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89阅读
  • 6回复

[地名探讨]皖水、皖河、皖江?——“皖江”溯源话今昔(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9-04
近来迷惑于“皖江”“皖河”所指,放狗搜之,寻得下文:

http://www.ahage.net/fengyun/18881_2.html 安徽文化

“皖江”溯源话今昔
时间:2010-12-22 09:17来源:皖江晚报 作者:胡毓骅

国务院在今年初正式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规划中提到“皖江”。这个“皖江”和古代的“皖江”概念有所不同,范围也不一样。这里介绍一下不同时期“皖江”的情况,也许对于读史,对于了解“皖江”这个地名的确切含义,会有一点参考价值。

皖江之“皖”的由来

安徽西南部的天柱山,主峰峭拔如柱,山峰耸立云天,古称潜山。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天柱山地区为皖国,属周皖伯大夫的封地,天柱山因此又称为皖山。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汉武帝亲临皖山设坛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五岳云中现”,臣民高呼“万岁”,故此山又称“万岁山”。《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所载《潜山图》中,绘有汉武帝驻辇处、旌驾桥与封禅台等古迹。天柱山由此名震四方,盛极一时。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时,由于民族融合和经济开发,对华夏国家版图的了解和地理知识远远超过前代,加之南方疆土的开拓,天柱山失去了遥镇南方的作用。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式废除天柱山的南岳封号,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

周武王封的皖国,系五帝时代名臣皋陶之后裔的一个支族,是一个奉晨光为图腾、崇拜自然的部族方国。《史记》载:“皖,偃姓,咎繇(即皋陶)之后也,春秋时楚灭之。”因皖伯治理有方,故百姓崇其政,尊称天柱山为皖公山(皖山),水曰皖水,城为皖城(今潜山县城),在唐杜佑《通典》、清顾炎武《肇域志》都有皖城记载。汉代属庐江郡皖县地,唐宋时期易名舒州,前后之郡治和州治均驻皖城,其辖区和今天的安庆地区基本一致。南宋庆元元年(1195)升舒州为安庆府,府治仍驻皖城,直到南宋端平三年(1236)才移府治至长江边上,景定元年(1260)筑宜城(即今安庆城区)。

早期的皖江称皖水又称皖河,指的只是长江在安庆地区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大别山南麓。因为大别山向东南有四大支脉,东支自潜山县乌石堰以下进入丘陵地带,蜿蜒向东,直抵安庆江边;中间两支自潜山县三尖岭以下和太湖县城北分别进入丘陵地带,一支抵潜山县北,一支抵王家河;西支自花凉亭以下进入丘陵地带,向南经徐家桥折东直抵武昌湖。这四大支脉构成皖河的三大水系,东为皖水,中为潜水,西为长河,至石牌附近汇而为一,称皖河。皖河流域地跨岳西、潜山、太湖、望江、怀宁、安庆6县市,在安庆西郊入长江,全长42千米。此时的皖河之“皖”,是源自皖河所在的古皖国。

皖江原是安庆的别称

皖水后来演变成皖江,开始时只是一个乡土化的概念,它和今天的皖江地区的概念还是有区别的,指的是特定的安庆。从现已发掘的历史文献看,《皖水澄清》古诗中曰:“吴楚奔流皖江水,波光散映霞成绮。”这和古安庆地处“吴楚”交接处的地理特征相符,诗中的“皖江水”是指安庆附近的皖水(皖河)。最早提出“皖江”概念,并明确皖江范畴的是清代康熙翰林朱书(1654-1707)在《告同郡征纂皖江文献书》中的经典描述:“吾安庆,古皖国也。其岳曰皖山,其渎曰大江,其川曰寻潜,其浸曰雷池,其镇曰大龙。灵秀所钟,扶舆郁积,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这里的皖江明确指出是“吾安庆”。除朱书外清代还有许多文人提及“皖江”,如刘大櫆《皖江别族弟》诗中的“皖江”,1688年刘北固(刘辉祖)回安庆,拔贡生王原吟诗《怀刘北固时将归皖江二首》中的“皖江”,基本上也都是专指安庆。进入近现代,一些史料也用“皖江”来代表“安庆”。1912年为纪念牺牲于北京的桐城人吴樾和安庆马炮营起义牺牲的八位烈士,在安庆建有“皖江九烈士墓”(今已不存在了),孙中山亲笔提写“皖江九烈士墓表”七个大字,这里的皖江就是指安庆。五四时期和建国后的1959年,安庆都曾办过《皖江日报》。现在安庆还有个《皖江博览》杂志,其杂志的内容主要是一些与安庆有关的内容。上面提到的皖江,都是指特定的安庆地区,“皖江”也成了安庆的别称。

近代意义上的皖江

从历史和现实的考察看,“皖江”概念出现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基本上都是专指现在的安庆以及其属的八县(市)区域,且相对稳定,只是后来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皖江”的概念逐渐扩大至整个长江安徽段。长江安徽段称“皖江”是缘于安徽省的简称“皖”。

康熙六年(1667年)安徽建省,正式以安庆和徽州府两府首字合成为新置的省名。由于汉武帝曾亲临安徽境内的皖山设坛祭岳,敕封皖山(天柱山)为“南岳”,而皖山(天柱山)又在安徽境内;同时“皖”又作“睆”,始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的“睆彼牵牛”句,《毛传》解释“睆”为“明星貌”,唐陆德明解释为“明貌”,《字汇·目部》释为“美好貌”,由此看来,“皖”有明亮美好之意。以“皖”作简称,既可表示安徽历史的悠久,又可表达安徽山川的壮丽。清乾隆中期以后,“皖”即成为安徽省的简称或别称。

近代意义上的皖江始见于1856年11月,李鸿章在制订的《实行团练章程》时,在章程中使用了“皖江”一词,并以奏疏上报朝廷。疏文中有“皖江以南,徽宁池太广五府州,归徽宁统理稽查,仍听张芾就近调度”的叙述。这里的皖江已不再是安庆的专称,是指安徽境内的八百里长江。这也是“皖江”一词首次见于官方文书。不过,皖江一词被广泛使用则是在戊戌变法后。

1903年3月,皖南道台刘树屏把芜湖的中江书院改办为皖南中学堂并附小学堂,同年又改名为“皖江中学堂”。1909年,芜湖士绅王泽春等在长街创办皖江法政专门学堂。1910年11月,谭明卿、张九皋合办《皖江日报》,后又有《皖江潮》、《皖江新春秋》、《皖江民报》等。此后由于媒体的宣传和传播,皖江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些皖江籍文人笔下所写的皖江,如1918年,北京大学教授、安徽六安人高一涵在游历了安庆、芜湖、马鞍山等地后写了一篇《皖江见闻记》,这里的“皖江”显然明确是指安徽长江干流的沿江地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建立皖江抗日根据地。1938年4月,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皖中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同年底组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5月第七师和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在无为县白茆洲成立。第七师成立后,根据坚持皖中,发展皖南、沿江地区的方针,在地方党组织和各级杭日民主政府的支持、配合下,迅速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从1941年9月开始,即从无为县向北、南、西3个方向推进。1942年成立了第七师地区党政军委员会,统一领导皖江地区的党政军工作,曾希圣任书记、何伟任副书记。

1945年1月,为了适应当时抗战形势的需要,皖中区党委决定将皖中区改为皖江区,皖中行署改称皖江行署。随后区党委、军区等领导机关和群众团体亦相继改称皖江。自此,皖中抗日根据地即称皖江抗日根据地。不过必须说明的是,这时的“皖江”已经超越了安徽的范围,还包括江苏和江西的一些地区。在八年抗日斗争中,皖江人民和第七师在党的领导下,从巢无、铜陵几个县,人口不足百万的狭小游击区开始,最后发展到地跨安徽长江南北两岸,东起江浦(江苏)、当涂,西至怀宁、彭泽(江西),北临滁河、合肥,南抵宣城、黄山,活动范围达31个县的抗日根据地。

皖江抗日根据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到抗战胜利前夕,皖江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已达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0余万。建国后,在原抗日战争时期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心区所在地的无为县红庙镇海云村,建有“皖江烈士陵园”,以寄托人们的哀思。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9-04
皖州呢?O(∩_∩)O~
欢迎拍砖http://blog.sina.com.cn/yyxzwj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9-04
皖江的时间还是太短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9-04
皖公山(皖山)古名霍山,因最高峰为天柱峰,故又名天柱山,别称衡山与潜山。
我猜衡山应该是南岳的专有山名。皖山为南岳时,称为衡山。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9-04
霍山=大别山>皖山=潜山=古南岳=天柱山>天柱峰

古衡山既可指较大范围的大别山,也可指小范围的天柱山。

皖江=长江安徽段>皖水=皖河>潜水(皖河是长江的支流,潜水是皖河的支流)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国要深思。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9-04
如果此文中事实表述无误的话,可见皖江只是一个文学名称,就像苏州称为姑苏、首都称为日下一样。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9-04
“皖江以南,徽宁池太广五府州”

这句话的断句,确定是 皖江/以南 ?而不是 皖/江以南 ?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国要深思。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