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hg
:你年纪轻,不懂宁波的历史吧?原来鄞县的县城是宁波。县府在现在的县前街一带。海曙也是从鄞县分出去的。
(2016-08-31 13:48)
给你看篇我写的文章《说说鄞江镇的阔气史》
我们鄞江镇这个地方,历史是相当悠久的——换句话说,祖上是相当阔气的。
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孙恩的农民起义军攻破了当时的句(读“勾”)章县城(今慈城城山渡),前来平乱的大将刘裕(就是后来的刘宋开国皇帝)率领军队官民转移到小溪(今鄞江镇)凤凰山下构筑城池,并将句章县治迁徙至此——这就是鄞江镇建置史的开端,距今已有1615年了!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毗邻的鄮(读“贸”)县、鄞县、余姚县并入句章县,宁海县北部亦并入——此时句章县境几乎等于现在的宁波市(除宁海县和象山县南部外)和舟山市全境!鄞江镇遂成为浙东地区的政治中心!!!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句章县被分拆,原余姚县辖境设姚州,宁海复县(属台州),以原鄮县、鄞县、句章县地设鄞州,治小溪镇——这是鄞江镇第一次成为州治!虽然那时的“州”只比县大了半级,而且下面似乎是没有辖县的。
武德八年(625年),废鄞州,改称鄮县,仍治小溪镇——注意了,我们鄞江镇从来没有当过“鄞县”的县城!先前是句章县,后来是鄮县,只在中间当过四年时间的“鄞州”州城。
唐朝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析越州设明州(宁波作为府地级单位的开端),将鄮县分为鄮县、慈溪、翁山(今舟山全境)、奉化四个县,由明州管辖(此时明州范围相当于今天除余姚、宁海、象山外的宁波市全境和舟山市全境,后来象山县于764年划归明州管辖),州治与鄮县治均设在小溪镇——鄞江镇成为了真正的州级城市(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达到了政治上最为繁荣的时期!!!
但好景不长,大历六年(771年),由于农民起义军(海盗)长期占据翁山,唐朝政府为更好地对其进行打击,将翁山县并入鄮县,并把县治迁往三江口(今宁波城区),州治仍在小溪镇——州县同城在鄞江镇仅维持了33年,而且持续了370年的县治也丢了!
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刺史韩察以小溪镇“地形卑狭”的理由,将州治迁到了三江口(这一年被认为是宁波建城史的开端),但同时又把鄮县治迁回小溪镇——此时的鄮县范围与今天的宁波市六区基本重合——海曙、江东、鄞州、镇海、北仑的全部和江北的城区部分(郊区属于慈溪县),以及现在的慈溪市龙山镇,还包括了舟山全境。鄞江镇仍然不输于三江口!
五代后梁三年(909年),因避太祖曾祖父朱茂琳之讳,鄮县改称鄞县,同时县治迁往三江口——鄞江镇从此终结了长达508年的浙东政治中心历史,沦为一座普通城镇!
综上所述,鄞江镇单做县城(包括鄞州州治)的年份是前期337年+后期88年共425年,单做州城为50年,州县同城为33年合计508年;另一种算法,县城做了458年,州城做了83年,两者相加再减去33年也得出508年。
鄞江镇建置的兴衰史成败都在于地形。这里三面环山,只留东部一个缺口通往平原,向有“四明锁钥”之称,同时又位于奉化江支流鄞江的上游,水路可直通三江口和大海,在中古时期易守难攻,进可出海,退可进山,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但随着海上贸易的兴盛和宁波平原人口的增多,鄞江镇偏居一隅的地形显然不再适合担任政治中心,三江口无疑是最合适的替代城市。
随着三江口人口的增多,有限的淡水资源又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江水中含有盐分,不可用于灌溉和饮用)。于是在公元833年,鄮县令王元玮(实为“日韦”)主持修筑了它山堰,又发动民众开掘了南塘河,使得鄞西地区解除了旱涝之苦,庄稼能获得良好的收成,也使州城得到了充足的淡水供应,抛掉了后顾之忧——从这一点而言,鄞江镇成为“宁波之根”是当之无愧的!