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684阅读
  • 4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46):苏州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1-28
  苏州府:最要。冲,繁,疲,难。分巡苏州道治所。江苏布政、提学、提法三使,巡警、劝业二道,织造兼督浒墅榷关驻。雍正八年,按察使自江宁移此。宣统二年改提法使。顺治初,因明制,州一,县七。雍正二年,升太仓为直隶州,割崇明、嘉定属之。又析长洲置元和,昆山置新阳,常熟置昭文,吴江置震泽。乾隆元年,又设太湖?。光绪三十年,设靖湖?,隶府。北距京师二千七百里。广二百里,袤二百四十里。北极高三十一度二十三分。京师偏东四度一分。领?二,县九。太湖?府西南九十八里。乾隆元年置,移吴江同里抚民同知来驻,治洞庭东山。东山一曰胥母山,有莫釐峰。太湖环?治,积三万六千顷。天目山水西南自浙之临安、馀杭合苕、霅溪水,至大钱口;其西合宣、歙诸山水,迳长兴箬溪,至小梅口,与宜兴、荆溪诸县水,西北汇为湖。又东北,播为吴淞江。又东为淀山湖,达黄浦入于海。甪头、下扬湾村巡司二。

靖湖?简。光绪三十年置,设抚民通判,治洞庭西山。有缥缈峰。
吴 冲,繁,疲,难。倚。南:横山。西:皋峰、姑苏灵岩山。东南:香山。西南有天平、楞伽、灵岩、穹窿、邓尉诸山。西北:运河自浙江秀水历吴江、元和入,受太湖水,自胥口东迳木渎,与光福塘、箭泾诸水会,又迳跨塘至胥门,越来溪注之。北出为横塘,与县南鲇鱼口水并入运河。商埠,城南青阳场,马关条约四埠之一。镇三:横塘、横泾、木渎。县丞驻木渎。光福巡司一。乾隆十一年,省木渎司改。
长洲 冲,繁,疲,难。倚。西:高景山。西北:卑犹山。西:运河自吴入,有寒山汛。西北迳射渎,会金墅港水,又西北入无锡。射渎水东出为长荡,浒墅、乌角、白鹤诸溪并与运河合。娄江支津自元和缘界入,东北,左溢为尚泽荡,右阳城、西湖,北后湖,迳南荡,迳陆港折东入新阳。浒墅有榷关。镇三:陆墓、蠡口、望亭。浒墅、黄埭有汛。吴塔巡司一。有铁路。
元和 冲,繁,疲,难。倚。雍正二年置。东北:维亭山。西有虎丘。唐白居易凿渠南达运河,今谓之山塘。东南:江宁山。吴淞江自吴江北迤东入新阳。运河亦自其县入。其南:澄湖,溢为萧淀湖,又东南为长白诸荡。尹山湖,县东南。其北:独墅湖,有黄天荡。又阳城湖东北西湖跨长洲。中湖、东湖俱与新阳错。镇二:甪直、维亭。沙河、周庄、章练塘有汛。二驿:姑苏、望亭。县丞二,驻甪直、章练塘。周庄巡司一。有铁路。


昆山疲,难。府东七十里。吴淞江东迳三江口,屈曲流入青浦。南有淀山湖,北溢为棋盘荡、陈墓荡,又北白莲湖,歧为商羊潭、杨氏田湖,迳直港与吴淞合。致和塘水自元和环城流,东会新洋江入太仓。镇三:安亭、泗桥、蓬阆。石浦巡司一。有铁路。
新阳疲,难。府东七十里。雍正二年置。西北;昆山、绰墩山。吴淞江自元和东入,复错出。新洋江一曰新阳江,纳吴淞水,北入致和塘。有傀儡湖、鳗鲤湖、巴城湖、雉城湖。巴城、雉城今湮。一镇:兵墟。大王庙有汛。巴城巡司一。有铁路。

常熟繁,疲,难。府北九十里。苏松粮储道驻。乾隆三十二年移省。北:大江。福山与隔江狼山对,设砲台,总兵驻。西北:崇德山、河阳山。西南:宛山。北:大江自江阴入,左与通州分岸,有捍海塘。元和塘水即运河,自长洲入,北迳福山塘。又黄泗浦水西北流,并入江。东北:大海。有塘。东南:昆承湖,一名隐湖,与尚湖相对,亦曰八字湖。镇二:庆安、福山。鹿苑、唐市有汛。黄泗浦巡司一。
昭文繁,难。府北九十里。雍正二年,析常熟东境置。东北:大江自常熟入,又东入太仓。其港口以许浦、白茆为大。白茆受吴中诸水。许浦北海舶出入长江道,此为深水。针路、白茆、许浦,及茜泾、下张七鸦,宋为昆山、常熟五大浦。自白茆岳庙起,北至周泾口入江,长二千九百丈,亦名里睦塘。镇二:梅李、许浦。薛家沙、支塘、徐六泾有汛。白茆巡司一。

吴江冲,繁,难。府南四十里。北:吴淞江,鲇鱼口水北流入之。运河二源,一南塘河,一官塘河,东汇为诸荡,与汾湖合。庞山湖东受太湖水,溢为九里湖,又东同里湖,其南为叶泽湖,有元鹤、韩郎荡。莺脰湖,县南。镇三:简村、八赤、盛泽。同里有汛。一驿:松陵。县丞驻盛泽。汾湖、同里巡司二。
震泽繁,难。府南四十里。雍正二年置。东临运河,自吴江入,至平望镇,西塘河来会。西临太湖,合诸港漾水注唐家湖,东入吴江。横塘西导乌程诸水,歧为三,东与莺脰湖会。横塘之西曰震泽塘,东曰梅堰塘,为孔道。镇二:平望、严幕。震泽有汛。平望、震泽巡司二。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3:58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1-28
苏州古时称吴。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已历经2500多年的沧桑。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历史上,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传统文化发达、园林风景秀美的城市,被誉为"人间天堂"。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大运河流贯境内,太湖在市郊以西,多湖荡河流,而西郊又多山丘,益增胜概。

春秋时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筑阖闾城,以为国都,是为苏州建城之始。秦汉为会稽郡治所,因原为吴地,故名吴县。秦末项梁、项籍在此起义反秦,盖当时江南风俗颇尚武勇,与后世绝异。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浙江以西(包括建德以下的浙江东岸地)为吴郡,以吴为治所。汉末孙策、孙权初据江东,亦以吴为驻地,后乃移治京(今镇江),再移秣陵(今南京)。孙吴东晋南朝时,与吴兴、会稽(一说为丹阳)合称“三吴”,为东南富饶之区。梁末改吴郡为吴州。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改吴州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大业时仍为吴州,又改吴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苏州。州(郡)名称虽几经变更,治所则均在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分吴县置长洲县,自此一城遂有两县。唐代后期,吴中人口增加,经济文化都有明显发展,名诗人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都担任过苏州刺史。

唐末苏州曾遭严重兵祸。光启二年(886年),牙将张雄袭踞吴城,次年被逐走。龙纪元年(889年),钱谬取苏州。次年,即大顺元年,杨行密取苏州于钱氏,不久又为孙儒夺去。孙儒军从河南流窜长江南北,到处焚杀,极富破坏性。大顺二年,孙儒焚城而去,钱缪收复苏州。乾宁三年(896年),杨行密军再夺苏州。钱氏大举反攻,于乾宁五年夺回苏州。此十余年间,吴城八次易手,遭祸甚酷。

后梁开平二年和三年(908—909年),淮南杨氏部将周本围苏州七个月而去。此后吴与吴越休战,江南战祸始歇。吴越自动纳土于宋,事在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与周本围城之役相去近七十年。在此期间,吴中承平,钱氏于太湖旁置“撩浅军”,专事兴水利、防水害,农业常获丰收。钱谬之子元琼在苏州造金谷园,即环秀山庄前身。著名的虎丘山云岩寺塔亦建于钱氏统治时的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苏州为平江府,以吴、长洲二县为治所。徽宗用朱励兴“花石纲”,苏州颇受其害。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完颜宗弼军陷平江,掳掠焚城,是为五代初年以后苏城所遭的唯一的一次兵祸,破坏极为严重。

南宋立国江南,将相士大夫多喜卜居吴中。名将韩世忠的住宅即旧为北宋诗人苏舜钦所有的沧浪亭,韩氏夫妇身后亦埋骨于灵岩山麓。余如、范成大之与石湖,史正志之与石卷堂,均为著例。经济亦在五代北宋的基础上,续有发展。范成大著《吴郡志》,谓:“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盖南宋之时,苏杭富庶实甲于天下。

元改平江府为平江路。元末,张士诚取平江,改称隆平府,居此十一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军破苏州,攻围近一年,战祸亦复不轻。明初,太祖恨吴人附张氏,赋税特重,并多次迫迁富民赴临濠(凤阳)。宣德年间,周忱、况钟屡请减免,户部均不肯执行。正统元年(1436年),方有所改。明以吴县、长洲为苏州府治所。清雍正二年(1724年),复分长洲县设元和县,自此一城遂有三县。辛亥革命后,并三县为一,只设吴县。解放后为苏州市。

宋元明清四代均倚江南漕粮为命脉,苏州所供,冠于各地。文化尤称发达,前后曾出进士二千四百人、状元三十六人。自北宋范仲淹以来,名贤辈出,而尤盛于文艺。明代绘画有吴门派,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晚明清初评点小说蔚成风气,评《三国演义》的毛宗岗为长洲人,评《水浒》的金圣叹为吴县人。

苏州园林甲于天下。今之所存多为明清士大夫所建,即源远流长如沧浪亭、环秀山庄等,亦经明清两代增修,余若拙政园、留园、艺圃、怡园、西园等,均明清名园,为国家瑰宝。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1-28
昆山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古名娄邑,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越,继又归楚。吴王曾在这里豢鹿狩猎,故又名鹿城。秦置娄县。南朝梁大同初年(535-536年)始名昆山县。唐天宝十年(751年),分置华亭县,昆山县治由昆山(今松江县小昆山)迁至马鞍山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又分置嘉定县。元代曾升昆山为州,明代复为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置新阳县,与昆山同城分治。民国元年(1912年),昆、新两县并为对外开放昆山县。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1984年列为开放县。1987年末,有7个县属镇,13个乡,467个行政村,54.87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96人。主要为汉族,另有回、满、彝、蒙古、布依、土家、哈尼族88人。
昆山人民富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隋末,就有朱燮领导农民起义军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斗争。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昆山军民抗击围城倭寇,历时45天,大小30余战,终于将入侵的倭寇赶出家园。清初,全县人民奋起反抗清朝统治,杀县丞,烧县衙,推王佐才率师起义。后遭清军镇压,起义失败,王佐才不屈而死,全城军民被杀者十之有四。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占领昆山,同治二年(1863年),清军大举反扑,在半个多月的昆山保卫战中,守城军民殉难者数以万计。清末,锦溪、巴城、陆家桥、正仪、杨湘泾等地,先后发生农民抗粮抗租斗争。辛亥革命前不少昆山籍人加入同盟会,参加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昆山人民举义旗,逐知县,迎来光复。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党员刘重民来昆宣传反帝爱国,各界民众积极响应。民国15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共党员王芝九来昆开展革命活动,帮助筹建国民党昆山县党部,并建立中共昆山独立支部。民国28年,昆山创建第一支抗日武装--陶一球部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后整编为新四军江抗第三支队第一中队。同年开始建立县、区抗日民主政权、地方武装和群众组织,抗日活动遍及城乡。"皖南事变"后,革命武装力量受挫,党政军人员大部北撤,留守党员仍坚持原地斗争。民国32年恢复昆东、昆南抗日武装斗争,并发展了淀山湖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斗争中壮大了地方党组织。抗战胜利后,地下党发动群众,积聚力量,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迎来了昆山的解放。在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有113名烈士为国捐躯。
昆山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自宋至清有进士476人,其中武科17人。南宋范成大,为当时文坛四大家之一;大学士、文学家卫泾"忧国忘家,始终一节。"元有名士顾阿瑛,精于音律诗画,终身不仕。明有卢熊,著有《吴郡广记》、《苏州府志》、《兖州府志》;有航海家费信,随郑和、杨敏四下西洋;有大学士顾鼎臣,疏请改筑昆山县城,免遭倭难;有哲学家魏校,为一代名儒,南都四君子之一;有著名文学家归有光,为古文运动代表,称唐宋派;有戏曲家顾坚、魏良辅、梁辰鱼,为昆剧的创始人;有苏州反税监斗争领袖葛贤,世称葛将军。明末清初,有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颂于世;有文学家归庄,归有光曾孙,所著散曲《万古愁》,论者比作《离骚》;有著名教育家朱柏庐,著有《治家格言》,历代流传;有画家龚贤,金陵八家居首。清有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同胞三鼎甲,号称"昆山三徐"。清末民初,有南社著名诗人、画家、教育家胡石予,与钱名山、高吹万并称江南三大儒。民国以来,有协助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的徐祖贻和历代国民党要职的叶楚伧、钱大钧等。著名人士有书法家方还,天文学家朱文鑫,植物学家蒋英,棉花专家俞启葆,农学家于景让,物理学家周同庆,文字改革先驱朱文熊。还有曾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吴保丰,著名音乐教育家丁善德,动画片导演徐景达,评弹艺术家顾宏伯、严雪亭等。科学家、企业家美籍华人王安博士,女钢琴家奥籍华人王纪音都是昆山人。
昆山名胜古迹较多,又是昆剧的发源地。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墓;建于北宋年间的秦峰塔;刻有"太平天国"四字的集善桥(俗称赵家桥)。周庄的沈厅、张厅;张浦的赵陵山遗址。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0处。城西北有风景秀丽的马鞍山,因形而名,山石晶莹似玉,玲珑剔透,故又名玉峰,素有"真山似假山"、"百里平畴,一峰独秀"之誉。山顶有纪念南宋秦国公卫泾的文笔峰,山腰有林则徐手书的石刻楹联林迹亭,山阳有重建的南宋诗僧冲邈住所翠微阁,山阴有以清尚书徐乾学遂园旧址重建的梅花墩。马鞍山麓为亭林公园,园内松柏青翠葱茏,山水相映成趣;内有顾炎武纪念馆、顾鼎臣崇功祠等;园内有昆石、琼花、并蒂莲,奇异珍贵,被誉为"玉峰三宝"。
新石器时期,昆山地方已有人类活动。
夏、商时期,地属扬州。
周时地称娄邑(见载于清代《昆山县志》),属吴国。
战国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越灭吴,地属越国。楚威王(前339年-前329年)灭越,地属楚国。
秦置娄县,属会稽郡。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娄县属荆国。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荆国除,娄县属会稽郡。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立刘濞为吴王,治荆国旧地,娄县属吴国。景帝四年(前153年),吴国废,立刘非为江都王,治吴国旧地,娄县属江都国(见《汉书》、《史记》、《晋书》)。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江都国废,娄县属会稽郡。王莽始建国年间(公元9-13年),娄县更名娄治,属会稽郡。
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复名娄县,仍属会稽郡。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郡置吴郡,娄县属吴郡。
三国、晋、宋、南齐、娄县属吴郡。
梁天临六年(507年),分娄县置信义县,属信义郡。大同初(535-536年),分信义县置昆山县。
陈时昆山属吴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撤昆山县(撤县后地属苏州)。开皇十八年(598年),复置昆山县,属苏州。大业元年(605年),苏州改为吴州;大业三年(607年),吴州改为吴郡,昆山均为属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吴郡改为苏州;天宝元年(742年),苏州复为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吴郡为苏州,昆山均为属县。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封钱镠为吴越王,昆山属吴越国苏州。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吴越置中吴军治苏州,昆山属苏州。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除,改苏州为平江军,昆山属平江军。政和三年(1113年),升平江军为平江府,昆山属平江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平江府为平江路,昆山属平江路。元贞元年(1295年),升昆山县为昆山州,仍属平江路。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取平江路,改称隆平府,昆山县属隆平府。次年,张士诚降元,隆平府复为平江路,昆山州属平江路。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平江路改为苏州府,昆山州属苏州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昆山州为县,仍属苏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昆山县置新阳县,两县同城分治。咸丰十年(1860年)四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将江南文将帅李文炳取昆山、新阳两县,改昆山名昆珊,两县同属太平天国苏福省。同治二年(1864年)四月,太平军退走,复名昆山,与新阳县同属苏州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昆山、新阳两县合并,仍名昆山县,属江苏省上海道。民国3年6月,省改设5道,昆山属苏常道。民国16年废道,直属江苏省。民国22年,省设13个行政督察区,昆山属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12月,省改设9个行政督察区,昆山属无锡区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4年9月,省改设10个行政督察区,昆山属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6年11月15日,日军占领昆山。次年5月,直属日伪江苏省政府。民国29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昆山直属伪江苏省政府。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伪政府倒台。9月,昆山属江苏省江南行署。10月,省撤江南行署,建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昆山为属县。民国37年4月,省改设9个行政督察区,昆山隶属不变。
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属华东军政委员会苏南苏州行政区专员专署。1950年10月14日,苏南苏州行政区专员公署改称苏南人民行政公署苏州专员公署,昆山属苏州专员公署。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昆山属江苏省苏州专员公署。1968年3月26日,苏州专员公署改称苏州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4月13日更名苏州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改为苏州地区行政公署,昆山均为属县。1983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3月1日撤苏州地区行政公署,昆山属苏州市。1989年昆山撤县建市迄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1-28
据1988年发掘的常熟境内最早原始文化遗址钱底巷新石器遗址证实,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聚居生息。商代末期,常熟为勾吴北境。秦属会稽郡吴县。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分吴县之虞乡立海虞县”(《宋书·州郡志》)。咸康七年(341年),于海虞北境南沙乡设南沙县。梁大同六年(540)年,天南沙之地置常熟县,常熟之名始于此。隋开皇九年(589年),并海虞等6县入常熟,录属苏州。唐武德七年(624年),县治由南沙城移至海虞城,隶吴郡。宋代属平江府。元元贞二年(1296年),升为州,隶平江路。明复降为县。清属苏州府。辛亥革命后,常熟、昭文复合并为常熟县。1983年改设常熟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1-28
吴江历史悠久。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县治设松陵,属苏州。元元贞二年(1296年)吴江县升为州,明洪武元年(1369年)复为县。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吴江县偏西地设震泽县,偏东地为吴江县。1912年吴江、震泽两县复合为吴江县,隶属江苏都督府。1949年4月29日吴江解放,建立人民政权。全县先后分设8个区、10个区、9个区、5个区。1957年全县撤区并乡,共设23个乡,7个县属镇。1958年全县农村成立20个人民公社,1962年又增设3个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乡村建制,黎里镇与黎里乡合并,实行镇管村,全县共设7个镇,22个乡,1985年又有5个乡镇合并。自1987年起全县各乡陆续撤乡建镇。1992年撤县建市,设有18个镇,5个乡。至2004年全市全面完成撤乡建镇,共设松陵、盛泽、同里、震泽、黎里、平望、芦墟、桃源、横扇、七都10个镇。
吴江市历史概况
1、解放后,据考古发现,我市的松陵、平望、同里、震泽、梅堰等地均有古文化遗址, 属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2、据史料记载,吴江建县于五代初期。雍正年间,吴江县分为震泽县和吴江县。
3、1949年4月29日,县府所在地松陵镇获得解放。
4、1992年5月4日,由于改革开发的需要,吴江撤县建市。

盛泽镇
1、盛泽是明朝中后期逐渐形成的新兴市镇,它的经济主要是丝织品的生产和交换。
2、明朝后期,盛泽出现了早期资本家叫“机户”和早期的雇佣工人叫“机工”。 小说
《醒世恒言》中的有关描述就反映了这一史实。
3、1986年,在盛泽镇建造了占地面积为全国最大的丝绸交易市场叫“中国东方丝绸市场”。
4、1992年,盛泽又有“华夏第一镇”誉称。

同里镇
1、解放后,从镇北郊的九里湖地区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经考古鉴定,确认该地区
为母系氏族社会的良渚文化遗迹之一。
2、同里自古名为富土。自南宋以后该为同里,沿用至今。历史上同里以米市著称。
3、同里镇的石桥年代最为久远的是南宋的思本桥的元代的富观桥。现今的同里中学原系
同川书院,始建于清朝雍正十三年(即1735年)。

黎里镇
1、 黎里镇已有2500年的历史,春秋时期是吴越两国分界线的一部分,故有“吴根越角”
之称。
2、黎里之名始于唐朝,是后人为纪念黎逢吉疏通道路有功而名。
3、黎里镇名人辈出,在近代史上,有著名的革命家柳亚子先生和张应春烈士,有国际大
法官倪征澳。

梅堰龙南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
1、 梅堰龙南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江南水乡特色早在原始社会便已形成,
同时也显示了吴江历史和文化的悠久。
2、 据龙南村落遗址考古发现,吴江地区的先民早在据今5200年前就已种植水稻。
3、 龙南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已发掘800平方米,发现如次完整的村落遗址在
太湖流域尚属首次。

震泽镇
1、慈云寺塔坐落在震泽镇东端,原名望夫塔,建造于三国时期。
2、慈云寺塔的名称从北宋末年开始流传至今。该塔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江垂虹桥
1、垂虹桥最早建造于北宋1048年,至1967年倒塌,前后共存在920年。
2、垂虹桥建成后,多次维修,桥孔时增时减,元朝大德八年(1038年)竟多达99孔。
解放后,此桥曾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3、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苏轼、米芾、杨万里都曾登临垂虹桥。
当代桥梁设计大师茅以升也称赞它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桥梁。


同里退思园
1、退思园园主是任兰生,设计者是袁龙,他们都是吴江市同里镇人。
2、退思园建造于清朝光绪11年(即1885年),全园包括住宅区和园林区两部分,因园
紧贴水面,如浮水上,故又有“贴水园”之称。
3、退思园各景点中,代表春、夏、秋、冬的分别是:
(春景)坐春望月楼、(夏景)菰雨生凉、(秋景)天香秋满(桂花厅)、(东景)岁寒居。


苏嘉铁路
1、 苏嘉铁路在吴江境内长43.29公里。
苏嘉铁路于1936年7月正式通车,1944年3月起被日寇拆除。
2、 根据1932年签定的《凇沪停战协定》,国民政府不能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驻军,也不
能经上海中转调动军队,这样,南京与杭州间的铁路军运中断,为此,国民政府决定
修筑苏嘉铁路。
3、 抗战爆发后,苏嘉铁路被日伪“华中铁道有限公司”霸占经营,但铁沿线人民没有停
止斗争。 1938年,在太湖边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江浙太湖抗日义勇军”。


练习题:
1、据史料记载,吴江建县于 初期,据今已有 千多年的历史。
2、吴江梅堰龙南 时代村落遗址的发现,证明了 特色早在原始
社会便已形成,同时也显示了吴江历史和文化的悠久。
3、当代桥梁设计大师 曾这样称赞道:“吴江 桥与河北赵州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同为我国古代有名的桥梁。”
4、 我市文物较多,如著名的同里 园和震泽 塔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 我市历史上曾有一条贯穿南北的铁路叫 铁路,它于1936年通车,1944年被 拆除。
6、明朝后期,在我市 镇出现了早期资本家“机户”和早期雇佣工人“机工”;
著名的爱国诗人、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者柳亚子的故居坐落在我市 镇。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