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梅州城区(梅城)南门对面“百花洲”的八角亭,迄今已有250年
历史。其位置虽与梅城老街相接,且与现梅江区委区政府大院仅有一街之隔,但因被一片现代建筑包围,并不容易被人发现。这座采用传统八角形态兴建的亭子看似简单,却是“深藏功与名”,颇有一段历史和渊源。
一个亭子多个名 八人中举促建亭
八角亭的名号有三:因亭有八角,八角亭的称号由此而来;因亭址在昔日梅江河与程江河交汇的口岸上,八角亭又称“观澜亭”;又因州以上官员莅临嘉应州(梅州古时旧称)时,多由水路登岸,地方官员一般在此迎候,故又称“接官亭”。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64年)的八角亭曾于清道光廿九年(1849年)重修,后于1983年重建,现已成为当地一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瞭解,亭建成八角形亦事出有因,背后的故事与客家地区崇文重教的传统及勇抗外寇的精神颇有渊源。据《光绪嘉应州志》记载,嘉应州彼时有五个城门(东西北及新老南门),城门皆有楼。至明代,时任潮州府(当时梅县称程乡县,属其所辖)知府郭子章为纪念文天祥率勤王师抗元来梅,在今八角亭就近的南门城楼上兴建楼阁,并以文天祥“楼角凌风迥”之诗意取名“凌风楼”。又到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程乡知县曹延懿等认为原凌风楼呈四角“偏射学宫弗利”(学宫指凌风楼近处的孔庙),主张“酌更其制,规方为圆”,因此将其改建为“八角楼”。
楼阁改建又衍生了下一段故事,据记者翻阅相关资料获悉,自曹延懿将楼“更为八面以通八风”改建之后,短短四年的两次乡试(在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中,程乡先后刚好有陈鹗荐、李琛、李嘉元、杨澊等八人中举,陈鹗荐更是荣登榜首,中了解元,当时的县民“啧啧称异,以为楼之瑞应今已再验”,确信八角形建筑是“祥瑞之物”,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州官王者辅倡议在楼阁附近建“观澜亭”,或为顺应民愿,建成八角亭。
坐
东北向西南的八角亭占地面积125平方米,亭台高筑,取八柱八角、三重檐、八角攒尖顶结构,加绿色琉璃瓦面,雕檐画栋,气派至今尤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