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643阅读
  • 9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98):沂州府(临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3-04
沂州府:冲,繁,难。隶兗沂曹济道。初沿明制,为兗州属州,领县二。雍正二年直隶。十二年为府,置附郭,降莒及所属蒙阴、沂水、日照来隶。西北距省治六百六十里。广五百二十里,袤五百十里。北极高三十五度九分。京师偏东二度十二分。领州一,县六。

兰山冲,繁,难。倚。西南:宝山。东南:马陵。北:大柱。沂水自其县入。蒙山河入为汶水,迳铁角山,纳小河,又南迳鲁中丘故城王祥墓右,合孝感河,至府治东北,右纳小沂及胭脂河,又涑支津,其正渠迳勃庄南,为芦塘河。沂水又南迳龙塘口,右歧为武河,其东白马河。东北:沭水,自莒入,右合温泉水,右武阳沟,再入郯城,而武河、芦塘河错郯城复入而合。又东,西泇河自费入,并南入江苏邳州,而西泇右纳别源巨梁水,复歧为夹山河,分入峄芙蓉湖。镇:长江、罗滕。青驼寺巡司。杨家庄、徐公店二驿。府属沿海墩台二十有八。

郯城冲,繁,难。府东南百二十里。东北:羽山、苍山。沭河自兰山再入,迳城东北,右得墨河故渎焉,环城南入宿迁。又南,迳马陵山,西至红花埠,又西,白马河入迳城西,并入江苏宿迁。又西,沂水入,入邳州。又西支津武水入,又西,芦塘河入,合燕子河,右歧为鸭蛋河,入邳。正渠又南与武水仍入之。大兴镇,通判驻。旧置沂郯海赣同知,乾隆三十八年改。又磨山有废巡司。红花埠驿。道平、解村废驿。

费简。府西北九十里。西北:蒙山。西南:南城。西北:聪山,浚水出,即地理志“南武阳冠石山治水”,应劭曰“武水南迳古颛臾”。右纳小淮水,一曰小沂,又东南迳万松山,右合祊水,至钟山。左合洪塔、蒙阳、红衣诸河。东南:旗山,东泇出。西南:抱犊崮。南:大沭崮,涑水出,西泇水出,并入兰山。镇:毛阳。关阳、平邑二巡司。

莒州简。府东北九十里。雍正二年直隶。十三年降削所领沂水、日照、蒙阴。北:七宝山。东:观山、卢山。南:焦原。西:浮丘,有莒子墓,或误浮来。有寺曰定林,因譌为二山。西北:洛山。水经注濰水导源濰山,东南迳屋山,汉箕县故城。今合南源瓦屋山水,折东北,迳仲固山,右合析泉水。其东浯水,地理志、说文,出灵门壶山,迳汉姑幕故城,并入诸城。其西沭水,自沂水入,合华洛、袁公水,侧城东南,左纳鹤水、浔水,右合黄华水、马沟河,至道口入兰山。东南:石河,地理志夜头水,入日照。其西柘汪、硃汪、青口三河入,并入江苏赣榆,达于海。葛陂水,堙。十字路镇。石埠集有巡司。

沂水冲,繁。府东北百二十里。西:龙山。西南:灵山。东:峨。西北:雹山。北:沂山。其连麓大弁,沭水出,东南迳杨家城子注邳乡南。左合大小岘、箕山水,迳孟母墓。莒西北,沂水自蒙阴入,左合螳螂河,东南迳盖故城,水经注左合连绵、浮来、小沂水,至城西北,左纳雪山、英山河,右合闾山、时密水,至河阳集,右纳东汶水,入兰山。其西蒙山河,自蒙阴入,复分支入费。县丞驻东里店。垛庄巡司,又驿。

蒙阴冲。府西北二百里。南:蒙山。东北:卢崮、具山。西北:敖山。北:两县。沂水三源,郑氏主中源,出沂山,班氏主东源,出临乐山,桑氏主西源,出艾山,迳龙洞山而合,东入沂水。其北鲁山,螳螂水出。西南:五女山,桑泉水出,屈北迳城南,左会巨围、堂阜,右髇崮水,又东,俗曰汶河,右合桃墟河,古蒙阴水,迳铁城东北,卢川水会金星梓水,再错沂水复入,合著善河,自左注之,又东南入沂水。黑龙寨。紫金关有巡司。

日照简。府东二百四十里。西北:昆山。西南:矮岐。北:会稽、白石。南:观山、堙台。海,东南五十里。东北自诸城以南为石臼口,纳潮河。又南,夹仓口,傅甿河合伐庄河、固河入。又南,涛雒口、涨雒口、岚头山口。折西为狄水口,纳石河。故安东卫在焉,有巡司。西有浔水,水经注“出巨公山”,俗黄墩河,其北鹤水,并西入莒。北有濰水,自莒错入,东入诸城,洪陵河从之。镇三:涛洛、夹仓、石臼。巨峰寨。

注:今析置日照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4:12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3-04
临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 二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在境内有多处发使用文字符号,现沂河和沭河流域发现的近百处细石器文化遗存,是一、二万年前的人类所创造。早在5000年以前,这里的人类就开始掌握了酿酒技术,使用砭石治病等。商朝时期,这块土地上就丰存过郯、莒、费诸方国。周灭商后, 鲁国和齐国是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支柱, 临沂地域除分属齐、鲁等国外,见于<<春秋>>的还有颛、阳、向、莒、郯、根牟、於馀丘、杞等国。 春秋时期,除上述古国外,见于<<春秋>> 的有启阳,中丘、祝丘、费、防、台、东阳、武城、丘舆、向、次室、蒙、郓、堂阜、盖、 艾、纪障、密、鄢陵等20个。这些大城邑的出现,是经济文化发达的标志。战国时期, 域内诸封国先后为齐、楚所兼并,至战国末期, 南部属楚,北部属齐。


秦朝统一,地方实行郡县制, 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临沂地域属琅琊郡和郯郡。 西汉时,郡国并行。临沂地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城阳国和兖州之泰山郡。 东汉承西汉制度,分属徐州之利城郡、东海郡、 琅琊郡、琅琊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莞郡、 东安郡和城阳国。三国时期,属魏国。 至魏末,分属东海国、琅琊国、东莞郡、泰山郡。 西晋时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 兰陵郡、东莞郡、兖州之泰山郡。 晋室南渡后,地域先后属于后赵、东晋、前燕、后燕、 南燕、前秦和北魏。 隋朝分属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 海州(东州郡)、徐州(彭城郡)。 唐朝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 徐州(彭城郡)。宋朝分属沂州(琅琊郡)、 密州(高密郡)、淮郡军等。宋室南渡后, 分属于金朝山东东路的沂州、莒州、邳州、 泰安州。元朝分属兖州府和青州府。清初因之,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 置附郭兰山县,降莒州为散州。属沂州府。 有兰山、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莒州6县1州。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撤州, 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3年撤销沂州府, 改莒州为莒县。1914年分山东省为4道, 改兰山县为临沂县, 临沂地域分属济宁道和胶东道。1918年撤销。1936 年划为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抗日战争时期,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在沂南县青驼寺成立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1943年9月改为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1945年8月在莒南县大店镇成立山东省政府。 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相继建立过30 多个县级和县级以上政权机构。其中属于县级的政权组织, 一般称抗日民主政府, 也有一些称作行署或办事处。这些县级政权组织, 都独立的发挥县级政府的作用,分属鲁中、鲁南、 滨海3个行政区。解放战争时期, 行政区划层次仍沿袭抗日战争时期, 只是对区划作了某些调整。1948年7月,鲁中、鲁南、滨海三个行政区合并为鲁中南行政区, 设鲁中南行政公署(驻临沂城),下辖7个专区,49个县。至1949年10月1日,临沂地域分属沂蒙、尼山、台枣、滨海4个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继续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1950年5月,鲁中南行政区撤销。以沂蒙专区为基础,成立沂水专区,辖9县。以滨海专区为基础,成立临沂专区,辖9县。1953年1月将原属临沂专区的赣榆、东海、邳县、新县海连市划归江苏省。1953年7月,沂水专区撤销,除日照县划归胶州专区外, 所辖其余各县皆划归临沂专区,同时, 原属滕县专区的平邑县亦并入临沂专区。1956年3月,日照县划归临沂专区。至1961年4月,临沂专区辖临沂、郯城、苍山、临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阴、平邑、费县、日照、 莒县13个县市。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确定,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12月2日,国务院确定,沂源县划归淄博市管辖。1992年1月,莒县划归为日照市管辖。至此, 临沂地区辖临沂、郯城、苍山、莒南、沂水、蒙阴、平邑、 费县、沂南、临沭10个县市。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 设立地级临沂市。原市级临沂市分为兰山、河东、罗庄3个县级行政区。地级临沂市辖兰山、罗庄、河东3区和郯城、苍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费县、蒙阴、临沭9县。


勤劳、智慧、善良、 勇敢的沂蒙山人民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 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杰出人物。 植根于沂蒙大的沂蒙精神,如奔腾不息的沂河, 哺育着一代代沂蒙儿女,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创造辉煌。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光照千秋的篇章。清末, 著名的鲁南幅军配合太平军、捻军作战,反抗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坚持斗争长达15年之久,涌现出刘淑愈、 孙化祥等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首领。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 沂蒙山区是山东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地区之 一。早在建党初期,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就在沂蒙山区播下了革命的种子。30年代, 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的著名的苍山暴动、日照暴动、龙须崮暴动、沂水暴动等,显示了共产党人和沂蒙人民的大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英勇献身精神。刘之言、郭云舫、刘晓浦、刘一梦、孙善师、 孙善帅等革命先烈的英名,永铭沂蒙大地。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这里是著名的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是山东华东党政军领导指挥中心, 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 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工作。赵博、 罗炳辉、刘炎、陈明、李竹如、常恩多、汉斯.希伯等著名革命烈士都在这块土地上献出了生命。从沂蒙山区出发, 罗荣桓率雄师挺进东北;从沂蒙山区出发,陈毅率大军直下江南。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征途上, 深深地印下了沂蒙人民支前车轮的辙印。 沂蒙人民为夺取革命战争胜利, 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10多万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临沂市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闻名中外的汉代帛画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等,就出土在临沂市银雀山下.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春秋时期的曾子、子路,战国时期的荀况,东汉珠算发明家刘洪,西汉经学家匡衡,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东晋书圣王羲之,南北朝文艺批评家刘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颜杲卿等,有的出生于此,有的在这里生活过,都留下了难以湮灭的印迹。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3-04
郯城县历史悠久,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秦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所。唐贞观六年撤县入下邳,元和中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末复置郯城县,明清之后县域有变,县名未易。建国后隶属临沂地区。〔历史事件〕郯城大地震:1668年7月25日晚8时左右发生8.5级郯城大地震,波及8省161县,破坏区面积50万平方公里以上,史称“旷古奇灾” 。郯城大捷:1943年初,为粉碎日军“蚕食”,八路军115师奔袭郯城,于1月19日晚10时发动强攻,次日晓全歼日伪军530人,首创八路军山东敌后攻城范例。〔历史人物〕于定国(前111—前40年)西汉时东海郡郯人。汉宣帝时丞相,封平西侯。何承天(370—447)南朝宋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政治家,历官衡阳内史、御史中丞等。刘之言(1906—1933)马头镇人,鲁南地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史人。1933年在“苍山暴动”中牺牲。
历史变迁 郯为古地,历史上,为郡为国。两汉极盛之时,更为徐州刺史部治所。千百年间,地当要冲,重镇苏鲁,拓殖建设堪称辉煌,现存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偌大郯国故城遗址,即为明证。但魏晋乱后,地位衰落。隋唐两宋,虽有起色,但其声势显赫已远非于前。且自唐后期省县入临沂,中经五代十国、宋、金,直至元中期,未再复置,其长达500余年间,境域所属,尚随临沂县而易。
元末,郯城县复置。同时,沂州守御王信在县城今址筑土城。明洪武(1368~1398年)初,改筑砖城。清,承明制。直至民国于今。县建置未易,且县城治所除抗日战争极短时间外均扎驻在郯城今址,故城区建设亦有所复兴。
《乾隆·郯城县志》载,元末王信所筑之城,系“累土而立”,墙基为碌碡排垫,故称“碌碡城”,占地面积569.25亩,“墙周围五里八十步,高一丈二尺,宽八尺;护城河宽三丈,深九尺;设有三城门,南曰通淮,西曰瞻鲁,北曰拱极。”
1510年(明正德五年),知县黄琮在北城门之上增建城楼。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知县郎湘在西、南城门之上再建城楼,与北门城楼对应相望。1577年(万历五年),知县赵蛟又建城墙小角楼4座,使古城初具规模。
1538年(万历十一年),大雨冲塌南门,知县颜若愚重行修复,并于东城之上增建鼓楼与西门城楼相望。因鼓楼内塑文昌帝君像,故又曰“文昌阁”。后又在其南百余步间城墙之上建奎星楼,塑奎星像。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知县文广以砖修建城墙和各城门,既较之以前美观坚固,又免除岁年修复之苦。同时,各门城楼建成重楼,城四角建起硅楼。楼阁恢宏,女墙鳞峙,蔚为壮观。
1668年(清康熙七年),郯城县遭强烈地震破坏,城墙全坍,楼阁无存,县治成一片废墟。1678年(康熙十七年),沭河泛滥,大水直冲县衙,北城墙被冲塌60余丈,县治一片汪洋,阖城苦不堪言。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知县方殿元修筑东北角城墙45丈。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知县荆文康又修筑西北角城墙15丈和北城门楼。至此,城墙告以修复完毕,楼阁则付之如阙,景况比之明末已大为逊色。
终清一朝,至民国时期,境域征战不绝,血刃无常。县城已实难有建设之言。无数次毁灭性破坏、掠夺过后,到1948年郯城县最后解放,县城几成一片废墟。
民国旧貌 饱受天灾之苦和人祸劫难的古郯境域,1948年11月8日最后获得解放之时,明清堂皇城区旧貌已难寻觅。遍观城内所余故旧建筑,仅几处破墙残楼而已,余之一片废墟,凄凉破败,惨不忍睹。
残留楼房,一座在城区西南角,为邮电局所用之二层六间砖木结构小楼,原系外号“徐二憨子”者开店所建。一座是天主教堂二层十间砖木结构建筑。此外,南门外关帝庙前,还有一座破旧戏楼。
民国郯城属三等县城,占地面积不大。至1948年解放前夕,实有569.25亩,城区东西长759米,南北宽500米,东城墙在今实验一小处,西城墙沿郯西路走向,南城墙靠团结路北沿,北城墙在北城河南岸。城门有三,南曰民权,北曰民生,西曰民族。
郯城自古无东门。据《山东通志》载:“城东有禹王台陵,遏沭水。南流堤溃,则全沭西注有淹城之患”。为防沭水之灾,故未设东门。此说当有一定道理,但究因于何,未得详考。
民国时期,三城门洞外呈拱形,内为方形。洞高5米,宽6米,长8米。城门之上有3间古式普通瓦房,房高5米,宽5米,长8米,供岗哨用。城墙外皮以青砖包砌,内为黄土,俗称“城璜”。墙基仍为碌碡堆砌。护城河因长期战争损毁填塞,加之流水塌陷淤积,已宽深不定。城北最宽,可达200米左右,城东宽6米,西南宽5米,西面宽仅4米,而南门至东墙已成平地。三城门均无城河桥,只南门外150米处有一桥座落于排水沟之上名曰“母猪桥”,过此桥即是南关。南关有四门:南门曰“九如”、西门曰“日恒”、北门曰“通渠”、东门曰“日升”。
民国间,城内有3条大街,一条从东城墙奎星阁经县政府门前直通西门为东西街,长759米;一条从南门里向西拐,经颜家巷通北门为南北街,长580米;一条从南门向北,到县政府门前向东拐一点,经高学街巷(俗称考棚街)通北门亦为南北街,长540米。此三街宽均约4~5米,另外还有宽2~4米不等之当铺前街巷、当铺后街巷、文魁街巷、高学街巷、园明街巷、文明街巷等。
县城地势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以县政府为最高点。城区无正式排水道,雨水顺街巷分流入城内汪塘或经城南下涵洞流入护城河。时全城有三排水涵洞,一在城西南角城墙下,即今城关工商所处,内连西大汪,外通护城河;一在南门东边现日用品公司楼下,直通母猪桥下入古淮河;一在东北角城隍庙后城墙下,内接城隍庙后大汪,外连护城河。此外,尚有4处较大池塘可予积水,一是现工商局后西大汪;一是现面粉厂后城隍庙大汪;一是现武装部内之孔庙汪;一是现邮电局家属宿舍之马厩汪。
时城里有3000余人,2000多间住房。连南关、北关和城西共有8000多人。城里有3口土井,生活用水均靠手提担挑。
环境卫生无人过问,街道两旁无树木和公厕。所有街道均为泥土路面,晴天一街土,雨后满街泥,车马行人过往困难。
至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机关仍满布全城。县政府占有明清王朝县衙旧址。坐北面南在城北部中间,居全城最高处,内有前廊式带明柱和角门的大堂9间,供公审案件之用。二堂亦为9间,用以案件秘密审讯。时县政府共有房屋171间。警察局在颜井街路南。绥靖指挥部在娄家巷南。民政自卫总队军训班在南门路东。感训班在和睦沟路东。兵役所在城东南角奎星楼下路南。电话事务所在颜家宅。此外,监狱在县政府院西南角,南北长60米,东西宽30米。自卫总队、征收队均设址在县政府院内东南角。法院在孔庙东。
晚清到民国中期,全城共有21家商号作坊,10家中西药房诊所,4处学校。
建国后县城 1948年11月8日,县境解放。此时,城区东西长800米,南北宽600米,总面积0.48平方公里。连年战争之后,道路坑洼不平,弯曲狭窄,房屋断墙残垣,破败不堪,全城一片凄凉惨乱景象。1949~1979年30年间,为改造旧城和建设新区,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开辟出几条主要街道,将建国前最宽仅4米的城内泥泞之路拓展成18~24米宽的柏油大道。在城西新建起工业区,城内外增建起大量生产、生活建筑和公共设施,达到能与当时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相适应。此间,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县城局面告以形成。
1980年后,县委、县政府将城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确定1名副县长分工并主持城建工作。并于次年3月在县建委增设城建科具体负责,1988年4月更组建城建局予以强化领导。此间,县城建设开始制订总体规划并按其规划要求分区进行改造,重点是拓宽道路,完善供水排水系统,注意街道绿化美化,增建公共福利设施,合理安排公共建筑特别是沿街建筑。经数年努力,到1985年底,城区面积已扩展为5.1平方公里,城内12.09公里的6条主要街道已全部铺设沥青路面。1999年经临沂市人民政府批准为“以发展加工工业商贸为主的临南中心城市”,城市用地规模到2000年为12.08平方公里;2010年为19.31平方公里,城区发展用地控制在环城路以内。依托旧城向西南、东南发展为主,保留现状,严格控制。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3-04
昔者,禹治水以开九州:冀、兖、青、徐、豫、荆、扬、雍、梁。徐州的地域划分在大海、泰山到淮水之间。州的概念,仅是大致的区域而已。
上古徐州属东夷活动地区。少昊东迁,与东夷族杂居于现在的曲阜等地,聚居成部落。炎帝族亦曾在曲阜一带活动。自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炎帝残落,炎族南迁,唯有郯地迁居炎族一支,聚集成邑,是为炎邑。夏启立国,甸服四方,诸侯、封国和氏族部落岁贡不绝。区域沿消,疆界模糊。商汤之后,封国千八百,周存不足三百。据浙江省东阳市徐永生先生研究:“夏启封伯益小儿子若木为徐,居于今山东南部、江苏、安徽的大部。”后,徐国南迁,周武王迁封少昊后裔于莒、郯等地。郯子是为炎族居地郯国国君。此时,国的概念,相当于部落。
炎帝,出生于姜水之滨,发展于东方,阪泉之战败后,窜于南方,死后葬于湖南茶陵。《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硚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江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凤翔府志》:炎帝生于蒙峪(姜水东部山谷),长于姜水(指姜氏城),沐浴于九龙泉(姜氏城东二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硚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农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大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后徙鲁。公元976年,宋太祖派人遍访全国古陵,终于在茶陵县南50公里康乐乡白鹿原(今酃县康乐乡原坡),觅得炎帝陵,于是建庙祭祀。
黄帝元妃嫘祖,产青阳。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厥名曰质,是为少昊,实己姓。
少昊之裔娶帝颛顼之裔女修。女修方织,玄鸟陨卵,取而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氏,曰女华。生大费,是为伯翳,佐禹治水,海外山表,靡远不至,是著《山海经》。逮禹告成功于舜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舜是锡之玄玉,妻之以姚。命之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大费为舜虞能议百物鸟兽,咸若实,始锡为嬴姓。
周时郯邑封国明晰:少昊后裔,子爵,嬴姓。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络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嬴,少昊之姓。
郯国消亡,史书说法不—,拟《竹书记年》记载较为妥贴:晋烈公四年(公元前412年),越子末句灭郯,以郯子鸪归。后楚灭越,郯为楚境。
是时,比邻鄟国,亦在今郯城境内(泉源乡前城村)。《春秋》载为附庸国,其爵姓不可考。
公元前220年,秦并有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后增置十二郡,并置郯郡。汉高帝二年,更为东海郡(《水经注》)。
西汉时,东海郡有人口155.93万,辖三十八县:郯、兰陵、襄贲、下邳、良成、平曲、戚、朐、开阳、费、利成、海曲、兰祺、缯、南成、山乡、建乡、即丘、祝其、临沂、厚丘、容丘、东安、合乡、承、建阳、曲阳、司吾、于乡、平曲(侯国)、都阳、阴平、郚乡、武阳、新阳、建陵、昌虑、都平。
东汉至西晋,东海郡疆域渐消,到东晋十六国时,东海撤郡。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分全国103郡国为13部,每部设刺史。《历代职官表》:西汉的刺史是以较低级的中央官吏出外巡察,虽其地位远在郡守以下,却有纠劾郡守之权。其他更不待论。刺史巡察的范围,以所部为限。部即相当于州,全国共分十三部,但这并不是行政区的名称。到了东汉末期,为了加强军政权的集中,改刺史为州牧,州与郡、县才变为正式的三级,而州牧也成为前所未有的高级地方军政长官。
西汉时,州刺史的品秧为六百石,而郡守品秩为二千石。
西汉时,东海郡与琅琊郡、临淮郡、楚国、泗水国、广陵国同属徐州刺吏部。东汉光武改制,刺史不再岁末还京奏事,并设置固定治所。徐州刺史部设在东海郡,驻郯县。辖东海郡、彭城国、下邳国、琅琊国、广陵郡。
东汉末,徐州牧移驻下邳。三国时驻下邳。西晋时移驻彭城。
《三国志》载:初平四年十二月,公(曹操)军官渡,袁术自败于陈,稍困,袁谭自青州遣迎之。术欲从下邳北过。公遣刘备朱灵要之。会术病死。程昱郭嘉闻公遣备,言于公曰:“刘备不可纵。”公悔,追之不及。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至下邳,遂杀徐州刺史车胄,举兵屯沛。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以佐证。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七十四回有这样一段:刘备闻术兵犯境,不得不亲出抵御,乃令张飞留守下邳(蔡注:即徐州治所),自与关羽屯盱眙,交战数次,末分胜负。
《三国演义》其说错谬,违背史实。第十四回:小沛离徐州只四五十里,上马便到。第十九回:吕布在下邳,自恃粮食足备,且有泗水之险,安心坐守,可保无虞。——确切说明,徐州即在彭城。
虽然小说者流不足为凭,但足以混淆视听。
南北朝时期,东海变革频仍,郡守治所已不复在郯。曾置于东海县,复迁于涟水,新浦。镇江一带又有南东海郡,南郯县。
隋以后,郯县不复郡治,盛况既衰。唐朝始置郯城县,后屡有变迁,五代十国及北宋末两次形成南北错锯,争战不断的局面,古徐州田陌荒芜,人烟稀少。郯城亦多次历经兵燹,人文地理考据繁纷复杂,难以定论。
明以后,郯县隶属于兖州府辖制。清雍正十二年沂州府建制,郯县隶属于沂州府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3-04
 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积淀深厚,是费县的一大特点。上冶镇翟家村、朱田镇兴富庄村等大汶口文化遗址和新桥乡西西蒋村、方城镇古城里村等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至迟在公元前4000年前,即原始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即有先民在此活动。即使从西汉初年建县算起,迄今也近2200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费县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本文仅从建置沿革着手,兼及境域变化和县治变迁,力求展示费县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的一个侧面,以飨读者。
  费地在上古为东夷部落首领少 近畿之地。唐、虞、夏、商时代属徐州。西周初年属青州。有人认为,商代费地即建有方国,周初分封诸侯时又被封为同姓(姬姓)伯国,这一说法尚待进一步证实。但在西周初年,今上冶镇南部古城、西毕城、宁国庄一带即称为"费"则是史有明据的。大致在周宣王时代,周王室封鲁懿公之孙为费伯,费地自此成为伯国,境域大致方圆七十里,鲁桓公时,费国沦为鲁国的一个邑。鲁僖公元年(公元前659年)_,费邑成为鲁国上卿季友的私邑。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季友的后代(史称季孙氏)开始在费地筑城,后经几代人的惨淡经营,至孔子生活的时代,费邑已成为鲁国最强的邑。鲁元公二年(公元前427年)以后,季孙氏据费邑自立为国,境域大致方圆百里以上。齐威王时,费国曾一度被齐国吞并。公元前255_年,费国又被楚国吞并。公元前223年, _楚国为秦国所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费地属薛郡。建县之前,费地的沿革情况大致如此。
  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_正月,韩信被封为楚王,费地属楚国。本年,刘邦统一天下,分封诸侯,设立郡县,费地自此成为县。境域辖今费县中部、东南部、北部及今平邑县东北部。县治为原费国都城,为郡都尉治所。费县之东为华县(_今费县东北部及兰山区西北部)_、西北为南武阳县(今平邑县城一带)、西南为南城县(今费县梁邱镇西及平邑县魏庄乡一带)。高帝六年十二月,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刘邦改封其弟刘交为楚王,领有薛、东海、 彭城三郡所属三十六县,费县属东海郡。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韩信部将陈贺被封为费县侯。至其孙陈偃时,因罪被褫夺爵位。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 武帝又封城阳顷王之子刘方为费县侯。五年后,又得罪被夺爵。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西汉中央政权在全国设置十三部州刺史,费县属徐州刺史部东海郡。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改制,郡县更名,费县改名为顺从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华县并入费城。费城不再是郡都尉治所,改属兖州泰山郡,为侯国。不久,华县又自费析出,也属泰山郡。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费城又改隶徐州琅 国。三国魏时,费县属徐州琅 郡,南城县更名为南武城县。西晋时,费县属徐州琅 国。
  永嘉之乱以后,西晋灭亡,淮水以北曾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历时约120年,费县均隶琅 郡。
  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政权后,为了安置随其南迁的原琅 国士族和流民,于东晋大兴三年(公元320年)在江乘县境内侨置怀德县。咸和土断后,怀德县改为费县,有实土,属南徐州琅 郡。至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废置。
  东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北伐,灭南燕,收复了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及汉水上游广大地区,费县一度属东晋和南朝宋之徐州琅 郡。刘裕死后,上述地区又渐次被北魏等北方少数民族攻占。此时华县撤销,大部分土地并入费县。南武城县又恢复旧名。

  北魏至北齐,费县属北徐州琅王+牙郡。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县治所由费城迁至祊城(_今县城新华钟益楼、影剧院以南),后又迁至阳口山(今薛庄镇吉山)一带。北齐时,南城县撤销,其地并入费县。北周时,费县属沂州琅王+牙郡。
  隋朝初年,实行州县两级制,费县属沂州。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县治所又迁回 城。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武阳县为颛臾县。大业年间改州为郡, 费县属琅王+牙郡。隋末天下大乱,费县先后被潘当、徐圆朗等部农民起义军占据,县城被毁坏。
  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重建费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王+牙郡。自此,县治未再迁徙。贞观元年(公元627年), 颛臾县撤销,并入费县。至此,费县几乎占有汉初相邻四个县的地域。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废沂州,费县属琅王+牙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置沂州,费县属沂州。唐灭亡后, 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费县均属沂州。
  北宋时期,费县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王+牙郡。北宋末年,费县曾一度属张邦昌伪楚和刘豫伪齐,后属金朝山东东路沂州。金朝末年,费县一带曾被宋军收复,不久又被承宣使李全割让给元朝。
  _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今山东省一带直属中书省,称腹里。费县属腹里山东益都路沂州。
  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沂州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宁府。五年,改隶济南府。七年,属青州府。十八年,属兖州府。费县均属沂州。
  清朝初年, 费县仍属兖州府沂州。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沂州由散州改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沂州又升为府,费县属沂州府。
  至清光绪年间,费县境域包括今费县、平邑县全境,苍山县北部和西北部,兰山区西部和沂南县西南部。清光绪二十二年《费县志·疆域》载:"东界兰山,西界泗水、邹县,南界兰山,北界蒙阴,东南界兰山,西南界滕县、峄县,西北界泰安、新泰,东北界沂水?quot;其四至是: 以县城为中心,东至兰山县界周井铺六十里,东南至兰山县界中村七十里,南至兰山县界埠阳村九十里,至高桥九十里,西南至滕县界青山岭一百二十里,西至泗水县界舜王庙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泰安县界浃干村一百三十里,北至蒙阴县界紫荆关七十里,东北至沂水县界黄草关六十里。
  民国二年(1913年),费县属岱南道,次年改属济宁道。1925年改属琅王+牙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政府。1936年后,属山东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
  1939年1月,费县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下属重要集镇相继沦陷,国民党费县政府撤离县城,辗转迁徙,时存时亡。日本侵略者曾在县城建立费县伪政权七年之久。
  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自1940年2月至1943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曾在费县一带先后建立过费县、费北行署、费南县、临费沂边联县、费东行署、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费北县、鲁南实验县、费东县、费滕峄县等县级人民政权。
  1944年1月,成立温河县,费南县改称费县。1945年8月,驻城日伪军逃往临沂,县城被人民政权收复。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权逐步巩固,国民党政权由流亡到垮散。
  1946年1月,费北县、费东县合并为蒙山县。4月,费县改称平邑县。同月,温河县改为费县,隶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1947年2月,县城被国民党军占据。7月,县城解放,国民党县政府流亡临沂。1948年1月, 费县划归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7月, 费县隶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10月,国民党费县政府在郯城垮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起, 费县属临沂专区。1951年8月,费县县委、 费县人民政府机关由埠下村迁进县城。
  1952年3月,撤销蒙山县,原蒙山县上冶、白埠、薛庄、诸满、汪沟五个区划归费县。1956年春,由吾区由平邑县划入费县,改名朱田区。至此,境域未再变化。至1998年底,费县的四至是:东至汪沟镇石家庄30公里,抵兰山区界;东南至探沂镇王富村21公里,抵兰山区界;南至新庄镇崇山头村22.5公里,抵苍山县界;西南至石井乡胡山头村36公里,抵枣庄市山亭区界;西至水连峪乡西北哨村25公里,抵平邑县界;北至大田庄乡紫荆关29公里,抵蒙阴县界;东北至竹园乡柴胡山村30公里,抵沂南县界。全县辖费城、上冶、方城、探沂、薛庄、马庄、朱田、汪沟、新庄、梁邱十个镇,胡阳、新桥、竹园、刘庄、石井、城北、南张庄、大田庄、郝家村、岩坡、芍药山、许家崖、员外、水连峪、马头崖十五个乡。有行政村1052个,913198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3-04
莒为地名,始自原始社会东夷民族的莒部落。考古发现也证实莒地在新石器时代就建立了大规模的部落方国。夏为莒部落,商属姑幕国,周为莒子国。历史文献有多种记载。据《春秋》隐公二年《正义》载,“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初都计,后徙莒。”少昊为传说中居住在山东一带的古老部落首领,其后代一支在山东沿海一带建立莒部落方国,周武王十三年封兹舆期为莒国国君。郭沫若则认为莒是伯益后裔。所著《中国史稿》中说:“伯益是早期融入华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14个氏族。

  西周到春秋初期,莒国疆域相当辽阔,拥有介根、夷维、牟娄、诸、琅琊、郓、密、向、余丘、纪障 等31个城邑。大体相当于今东临黄海,北到山东省胶州、高密,西到昌邑、蒙阴,南到苍山、郯城、临沭和江苏省赣榆的范围。在春秋初从计迁莒后,国势强盛,不断与齐、鲁、晋会盟,对周围小国征战。公元前686年夏,齐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奔莒避乱,次年鲁伐齐,小白回齐,是为齐桓公。此即著名历史典故“勿忘在莒”的由来。

  到春秋中后期,因屡遭征伐,莒国疆域日小。战国时期,公元前431年为楚所灭(另说齐先灭莒,后又为楚所取)。后属齐地。前350年,齐国修建长城,经莒境东莞北部山岭至琅琊入海。(今齐长城遗址仍高出地面近两米。)前284年,燕将乐毅伐齐,攻克齐都临淄,齐缗王出奔莒城,次年被臣下所杀。其子法章在莒被拥立为襄王,率众保莒城以拒乐毅。乐毅连克70余城,唯莒与即墨不下。后燕军为田单火牛阵所破,襄王守莒而终于复国。

  秦灭六国后始行郡县制,莒国改称莒县,属琅琊郡,治在莒城。西汉时期,前201年(高祖六年)12月,置城阳郡。前179年(文帝二年)置城阳国,都莒。东汉末年称莒县,治在莒城,属徐州部琅琊国。三国为魏地,属青州部城阳郡。晋先后属城阳郡、东莞郡,郡治莒县。南北朝时先后属青州东莞郡、莒州义塘郡。隋属琅琊郡。唐、五代初属河南道莒州,后属河南道密州。宋属密州。金元属莒州,州治莒县。明省县入州,属青州府。清称莒州,治在莒城,初承明治,中升直隶州,后为散州,先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后属山东布政司沂州府。
  1913年改州为县,先后属岱南道、济宁道、琅琊道,1928年裁道后直属省。1940~1945年,变动频繁,先后分设莒南、莒北、莒中、莒沂边、莒临边、莒诸边、沂东等县。1945年7月莒中县改称莒县,驻莒城,隶属山东省滨海专区。1950年属沂水专区。1953年属临沂专区。1992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莒县由临沂地区划归日照市管辖。虽时代更替、版图数变,然数千年来,莒名始终未易。莒国故城一直是州、县治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3-04
根据史书记载,沂水县的境域,在夏朝公元前21—16世纪,其北境、东境入青州,其南境入徐州。商朝,沂水地属人方。西周,沂水地属鲁国。春秋,沂水地为郓。莒鲁之争后入齐。战国,沂水地为盖。秦朝,沂水地属琅琊郡莒县。西汉,沂水地,东境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东莞县;西境为兖州刺史部泰山郡盖邑;南境为城阳国阳都、东安。东汉,废城阳国,沂水地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东汉末年,东莞、盖两县升为郡。三国,沂水地北境属魏国徐州刺史部东莞郡东莞、东安两县;南境属琅琊国阳都。晋朝前期,沿用魏国旧制。公元297年(元康七年)又分东莞置东安郡。自永嘉以后(东晋),十六国纷争割据,沂地归属多变。自公元327年(咸和二年)至公元409年(义熙五年),沂水地先后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五国所属。南燕慕容德改东莞县为团城。南北朝时,沂地南北互争,归属时南时北,先后隶属于东徐州、南青州、东安郡、莒州。隋朝,开皇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治团城)。公元596年(开皇十六年)改名沂水县,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县。隋末,废东安县并于沂水县,县属琅琊郡。沂水县名沿用至今。唐朝,公元622年(武德五年),沂地属莒州,公元634年(贞观八年),废莒州,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今临沂)。五代十国时期,沂水地先后隶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沂州。宋朝(北宋),沂水县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金朝,公元1126年(金太宗天会四年)灭北宋。淮河以北被金占领,县属山东东路莒州。元朝,1234年元灭金,沂地此时归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沂水县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明朝,明初因之。1376年(洪武九年),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朝,清初因之。1730年(雍正八年)改属莒州,1734年(雍正十二年),改属沂州府。民国时期,1913年废府设道,沂水县属岱南道。1915年改属济宁道。1925年改属琅琊道。1928年裁道,属山东省。1936年2月,设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沂水县属之。1939年6月,日本侵略军第二次侵犯沂境,占据沂水城,沂水沦陷。1940年3月,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中共山东分局直接领导。1941年2月,属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鲁中区沂蒙专署。1940年以后,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原沂水县境除中部改为沂中县外,西南部划为沂南县,南部划为沂临边联县,东南部划为沂东县,东北部划为莒沂边县,北部划为沂北县,西北部划为沂源县,而后又几经分合,归属不一,现将沂中、沂北、沂东、莒沂边县的沿革分述如下:1943年8月,沂中、沂东县属山东省行政委员会(省战工会改称)鲁中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沂蒙专署。1944年1月,沂北、莒沂边县属沂山专署。1945年7月,沂中县属鲁中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13日,属山东省政府(省行政委员会改称)鲁中行政公署第二专署。1948年7月17日,属山东省政府鲁中南行政区公署第二专署。1949年7月,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恢复沂水县名称。同时,沂北与莒沂(1946年莒沂边改称莒沂)二县合并为莒沂县,属沂蒙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沂水、莒沂县仍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1950年5月11日,属山东省人民政府沂水专署。1953年8月,沂水专署撤销,并入临沂专署,莒沂县撤销,9个区归沂水县,沂水县属临沂专署。1967年,县改属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临沂行政公署,1995年4月21日,临沂行政公署撤销,建立临沂市(地级市),县仍属之。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3-04
蒙阴历史文化,可追溯到上古旧石器石代。蒙阴由于群峰毓秀,百川绵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上古时期即有人类祖先在此栖居。近年来,伴随山区开发建设,已发现两处古人类生存遗址。一是常山文化遗址,位于蒙阴镇完庄村常山溶洞。1995年经考古发现古人类用火痕迹及部分石器,随继在附近1平方米的探方内发掘书60余块古脊椎动物化石,其中有野牛肋骨、腿骨、野猪獠牙、腿骨、野羊骨等,石化程度达100%。二是孙家麻峪文化遗址,位于桃墟镇孙家麻峪村南山坡。1998年因采石发现一处石炭岩洞穴,洞口土层中堆积有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其中有野牛野羊腿骨,野猪头骨,上古爬行动物头骨,石化程度达100%。上述石器、化石,现存蒙阴县文管所。经考古专家初步鉴定,上述两处文化遗址,均为古人类生活遗址,年代约在20万—30万年之前。由此证实,早在几十万年前,蒙阴人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狩猎、生息、繁衍。

  大汶口、龙山文化

  进入大汶口文化时期至龙山文化时期,蒙阴人的祖先已经从单一狩猎转到半耕半狩,并出现了有组织的氏族部落。该遗址位于蒙阴县联城乡吕家庄村,南距蒙山1.5公里,遗址总面积37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为1—2.5米。遗址自1977年整地发现以来,陆续出土2000余件文物,其中石器有单穿石刀,双穿石刀,单穿石铲、石凿、石斧、石锛、石镞等;陶器有凿型鼎足,鸟形鼎足,多式双耳背水壶,多成灰砂陶壶,磨光黑陶杯,磨光黑陶蛋壳陶高柄杯,高柄镂空黑陶杯,高柄镂空黑陶豆,有印迹的黑陶豆等。经专家鉴定,该遗址为典型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年代约在三千五百年前至八千年间。出土石器、陶器证实,早在半耕半猎的大汶口文化时期,蒙山北麓先民已形成氏族部落,石钺的出土,说明当时已经拥有部族领袖,所有猎、耕、制陶、防卫等社会活动,均在部落领袖领导下有组织过进行。出土的鸟形鼎足、鸟形壶嘴及带有鸟形图案的陶器,证实该遗址宗属东夷文化。土城残迹,证实龙山文化时期,这里已形成古城规模,为原始社会晚期蒙山北麓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考古成果告诉人们,蒙阴文化源出东夷文化,迄今已有五千至六千年历史。

  夏、商文化

  夏、商时期,蒙山北麓文化已有很大发展,人类文明已进入到一个新 阶段。《蒙阴县康熙志》载:“蒙阴……夏为蒙山有施氏地”。有施氏,《辞海》释:“亦称有喜氏”,为古老的东夷部族;《尔雅》注:“九夷在东”,故有施氏为东夷各部族之一。部族形制,《楚辞·天问》注:“蒙山,国名也”,即为蒙山国。有施氏,为世居蒙山的古老部族,历经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至夏代立国。其国都,因迄今为止蒙山南麓、东麓、西麓均未发现夏代以前的古代大型部族遗址,推断应为吕家庄古遗址。《蒙阴县康熙志》又载:“蒙阴……夏属有施氏地,后癸三十有三伐之者也”。

  西周、春秋、战国文化

  西周,蒙阴地属颛臾国。《蒙阴县康熙志》载:“蒙阴,……周为颛臾国”。唐邢 曰:“先王封颛臾为附庸之君,使主蒙山祭”。颛臾,据史料载,为伏義之裔,太昊之后,风姓,因先父作武王灭纣有功,受封蒙山立国主祭。当时,颛臾国域今蒙阴全境。颛臾国国都位于平邑县柏林乡固城村,有施氏国都吕家庄为其主要制陶、纺织工业基地,联城乡边家城子、类家城子古城址为其后宫 嫔妃及子女居住地,世称周蒙邑,今十二联城时为蒙邑外围联守联防的城堡。颛臾王上古贤君,《平邑县志》载为:“善政善教,民爱戴之如父母”,《蒙阴县康熙志》载颛臾时期为“山川字秀,民物贻灵”。

  秦文化

  颛臾国为齐所并后,蒙阴属齐地。追至秦昭襄王时,颛臾王后蒙骜、蒙嘉兄弟,不堪忍受亡国之恨,西奔咸阳事秦。《史记》蒙恬列传记曰:“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据野史《东周到国志》哉,蒙骜伐赵建兵太行山下,中赵将庞 埋伏,死于乱箭之下。蒙嘉官至庶子,然因许 燕人荆柯入咸阳,致秦王险遭刺杀,而获死罪。蒙骜子蒙武因不知情获免。蒙武,蒙恬之父,蒙恬列传载为:“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 ,杀项燕 。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此后,尽收吴越并秦。蒙武子蒙恬,列传载曰:“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评为内史。

  两汉文化

  汉高祖刘邦灭秦建汉第二年,即公元前205年,作置蒙阴地为蒙阴县,仍属兖州泰山郡,迄今有2208年建县史。汉代,历经“文景元治”,蒙阴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因时以孝廉方正取仕,蒙阴儒学之风蔚起,礼教盛行,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 孝子郭巨。《蒙阴县康熙志》载:“汉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理此事。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巨挖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有字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齐。”郭巨,被誉为汉代儒学、礼教之典范。郭巨墓,位今岱崮镇天桥山前,史称“乾山之阳”。
此外,汉文化遗迹,有云云山汉古篆石刻、汉城阳国鲁故县城隍庙、汉冶铁故址、汉陶壁井(今仍保存完好)、20余处汉墓遗址,30余株汉柏。另有数处有关汉光武帝刘秀下南阳搬兵时路过蒙阴之圣迹传说。

  两晋至宋代文化。

  自魏之前,东汉之初废蒙阴县,置东莞县,地属徐州琅琊国。魏后复置蒙阴县,仍属 琅琊国。齐复置蒙阴县,后遂废。随蒙阴县地属琅琊 郡,唐、宋因之。北齐灭于公元577元,自此历隋、唐、宋、金至元延祜乙卯年,即公元1315年,蒙阴无县置,又则杜洽所修《蒙阴县志》毁于战乱,因而此738年间,史迹、人物、艺文皆无从考。然自隋以前文化遗迹亦有多处,其中最典型的文化遗迹,为隋水利设施——北竺院河堤,刘伶墓,隋将杨藩墓等。然据史料及文化遗迹考,自隋唐元后,蒙阴历史文化,除儒学传永外,又呈现出两大特点。

  唐佛教文化

  据蒙阴县诸志本及遗迹查考,蒙阴有圣寿寺、延寿寺、清泉寺、王泉寺、洪福寺、中山寺、弥勒寺、兴福寺、龙泉寺、台头寺、圣景寺、湖天寺、释加寺、圣福寺、洪山寺、南竺寺等佛教圣地16处之多。其中,最负胜名的有龙泉寺、南竺寺、中山寺,时称僧房上百,寺地上百亩、僧众五百,钟声方园震百里。 这些寺院,因李唐信奉佛教文化,故多建于唐代。蒙阴人,明两代帝师公新文曰:……寺者,李唐氏之所建也。自唐代始,佛教文化成为蒙阴历史文化的一大奇葩,世代传咏不息。佛教文化遗存,散布蒙阴诸地,计有碑络近百从,其中最著名的是宋真宗题中山寺响石碑御制诗,唐代大诗人题中山寺栖居诗,明清两代帝师公鼐的5扁重修寺院碑记,及20余株盛唐时植于寺院之银杏树;今时,中山寺因位于旅游圣地已全面修复并对外开放,大殿尚存的龙泉寺亦修复在即。唐代文化遗存,还有李白、杜甫游蒙山诗、唐开元进士、文学家兰颢士游蒙山诗,以及唐王李渊遗迹。

  宗道教文化。

  道都文化,是蒙阴历史文化的一大分支,渊源流长。然因宋主尊道,而盛于大宋。蒙阴道家庙宇,《蒙阴县康熙志》载有三十余处,多为奉祀历代先贤而置。如蒙阴火神庙,祀上古炎帝;尧山庙,祀上古帝尧;舜 庙,祀东夷领袖、上古帝王虞舜;雨王庙,祀上古贤君颛臾王;九女庙,祀颛臾王后—蒙氏九女;名宦祠,祀蒙阴历代名宦;乡贤祠,祀蒙阴历朝钦锡乡贤。对上述先贤,凡属蒙阴藉的,历朝均有赐封。如颛臾王,宋真宗加封其为灵显潜应侯,而宋徽宗又加封其为文显嘉惠昭应王。这些庙宇,自宋代始,成为首家文化胜地,均有道人居之,以供奉香火,传道施教。今时,庙宇大部已圯,位于蒙山的雨王庙业已重修,后土庙、三官庙、白衣庙等已由民间义士重修。庙宇碑刻尚存近百丛,碑文多由历代名流撰写,为珍贵的道家文化遗存,是研究蒙阴道教文化发展的珍贵史料。此外,苏轼游蒙山赠友诗,为王氏先祖作“三槐堂”碑铭,蒙阴石氏袒石介诗,庆历进士、宰相文彦博蒙山怀旧诗,为蒙阴宋代宝贵文化遗存。

  元军武文化

  进入元代,蒙阴曾出现过一种奇异现象:儒学、理学教业荒陈,登科学子极少,即使偶有登科者,受儒家忠君思想熏染,而弃仕归隐。如云云山张垫,曾中进士榜,然弃仕事教,创办北麓书院,元主屡遣史聘其任翰林检付不就,以教读终。北麓书院,又称张子书堂,遗迹、残碣今存,历代多有诗题,为蒙阴古代八景之一。然而,自元初始,蒙阴诸士子却尚武成风,以致武官代出,战将如云。元中统三年,即公元1262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吟必赤总督蒙、汉大军,祥志将木华黎为元帅,东征山东省,灭红袄军后主李膻,战后以军功授 陇西人李让为世袭金牌千户,辖蒙阴地。李让奉诏创办武学,广招士子,尚习军略及马、步、骑、射诸术,造就了大批军武人才,在忽必烈南征南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战将,《蒙阴清志》载有31名,各大氏族族谱另载11名,共42名。其中有军功显赫的赵元帅,南征爪哇建奇勋的都元帅包聚,定远将军李公祖,观察使张公,襄樊之役建奇功的大将军方云,都提辖李海,统兵一路的世袭万户侯圣文卿、公显、公海,其他分别为百户、千户、缜抚、团练使、指挥使等武职。其中,上东门包氏、公氏、李家保德李氏,俱为当时显赫的军武世家。蒙阴由此而得“元以武显”之美誉,元皇庆皇帝亦因此特诏蒙阴恢复县置,为莒州路属邑。元代军武文化遗存,有赵元帅墓、包元帅墓、观察使张墓、定远将军李公祖墓、大将军方云墓、万户公海、公显墓遗迹,元末万户侯公海所据守上东门二山寨遗迹,上述人物,各大氏族族谱多载有传 论。

  明儒、理文化。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称帝后,即恢复科举制度,以丰厚汉文化为底蕴的蒙阴诸氏族欢欣鼓舞,尚学、治学之风随之蔚然,登科致化为荣,成为诸士子的进取目标。自洪武八年(1375年),今蒙阴夏庄村张时荣中举人榜后,科第连绵,英才叠出。至大明晚期,蒙阴有22人荣登进士榜,其中3人列一等甲前18名被钦点翰林庶告士;荣登举人榜的24人;受选贡生入学园子监的168人。22名进士中,仕至兵都尚书者2人,任翰林编修者2 人,任各部侍 郎御史者10人,任参议以上风宪大臣者4人,四品知府以上者4人,以武进士仕至游击将军者1人。24名举人中,仕至参议大臣者2人,仕至御史、知府、同知、知州者4人,任知县者5人,任教谕、教授、训导者5人。168名贡生中,仕至知州者5人,仕至同知以上者9人,仕至知县、教职者95人。蒙阴因得“明以文贵”之美誉,又因在朝为官者众,有“蒙半朝”之称。

  清代文化

  清顺治入主北京后,因不满于异族统治,蒙阴诸士子治学曾一度消沉。然伴随康、乾盛世的到来,蒙阴治学人开始复兴,科第不断。自康熙至光绪二百余年中,蒙阴中进士者5人,其中武进士1人,中举者18人,选贡生160人。进士中,官至翰林检讨、升侍御1人,四品知府1 人,同知1人,府教授1人,台湾都司1人。举人、贡生中,部分官至知县、同知、知州,大部任教职。因受乾隆文字狱的影响,加之蒙阴进士、侍御李兆鹏的非罪见杀,以及嘉庆后政府黑暗诸因素,蒙阴科举至仕者虽不乏名流,然仕心渐冷,著述甚少。唯一传世至今的一部著作,是顺治年间应州知州秦 的《鸿雪集》,此集以《吟补草》载《秦氏族谱》。此外,清代文化遗存,有王肇化中武举、中武进士时钦赐御匾1块,名流撰书庙宇、名宦碑铭100余丛,名人墓葬遗迹、名人故里遗迹10余处,清代四合院古典建筑1处,为研究清代文化的珍贵文物。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3-04
沂蒙山有七十二崮。

何为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四周陡峭,顶上较平的山。这个解释较为抽象,未能描述出崮的具体形状。沂蒙山最为著名的有孟良崮、抱犊崮、獐子崮、南北岱崮------其实崮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地貌学上称“方山”,俗称崮,是大自然亿万年创造的自然景观。

在蒙阴县境内,有三十六崮。这些崮的形状都是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有的崮从上到下是笔陡的形同堡垒,有的崮形同雄狮或者骏马。但不管它们是什么形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像戴高乐戴的那顶帽子,顶上是非常平坦。

在沂蒙山也有这样一个比喻,对于那些意志坚强、斗志昂扬、宁死不屈的勇士们,常用崮来形容。他的革命意志如崮一样摧不可破,他的躯体如崮一样挺拔高昂。

崮就成了沂蒙山人引以自豪的专利。

是的,像崮这样的地貌,在版图上是不多见的。沂蒙山有七十二崮,这么多的崮,更是一个奇观和壮景。沂蒙山脉绵延八百里,假若你来沂蒙山,想欣赏沂蒙山的七十二崮,你只要一进入蒙山沂水,就能观赏到这个壮丽的景观。而崮最为集中的地方,属沂蒙山区腹地的蒙阴县了。

蒙阴县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古县,自西汉初置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蒙阴县的三十六崮,多聚集在东北部。这里山峦密集,崮与崮遥相呼应,崮与崮紧密相连,崮与崮起伏跌落。

我最早的时候,是听一位曾参加过龙须崮暴动的老战士讲述那次武装暴动的故事。那是1933年9月5日,崔宪武等共产党人,带领革命群众发动了龙须崮暴动,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从此,武装夺取政权在蒙阴的层峦叠崮间如火如荼。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的领导人郭洪涛、徐向前、黎玉、张经武等,带领部队转战蒙阴的险峰奇崮间,打击日本侵略军的气焰。1943年11月,

为阻止日伪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山东地方部队一个连的兵力,凭藉岱崮天险,激战十八个日日夜夜,胜利地完成了牵扯日伪两千余人的任务,并创造毙伤日伪军三百余人的辉煌战例。这就是著名的南北岱崮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在陈毅、粟裕等亲自指挥下,在孟良崮山上展开了一场大战,我军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王牌”整编七十四师,中将师长张灵甫被击毙,挫败了蒋介石的重点进攻计划,促进了全国大反攻之势,国内外为之震惊。这就是世界上有名的孟良崮战役。

陈毅将军曾在孟良崮大捷后,激动又兴奋地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诗篇:临沂蒙阴新泰,路转峰回石怪。一片好风光,七十二崮堪爱。堪爱,堪爱,蒋军进攻必败。

可见,沂蒙山的崮,与沂蒙山的历史是紧密相联,沂蒙山的每一座崮,都记载着一段历史。

来沂蒙山观崮,自然少不了要先了解这些历史。

当然,历史中也有记载着邪恶和耻辱的一面。坐落在山亭的抱犊崮,就曾是大土匪刘黑七占山为王的老巢。他一面投靠反动派,一面投靠日本鬼子,一面与共产党作对,一面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罪大恶极。但是,邪恶总是战胜不了正义,他最后受到了人民的惩处。他留下了遗臭万年的历史。

了解了历史,便对沂蒙山的崮有了更深的认识。沂蒙山的崮与沂蒙山的百姓是唇齿相依的,无论你走到那里,只要与他们谈论起沂蒙山,他们向你讲述最多的,还是沂蒙山的七十二崮。好像这些崮就是他们的传家宝,他们的家谱,他们的荣誉奖状。他们对待客人,自然要把他们最体面的东西拿出来。

如果你在沂蒙山区向一位老乡打听道路,他会朝你一指说:你看,你就朝着那座崮的方向走去,走到崮下拐一个弯儿,就到了你要去的地方。

在这里,崮竟然成为了当地人作为方向的路标,就像测量员们以坐标作为测量海拔的基点。也像轮船以灯塔作为航行的指南。

这些年来,我曾潜心研究过沂蒙山的崮。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沂蒙山的崮,有一种高傲和昂扬的气节,就像沂蒙山的百姓一样,从不卑下,总是高昂着头颅。它固守挺拔在这一方土地上,无论寂寞还是贫瘠,它总是含笑人间,用铮铮的骨气,迎来每一个春夏秋冬,像一位慈祥的父亲,守护着它的沂蒙山子孙。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3-04
日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着自己的文化。据考古工作者考证,在莒县陵阳、东港区两城等地,已发现了一些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北京猿人时期)和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大汶口文化遗存和山东龙山文化遗存。
  夏、商时期,日照属东夷,亦称人方。《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东夷之士”。今秦楼街道冯家沟村东南有姜公台,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遗址。西周到战国前期,日照地属于莒国。公元前473年(鲁哀公二十二年),赵王勾践灭吴,徒都琅琊(今胶县县南),日照归越。公元前431年(楚简王元年),楚灭莒,以莒为邑,日照又属楚,后属齐。公元前284年(周郝王三十一年),燕将乐毅伐齐,入齐都临淄。齐王奔莒,莒人立齐王子法章为襄王。公元前270年,齐将田单破燕军,尽复齐失地,迎齐襄王回临淄。日照仍属齐。公元前255年,楚又北侵,取鲁,封鲁君于莒。日照亦为楚国所占。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日照又归秦国。公元前221年(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中国,日照为莒县之东境,属琅琊郡。
  西汉时,日照地区始置县,名海曲,属徐州刺吏部琅琊郡。西汉元帝时,封城阳荒王子光为昆山侯。日照之西半境(今五莲县)属昆山侯国。东汉时,废昆山国,日照更名为西海县。三国魏时,废西海县,并入莒,属青州城阳郡。西晋初年,沿魏制。宋明帝失淮北,日照地区随莒县归北魏南青州东莞郡。公元529年置梁乡县,故址今东港区两城镇,属胶州东武郡。北周改南青州为莒州,郡县仍旧。隋代日照地属琅琊郡莒县。
  唐代,日照地随莒县属河南道密州(高密郡)。五代因之。北宋时,属京东东路密州。公元1087年,置日照镇,仍属莒县。日照之名始于此,有“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后日照镇划入胶西县,改京东东路为山东东路。公元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升日照镇为县,仍名日照,属益都府莒州,县治于今日照城。元代,日照县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益都路莒州。明初,日照属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莒州。洪武年间,为防倭冠,于县之南境置安东卫。清初,沿明制。1730年(清雍正八年)升莒为直隶州。1734年置沂州府,降莒州为散州,日照属沂州府。1742年(乾隆七年)裁安东卫并入日照县,置安东卫巡检司。
  1913年2月,日照隶属胶东道。1925年冬,改属琅琊道。1928年撤道制直属于山东省政府。1936年2月,隶属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日照县政府仍隶属该公署。1940年3月16日,中共领导下的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1年1月,隶属莒、日、临、赣四县联合办事处,后四县联合办事处改为滨海各县行政联合办事处。1941年8月,日照隶属滨海专员公署。1944年6月隶属滨海区滨中行署(三行署)。1945年4月,滨海专员公署改为行政公署。1946年7月,滨海行政公署改为滨海行政专员公署,日照属该署。1948年8月,日照隶属鲁中南行政公署第六专署,次年7月改称滨海专署。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