京兆郡。下吉、莲勺仍属雍州冯翊郡,后秦时,渭南、下吉隶属未变,唯据《太平寰宇记》载:“姚苌废莲勺县”。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因避武帝拓拔□不讳,将下□改为夏封县,迁治于雄霸城(今巴邑镇)。太和三年(479年)复设莲勺县,废夏封入莲勺,隶雍州冯翊郡。孝昌三年(527年)改渭南县为南新丰县,并设渭南郡,治所迁至今县城东南四里明光塬上。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复设夏封县,与莲勺同隶雍州冯翊郡。废帝二年(553年),分置灵源、中源二县,改南新丰县为渭南县。灵源县遗址在今阳郭高家村,中源县址待考。三县均为雍州渭南郡。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废渭南郡、灵棂、中源入渭南县,属雍州京兆郡。同年因莲勺界内屡“群盗”,置延寿郡,郡治在夏封县,领夏封、莲勺。

隋初,置雍州,不久改为京兆郡,渭南属之。开皇三年(583年),废延寿郡。大业元年(605年),改夏封为下吉,并莲勺,属冯翊郡。大业十年(614年),将下吉县治迁到今下吉城,隶同州。《两京地理志》载,开皇十四年(594年),隋文帝过渭南,见塬上缺水,将县城由明光塬迁至今老城。

唐武德元年(618年),渭南改隶华州。垂拱元年(685年)华州改为太州。神龙元年(705年)又复为华州。天授二年(691年)七月,析渭南、庆山置鸿门县,县治在零口镇。同时设鸿州,领渭南、庆山置、鸿门、高陵、栎阳等县。大足元年(701年),废鸿州及鸿门县,渭南属雍州。开元元年(713年),渭南隶京兆府京兆郡。自武则天垂拱元年将华州改为太州后,州名几经更改,下吉县隶属未变:开元元年(713年),为华州华阴郡;天宝元年(742年),州废郡存;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华州,上元二年(761年),再改为大州;宝应元年(762年),复名为华州;宝历元年(825年),复为大州;乾宁四年(897年),为兴德府,光化三年(900年),为华州。

五代后梁时,渭南隶大安府;后唐、后晋、后汉一直隶京兆府;后周显德二年(956年),改隶华州。下吉县一直隶华州。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改华州为镇国军;至道三年(997年),设陕西路华州华阴郡;皇祐一年(1053年)改镇国军为镇潼军,渭南属之。熙宁六年(1073年),撤渭南,入郑县。元丰元年(1078年)恢复渭南县,隶永兴军路华州华阴郡。下吉县,一直隶华州华阴郡。

金皇统二年(1142年),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改镇压潼军为金安军,渭南,下吉属之。

元中统元年(1260年),改金安军为华州。至元元年(1264年),并下吉入渭南,曰并管。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路为安西路,二十三年(1286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渭南隶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奉元路华州。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革“并管”名,下吉划归渭南县,县境始跨渭水南北,隶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华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一月,直隶西安府。

清,隶陕西省丁乾鹿道西安府。

民国初年,属陕西省关中道。十六年(1927年),撤道,由直辖县。二十八年(1939年),在大荔设置第八行政督察区,辖渭南等县。

1949年5月,渭南县解放,隶陕甘宁边区政府渭南分区。1950年5月,改为陕西省渭南分区。1956年10月,撤销分区,由省真辖。1959年元月1日,华县、华阴、潼关并为渭南县,直属省辖。1961年9,10月间复设渭南专区和华阴、华县、潼关、渭南四县。1968年9月3日改专区为“地区”,辖渭南县,1983年10月渭南县改为县级渭南市,1995年4月渭南地改市,渭南地区改为渭南市,原县级渭南市改为临渭区,归渭南市管辖。(据《渭南县志》)

1983年,渭南县改名为县级市,是中共渭南地委、渭南地区行政公署、渭南军分区和中共渭南地委、市政府所在地,市区为南高北低,中间因沋河穿越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人称东部为老城区,西部为新城区。

据《渭南县志》讲,其城区最早是在渭河的南边,今老城区的北边,初建于苻秦甘露二年(公元360年)。因城在渭水之南而得名。到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撤销渭南县而设渭南郡及南新丰县,在今城区东南四里的明光塬上建筑县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因塬上缺水又将县城迁移至今老城区。大业九年(公元613年)修筑了城池,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元帅阔廓将池向东开拓,明洪武年间又将城池四周向外开拓,关建造城门四座:东为“拱华”、西是“望秦”、南曰“通原”、北称“临渭”。每座城门上边还建有城楼。后又建花门楼。1556年华州大地震中,其城门楼全部倒塌。翌年重修。1568年,城墙用砖砌起,增建4个角楼,12个望楼。之后又相继补修。太平军1862年4月进住渭南城区后,有半数城墙被炮火摧毁。之后又集资进行补修。1949年5月渭南解放,其城墙、门楼因倾斜裂缝,影响交通而被拆除。

渭南地处西安市以东60公里的渭河平原上,历史上渭南县城的规模与重要性远不及大荔和华县城。但由于华州城清末遭战乱被毁,再加上华县城向北沙苑地带,与北部各县的交通联系不如渭南方便,于是西安东部的经济重心逐渐由华县移到渭南地区,特别是陇海铁路修通后,关中东部及渭河以北各县的货物多由此集散,其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因而已成为关中东部的政治、交通、经济、文化中心。从50年代开始,中央、省、地、市先后建立了机械、造纸、化工、食品、服装等数十座中小型工厂,城市人口猛增,城区面积迅速扩大。1988年8月,陕西省政府决定在此设立经济开发区,属内地“特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5-11
富平县,建制始于秦代,迄今已有 2400余年。公元前7世纪末,周室衰微,西戎南侵,平王东迁,移都洛邑,将迤山(今县境西南瓦窑头原畔一带)划辖秦国。随着秦国势力的不断扩张,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始在频山以南设置频阳县治(故址在今美原镇古城村一带)。秦统一全国后,以频阳属内史。西汉高帝时(前206—前195),以频阳县属河上郡。另于县境南部设置怀德县(故址在今华朱乡怀阳城附近),两县均属内史。景帝时(前156—前141),两县同属左内史。武帝时(前140—前87),又以两县归属左辅。新莽时(9—23), 两县属列尉大夫。东汉时(25—220),并怀德县入频阳县,属左冯翊。三国时(220—265),归属曹魏,仍称频阳县,属左冯翊。西晋时(265—316),自彭原界(今甘肃省庆阳地区西南)徙富平县治于怀德故城,与频阳县并存。东晋时(317—420),富平一度为苻秦所统治,曾在频阳县境内设置土门护军(故址今薛镇土木坊)。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撤土门护军,将其辖地并入同官县(今铜川市),迁北地郡至泥阳县所属通川(今流曲镇);又并泥阳县于富平县。宣武帝景明元年(500),撤原频阳县建制,划同官县一部,另建土门县(今薛镇),隶北地郡。西魏文帝大统五年(539),富平县治由怀德故址迁至石川河北岸(今城关乡古城村一带)。废帝三年(554),以富平县属宜州(今耀县)。北周闵帝元年(557),于中华原置中华郡(故址今城关乡石佛原一带),富平县划归该郡管辖。武帝建德四年(575),裁中华郡,富平县改属左冯翊。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富平县改属京兆郡。 炀帝大业二年(606),将土门县并入华原县(今耀县),属京兆郡。恭帝义宁二年(618),又从华原县划出原土门县辖域,恢复土门县建置,属宜君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设置富平道,归骠骑车骑统辖;不久,改富平道为玄武军。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废土门县。高宗咸亨二年(671),于富平、华原两县境域各划一部,在原土门县故址另建美原县。武则天天授元年(690),以美原县隶于宜州。大足元年(701),以美原县改属雍州。玄宗开元年间(712—741),徙富平县治于义亭城(今华朱乡旧县村一带),属京兆府。德宗贞元四年(788),定富平县为赤县(按:赤县非县名,唐代分县为等,诸等中有赤县,由京城直接治理),旋升县为州。哀帝天佑二年(905),划出美原县,设置鼎州,隶属耀州(二州不同级)。五代时,后梁恢复美原县,仍属耀州。末帝贞明元年(915),改鼎州为裕州,隶属崇州。后唐复以富平县改属耀州,美原县初属同州,继属耀州。至后晋、后汉、后周诸朝,均未变动。北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富平、美原二县同属永兴路京兆府耀州。金太宗天会九年(1131),即宋金两军“富平之役”后,金人以富平、美原二县赐齐(金人立刘豫为齐帝,建都大名)。熙宗天眷元年(1138),两县又同归宋。天眷三年(1140),复由宋入金。皇统二年(1142),撤富平县,以其地并入美原县,隶属耀州。蒙古军 南下后,恢复富平县制,与美原同属耀州。世祖至元元年(1264),将美原县并入富平县。至此,富平县境内再无两县并存的情况。元末明初(1368—1370),富平县治由义亭城迁至窑桥寨(今老县城),属西安府。明末,李自成建大顺国于西安,县治仍设窑桥寨。清代,富平县属西安府。民国初,尽废府州厅制,富平属陕西省关中道。 民国23年(1934),属陕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咸阳)。民国37年(1948),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署驻耀县)。  1949年5月4日富平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归属三原分区。1950年5月整编后,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改属渭南区专员公署(1955年7月改称渭南专员公署)。1956年10月渭南专员公署撤销,富平县直属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管辖。1958年12月,富平县并入铜川市。1961年8月从铜川市划出,又恢复富平县制,复属渭南专员公署。1969年后属渭南地区。1970年5月13日,富平县治从老城区迁至新城区(窦村)人民路北端。1995年后隶属渭南市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7-05-11
礼泉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221)建县,距今2218年。夏属雍州,周称焦获,秦叫谷口县(一作瓠口),西汉置谷口邑,属左冯翊管辖,后改为谷喙县,东汉并入池阳,南北朝时改称宁夷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因境内有泉,味甘如泉,且旁有醴泉宫,故更名为醴泉县。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醴泉”为“礼泉”。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7-05-11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一座散发着古老气息的现代化城市。铜川历史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铜川古称铜官。北魏太武帝年间,设铜官县。北周武帝年间,改“铜官”为“同官”。1946年“同官”改为“铜川”。1949年4月28日,铜川全境解放,1958年撤县建市至今。 

铜川,原名“同官”,因与“潼关”同音,治所又设在铜水之川,故更名铜川。
  铜川夏、商隶属古雍州。秦属内史地。西汉景帝二年(前155)开始设置县,隶属左冯翊。三国魏时隶属北地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设置铜官县,隶属北地郡。北周建德四年(575),铜官县改名同官县,隶属宜州。隋、唐曾隶属雍州、京兆郡。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起,历经宋、金、元、明、清,均隶属耀州。
  民国初年,同官属西安府。民国2年(1913),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16年(1927),属关中区。民国25年(1936)7月,属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1940)初,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33年(1944)4月,属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5年(1946)7月,同官改称铜川。民国36年(1947)10月,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8年5月,根据中共路东工委指示,成立同官县政府,归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11月,归属关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1949年4月铜川解放,5月,关中分区行政督察专署改为三原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官县归其领导。7月7日,县名改称铜川。1950年5月1日,铜川县改属咸阳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3年1月20日,铜川县改属省人民政府直接领导。1958年4月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铜川县建制,成立铜川市,归省管辖,11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撤销富平县、耀县建制,将富平县、耀县的行政区域及宜君县部分地方并入铜川市。1961年8月,中共陕西省委通知,恢复富平县、耀县建制,铜川市改属渭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66年8月1日,铜川市改为省辖市。1980年1月1日,将蒲城县的广阳、高楼河、阿庄、肖家堡4个乡和耀县划归铜川市,同年5月1日,分设县级建制的城区、郊区。1983年10月25日,又将宜君县划归铜川市。1992年7月,创建铜川市新区,1993年11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新区并享受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切优惠政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7-05-11
唐为耀州治,以城东宝鉴山光耀如镜而得名,元入耀州,1913年改耀县,1958年并入铜川市,1961年复设耀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7-05-11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设孝义厅,民国二年(1913年)撤厅设孝义县。民国四年(1915年)改为柞水县。1949年11月20日全县解放,12月1日成立柞水县人民政府。1958年撤销县制并入镇安县,1961年恢复建制。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7-05-11
宁陕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在这里居住。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宁陕置县,清廷设五郎厅,属西安府,厅治设老城。嘉庆五年(1800),仁宗准在五郎厅之五郎关口筑城建镇(即宁陕新城),并赐名“宁陕镇”,意为“镇守五郎关口,确保陕西安宁”。厅名亦改为宁陕厅。民国二年(1913)改为宁陕县。1949年12月5日宁陕县和平解放,属安康专员公署。1958年底并入石泉县,1961年9月恢复县制,迄今再无改动。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